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玉器”展览改陈的实践与创新

字号:T|T
2024-01-17 15:33 来源:博物馆中国
2023年8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玉器”展览完成改陈,对公众展出。展览以“玉出东方”“玉礼堂皇”“吉玉琳琅”“琼华满堂”“镂冰雕琼”五个前后贯穿、互为联系的单元,深入探寻中国玉文化的历史渊源,展示玉器从饰品到神器、礼器,再回归世俗,由帝王贵族专享到普及民间的发展轨迹,同时展现玉器制作的工艺流程与审美意境。时隔10年,古代玉器专题展在内容与形式设计上有了不少革新,大幅提升了观众的观展体验,笔者就以下几方面进行简述。

图片

形式设计创新

好的展览形式设计不仅能有效烘托展览的主题基调,同时应起到激发观众的观展欲望,彰显文物美感与内涵的独特作用。

一是造景创新,使展柜美起来。本次展览减少了常规顶天立地的长方形透明玻璃展柜,创新将展柜加以填充,设计为八棱形的花窗结构,配合厅内布置的绿竹与卵石,营造出园林的雅逸氛围。观众对文物的凝视体验,由传统的从文物到展签之间的单向游移,转换为在江南园林间的透窗观景、步随景异,减少了其视觉疲劳。此外,与常规玉器展中常用的黑色丝绒背板不同,本次展览根据文物本体颜色的差别,使用了米黄、天青等带有金属拉丝质地的台面,更好地呈现不同材质玉器的颜色之美。

二是支具创新,让文物站起来。文物支具看似不起眼,但在保障文物安全及展示效果方面至关重要,而国博的策展团队中有专业人员负责文物支具的制作与研发。厚度较低的玉质文物以往常常平躺在展台之上,一定程度削弱了器物的观感与展示效果。在本次展览中,展方为部分文物量身定制了金属的固定立柱,使玉器得到妥善包裹与承托的同时提升展示高度,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减少支撑物的视觉阻碍,让观众得以用360度的视角环视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玦形龙等珍贵文物,尽情欣赏文物的形态与纹饰之美。

三是灯光创新,使文物亮起来。本次展览为部分文物特意设计了小型展柜,在四角设置了珠宝陈列常用的高光照明,让观众看清文物透闪石材质之中的纹理与绺裂,凸显古代玉器的材质之美。此外,在八角形展柜顶部与单元标题背板上的文字则采用柔和而朦胧的打光,营造温润细腻的质感与氛围,与展览主题遥相呼应,达到“以形写神”的良好效果。

图片

 

内容阐释创新
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院教授苏珊·皮尔斯在关于博物馆收藏的考古文物阐释的论述中,将考古文物的信息分为物理特征、文化背景、意义和价值三个层次。在本次展览中,策展团队通过深入的学术研究,将器物的文化背景与意义价值进行有效阐发,不仅介绍文物的“名称What”“年代When” “出土地Where”,而且进一步回答文物的“制作者与使用者Who”“使用方法How”“制造意义Why”等问题,使观众能够真正读懂文物的丰厚内涵。
一是在单元架构内,强化单个展柜内部成组文物的关联与阐释。展览第二单元“玉礼堂皇”主要表现西周至汉晋时期中国礼玉时代的发展脉络,包含佩玉饰品等。在展柜中,展方精心挑选了《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中的璧、琮、圭、璋、琥、璜的古玉实物进行成组展出,系统而直观的形式传达了不同玉器形制表象背后蕴含的西周礼法制度的文化背景。
二是深挖文物内涵,阐释意义与价值。策展团队深入研究器物背后的历史信息及社会背景,广泛吸纳文物同时期的古文献材料并将其放入说明文字中,对文物的使用方式与制作意义进行有力且恰当的解读,达到了以文说物,以物证史的效果。如一件出土于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的西周蚕型觽,说明文字写道:玉觿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是一种利用尖端解结的实用工具,后来逐渐附带了解决困难的含义,商以后已成为常见的佩饰。《诗经·芄兰》记载:“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表达了古人希望儿童消除障碍,顺利成长的愿望。
三是借用“他山之石”扩充展览内涵。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按照“不求所藏、但求所展,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国内外数十家文博机构、院所高校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展览的第五单元“镂冰雕琼”特别增加了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的各类宝玉石矿物标本20余件,让观众更直观地从材料和工艺角度了解玉石知识及治玉技术发展,是博物馆界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生动实践。
在本次中国古代玉器改陈中,不仅增加了大量文物,将一些长期深藏在库房的重要文物在改陈中首次公开展出,而且通过空间展柜、灯光支具的形式创新与器物组合、文献阐释的内容革新,完成了对玉文化的解读与表达,以及文物意义的阐释与构建,系统而精彩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玉器绵延不绝的发展脉络和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使观众能以崭新的方式感受璀璨的华夏文明,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收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