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提升博物馆研学活动质量。开发一批立德启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研学精品线路和课程,构建博物馆研学资源网络,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博物馆研学成为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博物馆研学不仅可以实现文物资源的深度利用活化,推进博物馆服务体系建设,而且可以实现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综合实践有机结合,对于广大青少年群体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尽管在政策方面给予了十分明确的指导意见,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推动构建一套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博物馆研学课程标准及开发模式无疑是实现博物馆研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陕西历史博物馆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于2019成为国家文物局首批“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制定《陕西省博物馆研学地方标准》,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于2021年推出以唐墓壁画为主题的原创研学课程“盛世壁藏”。
课程内容
双师团队教案研发
该研学课程由陕历博联合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共同开发。依据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素质教育要求,为不同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构建出丰富的立体式、菜单式学习资源。课程以唐墓壁画为基础资源,从背后故事的展示、文化内涵的解读、当今时代价值的的诠释等多个维度对标学校多种学科,并以一系列富有时代性、趣味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研究课题进行呈现,引导学生了解文史知识、感受唐代文明的同时也帮助其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VR数字课堂
课程分为初识壁画、唐代服饰、美食美器和保护修复四个主题共八节课程,包括四节线上VR课程、四节线下课程,同时配套开发省内、省外两条研学线路,并根据课程内容研发课程教材及专属材料包,帮助其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等形式完成课程任务。
课程特色
(1)发挥藏品优势,活化历史文化。唐墓壁画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独具特色的珍贵藏品,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审美价值。而唐墓壁画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更为其赋予了深刻的科学价值和时代价值。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较好的保存状况、完整的时间序列以及较强的故事性等特征,满足学校课程体系化开发的基本需要,并且更容易与生活和学科进行对接,以此为课程资源能够很好地帮助青少年学生从多维度品味、学习和感知唐墓壁画,为其诠释唐墓壁画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的同时,引导青少年学生了解唐代文明。
课程手册
(2)馆校合作研发,凸显教育性。课程由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团队和学校教育团队合作开发。馆校互相兼容,共建课程教学、师资培训和课程开发的双向结构专业开发团队。在博物馆研学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陕西历史博物馆与曲江二小采取全过程合作的方式,使陕历博资源优势唐墓壁画与学校多学科教学优势有机融合,在课程设计既有贴近生活的服饰、美食等内容,又贯穿了语文阅读、美术设计、历史研究等多种学科知识,扩展了博物馆教育的辐射范围,扩大了优秀历史文化的影响力。确保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以及培养目标完全贴合学校教育实际需求,既能体现博物馆特色,又能满足学校教育的实际需求。
(3)覆盖多学科多学段,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课程积极创新文物资源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依据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素质教育要求,为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构建出丰富的立体式、菜单式学习资源。从唐墓壁画的绘制、修复、保护、展示等角度对接学校语文、历史、物理、化学等多种学科,帮助青少年从多维度品味、感知和学习唐墓壁画文化内涵的同时,为其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助力“双减”。
澳门大学学生体验课程
(4)走进港澳校园,构建港澳青少年文化认同及国家认同。课程配合“唐代壁画文化特展走进港澳校园活动”澳门展走进澳门校园,使澳门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能较深刻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内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深对唐代壁画的艺术理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对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思考。帮助澳门青少年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使文物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人民。
互动形式及创新做法
(一)互动形式
1.情景式互动学习
为了使课程既具有研究性学习特征,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本项目围绕学生主体,根据唐墓壁画研究成果和相关史实创设课程的“主线剧情”,并在不同主题下分别设置“支线任务”。通过剧情化展示历史背景和文物知识,加强学生代入感和参与感,再利用不同的剧情任务引导学生带入不同角色,相互沟通配合,主动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2.旅行体验式教育
敦煌博物院教育活动中心体验颜料绘制工艺
为了避免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本项目以学生学习内容及现实生活为视角,开发长短旅行线路,通过旅行为学生提供现代化、生活化的体验项目,旅行学习内容包括法门寺博物馆香文化讲座,传统掐丝工艺制作体验、传统茶艺表演;敦煌莫高窟“莫高学堂”内敦煌色彩和泥胚画制作体验;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保护修复体验等。这些研学内容加深了学员对唐代壁画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并将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活化,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从而将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进而引起反思,形成对自我、社会和世界的认识。
陕历博壁画修复实验室学习
(二)创新做法
课程周边文创
1.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彰显博物馆教育功能,办好“大学校”。通过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博物馆教育课程化的设计研究 》等课题探究带动研学课程筹备及开发工作,同时利用陕西省财政厅、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下达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将研学课程面向学校进行公益性实施,共投入经费176万,形成了覆盖多年龄段、多学科、多渠道的系统性研学课程。后期实施中,将课程内容及配套材料包以“盛世壁藏”品牌打包推向市场,获得的经济收益用来优化提升课程,持续性发挥课程的经济效益。截止目前,课程已为香港、澳门以及陕西省内近10所中小学提供40场研学服务,充分发挥了研学课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创新机制,建立产学研用的工作模式,助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打破馆校合作浅表化困境,以博物馆资源对标课程要求为开发导向,充分发挥博物馆资源供给主体作用、企业实施主体作用、学校需求主体作用、科研机构支撑主体作用,构建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积极推动博物馆创新供给、教育终端市场需求直接互动,提高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效率、打造创新发展新优势的现实途径。开发阶段,馆校互相兼容,建立课程教学、师资培训和课程设计的双向结构团队,确保课程呈现方式以及培养目标完全贴合学校教育实际需求,既扩大了博物馆优秀历史文化的影响力,又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选择平台,同时也为双方人才的共同培养建立了体制机制。实施阶段,将遗址、博物馆等纳入研学旅行点,利用企业优势形成博物馆研学区域和精品线路等文化产品,面向广大青少年教育市场进行推广,让青少年深入了解陕西文化特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做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向西安美院学生讲述唐墓壁画
3.注重机会公平,以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课程依据青少年认知发展水平和素质教育要求,为小初高等不同纵向阶段青少年群体构建菜单式学习资源。从唐墓壁画的绘制、修复、保护、展示等角度对接语文、历史、物理、化学等多种学科,再通旅行探索将课程内容拓展延伸至各个文化领域。同时,在横向地域推广方面配合“唐代壁画文化特展走进港澳校园”“云游中华·博古通新”等活动走进港澳校园,使青少年学生深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内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对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思考。帮助港澳地区青少年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使文物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