《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
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被称为“沙漠中的美术馆”的敦煌多次火爆出圈。其中,人气和热度最高的还是石窟壁画。不过,可能由于壁画太过有名,敦煌这个地方以及其中的历史文化,反而容易被人忽略。
敦煌2000多年的历史中,不仅留下了莫高窟等艺术瑰宝,还有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2024新年贺岁期间,一部以敦煌历史为背景的电影《敦煌英雄》即将上映。
在史书里,这段故事留下了文字记载。在敦煌的石窟里,则有一幅色彩斑斓的绘画,以形象的画面,把那段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幅画就是敦煌莫高窟里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这里所说的张议潮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走进画中,去认识一下1200多年前的这位古人。
我们要讲的这幅《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位于敦煌莫高窟的第156窟内。这个石窟开凿于唐代晚期,壁画也绘制于那时候。根据该石窟中留下的《莫高窟记》墨书题记以及专家的考证,石窟和壁画开凿于唐咸通二年至六年,也就是公元861至865年,距今大约1100多年。
莫高窟第156窟是晚唐时期的代表性石窟之一。整个洞窟由前室、甬道和主室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前室为横长方形,其前部已经塌毁。前室北壁左上角处,有“咸通六年正月十五日”的墨书题记,是研究莫高窟开凿历史的宝贵资料。
莫高窟第156窟西壁
(图©莫高窟参观预约网发布)
▼
主室的平面为方形,顶部为覆斗状,四面披。主室的南北壁铺满了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就位于南壁下方,它高108厘米,长855厘米,主要画面描绘了一位叫张议潮的地方官员出行时的场面。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图©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
▼
(横屏观看,从右向左)
画面正中的人物便是主角张议潮。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主角和他所骑的鞍马都进行了明显的放大处理,以彰显其绝对的“C位”地位。画上的这位首领头戴白纱捗头,身穿圆领红袍、乘坐白马、手执短鞭,周围有八名步骑“银刀官”拱卫,后面跟随的子弟军簇拥着“信”字大旗。
画的旁边有题记文字:“河西节度使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张议潮统军除吐蕃收复河西一道行图。”据此,这幅画就被简称为《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整个画卷里的人物数量有200多个,加上仪仗、旗帜、马匹等,组成了雄壮激昂、气势凛然的壮阔场面。
在整个敦煌地区,包括莫高窟在内,分布着大大小小洞窟有900个,其中共有壁画5万平方米以上。我们知道,这些石窟是佛教遗迹,主要内容是供奉佛像,传播佛教故事,居于壁画中央的常常是佛像、菩萨像等。这幅《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内容跟佛教关系不大,它出现在佛教内容的边缘,是为了传递供养人的信息。
张议潮供养像
(图©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
▼
包括这座莫高窟第165窟在内,大多数石窟都是由供养人出资捐造。种种信息表明,张议潮及其家族就是这个洞窟的供养人。
除了这张《张议潮统军出行图》,跟其对称的主室南壁位置,还有一张《宋国夫人出行图》,表现的是张议潮夫人及其随从出行的场面。两幅画的大小大体相同,它们连在一起比《千里江山图》还要长。
在整个敦煌石窟群中,像这样用如此画幅表现如此大场面的供养人壁画,极为罕见。那么,这位张议潮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又做出了什么样的惊天动地大事,以至于后人要这样大张旗鼓地纪念他?
| 02 大唐转衰,河西旁落 |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在幽州范阳(今北京市南部一带)起兵反叛,一路攻城略地并攻入长安,玄宗狼狈出逃往蜀地,仅半年时间,整个大唐便陷入一片战火和混乱之中。传唐代李昭道所作的《明皇幸蜀图》,也描绘了这段历史。
中原混战之际,大量的边关军队被调入内地平叛,而敦煌所在的河西走廊及以西地区的安西、北庭都护府军更是被抽调到所剩无几,甚至连维护正常运转都很难做到。
经过“安史之乱”八年的折腾,来自西北地区的军队在平叛中损失殆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等名将又因谗言被害;曾威震西北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兵败被害。这样一来,敦煌及周边地区彻底成为空巢。
《明皇幸蜀图》
(图©传唐代李昭道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此时,毗邻唐朝西北及西南边疆的吐蕃日益强大。公元755年到796年,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统治时期,也是该政权有史以来最强盛的时期。凭借地缘便利和骑兵优势,吐蕃趁唐朝边疆空虚之机,先是攻陷凉、瓜、甘、肃等州,继而又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向东,攻占了兰、河、廓、鄯、洮、岷、秦、成、渭等陇右诸地。
到了唐建中二年(781),吐蕃军又攻陷敦煌所在的沙州。至此,长安以西的河西、陇右、西域都被吐蕃占据。除此之外,北方的回纥、党项等也频频侵犯边境。
元和十五年唐朝疆域图
唐朝西部原疆土被吐蕃、回鹘等攻占
(图©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
唐陇右道东部(河西走廊)
(图©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
唐陇右道西部(安西都护府)
(图©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
电影《敦煌英雄》预告片开头的一幕,用旁白和镜头,回顾了这段历史。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一群白发军士拼死抵抗,最后全部殉国。“万里一孤城,皆是白发兵”正是当时河西地区的真实写照。
占领河西等地之后,吐蕃统治者对当地实行了高压、残暴的统治方式。当时的史料记载,吐蕃“每得华人,其无所能者,使充所在役使,辄黔其面;粗有文艺者,则涅其右臂,以候赞普之命”“令穴肩骨,贯以皮索,以马百蹄配之”。
意思就是,在敦煌等各地,吐蕃政权对待中原人,让没有特殊才能的人直接做奴隶,在脸上涂黑作为标记;粗通文化艺术的人,则把他们的右臂染成黑色,等待赞普发落。吐蕃人还把被奴役者的肩胛骨穿孔,用皮绳拴住,并让数十匹马拉着。
电影《敦煌英雄》里的白发老兵
(图©《敦煌英雄》官方发布)
▼
陷入吐蕃统治之后,失地百姓时刻盼望唐军收复失地。唐文宗开成年间,唐朝使节出使西域的路上,当地人夹道欢迎并哭泣道:“大唐皇帝还记得河西沦陷区的百姓吗?”
敦煌沦陷前后,当地有人创作了一首《菩萨蛮·敦煌古往出神将》:“敦煌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效节向龙庭,麟台早有名。只恨隔蕃部,情恳难申诉。早晚灭狼蕃,一齐拜圣颜。”此词塑造了一个性情豪放、忠贞爱国的将军形象,表现了当地人希望早日将敌人赶出家园,使国家完成一统的愿望和决心。
百姓急切盼望的那个“神将”,后来真的出现了。他,就是张议潮。
张议潮出生在敦煌,也就是沙州,他们张家是当地的世家大族,世代在唐朝为官,他的父亲曾做到过工部尚书。张议潮出生的时候,敦煌已沦陷于吐蕃,但从小到大,他一直接受的是爱国教育,盛唐的历史辉煌很早就被灌输到他的脑海。
史书记载,张议潮“少好文史,长通韬略,论兵讲剑,蕴习武经”。自身努力加上环境熏陶,让张议潮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他尤其崇拜唐朝名将封常清及其事迹。
“安史之乱”爆发后,封常清奉命前往中原平叛,却被宦官边令诚陷害,连同另一位大将高仙芝一起被处死。封常清死前留下绝笔《封常清谢死表闻》。
张议潮年少时曾手抄这篇遗书,后来该抄本随众多佛经典籍被封入莫高窟藏经洞。一百二十多年前,藏经洞文物重见天日,这份抄本被法国人伯希和掠走,现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
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
(图©法国人摄于1908年)
▼
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49岁的敦煌人张议潮趁吐蕃内乱,联络其它沙州豪族率众起义,长期遭遇残暴统治的各族民众纷纷响应。起义军通过斗争收复了敦煌、晋昌二郡,接着又陆续收复其它各州,使河西十一州摆脱了吐蕃的统治。
三年后,也就是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唐朝在河西设归义军,张议潮被委任为河西十一州归义军节度使。从此以后,敦煌和河西地区进入“归义军张氏时期”。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张议潮入朝长安,其侄张淮深作为继承人镇守河西。五年之后,也就是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张议潮在京城去世,享年74岁。
《敦煌英雄》中的张议潮形象
(图©电影《敦煌英雄》官方发布)
大约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年)前后,张议潮的侄子张淮深开始忙碌着在鸣沙山修造佛窟。一方面,他们都是笃信佛教的信徒,通过建窟,祈求河西和平安定,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积攒功德,修得来世之福;另一方面,通过相关的绘画、文字记载,彰显一代英雄张议潮收复河西的丰功伟绩。
通过以上历史我们了解到,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就是视为张议潮的功德窟,所以,现在也常常被专家称为“张议潮窟”。
敦煌等河西州郡的重归大唐,除了张议潮这些世俗力量,佛教人士也功不可没。
起义前后,张议潮团结了当时的三种力量:一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如索氏、张氏、李氏等,这些家族人丁众多,实力雄厚。二是当地民间的豪杰义士,如张议潮的得力部下副使安景、部落使阎英达等,他们团结了来自民间的力量。三是当地的佛门僧徒,如河西高僧和当地佛教领袖之一洪辩,也就是藏经洞影堂所纪念的那位僧人,他本人虽被吐蕃人所看重,但仍然“远怀故国,愿被皇风”,所以一直通过组建僧兵、传递信息、联络各方的方式,为张议潮等提供帮助。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的内容,也可以视为一次对晚唐河西地区军事和文化面貌的检阅。我们既可以看到有唐代官方制式的军戎,还可以看到归义军队伍里的少数民族武装;既可以看到中原地区典型的礼制、生活,也可以看到边疆和异域文化元素。
画卷的开头部分主要描绘仪卫骑队和乐舞,其中最前端的交横吹队列,“横吹”最早源于西汉时期西域的军乐队。乐队中有乐师12人,乐器中的大鼓、笛、箫、笙、琵琶、腰鼓等出自中原,而拍板、箜篌则由西域传入。图中有8人分两组跳舞,其中有一行人穿着吐蕃服饰,这种装扮和舞姿,跟今天的藏族舞蹈基本一致。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
右下角为吐蕃特色的舞蹈
(图©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
▼
图中有4对步行者,他们戴花毡帽,穿单色缺胯衫,系革带,着白毡靴,手持仪刀,题为“银刀官”,这种装束与当时唐朝廷四品、五品官员“仪刀八(人)”吻合。卷尾部分描绘了射猎、驮运画面,由20余骑兵组成,其中有一部分为少数民族骑队,他们前后分两组,戴白毡帽。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
身着铠甲的骑兵
(图©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
▼
由此可见,张议潮组建的这支正义的力量,既代表了当地唐人的呼声,也得到了受压迫的少数民族百姓的支持。他们组成的这支联军,共同完成了对河西等地的收复。
电影《敦煌英雄》发布的系列海报之中,其中之一就是以洪辩法师为主角。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洪辩派弟子悟真等入京面奏,沟通了归义军政权与唐朝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
一年后,也就是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张议潮收复瓜、沙、伊等河西诸州后,洪辩派遣以悟真为首的五人僧使团随张议潮使团一同进京报告喜讯。
这一年,张议潮被册封为归义军节度使,洪辩也被敕封为河西释门都僧统、京城内外临坛供养大德。回到敦煌后,洪辩为归义军祈福,为百姓求安,得到了河西民众的普遍尊敬,归义军政权上下也无不对之虔诚供养。
《张议潮变文》(残缺)
该文叙述了张议潮收复河西事迹
(图©中华古籍资源库,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如果有机会去敦煌莫高窟,你可以把第16窟(洪辩窟)、第17窟(藏经洞,洪辩影堂)、第156窟(张议潮窟)对照着来参观,它们拥有同样的历史背景,且记录了敦煌归义军行动中的两个重要人物——张议潮和洪辩。
| 04 无名画家,人物巨作|
很多人研究中国人物画历史,往往很重视那些传世的卷轴,而忽略这些洞窟岩壁中的作品,这张《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种种原因,壁画的绘制者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从历史价值上说,它见证了一段不平凡的英雄故事;从艺术价值上说,它是绘画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填补了那个年代缺少同类传世绘画的空白。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
(图©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
▼
在技法上,画家用绿色横条代表田园草地,灰白色横条代表田埂阡陌,这种粗犷的线条和色块,勾勒出了敦煌沙漠绿洲的独特地理环境。众多的红衣、红马,造成画面暖色调的色彩感和热烈气氛。
在布局和构图上,《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以长卷展开,错落有致地将二百余名出行人物绘于画面之中,尽显军威雄壮的同时,还不显得拥挤。这种格局被形容为“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整幅画在视觉呈现上用了“步步观”的散点透视法,这样的手法可以让每个部分都看得清清楚楚,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形,这种做法后来被《清明上河图》等风俗长卷所采用。比起同时代中原画家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等作品中的寥寥数人,这种数百人的大场面,创作难度更大。
《虢国夫人游春图》与《宋国夫人出行图》
图1:©张萱作,宋人摹,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2: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
▼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及同一洞窟内的《宋国夫人出行图》又都可以归入鞍马人物画,其中的人物近240位,马有110余匹。放在绘画史上,它们开创了长卷历史人物鞍马画的先河。
从这里开始,后世有很多同类题材开始效仿。如敦煌莫高窟第94窟里的《张淮深出行图》,第100窟里的《曹议金出行图》《回鹘公主出行图》等。同时期唐代传世作品以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为代表,出土绘画以章怀太子墓的《打马球图》为典型。
《打马球图》(局部)
(图©唐代佚名作,陕西乾县杨家洼村章怀太子墓出土)
▼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也是中国传统人物题材中“出行图”的代表,这种题材形成于先秦到汉代,存世作品多见于画像石、画像砖;到了南北朝,已有成熟设色的“出行图”,其中以山西太原王郭村娄睿墓等北朝时期的墓葬壁画为代表。
《鞍马游骑图》(局部)
(图©北齐佚名作,山西太原王郭村娄睿墓出土)
▼
后世,辽代的《东丹王出行图》、明代《出警入跸图》、清代《康熙南巡图》《乾隆南巡图》等也属于这个题材范畴。按照时间的顺序,这些作品可以串联出一条以“出行图”为主题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