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丨一场关于远方和你我的展览——云南省博物馆“追寻香格里拉:青藏高原东麓的迁徙史诗与流动对话”展览访谈

字号:T|T
2024-01-11 20:02 来源:源流运动
图片

主编推荐语:参与式展览不应该仅停留在允许观众互动即可。从展览本身的主题提炼,参与者的选定,参与的目标,参与结果的呈现,都是值得考究的。本期观展关注一场民族主题的展览策划,从主题的多学科呈现再到参与环节的嵌入,都展现了策展团队想将展览不仅关乎过去的他人,更关乎今天的你我的企图。展览地点

云南省博物馆

展览时间

2023年12月-2024年4月

展览单元

第一部分  沿着青藏高原东麓

              第一单元   自河湟而下

              第二单元   涉澜沧之水

              第三单元   跨横断山脉

第二部分  来到香格里拉

              第一单元  一方山水一方人

              第二单元  一口糌粑,一口酥油茶

              第三单元  愿白天平安,夜晚宁静

              第四单元  和睦相处是一家

第三部分 心中的日月

受访对象

图片
图片

邱玮

“追寻香格里拉:青藏高原东麓的迁徙史诗与流动对话”展览策展团队成员

王思渝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

源流运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此次“追寻香格里拉——青藏高原东麓的迁徙史诗与流动对话”(以下简称“迁徙展”)展览的契机是什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展览的策展背景和主要内容。

邱玮:2023年,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三个定位”发展目标,刘旭馆长提出云南省博物馆展览定位的“三加一”体系,即“文化的多元与一体”“自然的多样与和谐”“交流的通道与枢纽”以及“前沿探索”的未来云南省博物馆展览体系。在此框架下策划推出展览“追寻香格里拉——青藏高原东麓的迁徙史诗与流动对话”,作为我馆“三加一”体系的呈现。该展览聚焦青藏高原东麓,以迁徙-融合为主题,勾勒出数千年来人群迁徙与流动、交流与融合的图景。

从策展思路的探索创新上看,展览从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多学科视角切入,采用少数民族民间史诗叙事、考古学叙事、民族学叙事三条叙事线互为补充,勾勒出数千年来人群迁徙与流动、交流与融合的图景;并寻求与当下连接,以观众参与式项目结尾。从展陈方式上看,史诗的叙事脉络通过图像转化贯穿整个展览,结合展览主题音乐的听觉体验、多媒体数字艺术作品的介入等方式以提升展览的故事性与沉浸感、文学性与趣味性。

作为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我们与旅美青年作曲家汪海蓓及其团队合作为本次展览创作主题音乐《越过山川的歌》。音乐根据“迁徙”的主题与展览篇章的层层递进而创作,希望每位观者在音乐中跨越时空看到先人跋山涉水、怀揣希望前行的身影,和前方宁静美好的“香格里拉”。

主题音乐-越过山川的歌(作曲:汪海蓓),源流运动,3分钟

源流运动:展览的三大部分“沿着青藏高原东麓”“来到香格里拉”“心中的日月”仿佛串联起一个旅人的迁徙场景,是否能深入介绍一下设计这些部分的想法?

邱玮:每个部分及单元设计紧紧围绕“迁徙 ”这一主题展开,勾勒出数千年来人群迁徙与流动、交流与融合的图景。

序厅开篇史诗

你将回到祖先故地

路途遥遥行程长

你沿着先祖的脚迹

你随着母辈的路线

请认准回去的路径

别留下丝毫的差错

 

你即将踏向远方

天空蓝莹莹高又远

大地绿茵茵宽无边

 

你将踏上新的路

途经一道又一道山梁

你别泄气往前走

未走到祖先故地别回头

你涉过一条又一条河流

你别犹豫不敢过

没走到先辈面前别流浪

 

你将去巡游宽阔的天涯

你带着你的猎鹰

去展望无垠的地角

在遥远的祖居地

流水潺潺

灌木密布

清清山泉纯洁无比

 

——摘录自纳西族摩梭人《达巴经》

展览以史诗吟唱开篇,结合沉浸式多媒体数字艺术作品展示,讲述在青藏高原东麓一些民族的习俗中,有一个特别的仪式,人死后要由祭司指引其灵魂沿着祖先迁徙的路线,跋山涉水,返回祖先居住的地方。同时这些民族中保留的关于先祖从北方迁徙而来的传说及与之相关的语言或文化习俗方面的证据,印证了他们迁徙流动的历史。

图片

图丨序厅

展览第一部分“沿着青藏高原东麓”,通过“自河湟而下”“涉澜沧之水”“跨横断山脉”三个单元,从考古学视角对彩陶、卡若遗址出土器物及石棺墓出土器物进行解读,通过不同区域同类器物如彩陶、双耳罐等的线性展示,揭示青藏高原东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北与西南族群沟通交流的重要孔道。

图片

图丨展厅实景

第二部分“来到香格里拉”,从民族学视角展现青藏高原东麓地区文化的多元,以及在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下赋予这片土地的和合共生的美好。第一单元“一方山水一方人”以沉浸式剧场效果展示青藏高原东麓地区各民族和谐共居的画面;第二单元“一口糌粑,一口酥油茶”展示了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农牧结合的生计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糌粑-酥油饮食文化;第三单元“愿白天平安,夜晚宁静”讲述了数千年来,青藏高原东麓的人们与自然相生相长,他们从不忘感谢万物的馈赠,也始终敬畏天地的无常,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他们将心中的愿景融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艺术创造力中。

图片

图丨.“一方山水一方人”单元展出的各民族的服饰

第三部分“心中的日月”转向与当下的联结,围绕“迁徙与流动”这一主题,展开关于故乡与异乡的对话。展览以一个参与式项目结尾,我们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思渝师生团队合作,在展前发起了公众征集项目,分为邀请参与者以一个物件讲述自己关于“流动与迁徙”的故事;此外,策展团队通过人物访谈收集人物个体更详细的流动轨迹、故事和物件。

图片

图丨截止开展,共有40余位朋友愿意和广大观众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物件。剩余的盒子会在开展后等待更多人的加入,我们期待着这些逐渐被填满的盒子讲述越来越多人的故事。

源流运动:了解到策展人希望通过展览来探讨“迁徙与融合”的主题,请诠释一下主题含义?

邱玮:“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今天博物馆展览的一个重要主题,许多博物馆都在实践这个主题的策划。作为一个抽象主题,建构这样的展览叙事是有难度的。策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二:第一,如何让观众通过物的叙事进而理解“融合”这个抽象概念?第二,如何让观众觉得我们不是在讲述一个发生在一片遥远的土地上、和大多数人并不相关的事,如何让这个故事与个体的生命经验连接?

我们希望这个展览是生动的,有趣的,观众能看懂的;是有温度的,能关怀人性,能连接古今、关联你我的。那么,如何做到呢?在梳理大量文献后,我们将展览叙事聚焦于“迁徙”这个主题上,这是一个古今中外大多数人都有的经历和体验,与每个生命个体息息相关。

图片

图丨展览的最后,邀请观众以拴线的方式,连接自己的出生地和居住地,不同的人生轨迹拼凑为一个装置。

在迁徙和流动中理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把对抽象的“文化”的关注转换为对具象的“人”的关注,这就赋予了展览故事性和温度。“迁徙和流动”这个主题是跨越时空的,遥远的青藏高原东麓和当下的我们共享着同一个行为——在各地迁徙流动。因此,第三部分的公众参与成为展览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希望建构一种联系——关于古和今、我和你的联系。

源流运动:您提到了好几个不同的学科。多学科视角如何交织在一起,传达您提到的“迁徙是叙事主线,融合作为结果来呈现”的想法?

邱玮:少数民族民间史诗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尝试。在各民族民间文学的梳理中,我们读到了大量关于先民如何从北方往南迁徙、如何适应自然而生存、如何在每个途经或定居的地方与周围民族交流往来、在死后如何回归祖居地的精彩生动的记述,我们摘选了15段史诗,通过图像转化,以史诗+插画的形式贯穿整个展览,成为主要叙事脉络,讲述一个虽久远但生动的迁徙故事,史诗赋予了展览浪漫的文学色彩。

图片

图丨彝族史诗《铜鼓王》

图片

图 | 僳僳族史诗《创世纪》

同时,在主题的解读上,迁徙与融合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论,但在展示手法上,迁徙是一个历时性话题,我们以考古学、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及实物为主来支撑;而融合更多是一个当下可见的群体互动行为和文化现象,以民族学范畴的田野调查资料、当代影像、民族文物等支撑,更能表现融合的现状和生命力,便于观众感知和理解。

图片

图 | 饰牛头双耳陶罐(四川甘孜)

图片

图 | 庄学本摄影作品,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源流运动:您带领同学参与此次《追寻香格里拉——青藏高原东麓的迁徙史诗与流动对话》展览的观众参与部分的契机是什么?

王思渝:我自己是做新博物馆学研究的。在新博物馆学中,有一个理念,叫做博物馆是不是可以成为一个“论坛”,而不仅是一个“神庙”。对于这个理念,不同的学者、博物馆有不同的阐释。我这些年也在关心这个理念及其想要实现的初衷,在中国的语境下可以被如何践行或参考。

借用参与式策展的手段,将有着特定身份、一定程度的现实社会关照的人群纳入其中,是我这些年一直在尝试的思路。为此,我和我身边的一群对此问题同样有兴趣的同学,我们在北京大学做过让毕业生自我表达的展览(点击查看),以及老中青北大人带着行李箱“迁徙”背后的故事(点击查看),还在北京市的街道做过展现相关联人群的街道记忆与认同的展览(点击查看)

这一次,则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下得知“追寻香格里拉”展览的策展团队本身就有做观众参与项目的想法。并且,这次展览的主题围绕着“迁徙”。在我看来,“迁徙”是一个极具现代性反思价值、且容易引起人性共鸣的话题,它对于我们理解当下社会的诸多现象乃至困境,理解我们作为个体所拥有的那些更为复杂性的情感,都是极具启发意义的。这也就是说,这个主题也符合了我作为新博物馆学的研究者的部分关照。于是,我就借了策展团队的“东风”,寻求了与他们合作,共同完成这次的第三单元的策展。

图片

图丨展览中盛放物件的亚克力盒,其颜色由参与者选择,表达着他们对不同物件的情绪和记忆,每一组不同色彩的亚克力盒子记录着一个人的故事。

源流运动:在策展过程中,您和您的团队在物件和口述史的征集和整理工作中,如何避免主题的分散?如何确保访谈对象是群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如何确保口述内容和回忆的真实准确性?

王思渝:关于主题的分散问题,我们这次的征集策略可以被认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借助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广撒网”,对于这部分征集,我们是乐见其“分散”的,只要是有意思的物与故事,我们基本上都收录了。另一部分是我们团队内部通过对“迁徙”这个主题进行解剖,受纪录片《流动的中国》的启发,我们在最开始也依据“家乡”“坐标”“答卷”和“追梦”四类不同主题,作为重点的征集主题。对这四类主题下的人群,我们会给他们做更加细致的口述史,在展览现场的形式设计中也为他们的物件和口述史留出更单独的空间。借此,来让整个展览的主题变得更为重点突出。这四类主题的人群,若只是想分别找到一两位,借助我们身边的朋友网络并不困难。当然,这就会遇到你所问的人物的代表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的理解当中有两方面的可能解释。

图片

图丨本次征集到的观众故事之一。主人公一生随父母辗转湖北、广东、上海、北京、云南等地,展现了时代变迁之下个体生命的抗争、奋进与温情。

其一,这个展览并不是我们指定了谁便只能是谁,征集工作便只在开幕式当天便停止了。我们的征集工作会持续整个展期。提前被我们指定好、做好了口述史工作的这些人与物,与其说他们便是同类人群中的“代表”了,不如说他们更像是一些“引子”,提前做好、放在展厅现场,“引诱”更多的同类人群分享他们的故事。我们会在后期的持续工作中再去做谁更有代表性的考量工作。到时候展厅现场的展品,也有可能会随时更换。所以这是一个还在进行中的展览。

其二,我们这个展览的主题是“迁徙”,也并不仅是这四类人群。可以说,这四类人群的划分,是便于我们开展工作的一个线索,但它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从我所最看重的新博物馆学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人与物能够对“迁徙”这个核心命题中的社会现状、人性共鸣有着最大程度的呼应,这是最为关键的。这也成为了我在权衡一个“样本”是否被采用的最终极的标准。

源流运动:国内基于个体微观口述史展开的展览也不少了,例如源流之前发布的“再见,长江西路301号”展览(点击查看),您认为本次展览与其他展览有何不同之处?

王思渝:我很看重三点。其一,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就个体讲个体、就当代讲当代的展览,它的前半段还是一个比较主流常见的讲民族史、地方史的展览;但前半段的部分与观众参与的部分,二者的关系又衔接得并不突兀。我很看重这种传统策展与更“新”的策展相结合的手法。

我们常提,新博物馆学从不是对“旧博物馆学”的代替。其二,这次征集来的人与物在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上切入了所谓的社会与人,这种深度和广度至少在我以往自己经手的展览中所未能实现的。这很得益于“迁移”这个话题本身的延展度,以及这次参展的各位“个体”们的积极程度。

图片

图丨展览最后一部分展出有来自观众的故事和物品

其三,我们这个团队这一次在征集物品和口述史的过程中,与当事人的沟通也是在我以往自己经手的展览中最为充分的一次。我们不仅是带走了当事人的物与故事,我们还会刻意拉长策展过程。让他们对自己的物品、故事如何被展示,充分发表意见。并且在展览设计中特别设计了一个环节,让观众参与到自主选择亚克力板的颜色过程中。这都体现了我们的一个小小的企图心,即希望让当事人从一种被邀请式的参与走向共创式的参与。

展览虽然已经开幕,

但是物品及口述史的征集工作

还在继续……

当我们专注于当下的生活时,“故乡”和“异乡”只是薄雾中的影子;而生活中又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我们的情感真正抵达一处,它才变得可感和真实。在迁徙与流动的一生中,每一个大大小小的站点,都因为一些物、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而在生命中留下印记。在岁末的冬日里,盛情邀请你用承载自己记忆的物件讲出一个关于故乡和异乡的故事,你的故事和物品将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