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寻宋”文化遗产研学游线

字号:T|T
2024-01-08 15:38 来源:博物馆中国

一、博物馆概况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是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由原杭州西湖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杭州名人纪念馆三家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强强联合而成。目前,西博总馆涵盖三大馆区,下辖西湖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和郊坛下窑址、老虎洞窑址、章太炎纪念馆、苏东坡纪念馆、张苍水祠、于谦祠、于谦故居、司徒雷登故居、唐云艺术馆、西湖学研究会十一大场所,拥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 6 处,全面阐释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全方位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二、项目背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是杭州的根与魂,2011 年西湖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遗产。苏东坡,则是享誉海内外的大文豪,他一生乐观豁达、勤政爱民,两次来杭浚湖治水,留下长堤一条、诗话无数。南宋官窑,则是中国陶瓷文明的巅峰之作,也是宋韵文化的经典代表。

2020 年 6 月,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整合三大馆区文化教育资源,串珠成链,策划“西湖寻宋”文化遗产研学游线,以“西湖博物馆-苏东坡纪念馆-南宋官窑博物馆”三大博物馆为游线路径,推出“宋韵寻踪——跟着传统节日去研学”“西湖拾遗——跟着文化遗产去研学”“千古一人——跟着苏东坡去研学”“‘云’游西湖——跟着‘云’上博物馆去研学”四大研学板块,开发“相约西湖”“遇见东坡”“寻访官窑”三大研学系列课程,在地域、人群受众、文化需求、传播路径等多维度构建文化遗产研学体系,将展示西湖文化、宋韵文化、名人文化、陶瓷文化为学习目标,线上线下融合,馆内馆外联动,“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全面展现西湖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凸显杭州南宋故都历史风貌,弘扬杭州人文精神,提升当代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知识的兴趣,筑牢爱国热情,坚定文化自信。

图片

三、项目实施

(一)宋韵寻踪——跟着传统节日去研学

“宋韵寻踪——跟着传统节日去研学”是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期间,面向海内外游客开展的研学活动。活动围绕“宋韵文化标识”,多馆联动、文化惠民,将传统节日、社会热点与馆藏文物展品有机融合,通过“线上科普推文+线下文物寻踪”的研学形式,引导游客跟着文物、诗词、书画、谜语、文物导览图等线索打卡博物馆。如中秋国庆双节活动,结合家国团圆、助力亚运主题,开展“吟诗画月过中秋”、“‘莲’动亚运 品味江南”研学活动,邀请观众品读诗词中的宋韵,探秘文物中的亚运文化,趣味打卡博物馆。

目前,该系列研学已经成功推出 10 期,实现了“一条研学游线,看遍西湖千年”,达到以点带线到面的研学学习效果,极大地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加深公众对宋韵文化、西湖文化的理解,让游客在博物馆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图片

(二)西湖拾遗——跟着文化遗产去研学

“西湖拾遗——跟着文化遗产去研学”是博物馆针对学校师生开展的定制化研学,分为“校内研、博物馆学”两大环节。社教人员将“流动的博物馆”展览、文化遗产知识微课堂、教育体验项目等送进校园,让学校师生“足不出户 文化共享”,加强文化遗产知识在校园中的普及与传播。同时,依托青少年品牌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研,激发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深度研学”的兴趣。三大馆区结合各自博物馆的特色,针对周末假日研学小队,推出“相约西湖”“遇见东坡”“寻访官窑”研学课程,同时积极发挥“苏东坡传说”国家级非遗项目、“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西湖十景”雕版印刷等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通过“微课堂+非遗体验”的形式,加深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与热爱,形成“学校+博物馆+比赛”三位一体的研学新模式。

目前,博物馆已经与杭州市 400 余所中小学校形成良好的关系,“走出去、引进来”的馆校共建模式,缓解了学校春秋游集中参观人员密集、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社教人员在校内研学中启发和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博物馆寻找答案,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化遗产知识的热情,实现了青少年和博物馆双向奔赴。同时借助赛事,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让青少年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千古一人——跟着苏东坡去研学

图片

为了向市民朋友尤其是青少年,讲好苏东坡故事,读懂苏东坡,读懂宋韵文化,营造浓厚的亚运氛围,2023 年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策划推出“高山仰止”苏轼主题文物展,展览以“家风世传”“千古一人”“回望东坡”三大篇章的形式将三大馆区串珠成链,层层递进,通过三个不同主题的展陈内容来讲述苏轼与杭州的独特情缘。同时,借助杭州“老市长”苏东坡的文化 IP,展教结合,针对文物爱好者、专业人士、年轻人等不同文化群体开展“文博推荐官探展”、“馆长带你逛展览”、“大宋潮人苏东坡”系列讲座及直播课、宋韵雅集等定制化研学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掀起了追慕东坡文化的热潮,社会反响热烈。

(四)“云”游西湖——跟着“云”上博物馆去研学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策划推出了“‘云’游西湖”线上研学系统,包含“乐游南宋官窑”AR 陶瓷文化研学系统、《寻宋》系列微电影、“云”游博物馆直播课等研学形式,突破了博物馆实地研学时间、空间的限制,让不同人群能够通过手机等随时随地“云”研学,让研学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也解决了疫情之下博物馆研学难的问题。

1、“乐游南宋官窑”AR 陶瓷文化研学系统

“乐游南宋官窑”AR 陶瓷文化研学系统串联博物馆基本陈列和馆藏文物,由虚拟讲解员引导亲子家庭开展自助式研学。研学系统借助“5G+空间识别技术"再现南宋官窑制瓷工艺现场,通过 AR 龙窑实景复原交互游戏、掌上青瓷、互动知识问答等形式,为观众实景还原 800 多年前的龙窑烧制盛景,让遥不可及的展柜里面的文物“触手可及”,让 800 多岁的古窑址“活”起来,让研学变得可观、可玩、可感。

2、《寻宋》系列微电影研学以博物馆社教人员带领游客寻宋的独特视角,

在唯美的画面中描述文物特点和宋韵文化的风雅之美,与媒体紧密合作,通过媒体推文-观众线上观影-根据视频隐藏线索进行有奖问答-寻访博物馆-体验文化课的形式,让公众通过“预告篇”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研学打卡地之后,再开启博物馆研学之旅。

3、“云”游博物馆直播课集合文化遗产知识微课堂、陶课堂、《偶遇苏东坡》

等系列课程,是博物馆线上研学的重要途径。直播课为偏远乡村人群、留守儿童等不便实地参与博物馆研学活动的群体提供了线上学习文化遗产知识、打卡博物馆的机会,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惠及更多青少年受众,实现文化共富。“云上博物馆”研学系统让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提供了更加生动、形象、便捷的学习体验,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研学效果显著提升;同时,突破了年龄层次和文化层次的限制,让更多人接触到博物馆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和普及。

图片

四、项目成果

( 一 ) 多 措 并 举 馆 校 共 育 , 做 青 少 年 喜 爱 的 博 物 馆

“西湖寻宋”文化遗产研学游线始终坚持馆校共育,积极探索馆校共建新路径,通过文化遗产知识进校园等活动的开展,辐射大杭州区域 400 余所学校,实现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2023 年度,依托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大赛开展的研学课程及活动,教育成果显著,杭州赛区超 1000 名选手进入浙江省赛,占比超过所有入围省赛选手的一半,入围人数在全省地市中排名第一。

(二)满足不同人群文化需求,真正做实文化共富

“西湖寻宋”文化遗产研学游线真正融合了“博物馆教育+校园教育+个人终身教育”,为不同人群定制适配的“研学套餐”,满足了不同人群文化需求,推动实现文化共富。面向青少年,他们可以在校园中线上学习微课堂内容,经过知识积累后,积极参与赛事检验学习成果;面向成年人,他们可以跟着苏轼主题文物展去研学,也可以选择在传统节日带着家人一起来研学;面向不方便到馆的游客,“云上博物馆”则可以满足随时随地学习博物馆文化的需求。

(三)成果斐然,真正做好博物馆责任担当

“西湖寻宋”文化遗产研学游线推出 3 年多以来,开展线上线下研学活动2000 余场,辐射大杭城范围 400 余所学校,荣获省市级各项荣誉 10 余项,受到国家、省、市各级媒体及网络新媒体报道 400 余次,将文化惠民落细落实,践行了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担当。(作者: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