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古建筑 柱础的6个名称

字号:T|T
2024-01-16 16:48 来源:古建园林技术

国古建筑常有“一个构件多种称谓”的现象,《营造法式》 (下文称《法式》) “诸作异名”写到:“屋室等名件,其数实繁。书传所载,各有异同;或一物多名,或方俗语滞。其间亦有讹谬相传,音同字近者,遂转而不改,习以为俗。1) ”除去讹传的部分,不同称谓的产生必然有其相应的背景。探索其背后的缘由,理清各个称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仅有利于探寻词意的源头,加深对中国古建筑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剖析古建筑的发展和演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以“柱础”为例。中国各个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柱础的称谓纷繁复杂,不尽相同。故此,笔者选择《法式》中提及的关于柱础的几个名词进行分析,尝试去发现一二。

 

《法式》“诸作异名”提到六个柱础的名称,分别是础、礩、磶、磌、磩、磉2) 。而后的“第一卷总释上”又引用古代训诂学典籍进行了解释3) 。《淮南子》中“山云蒸,柱础润”指出了柱础的防潮功能。古建筑木柱柱脚受潮容易腐烂,柱础抬高了柱脚,阻断了地面水分的浸润,能起到防潮作用,延长木柱的使用年限。《说文》、《博雅》、《义训》所言,其逻辑关系 (表1) 。下文分别对柱础的六个名称进行探讨。

 

表1 营造法式记载的柱础各个名称之间的逻辑关系表

图片

 

 

櫍 (礩、锧)

 

櫍、礩、锧是同一构件,不同材质而已。从字面看,櫍、礩、锧皆由质衍生而来。质从贝从斦 (zhi) 4) 。斦的意义有二,其一是“两斤”,其二是“砧”5) 。砧者,石柎也6) 。

 

古典文献中对于櫍的解释主要分两种 (表2) ,一是椹,二是柎。椹字有两个读音:读音为shen时,同葚、黮,为桑树的果实;读音为zhen时,则有多个意思7) :⑴同枮、㪛,指斫木,即木质的砧板。⑵箭靶。推测应为圆形。⑶一种杀人的工具,“戮人用椹质”。朱谋㙔《骈雅训纂》言,椹质“或用以莝刍”,又言“要 (腰) 斩之罪”,“莝刍”是指把草铡碎,腰斩用的是铡刀。因此,椹质指的是铡刀下面的长条状基座。

 

表2 部分古典文献中关于櫍的记载8)

图片

 

櫍解释为椹 (zhen) 时,是指在砍斫物品时垫在其下的木质砧板,或长条状或圆形。对应到古建筑中,櫍则应是柱子底部的垫板,这是一种早期的柱础形式。于是,笔者翻查了我国南北方多个建筑遗址考古情况。

 

资料显示,在穴居和半穴居的众多考古遗址中,从暗柱础发展到地面柱础,并未发现木质的垫板位于柱子底下 (表3) 。从柱子底部处理手法的变迁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柱子初始深埋地下 (约1m) ,柱脚周围从原土回填;而后,用细泥夯实;再后,又添加石灰质材料或者是其他骨料分层夯实。这些手法都是用以加固柱子,从而弥补柱梁构架的不稳固。同时也使柱脚更好地防潮防湿,缓解腐朽。而在柱子底下夯实和铺放砾石的做法,时间上就相对滞后,庙底沟301、302号基址的中心柱已设置扁砾石柱础,加大的平面减少了柱子对地面的压强,能更好地减少沉降。这种砾石暗础载柱的做法,直到汉魏时期仍为高大宫殿、木塔建筑所沿用9) 。这种柱底的扁砾石便是礩。

 

表3 部分穴居、半穴居建筑遗址柱底处理手法列举11)

图片

 

清代郑珍《说文新附考》中提及:“据汉书冯鲂传注引《说文》,锧,椹也。是许书原有从金之锧,今逸其字。”说明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至少在许慎著书的东汉或者之前存在过金属材质的柱底垫板。在小屯殷墟遗址中,便发现了铜锧,位于擎檐柱与其砾石柱础之间,并且带有漆画装饰,露明使用10) (图1) 。此处只有最外沿的擎檐柱使用铜锧,说明锧的作用主要是防水,保护木柱柱脚不被雨水淋湿,其金属的质感和上面的漆画也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既然在穴居建筑的发展过程中未见木质的柱底垫板,笔者转而探寻干栏建筑遗址 (表4) 。南方先秦的建筑遗址中多见干栏式建筑遗存,干栏建筑的柱基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打入桩,即木桩底部削尖,打入底层生土中,形成基础。桩有圆桩、方桩和板桩,适用于沼泽、水塘等地基松软的情况 (图2) ;另一种是挖坑栽柱,即先挖柱坑,在柱洞底铺放木板、石块、陶片或者红烧土、三合土等,然后栽柱,适用于地基条件较好的情况 (图3) 。挖坑栽柱时,柱洞底放置的木板便是櫍。随着梁架结构的发展,柱脚减少埋深,甚至抬高到居住面以上,从而更好地防潮防湿。而櫍也一直沿用至今,作为柱础与木柱之间的垫层,多见于潮湿多雨的南方。木櫍的纹理与木柱的纹理垂直错开,减少了水分毛细作用对柱底的腐蚀,而朽坏的木櫍又可便捷更换 (图4、图5) 。除了木櫍,石质的礩也大量存在,或是单独一块石板 (图6) ,或在础石的上部雕刻出其形态。《营造法式》造柱础之制中,还规定了“櫍”高占十分° (图7) 。

 

图片

图1安阳小屯殷墟宫室遗址擎檐柱基础构造引自:《建筑考古学论文集》,256页

 

 

表4 部分柱底垫木板的建筑遗址列举12)

图片

 

图片

图2 河姆渡遗址第四层第8、10、12、13排木桩出图情况引自:《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一文,《考古学报》1978第1期,图版一

 

图片

图3 田螺山遗址木柱和柱底的木垫板来源: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自摄

 

图片

图4 广州陈家祠 (清) 柱櫍来源:自摄

 

图片

图5 日本京都御所 (室町时代) 柱櫍来源:自摄

 

图片

图6 宣平延福寺石櫍及刻花覆盆柱础引自:《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第七集•柱础》图版六

 

图片

图7 造柱础之制引自:《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第七集•柱础》图版一

 

 

根据表2,文献中关于櫍的解释还有一种是柎,柎的意思有多个方面。若同泭,是指水中的方木,即木筏;若同跗,是指花萼下面的子房,即花托,同时又泛指器物的足;若同弣,是指弓弝、刀弝。柎也是一种木材的名字。同时,柎的意思还可以与敷相近,指涂抹。《营造法式》引用《说文》:柎,阑足也。纵观柎的几个意义,其实是从不同的方面在解释这个字。方木、刀弝者,是言其形态;花托、器物之足者,是言其作用;而阑足则是其在建筑方面的应用。《说文》曰:阑,门遮也。它是门前起遮挡防卫作用的构件 (表5) 。

 

表5 部分古典文献中关于柎的记载13)

图片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指出:木阑,柱距也。阑的形态是竖向的木柱。汉代画像砖“庭院”中的院门形态很符合“阑”的字义 (图8) 。此外阑干,又称阑楯14) ,东汉王逸曰:纵曰栏,横曰楯。汉代的阑干形态简洁,只有纵横两种构件 (图9) 。“阑干”这个名字,其实是由对纵向和横向构件的称谓合并而来。

 

图片

图8 庭院四川成都画像砖引自:《中国古代建筑史》第5 1 页

 

图片

图9 楼及廊庑 江苏雎宁双沟画像石引自:《中国古代建筑史》第51页

 

竖向的阑显然需要横向的构件来将其固定,所以柎作为阑足,其形态应是横向的方木,其上承接竖直的构件。二里头遗址F2主体殿堂的木骨泥墙基槽内发现有平铺的枋木,木骨支柱就立在它上方。其形态意义完全符合柎字。1974年底,广州发掘了一处汉代遗址。当时龙庆忠先生等建筑专家便认定该遗址正是史书中记载的柎 (图10) 。当地基条件较差时,如水塘、泥淖等环境,这种基础形式能很好地减少建筑的不均匀沉降。广州是珠江的冲积平原,地基条件较差,柎显然非常适用。此外,“柎”还常用于干栏建筑中。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主要有两种形式:打桩和挖坑栽柱。在打桩基础的情况下,桩木打入生土,顶端架设柎连成整体,在柎上竖柱和铺设地板15) (图11) 。汉画像砖“舂米”一图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出房屋柱子坐落于“柎”之上 (图12) 。

 

图片

图10 广州南越王宫苑建筑遗址引自:《愿历史早日展现真颜--记“南越王宫苑里假船台”论证会》

 

图片

图11 四川成都十二商代建筑遗址小型房屋复原图引自:《文物》1987年第12期第8页

 

图片

图12 汉画像砖-舂米引自:高文编著《四川汉代画像砖》第十八

 

“柎”字已经从古建筑名词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栿”字,栿与柎不仅在字体读音、构件形态方面相同,作用也相近,比如栏杆底部、柱脚之间的地栿 (图13) 。穿斗建筑中,部分柱子落地,但仍有部分柱子落在穿枋上 (图14) 。承托柱子的地栿、穿枋便是“柎”,它们与梁的形态、作用都十分相似,这也许是《营造法式》中将梁称为栿的缘由。

 

图片

图1 3 地栿引自:《梁思成全集》第七卷

 

图片

图1 4 贵州干栏建筑——五柱八瓜屋架引自:《贵州民居》第1 3 7 页

 

如上文所言,櫍所指的木垫板 (椹) 和长条方木 (柎) ,恰恰对应着干栏建筑的两种基础作法。换言之,干栏建筑中木柱底下的构件,无论是挖坑栽柱时使用的木垫板,还是打入木桩时使用的木方,都可统称为櫍。

 

《说文解字》谓榰为柱砥 (表6) ,段玉裁等训诂学家普遍认为这是错误的,砥应是氐 (底) ,砥、底同音,属于同音讹传。砥是一种细密的石材,可做磨刀石,故有砥砺之说。而底是方位,言榰位于柱子的底部。榰从木,可知最初是木质构件,与石材无关,谓之砥,颇为牵强。此外,历代的文学作品和古建筑方面的著作中,也从未有将柱础称为柱砥的情况。

 

表6 部分古典文献中关于榰的记载19)

图片

 

表7 部分古典文献中关于舄的记载22)

图片

 

东汉刘熙将屐解释为榰,木屐是一种雨鞋,鞋底有榰,可在泥泞中行走而不脏袜子和脚。榰在建筑中的作用大致相同,即从泥泞中抬高。榰显然适用于干栏建筑。郭璞将榰解释为“相榰柱”。相者,共也16) ,又云“柱屋之敧”。榰的形态应该是倾斜支撑的柱子。由于是斜撑,则必须与另一斜撑共同作用,或者是通过其他方式平衡侧推力。毛居正引郭璞曰:“搘,搘梧,亦作榰,枝,支。”则榰与梧同。梧的意义是斜柱17) 。叉手的形态恰恰是一对相向的斜柱。此外,榰,又作枝,支。枝,木别生条也18) 。榰应是如树枝一样,为斜向的支撑构件。

 

古建筑中,牌坊往往是竖向单排柱子,稳定性较差,因此柱脚需要特别加固。或是用高大的抱鼓石,或是用斜柱两面支撑,才能使柱子得以稳固竖直 (图15) 。这些斜柱,至今仍被称为榰。

 

图片

图1 5 西安文庙棂星门来源:自摄

 

类似牌坊的情况,南方干栏往往需要在泥泞或者水塘中竖柱。模仿自然形态的叉手 (榰) 既自然,又便捷实用,至今仍常见于东南亚地区的滨水干栏建筑中 (图17) 。

 

图片

图1 7 马来西亚的水上干栏建筑引自:驴评网

 

浙江余姚市鲻山遗址所揭示的干栏式建筑遗存第二期是挖坑栽柱。柱坑有三种方式,其中一种是深坑、浅坑组合。H41号柱洞为圆形深坑和方形浅坑的组合,圆坑直径0.8m、深0.76m,长方形浅坑长0.6m、宽0.35m。深坑中的立柱作为建筑的承重柱,柱木埋深1m左右,加工方正,边长30-40cm、长130cm,柱底端平整,少见木础;浅坑中放置撑木,一端顶住木柱一端紧贴坑壁,撑木一般置于上坡一侧,以固定柱子,同时撑木可能还是屋架木柱的础,上下一体,稳固坚实 (图16) 20) 。这种撑木也符合榰的含义。(未完待续)

 

图片

图1 6 H41 (柱坑) 平、剖面图引自:《浙江余姚市鲻山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1年第10期,17页

 

 

磶(舄)

磶、舄二字古同1。作为柱础的称谓,磶最初出现在东汉张衡的《西京赋》中,原文为“饰华榱与璧珰,流景曜之韓晔。雕楹玉磶,绣栭云楣。三阶重轩,镂槛文”。玉磶是指如玉石一般的柱础。舄字则最初出现在东汉何晏的《景福殿赋》中:“金楹齐列,玉舄承跋。”其意义与前者同。

 

关于舄字(表7),古典文献中主要将其解释为复履。普通的鞋底为单层,而舄(复履)的底为两层,上层为布底,下层垫木板,可在潮湿和泥泞中站立而不湿鞋袜。舄的作用跟上文中提到的屐相似,但舄规格更高,是祭祀和朝会时所穿。《周礼·天官》载有“屦人掌王及王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古代祭祀仪式繁复,并且许多的祭祀活动是在郊外举行,故如刘熙《释名》中言,“行礼久立地或泥湿,故复其末下使干腊也”。

 

表7 部分古典文献中关于舄的记载22)

图片

 

磶(舄)作为柱础的称谓是从其功能出发的。如欧阳德隆在《增修校正押韵释疑》所言:“以木置其履下,不畏泥湿。”而磶的作用正是置于柱下,使其不陷入地基中。因此,舄与櫍同,指柱脚下的木质垫板。但由于舄的礼制规格非常高,因此磶(舄)在文献中,多用以描述宫殿的柱础。

础(礎)、磉

 

础(礎)

 

关于础(礎)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慎到的《愼子》外篇中有“气溢而础润”。而后则见于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山云蒸,柱础润”。东汉许慎在其《淮南鸿烈闲诂》中,对上句作了注解,“楚人谓柱舄也”。即础是一种方言,是楚国人对舄的称呼,言下之意,对应的北方人(许慎为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是称柱舄。唐代慧琳的《一切经音义》和清代程先甲《广续方言》都提到楚人谓柱磶曰础。清代郑珍在《说文新附考》中作了详细的解释:“础,礩也。从石楚声,创举切。按淮南说林训,山云蒸而柱础润,众经音义卷十八引许注云,楚人谓柱磶曰础。是古止名磶,础乃磶之转语,为秦汉间方言,故许不录其字。”郑珍是言秦地称磶,而楚地(汉)称础,当时官方}把柱础称为磶,础只是磶的方言,所以许慎书中不录入础字。

 

 

磉字的情况类似。明代张自烈的《正字通》中载有:“磉,苏朗切,桑上声,柱下石。俗呼础曰磉”。清代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道:“榰,柱底也。从木耆声,古用木今以石,苏俗谓之柱磉石”。因此,磉是苏州地区对柱础的一种俗称。

 

《营造法原》记载的是江南地区古建筑的营造作法,而且该书并非是官式的总结,而是基于设计和施工的具体实践,是一个江南古建筑世家的经验总结。所以书中建筑各个构件的名称多用江南一带的俗称。古代工匠的行业经验是师徒口口相传,对建筑各个构件的称谓往往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该书便将柱础称为磉2(图18)。这也证明了磉是柱础在苏州一带的俗称。

 

图片

图1 8 磉和鼓磴示意图来源:据《营造法原》自绘

 

杨鸿勋先生在其《考古学论文集》、《宫殿考古通论》,以及多篇论文中都对磉字进行了说明。他认为考古遗址中,由素土以及掺有大砾石夯筑的柱基础正是古文中所谓的“磉”(图19)。并举例清代以来民间工匠犹将其呼为“磉墩”3。然而,磉为石字旁,而墩为土字旁,二者不是同一构件,不可混为一谈。柱础众多的名称当中,或从石,或从木,却没有一个从土字。原因是,自古以来传统建筑都将夯筑的部分划为基础。磉显然是柱础石4,而墩是柱础石底下的夯土础基。“磉墩”二字与“础基”二字类似,前一个字是定语,而后一个字才是主语。墙基和础基的作法常见为素土夯实、分层加砾石夯实或者直接用砖、石叠砌,对此,《法式》和《法原》中都有详细的介绍。梁思成先生的《清式营造则例》台基部分写到:“在台基之内,按柱的分位用砖砌磉墩和拦土。磉墩是柱的下脚。柱子立在柱顶石上,而柱顶石则放在磉墩上。”这也说明了磉墩是柱基,而柱顶石才是柱础。

 

图片

图1 9 召陈遗址F3柱础、础基构造引自:《建筑考古学论文集》,104页

 

 

 

磌、磩

 

 

 

三国张揖《广雅》有:“磌音真,又徒年切,礩也。”即磌有两个读音,一个是zhen,一个是tian,意思是礩。《广雅》释室中,关于柱础,只提到四个字:础、磶、磌,礩也。说明当时的柱础普遍是石材的,而磌已经是柱础中的一种。

 

东汉班固的《西都赋》有“雕玉磌以居楹,裁金璧以饰珰”。南北朝时期的萧统在《六臣注文选》中对上句的注解是:“磌,五臣本作填字,土见切。(李)善曰,言雕刻玉銴,以居楹......广雅曰磌,礩也,瑱与磌古字通,并徒年切。”是言磌作为柱础,与“瑱”字相通,并且读音都是tian。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磌字,但记载了瑱字:“瑱,他甸切,以玉充耳也。从玉眞声。《诗》曰:“玉之瑱兮。”对于瑱的功能,刘熙在《释名》中道:“瑱,镇也。悬当耳旁,不欲使人妄聴,自镇重也。或曰充耳,充塞也,塞耳,亦所以止听也,故里语曰,不瘖不聋,不成姑公。”故此,瑱应当是一种悬挂在耳边的玉石,而磌,应该是用一种类似玉石的石材做成的柱础。

 

此外,磌还见于汉代的《公羊传·僖十六年》:“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此句中,磌是拟声词,为石头落地的声音。笔者也曾推测磌是否因此而衍生为柱础的称谓。但石落之声与柱础并无直接的关联,如果以此逻辑类推,磌便可以演化为任何石质对象的称谓。显然,这是不正确的。况且,后世的文献对把磌作为拟声词的看法不尽认可,产生了许多疑问。对此,清代陈立在其著作《公羊义疏》中作了仔细的辨析5。他认为“磌然”并非拟声,而是“填然”,若孟子填然鼓之之填,是声势宏大的意思。

 

磌作为柱础时的读音,语文类文献与相关古典文献说法并不相同,如今汉语字典和新华字典中磌字都只有一个读音:tian。而《法式》曰“磌音真”,说明当时建筑行业将其读为zhen。

 

 

磩字的情况与磌类同。磩最早见于班固的《西都赋》:“于是玄墀扣砌,玉阶彤庭。碝磩彩致,琳珉青荧。珊瑚碧树,周阿而生。”范晔《后汉书》对该句注曰:“前书曰,昭阳殿中庭彤朱,而殿上髹漆,髹音休,漆黑,故曰玄墀......又曰切(砌)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扣......碝碱琳珉.并石次玉者,碝音而兖反,磩音戚,彩致,其文理密也......”西都赋极言长安宫殿之奢华,“玄墀”是描述室内地面涂黑。“扣砌”,即“涂白玉阶扣”。砌,阶甃也。甃,井甓也6。甃,亦治也。以砖垒井,修井之坏,谓之甃7。结合下句“玉阶彤庭”,则班固该句的意思是,台阶上铺玉石一般的石材。下一句是总体描述,碝碱琳珉皆是类似玉一般的石材,“碝磩彩致”是言碝和磩的纹理细密美观。综上所述,磩是一种类似玉的,纹理细密的石材,而并非特指柱础。所以,《西都赋》中描述柱础,用的是磌(雕玉磌以居楹)。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木斵而巳,不加丹墙圬而巳,不加白碱,阶用石羃(羃:覆盖),用纸。”是言草堂朴素雅洁,墙面不涂色,台阶采用石头覆盖,而不用磩。碱的意思与西都赋中的相同。而且,从中可知,磩是白色的。

 

1956年在西安市西郊发掘了一处汉代礼制建筑群遗址。整个建筑群位于一个南北长205m,东西长206m,高1.6m的方形土台上。中心建筑位于土台正中,其地基为一个圆形夯土台,平面似“亚”字形。南北两堂柱础都用白石,石质细腻;东西两堂则用青石,质低粗而体积也较小8。这种白色而质地细腻的石材应该就是磩,而这种柱础,便是磌(图20)。

 

图片

图2 0 北堂内圆柱础引自:《西安西郊汉代建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2期,图版七

 

宋代文献中,磩的意义和读音都多了一个。丁度《集韵》:“侧六切,音。础谓之磩。仓历切,音戚。碝碱,石次玉。”司马光《类篇》:“磩,侧六切,础谓之磩,又仓歴切,碝磩石次玉,文一重音一。”显然,磩读qi时.如上文所述,是指白色细密石材;读chu时,是指柱础。故此,《营造法式》中道:“《义训》础谓之磩,仄六切。”即chu。与之发音相同的“础”存在久矣,为何又要把磩字读为chu呢?笔者推测,此时“础”字被广泛使用,磩本来是指白色细密的石材,并且多用于装饰高等级建筑的台阶。当其作为柱础时,为了区分,便称chu,而字仍用磩.以与普通的础石区分。

《营造法式》中道:“础、磩、礩、磶、磉,今谓之石碇。”然而该书又言:“柱础,其名有六。一日础,二曰礩,三曰磶,四日磌,五曰碱,六曰磉。”却未提到“碇”字。石碇应该是柱础在民间和建筑行业内部的俗称。因此,宋代的语文类书籍无一例提到碇是柱础。碇的意义(表8),除了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中称其为柱下石,其它古典文献皆谓其垂舟石也。汉语大字典将其解释为停船时沉入水底用以稳定船身的石块或系船的石礅。下碇,即抛锚。

 

表8 部分古典文献中关于碇的记载11

图片

 

碇字从石从定。定者,安也,静也,止也9。由其演化而出的“锭”字,是指一种祭祀用具的足,与跗同意10。而碇,作为沉入水底的石块或是岸上的石墩,就像船的足一样,将其固定在水面上。以此类推,柱础也就是柱子的足,承托而使其固定。将柱础俗称为碇,显得自然而形象。

 

《说文》曰,锭,镫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镫,豆下跗也。锭从定,定是固定,静止的意思。镫从登,登是升高,抬高的意思。器物的足既有固定的作用,也有抬高的作用。因此,锭、镫皆是指足,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而言。江南地区将磉石和木柱之间的鼓形石墩称为鼓磴。磴应与镫同源,鼓磴如柱子的足,将其固定并且抬高。

结语

综上所述,柱础的几个称谓总体还有以下两个特点:

 

1.柱础的称谓(櫍、礩、榰、础、磶、磉、磩、磌、碇),櫍(礩)后来演化成柱础石和木柱之间的过渡构件。榰,演化成叉手、托脚和其他形式的斜撑。笔者对余下几个字的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本次统计(表9、表10)的来源仅限于中国基本古籍库中文艺类古籍。并且,不包括舄、瑱字。从表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础字的使用频率最高。并且在南北朝时期,础与磶的使用频率还非常接近。但从唐代开始,础得到广泛的普及,使用率甚至达到了81.8%,而磶的使用率却锐减到3.9%。(2)磩和磌的出现情况完全相同。这两个字都是从柱础的材质而言,即如玉石一般的柱础,往往用以描述华丽的宫殿。(3)磉的出现频率最少,这也是因为它只是一种地方性的称呼。

 

表9 每个字各时期的出现次数

图片

 

表10每个字各时期的出现次数与全部字在该时期出现的总次数之比

图片

 

2.文献中屡屡提到柱础是“古用木,今以石”。《说文解字》里便有:“榰,章移切,柱砥。古用木,今以石。”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言:“柱氏之用石久矣,尚书大传曰,天子贲庸,诸侯疏杼,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西汉)郑(玄)曰,石材柱下质也,石承当柱下而已,不出外为饰也......此云古用木者,溯其始言之。”郑玄所言,无论是暗柱础还是明柱础,都采用石材。从建筑遗址的考古情况看,自半坡遗址便出现了垫在柱脚下的石块,唯有干栏建筑遗址屡屡发现木质的垫板以及木桩和柎。

 

如上文所言,櫍、柎、榰正对应着不同形式的干栏建筑柱底结构。换言之,“古用木,今以石”是适用于干栏建筑文化区域。如张良皋先生在其《匠学七说》中所言,汉(朝)文化,其实是楚文化。秦虽实现了大一统,却非常短暂。而汉朝,其疆域之广,统治时间之长(公元前202-220年),文化之繁荣,国家力量之强盛,都是之前的朝代无法比拟的。汉代的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刻,从华夏民族自称为汉族这点,便可见一斑。故此,在建筑方面,“础”(楚地对柱础的俗称)字的使用最为广泛。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