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址保护展示 | 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项目
字号:T|T
2023-12-25 20:31 来源:文博中国
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项目,基于库车友谊路魏晋十六国墓葬原址建设而成。该墓葬是目前新疆发现的首批且唯一的砖室墓群,具有突出的证史、补史作用,是历史上中原王朝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的有力实证。
这批墓葬在墓葬形制、文化内涵、建造工艺上和河西地区的砖石墓如出一辙,结合其时代背景、葬具、随葬品等信息判断,墓主应为河西在库车屯戍的人员,其中不乏高级将领。友谊路墓葬的发现,将砖室墓的考古实例由敦煌向西推进了700多公里,证明了即使在中原政权割据,战争频发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理持续不断,文化向西的传播也未曾中断,且经由河西,直抵新疆腹地,是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的科学实证。
保护展示以“考古遗址+数字化”的方式,在墓葬原址建设一座智能化遗址博物馆,以生动的大遗址叙事讲述考古遗址背后的大历史,解决遗址看不懂的难题,发挥考古成果资政育人的作用。投入运营后的古墓遗址博物馆将与周边的龟兹故城等文化旅游资源串联成历史文化展示线路,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及学者,以文化资源对接发展,带动库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学考古成果的充分展示
自发光灯箱文化展板标注墓葬的关键信息
通过有层次的照明设计带来立体感十足、重点信息凸显的展示效果
本项目的保护修缮工作,在严格执行行业规范的同时,注重将基础研究、保护加固和活化利用相结合:在保护加固的同时,对墓葬的彩绘、墓砖的主要成分构成及工艺做法等皆进行了采样分析,并将相关结论——即墓葬残留有彩绘颜料成分、墓砖工艺与河西地区一致等信息,与修缮加固的做法充分结合;保证实施方案科学有效的同时,兼顾和游线、展示主看面、视觉美感等展示维度的合理结合。
保护第一,措施可逆。整个项目将保护修缮与展示利用相结合,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基于墓葬本体的勘察报告和修缮方案,开展展示设计,充分尊重科学,具体措施做到可逆、可识别。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在“非侵入”状态下,充分保障文物安全,进行活化展示和内容阐释。
挖掘价值,充分阐释。墓葬是保护对象、展示对象、也是信息的载体,对其价值阐释需做到全面、深入、层次清晰。在本方案中至少包括本体基本信息、文保信息、价值阐释三个层级维度,充分体现其价值。
统一主题,多维体验。在宏大历史视角下,将单体墓葬统一在明确的主题之下,同时各有侧重,形成总分的逻辑闭环。同时根据分主题,合理进行空间和展示设计,让观众获得多样的空间和五感体验。
高透光率的显示设备,非展演状态下,能够充分“隐形”(图为非展演状态)
全息纱幕完全在空间中隐形
墓葬的原真性展示
本项目的展示对象以墓葬本体为核心展开,同时将其作为信息的“枢纽”,把墓群的整体空间布局、出土遗物、相关历史信息、保护修缮的技术与成果,都纳入到“展品”的范围,从个体与整体、微观与宏观、历史与当代、人文与科学的不同维度,进行全面展示。
博物馆的核心展示区主要分为序厅和遗址展示区。其中序厅部分通过翔实的图文展板、参与式互动向观众介绍了墓葬的历史背景、发现始末、最新研究成果等内容;遗址展示区通过原真性展示和数字游观展演的形式,设置龟兹的故事、营建之地、营造之法、葬之以礼、事死如生、交汇融合、魂兮安宁七大主题。
通过游观栈道,合理规划游线,在复杂空间中形成单向闭环,同时保证将观众和文物本体形成空间分割,保障文物安全。
结合全息剧场、裸眼3D、沉浸漫步剧场、全景声数字声场等数字多媒体形式进行创新展示,为观众提供不同的体验模式。
在灯光应用上,进行精细化设计,通过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照明,达到氛围渲染、情绪传达、重点引导、价值阐释的作用。
在栈道材质和多媒体成像介质方面,皆采用透明或高透光度的新材料、新技术,保障视线的通达和空间的通透,以完整呈现墓葬群的原始格局,并保证对墓葬本体展示的真实性。
通过3DMAPPING技术,光影“点亮”墓葬本体,进行内容阐释
通过透明材质和重点照明的应用,展示遗址个体和整个墓葬的分布格局
遗址区的透明玻璃栈道充分展示遗址信息
以“光影”为笔,勾勒模糊的雕砖,有效传达信息
以数字声场专项设计,解决遗址空间复杂的声场环境和严重的混响问题。通过科学的声场环境监测,对个频段声音的声场表现进行数据化记录,并进行合理的改造方案制定。
多要素智能协同中控系统,实现照明系统、展演系统、声场系统、机械装置等多终端的智能联动,一键调取多媒体数字内容,实现灵活、高效、低耗的可持续运营。
各大主流媒体和新媒体都对项目进行了深入报道;受邀作为创新案例在2023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进行宣讲分享,并作为新疆考古百年纪念活动的重要项目推出,获得行业内外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