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背景
2017年7月,鼓浪屿成为世界遗产,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多元文化交融形成的历史国际社区和世界不同文化的互相了解和共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曾表示,鼓浪屿孕育的文化和宗教对话是全球公民精神的重要课堂。
2022年夏, “以遗产地为课堂”——青少年遗产教育实践(中国鼓浪屿站)项目,基于鼓浪屿作为世界遗产的核心意义,向各年龄段学习者传播文化遗产,传递文明互鉴的发展逻辑,传授负责任的全球公民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课程不局限于传统遗产教育对历史和传统的叙述,而是着眼于遗产地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对未来的价值。
课程由鼓浪屿申遗和保护专家直接参与研发,鼓浪屿世界遗产保护设计团队"清源视野"主导设计,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代表遗产地管理机构与当地社区、专家共同参与授课。
课程设计方"清源视野"源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服务中国近一半的世界遗产地,对遗产的精神目标有深刻理解;并有近20年的鼓浪屿在地工作经验。执行方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是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的直属单位。监测中心定期向公众特别是当地社区居民开放,并开展遗产知识科普教育活动以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遗产保护。
二、课程内容
1.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要达到的不仅是知识传授和技能获取,更是培养学生包容遗产的态度,塑造和平、宽容、安全、可持续社会的倡导者。学生通过了解鼓浪屿世界遗产,领悟多元文化历史的交流与对当今的影响,深刻认识文化包容和发展,最终确定自己的行动准则并实施。
2.内容框架和课程组织
课程充分运用体验式、真实性学习课程理论,“以遗产地为课堂”, 串联鼓浪屿世界遗产的核心点,展示文明互鉴的实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文化交流的影响。从鼓浪屿的"历史国际社区"世界遗产出发,涵盖自然环境、空间规划、建筑美学、城市治理、人文生活等社区构成方面,每个主题为单日课程。通过学生探究和专家引导,逐步建立对"历史国际社区"的理解。
课程持续7天,针对9-14岁青少年,在鼓浪屿进行探索:
(1)每日以不同角色(规划师、法官、建筑师等)为主题,学生观察环境、讨论土地利用、模拟法庭、采访当地居民,体验岛上多方面日常生活。
(2)授课老师为申遗专家和当地社区成员。
(3)模型搭建贯穿课程7天,学生分组为鼓浪屿西区做规划设计,最终向专家阐释规划理念。该场地背景为上世纪厂房搬迁后形成大片绿地空间,要求学生实现不同文化身份成员的社区生活共存。
(4)课程最终成果,学生编写《保护倡议书》,向遗产地管理者展示他们的行动承诺和未来期许。
鼓浪屿世界遗产监测中心是执行方之一,为课程提供了遗产保护课堂的关键内容。一线管理者讲授了遗产保护和监测知识,所提供的监测数据和资源,让孩子们“一屏看尽鼓浪屿”,从监测角度观察历史建筑价值要素,还看到了鼓浪屿的气候地貌、民俗活动等遗产价值载体,以及空间规划、游客管理、业态管理等保护管理的实际问题。
3.互动形式
(1)学生手册引导观察和分析,实现"游中学"
每日调研目的地配有专属学生册页,帮助学生在课程目标范围内观察和分析遗产地。例如登临日光岩观察鼓浪屿和厦门本岛异同、航线运行情况,以此掌握鼓浪屿的环境要素,思考鼓浪屿历史发展的原因和独特性。
(2)亲历现实问题,辩论解决途径
每日设思辨环节,学生思考解决遗产地相关的现实问题,如规划课辩论是否为鼓浪屿修建跨海大桥——曾是鼓浪屿和厦门市当地城市发展讨论多年的现实问题,体验多方诉求、利益平衡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模型搭建表达学习成果
搭建模型固化白天学习内容,学生用黏土等材料制作模型,加入个人理解和表达,最终向专家展示设计理念。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创作,通过提问引导、补充引申等手段巩固学习效果。
(4)音乐为媒,融入当地社区
人类学家主题日设计了与社区乐队"雷厝乐队"和合作演出。双方通过音乐轻松破冰,随之展开专业人类学访谈。社区成员一定程度上主导部分教学,在表达社区意见的同时获得了学生的反馈。这一互动创造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使其从本土特色音乐感受文化交融和鼓浪屿的独特生活方式。
4.学习成果和成果考评
成果
(1)完成每日活动任务单页,集结成册,为鼓浪屿整体观察报告。
(2)模型制作及展示,为鼓浪屿西区规划的设计成果。
(3)提出《保护倡议书》,向遗产地和全社会提出尊重文明包容发展和保护倡议。
成果考评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1.研学手册,检查当日学习理解程度。
2.模型搭建和当天回顾环节,教师观察学生模型搭建并给与适当理论帮助,从学生创造中观察他们掌握和思考的程度。
3.课程中遗产地真实问题的辩论也给教师学习成果的反馈。
总结性评价:
1.搭建模型最终展示,向专家阐释规划设计理念。该练习最后环节由不同小组成员相互“拜访”彼此设计的社区,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尊重和遵守其他社区的社会规则。课程评价学生对社区构成要素文化表现的理解和思考成果、表达能力,与其他同学设计的“不同文化”融合互动;此外,也评价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2.提出保护倡议书。课程评价其对文明互鉴和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态度的转变。
三、课程特色和创新方法
1.课程主题鲜明,体现遗产地独到价值
课程主题突出“文明交流互鉴”,每日围绕其开展学习和练习。历史学专家课堂专门设置“交流互鉴”一讲,探讨闽南文化和地区历史的对外交流。
课程内容选择、和社区资源的结合基于设计团队对鼓浪屿突出普遍价值的深度理解,是本课程开发的极大优势。如人类学家课程邀请长期驻岛专家参与,并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如“雷厝乐队”丰富学习体验。
2.以遗产地为课堂
“以遗产地为课堂”,不仅将其作为参观空间或研究对象,还将其丰富内容融入教育的工具和方式中。课程整合岛上的城市空间、建筑、植物和人为教材内容,并安排了最合适的执行地点和教师。例如建筑课设计了近现代建筑考察路线,自然课在汇集本土和外来作物的华侨引种园进行,法官课堂则到会审公堂旧址,展示了东西方不同法律体系在鼓浪屿的融合发展。
3.真实性+体验性学习,多学科融合,锻炼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本课程涵盖多学科知识,包括历史、地理、自然、法治、建筑、规划、人类学等,让学生在实地学习中理解学科知识。
课程在传授知识外,强调培养学生的态度、价值观、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如,规划课堂,学生代入规划师角色,首先在日光岩——全岛制高点观测历史上不同文化聚落的空间规划对鼓浪屿的影响。接着,申遗专家讲解规划知识。最后,学生根据对城市规划、遗产保护、社区融合的理解进行鼓浪屿西区规划,实现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目标。
4.走进社区,走近申遗专家
鼓浪屿保护框架融合“历史国际社区展示”与“当下真实社区生活”,课程紧密联系遗产地社区,优先邀请当地社区成员参与,包括民间研究者、本地高校老师、城市规划师和社区居民(历史建筑/技艺传承人、本土乐队、民宿经营者)。他们不仅提供资料和接受访谈,还直接参与课程设计和授课。比如,当地人文学者吴永奇老师担任法官日专家,生动讲述鼓浪屿历史事件;营地民宿老板展示私人收藏和生活经历。
鼓浪屿申遗专家和保护管理者参与课程,提供对鼓浪屿价值深刻理解。建筑师课堂由申遗建筑专家授课,带领学生寻访岛上代表性建筑,指导研究中外建筑设计和生活方式的差异,理解建筑在文化交流和互鉴中的作用,领悟鼓浪屿遗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