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黄河路的真实历史,你了解多少?

字号:T|T
2024-01-11 14:31 来源:档案春秋

伴随着电视剧《繁花》的热播

黄河路成为时下上海最热门的打卡地

也钩沉出一段段吃在黄河路的生动往事

图片
电视剧《繁花》中的黄河路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上海的餐饮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3年,在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北部,一条以家常小酌为主,包括已经改良过口味的川菜、湘菜、贵州菜等菜肴的美食街受到了上海本地人的欢迎,这就是黄河路美食街。在短短755米的马路上,密集的餐馆和特色美味直面扑来,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这条令许多人念念不忘的美食街,曾经艳阳高照,也经历过疾风骤雨,它承载着创业者的艰辛和梦想,也见证了一个生机勃勃、激情澎湃的奔腾年代。

 
黄河路街景
图片

得风气之先,领潮流之变

 

1995年,年仅18岁的陈宗余来到黄河路苔圣园酒家,成为端盘子的服务员。后来陈宗余当上了苔圣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黄河路店的经理,回想起初来乍到的日子,这位已经人到中年的四川妹子不由得感慨万千。

 

“美食街生意特别好,刚刚来还不太适应,觉得好辛苦,每天要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一开始犹豫是不是要放弃,不过这里有位经理,人好又特别热情,店里还包吃住,我就这样留了下来,没想到一做就是近三十年。”陈宗余决定留在苔圣园的1995年,正是黄河路美食街生意最火爆的时候。

 

图片

1993年黄河路小吃街网点分布一览表(黄浦区档案馆藏)

这条1993年才开发的美食街,刚刚兴起的时候,仅有数家饭店试水。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渐声名鹊起,迎来了它的鼎盛时代,两旁的饭店迅速增加到了八、九十家,成为人们品尝各种美味佳肴的一个好去处。陈宗余回忆,大家在南京路逛一逛之后,一般都会再来美食街吃一吃,那时候的新式菜肴如醉膏蟹、温蟹等只有黄河路才能吃得到。

 

因为生意红火,饭店对服务员的要求无形之中就变得更高了,要形象好一点、年轻一点的。如今已成为粤味馆经理的张孝霞回忆:“老板第一眼看到我呢,他就讲,啊?这个小姑娘怎么能干活的?人这么瘦小。那么我讲,试试看好了,不行再说嘛。”

 

当时的四川妹子陈宗余和安徽姑娘张孝霞因为年纪轻,经过试用都留了下来。而后来成为乾隆美食老板的王金招,那时候已28岁,在当时属于大龄青年,最终这位浙江姑娘被宝玉大酒店录用做了仓库保管员。

 

图片

昔日国际饭店(上海市档案馆藏)

黄河路紧挨着老牌星级宾馆——国际饭店,与繁华的南京路毗邻。绝佳的地理位置,使得这条马路与乍浦路、云南路曾被称为上海三大著名美食街。

 

唐怡春老先生的家就在黄河路功德林后面,他从小跟着家里大人在这条路上进进出出。在他的记忆中,这条路是有底蕴的:黄河路初名东台路,后改称派克路,1943年改为现名。黄河路上的卡尔登公寓(今长江公寓)是张爱玲曾住过的地方,它的旁边是卡尔登大戏院(今长江剧场)。创办于1922年的功德林,1932年(也有一说是1930年)从北京路搬到了黄河路后,规模扩大了很多,成为一些名人聚会议事的场所。1936年,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等爱国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时,就在功德林以聚餐为名联络各界。七七事变后,“七君子”仍经常在功德林开展抗日活动。

 

图片

昔日位于派克路(今黄河路)的卡尔登大戏院(今长江剧场)

美籍华人李丹尼小时候住在大统路、南星路,到市中心的人民广场非常方便,而黄河路也就成为他前往人民广场的必经之路。“过了新闸桥,穿过新闸路,就到了黄河路,再走一段就到了南京路……小时候也喜欢在人民公园玩,就在国际饭店对面。”因为李丹尼的奶奶吃素,李丹尼的父亲就经常带着小小年纪的他在功德林买了素食带回家给奶奶吃。

 

图片

20世纪90年代中期,黄河路上的功德林(黄浦区档案馆藏)

“功德林是百年老字号,用材好,味道也好。”1980年,李丹尼办好了美国签证,去了拉斯维加斯的一家中国餐馆打工。当他再回到上海的时候,已经是十多年后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脚下这条非常熟悉却又今非昔比的黄河路,让这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激动不已。

 

“感觉真的是一夜巨变,原来黄河路在我们小时候的印象中,是一条小马路,两边的建筑也比较陈旧,但后来变得灯火辉煌,热闹得不得了,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的东西花样繁多,而且各个地方的口味都有,想吃的都能吃到,那个时候逛黄河路觉得是件很兴奋的事情。”

图片

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黄河路、凤阳路交汇处,画面左侧为苔圣园,右侧为国际饭店(黄浦区档案馆藏)

图片

烟火气里的繁华夜经济

 

当年的苔圣园只有400平米的一层楼面,以经营海派菜为主,再结合一些平价海鲜供应,不仅受到了外地游客的青睐,更是得到了很多上海本地人的喜欢。上海人唐建伟就是苔圣园的常客。

图片

如今位于黄河路凤阳路交汇处的苔圣园(摄影:小瀛洲)

“黄河路这条街,基本上都吃遍了,这里是苔圣园,对面是悦来酒家,隔壁是乾隆美食,还有粤味馆,对面是笠笠酒家,再过去来天华,旁边是大富贵。我在苔圣园吃的次数最多,它这里的菜比较符合上海人口味。”建伟常点的毛蟹蒸咸肉是苔圣园首创的、有别于黄河路上其它饭店菜品的一道菜,也是他夫人何湛华隔段时间不吃就会惦念的一道菜。

图片

毛蟹蒸咸肉

何湛华说自己最爱吃这道菜里的毛豆。“咸肉切得一片一片的,不是太薄,也不是很厚,肉片铺在蟹上面,毛豆摆在蟹和咸肉中间,蒸得又酥又香又糯,融合了咸肉和蟹的味道。”

当年像苔圣园这样生意非常红火的饭店,在黄河路上有很多,有就在隔壁的乾隆美食,有相隔不多远的半岛酒楼,还有斜对面的粤味馆。

 

图片

2000年的黄河路(图源:解放日报)

粤味馆起初开在乍浦路,生意繁忙的时候,老板和员工都是白天晚上连轴转。据老板娘聂瑛珍回忆,那时候台子不停地翻,到最后台布也用光了,就不铺台布直接请客人就餐。她还自己买菜,和服务员一起收台子、收钞票,做到夜市九点钟回去睡一个钟头再来,接着做到凌晨六、七点,回去睡到九点又来上班。

 

因为人手少,店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聂瑛珍亲自处理,不仅几步之遥的家里顾不上,就连四、五岁的儿子也经常是好多天才能见到一次。瑛珍儿子王明记得,小时候曾四、五天没有看到过老爸、老妈,但自己又特别想念妈妈,最晚有一次等到凌晨两点钟,终于等到她回来了,才能安心睡觉。

图片

今日粤味馆内景(图源:上观新闻  摄影:赖鑫琳)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此后不久,刚刚开发的黄河路变成了闻名遐迩的大马路,成为个体经营者们眼中的风水宝地。到了1996年,随着黄河路餐饮业的飞速发展,粤味馆也从乍浦路搬到了黄河路,因为完全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当年7岁的王明就被父母送进了寄宿制的小学。

 

“星期一去学校,然后星期五回家,但也不是回自己家里,而是去我二姑妈家。因为我爸爸、妈妈一到周末更忙,没有时间来带我。妈妈曾和我讲过,人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可她要上二十二个钟头的班。”王明说:“每逢周末,店里更是人挤人,热闹到什么程度?客人进来的时候,你如果给他留了一个位置,他会感激不已。”

图片

2002年的黄河路美食街夜景(黄浦区档案馆藏 徐思平摄)

就在粤味馆搬到黄河路前一年的1995年,仓库保管员王金招从宝玉大酒店辞了职,在苔圣园的西对面开了一家叫“沪江酒家”的小饭店(乾隆美食的前身),饭店规模虽然不大,但那个时候人们对美食的追捧,也让敢闯敢拼的王金招挣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乍浦路和黄河路,真是热闹非凡,到夜里四、五点钟依旧是生意红火。”尽管疲惫不堪的王金招脑子里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只要到了店里,她就会抛开一切杂念,继续和员工们一起加班加点,努力工作。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之初的五六年间,这条路上的每一家饭店整日里几乎都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这所城市也向着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不断迈进。与之相呼应的是,在结束了繁忙工作后,选择到黄河路吃宵夜的上海人也一天比一天地多了起来。

图片

招牌菜滋味绵长

 

为了吸引更多顾客,每家饭店都在推陈出新,有的别出心裁地推出了歌舞表演,饭店的装潢和菜肴也各具特色。由于小时候经常被家人带到功德林吃饭,成年后的唐怡春也特别喜欢吃这里的素食,尤其是油焖烤麸和松子黄鱼(素食荤做,主料是菇类)这两道菜,他一吃就是几十年。等到了自己和夫人吴伟珍谈恋爱的时候,唐怡春也会不由自主地把她带到功德林来。

 

为了稳住客源,每家饭店除了在消费层次上明确定位之外,在招牌菜的维护上更是费尽心思,各有招数,看似简单的一道菜,背后花的功夫却只有大厨们才知道。粤味馆以上海菜为主,带有一点广帮的点心,还有一些小炒类。主厨姚思明说:“像一道石锅芋艿,看看很简单,实际上里面要放的东西可多了,把三花淡奶、炼乳、椰浆、冰糖、蜂蜜、桂花打在一起,最起码要醒十个小时以上,再从冰箱里拿出来,浇上巧克力丁,然后再进行后面的烹饪步骤,做法蛮有讲究的。”

图片

石锅芋艿

在黄河路最人声鼎沸的时期,这条路上每家饭店几乎都要提前半个多月订位,一到春节就更是一座难求。

苔圣园的菜品较有上海特色,那些想品尝上海传统菜肴的外国人也特别喜欢到这里来吃饭。来自匈牙利的辛莉薇除了自己经常光顾苔圣园之外,还把住在国际饭店里的匈牙利朋友们一起带来品尝美味。“国际饭店是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设计的,如果有匈牙利友人来沪,一般都会住宿在那里,我们就一起来这里吃饭。我最喜欢吃的是生煎包,也很喜欢干锅花菜、干煸豇豆……这里做的菜的味道,有一些很像我们匈牙利菜的风味。”

图片

干锅花菜

黄河路最南端的功德林的特点是素食荤做,最著名的一道菜素蟹粉,经过几代厨师的努力,无论是从造型还是从口感上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友铭介绍,最早做素蟹粉,他们是用南瓜泥和土豆泥放在一起炒制。“土豆泥混合南瓜泥在油里煸炒后,南瓜形成不了颗粒。后来又试着用胡萝卜泥替代南瓜泥。胡萝卜泥在油里煎了以后,收缩成颗粒状,跟真的蟹粉,无论是在形状、颜色,还是口味上,都很接近。”

图片

黄油素蟹粉

从1932年到1997年,功德林将素食荤做、素食精做的技艺在黄河路上传承了六十多年。由于美食街整体格局的调整,功德林曾一度离开黄河路,搬到了相去不远的南京西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亚洲金融风暴让黄河路迎来了它的第一个寒冬。2003年,非典的袭来给餐饮业带来了又一重打击,黄河路上的商家也随之面临第二个寒冬。此后,黄河路的生意陷入颓势,在菜价利润不断削弱的情况下,许多饭店都难以为继、陆续关门。

 

面对诸多困难,仍有不少饭店在黄河路上坚守了下来。为了把自己辛苦打拼多年才开创出来的乾隆美食经营好,从来没有学过企业管理的王金招自己到大学里面去进修,并且挤出时间在网上自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增长了企业管理知识的她学以致用,在市场低迷而竞争又很激烈的情况下将饭店经营得有声有色。2011年,在王金招十多年的用心经营下,乾隆美食在黄河路不光站稳了脚跟,而且还有了相当可观的规模。

 

图片

如今的乾隆美食(图源:上观新闻 摄影:赖鑫琳)

2012年,功德林在创办90周年的时候又重新回到了黄河路,店面装修一新,上海的老客人们在享受传统美食的同时,还能品尝到与时俱进的创新菜肴。

对面国际饭店西饼屋门前排起的长队也成了黄河路上的另一道风景,在西饼屋的楼上,就是蝴蝶酥的生产车间,平均每天1500斤面粉的生产量让西点师和同事们忙个不停。

图片

重新回到黄河路的功德林

 

三十年过去了,黄河路上的饭店起起落落,如今留下的饭店经历住了时间的考验,在继承传统和创新改良上保留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食风格。但毕竟时代车轮滚滚向前,随着各类购物中心和更多新兴餐饮美食街的出现,黄河路曾经的辉煌也已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风光,长久地留在了上海人的记忆里。

世事变迁,容颜易改。不变的永远是人们心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图片
电视剧《繁花》中的黄河路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