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刻工刻字是如何收费的

字号:T|T
2024-01-10 17:46 来源:中国出版史研究
在刻工管理这一问题上,报酬的高低显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关于清代刻字工价,相关论述虽不算太多,但也时见涉及。叶德辉《书林清话》最早讨论这一问题,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亦设专门章节及之,此外如刘卫、刘亮《明代绣梓成本考》,周启荣《明清印刷书籍成本、价格及其商品价值的研究》,刘蔷《清代武英殿刻书之组织运作与技术创新——基于匠作则例之考察》中关于武英殿刻字工价的部分,宋平生《清代刻书与售书价格丛拾》、陈谊《1913至1935年间中国书籍雕版之工价——以刘承幹嘉业堂刻书为例》等,都对这一问题作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与分析。还有一些相关文章,如袁逸《清代书籍价格考》(上、下)、孙文杰《清刻本图书的价格与分析》等,虽然主要讨论的是书籍售价,但其中也不乏涉及刻书工价者。

《元诗选》初集,康熙三十三年顾氏秀野草堂刻本,版心有刻工姓名

 

总的来说,决定刻字工价的因素很多,如刻工水平高低、字体难易程度、刻字数量多少以及所处地域等,都会影响其工价。刘蔷在谈及武英殿刻书工价时,提及“清内府刊刻的每部书,成本都很高”,“如将写刻工价、刷印工价、纸墨、装潢、托裱及匠役、饭食等费用合在一起的耗费,数目惊人,尤其是和私家刻书相比”。可见仅就官方与民间的刻书成本来说,即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不可一概而论。
当然,就总体而言,清代的刻字工价是逐年走高的。“清初刻字工价比明季稍高”,至康熙年间“比明万历时适贵一倍”,到清中叶更是逐年递增。嘉庆六年(1801),汪辉祖在其笔记中感慨历年刻字工价之涨幅云:

四月朔,属梓人开雕《三史同名录》。曩刻《双节赠言初集》,每百字版片写刻共制钱五十六文,追刻《续集》,增工价七文。丙辰(嘉庆元年)儿辈刻《梦痕录》,又增十七文。今欲仍八十文之数,承揽者尚有难色,强而后可。昨年以文言杭、苏已至一百十文,而刻手不如《初集》之工。镂版日增,势实使然。

按汪氏《双节堂赠言初集》刻于乾隆四十年(1775),至嘉庆六年(1801)不过短短二十六年,而刻工工价已从每百字五十六文涨至八十文,甚至一百十文。涨价幅度可谓不小。然至清末,这个价格则更高。据石祥考订,丁丙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曾委托时任宁波府学教谕的孙树义代刻《西湖游览志》、《西湖游览志馀》等书籍,并推算出当时“宁波刻工工价为每百字一百二十六文弱”,“仅为官书局的一半左右”,可见官书局的工价甚至还要再翻一倍。
图片
苏州刻工穆大展,《摄山玩松图》局部
 
图片
《摄山玩松图》中,当时名流沈德潜给刻书名手穆大展的题跋
 
出现这种情况,当然首先与清代货币购买力下降有关。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清朝货币的购买力,继续下降。三百年间,白银的购买力,约减成三分之一,以铜钱计算的物价,涨成六七倍”。从这一点看,清代刻工的工价实际上是明升而暗降的,因为其增幅显然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到了清后期,西方银洋开始流入中国,同时清政府也开始铸造铜元,因此清末至民国的工价开始以“洋”来结算。同样是宁波的工价,民国八年(1919)由宁波文光斋所刻之《八识规矩颂注发明》三卷,其末有识语云“刻工共计字拾五万五千四百六十个,连圈在内每字三厘,算付洋四百六十六元四角”,折合每字大概3厘左右,这与同时期周边城市相比,其实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如当时南京金陵刻经处所刻书籍多附有详细工价,挑选其中同样刻于民国八年(1919)者,如《大宝积金论》卷末有识语云“连圈计字五万二千二百六十个……共一百三十四元三角二分八厘”,平均每字2.6厘不到;又《角虎集》卷末识语云“连圈记字五万六千七百四十三个,由愿款支给工赀银元一百四十四圆四分”,平均每字仍然是2.6厘不到;又《在家律要广集》识语云“连圈记字十三万六千六百十九个,由愿款支给工赀银元三百三十六元四角五分”,平均每字则只要2.5厘不到。此外,据陈谊考订,“1913年至1916年间,南方(沪、宁、苏、扬)书坊承刻书籍工价(连写刻)约在每千字二元贰角至二元五角之间”,1920年至1927年则因物价上涨而提高至“二元七角至三元之间”。民国八年(1919)如以中间值计算,则每字恰亦在2.6厘左右,与金陵刻经处相合。此外,据上一节讨论郭博古斋时所引叶德辉信札,民国初年温州以及湖南一带的刻字工价,甚至可能低至“每字一千不过洋一元”,即折合每字1厘左右。而这主要还是江南地区的报价,广东等坊刻发达的地区,工价可能还更便宜,以至于清代中后期不少文人都开始辗转赴广东刻字。不过,由于字体、精细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刻书工价并不能一概而论,很多时候还要结合具体的书籍情况来予以分析。

图片

中华书局《四部备要》版权页聚珍仿宋体与清刻本字体之比较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