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策划背景
多年来,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始终坚持保护好馆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充分利用博物馆“文物”+“非遗”资源,带领驻馆的20多位国家、省、市级非遗传承人,精心设计“物质”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研学教学课程,扎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探索,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活”起来、“火”起来。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二.内容
博物馆利用“文物”+“非遗”资源,以名师高徒——“金陵非遗”为主题,开发了涉及20种非遗项目的非遗研修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如南京剪纸、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南京白局、秦淮灯彩、绒花制作技艺、风筝制作技艺、葫芦画、民间布艺(含布贴画)、民间木艺、戏剧脸谱、南京面塑、抖空竹、泥塑、绳结、微雕、金陵竹刻、种子画等。课程有配套的材料包和课件,确保每一次授课每一名学生都能有实实在在的文化遗产手工作品。常年定期开展的名师高徒——“金陵非遗”研学课程有四种:
1.寒暑假“雏鹰假日小队(红领巾小队)”非遗研学定制课。10人即可开班订制20种非遗课程。主打“文物”主题,每年不断创新,如建党百年“红色文化+非遗”系列课程。
2.国家级非遗南京白局暑期公益夏令营。内容包括南京白局表演欣赏和南京白局教学。教授学生用南京白局曲牌唱诵中华古诗词“静夜思”“游子吟”“乌衣巷”等。
3.和其他博物馆及各界等合作开展的非遗研学定制课。如和高淳博物馆、指纹博物馆、南京档案馆、城墙博物馆、明孝陵博物馆等合作开发研学课程。设计瓷盘画、“红船”剪纸、面塑“明孝陵”、面塑“中华门”等课件。
4.为外国友人团队精心设计的非遗研学定制课。如每年为联合国官员中文组培训班、各高校留学生培训班等设计的课程。
三.特色:
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是南京地区唯一研究、展示、保护南京民俗及非遗的专业性“双博馆”,是“江苏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博物馆将“文物”和“非遗”紧密融合,让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让“金陵非遗”研学为公众献上一场场精彩的文化遗产盛宴。
1.常年定期开展“国保古建文物、馆藏民俗文物+非遗”研学定制课程,让国保单位焕发新生。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是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直属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分支机构,馆址“甘熙宅第”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名人宅第,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博物馆串联三大景观研学线路,设计“甘熙宅第津逮楼”“明孝陵”“中华门”非遗面塑等教学课件开发研学课程。
2.非遗特色亮眼,非遗“名师”实力雄厚,确保教授原汁原味的传统非遗课程。馆内现有20多位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大师工作室、251项南京地区非遗项目展览展示、可容纳100人观看南京白局、昆曲等表演的“江苏省非遗书场”——“梨园雅韵”书场。博物馆可同时容纳500人分班学习。博物馆常年在馆内外开展教学,每年200多场。
3.精心设计“红色文化+非遗”系列非遗研学课程,激发大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博物馆将“非遗传承”与“红色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常年在“七一”“八一”“十一”和暑假开展红色文化主题非遗研学课程。馆方指导非遗传承人研发20种非遗课程,引导观众在沉浸式学习中感受党的奋斗历程,用非遗技艺讲好红色故事。如“五角星”灯彩、“红船”剪纸、“红军”面塑、“宝塔山”布贴画等“红色文化”主题非遗研学课程。
4.常年定期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非遗研学课程,引导大众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博物馆在每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大非遗节)之际开发特色非遗研学课程。
四.互动形式
名师高徒——“金陵非遗”研学定制课中在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的互动的形式为:
1.古建文物欣赏;
2.非遗工坊探访;
3.非遗表演观赏;
4.非遗美食品尝;
5.非遗手工体验;
6.大师签名颁证。
如参观博物馆体会国保古建的魅力,金陵民俗文物、非遗藏品的内涵;与20多位非遗“大师”交流并观赏现场制作;欣赏国家级非遗南京白局表演;品尝秦淮小吃、南京盐水鸭、水八仙等金陵非遗小吃;学习传统美术劳技(剪纸、葫芦画、布贴画、面塑、木雕、花灯等)、音乐(白局、昆曲)、体育类(抖空竹)金陵非遗技艺,非遗大师点评学生作品签名颁发证书。名师高徒——“金陵非遗”研学定制课中前往其他场馆的课程还有参观非遗制作工厂、参观特色非遗展览、制作特定主题非遗手工。
五.创新做法
博物馆以物质文化为基石,提升大众的文保意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抓手,提升大众的文化认同;以红色文化为底色,赓续大众的红色血脉;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滋养群众的文化自信。
1.让非遗赋能文物宣传,精心设计文物古建和馆藏文物元素主题非遗手工课程,让文物“活”起来。“甘熙宅第”距今200多年历史,为“南京十大文化地标”,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旅游价值。其精巧的建筑构造、质朴的建筑雕饰,让建筑界泰斗吴良镛先生赞誉“甘熙故居 民俗瑰宝”。博物馆将古建筑、馆藏民俗文物图片与非遗技艺结合用制作面塑、剪纸、竹刻、葫芦画、布贴画木雕课件,让参与者在制作手工中认识文物,欣赏文物,提升文物保护意识。
2.让非遗赋能红色文化,精心设计红色文化主题非遗手工课程,让红色文化“燃”起来。博物馆深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做好红色主题非遗研学,将“非遗传承”与“红色文化”巧妙融合。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研发了20多种非遗课,引导大众在沉浸式学习中感受党的奋斗历程,让红色文化“燃”起来。博物馆组织传承人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诗词名句为元素制作非遗作品举办展览。如:仿古牙雕“不忘初心”、云锦“为人民服务”、剪纸“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同时,开展看红色展览、学非遗的研学活动。如“红色剪纸映初心 白局经典共诵读 红船精神代代传主题活动”,学生在研学单上写道:“第一次用剪纸的方式为党庆生,看着自己亲手剪的红船,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次活动制作了五角星花灯,一颗像五星红旗上的五角星,红色象征着革命,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一定会高举队旗跟党走。”领队老师评价:“在非遗体验过程中,不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
3.让非遗赋能传统文化,精心设计“我们的节日”主题非遗手工课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火”起来。博物馆创新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通过非遗讲座、非遗展演、非遗手工体验、非遗饮食等,让非遗赋能传统文化。如“二十四节气”课件设计,节日课程设计,举办“我们的节日——听斗香花故事、中秋剪玉兔”、“我们的节日——巧手塑团圆面塑”等。
六.研学课程案例
以名师高徒——“金陵非遗”研学营活动行程单为例:
时间:(第一天)
上午:1.开营仪式;2.参观民俗博物馆;3.非遗体验:面塑课。
中午:非遗饮食文化介绍:“非遗饮食小课堂”介绍午餐食用的非遗食品。第一课:老南京食鸭习俗。
下午:1.抖空竹表演+现场授课,非遗、民俗体验:抖空竹、滚铁环、抽陀螺、放竹蜻蜓等;2.非遗体验课:南京剪纸。
时间:(第二天)
上午:1.非遗体验课:南京皮影;2.非遗体验课:扎花灯。
中午:非遗饮食文化介绍:“非遗饮食小课堂”介绍午餐食用的非遗食品。第二课:南京“水八仙”。
下午:乘坐大巴前往高淳陶瓷博物馆,参观高淳陶瓷博物馆、陶瓷工厂。非遗体验课:瓷盘彩绘。
时间:(第三天)
上午:1.认识南京白局说唱艺术,观看白局经典曲目表演;2.非遗体验课:南京白局唱诵古诗词、“秦淮小吃、金陵美景。
中午:非遗饮食文化介绍:“非遗饮食小课堂”介绍午餐食用的非遗食品。第三课:南京“秦淮小吃”。
下午:1.非遗体验课:布贴画 2.观赏京剧公益演出 3.闭营式:3天精彩回放,作品展示评奖,汇报表演,颁证合影。
七.带教人员
研究馆员、副馆长刘媛之和非遗部副主任许梦、陆骁宁、杨余婷、陈磊带领博物馆20多项国家、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师徒——人类非遗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周双喜、市级传承人陈林;人类非遗中国剪纸(南京剪纸)国家级传承人张方林、市级传承人张钧;国家级非遗南京白局省级传承人黄玲玲、市级传承人许茹;绒花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赵树宪、市级传承人程颖;金陵竹刻省级传承人赵荣;秦淮灯彩省级传承人曹真荣;戏剧脸谱省级传承人程少岩;南京泥人省级传承人何斌、黄建强;抖空竹省级传承人孙光辉;南京风筝省级传承人曹红;省级非遗葫芦画市级传承人张苗、张蓉;南京微雕市级传承人罗兰;民间布艺(布贴画)市级传承人祁竞;绳结市级传承人汤虹;南京面塑市级传承人钱翠芳;民间布艺市级传承人高勇;根雕市级传承人万桂明;民间木艺市级传承人常慧君;南京钟制作工艺市级传承人陈仲仁;江南丝竹市级传承人甘樊;市级非遗曲社清曲传承人汪晓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