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7月23日,辽宁省博物馆举办了“青花清韵——元青花瓷器展”,该展是辽博举办的首个以元青花为主题的展览,也是辽宁省内馆藏元青花瓷器的首次集中亮相。展览以10件元青花瓷器为主体,辅以300多张图像资料,采用文物陈列、图文讲述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展陈方式,以“小而精”的文物体量,呈现“广而博”的展览内容,从多个视角向观众展示元青花瓷器的独特魅力,从更高维度讲述文明纵向传承创新、横向交流互鉴的佳话。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全方位欣赏和感受元青花魅力的珍宝馆,一个系统地认识、学习和了解元青花的小课堂,一个包罗广泛的元青花的图像资料库。该展的显著特点就是“小而精,广而博”,在资源有限、条件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统筹兼顾“小”和“广”,协调实现“精”和“博”,办出一个高质量的展览,是值得关注的。
扎实研究化解前期难题
“青花清韵”展在立项之初,就面临着实际的困难。从辽博馆内看,文物少、场地小、可调配资源有限,始终是策展人策展筹划期间所要面对的难题。展览预定的展厅实际可用面积不足300平方米,无法满足举办大规模文物展览的需求。计划展出的元代青花瓷包括缠枝牡丹纹盖罐、缠枝灵芝纹高足杯、双鸾纹高足杯、束莲纹碗、松竹梅纹八棱罐、云龙纹高足杯、赶珠龙纹高足杯、十字杵纹盘和折枝栀子花纹梨形壶等,如果仅展出这些文物,展览会显得单薄,而且展品体量差异明显,搭配不当会影响展览美观。更受限于经费预算紧张,策展团队也无法通过大规模技术手段、声光电设备补充展览效果。从辽博馆外看,此前国内已有数家博物馆举办过元青花专题展览,如2009年首都博物馆的“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2012年上海博物馆的“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等,集中了国内外数十家文博机构的近百件元青花精品。辽博的展览在展品数量、器类上具有明显劣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策展团队的研究能力、研究深度,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该展览指导老师为资深陶瓷文物鉴定专家,策展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方向即为陶瓷考古,强有力的团队为展览提供了扎实的研究保障。
以展览中的“认识元青花”版块为例,该版块从造型、纹饰、绘画、青料等四个方面对元代青花瓷器的时代特点进行说明,解惑为什么这些瓷器是元青花,如何判定一件瓷器是元代的青花瓷等观众关心的问题。造型部分,策展人从元青花瓷器多样的造型中挑选了25种较为典型的用于展示,使观众对其造型风格一目了然。比如,梅瓶和玉壶春瓶继承了宋代的式样;罐和盘则变化较大,流行大罐、大盘;四系扁壶、匜、高足杯、僧帽壶、多穆壶等是元代的新品种,等等。向观众展示元青花瓷器以实用器为主,少见陈设器,胎厚体重,圆润饱满的整体特点。纹饰部分,龙纹、缠枝牡丹纹、缠枝莲纹、缠枝菊纹、变体莲瓣纹、云肩纹、卷草纹、回纹、毬路纹、海水纹等时代风格鲜明、图形稳定的纹饰题材,是元青花瓷器的标志性装饰图案。策展人选取了此次展品上的龙纹、缠枝牡丹纹、缠枝莲纹、变体莲瓣纹等图案,逐一分析每种纹饰的典型特征,帮助观众欣赏掌握元青花纹饰特征。绘画部分,策展人截取了松竹梅纹八棱罐、缠枝牡丹纹盖罐、云龙纹高足杯、双鸾纹高足杯和折枝栀子花纹梨形壶等器物的局部纹饰,向观众仔细介绍不同的绘画技法及其产生的画面效果。青料部分,策展人通过展品照片来展示国产料、进口料和中外混合料三种元青花所用钴料的绘画特征与呈色差异,让三种青料的差异一目了然。
在开展扎实学术研究、深入发掘文物独特性的基础上,策展人将文物陈列、图文讲述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藏品展示与信息解读并重,弥补了展览设计之初的诸多劣势,甚至将劣势化为“小而精”的优势,打造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元青花瓷器展。
合理架构引导学习型观展
辽博“青花清韵”展在展览架构上表现出明显的引导观众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设计特点。一方面,以展陈品为中心,以符合观众思维方式的展陈逻辑,层层递进构建起展览的元青花知识体系。整个展览的设计、构思紧密围绕10件展品展开,首先,简明扼要地介绍其造型、纹饰、绘画技法、所用钴料类别和呈色特点,以及使用过程中遗留下的损伤和修补痕迹等。其次,将其全部纹饰或者主要纹饰绘制成展开图,并逐一标注各个纹饰名称,通过完整的纹饰画面展示元青花水墨灵动的美感。再次,提取典型纹饰,结合文献记载并且搭配陶瓷、绘画、石刻、织绣等不同类别的文物照片,分析画面构成、纹饰来源及文化内涵,重点体现其中蕴涵的时人关于富贵吉祥、长寿多子、恩爱和睦、祥和安宁、志行高洁等美好愿望。然后分析盖罐、高足杯、碗等重点器物的用途,并以投影的方式循环播放26幅描绘生活场景的元代壁画及绘画,直观地展示了和此次的展品相同造型的器物在当时的使用场合与功能,帮助观众了解器物背后反映出来的元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另一方面,将器物学语言、教学书语言向故事讲述语言转变,通过展品故事,提升展览可读性、可参观性。展览设置了7个版块讲述与元青花有关的小故事,第一至三版块从元青花瓷诞生至今近千年的时间跨度中选取了关键节点,展现元青花瓷横空出世、漫长沉寂、重回大众视野的历史脉络。第四版块介绍元青花瓷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产品性质。第五至七版块主要讲述元青花瓷在海内外的发现与流布,即产品在景德镇烧成之后的最终去向,进一步勾勒出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外运轨迹。配合这部分绘制的“元青花瓷器出土地点及外销路线示意图”,标注了世界范围内元青花瓷器的158个主要出土地点及海上外销路线,并对发现元青花瓷器的遗址类型进行了仔细区分,包括窖藏,遗址,墓葬,窑址,沉船、水域遗迹,宫、寺旧藏等。地图下方配置的触摸屏一体机,收录了图示地点出土的175件(组)元青花瓷器的约250张清晰照片,方便观众自行查阅,更加具体、直观地了解各地出土的元青花瓷器。由此也可见策展人研究之扎实。
和谐设计关注观展体验
“青花清韵”展在资金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并没有对展览设计放之任之,而是更加认真仔细对待,力求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效益。从整体看,展览的主色调取自青花瓷的本蓝,辅助色调取自青花瓷的白,以“蓝”出彩,以“白”点睛,使展厅环境与展品本身相契合,同时营造出静谧、深邃、幽远的氛围。墙面的边饰和中心展柜的玻璃贴装饰则统一采用提取自缠枝牡丹纹盖罐盖面的卷草纹饰,清爽、和谐且相互呼应。具体展陈布局上,鉴于此次展出的文物精美珍贵,策展人采用了中心展柜搭配边柜的形式,将最精美的器物放置于中心展柜,以便观众能“无死角”全景式、近距离地观察重点器物其细节。
细节部分,比如展厅多处悬挂的软质垂幔,既能承载图文信息,又能扩充容纳空间,且与硬质墙面形成反差,为展厅增添了柔和感。同时,垂幔也成为展厅内的软隔断和装饰元素,与瓷器的质地、线条形成对比,提升了展览的艺术性,丰富了空间的变化性。又如展厅入口附近的“认识元青花——造型”模块,通过灯箱来展示元青花瓷的主要器型,白色线条勾勒的造型轮廓与隐约可见的蓝色花纹在灯光的衬托下颇具立体效果,成为观众迈进展厅即可迎面而见的亮眼之处等等。最终,“青花清韵”展在策展人和设计团队的努力下,以少量资金实现了整体设计和谐清爽、细节体验温馨自然的良好效果。
近年来,一些博物馆展陈出现了重展览、轻研究,重投资、轻观众,重科技、轻实效等现象,展览所用费用动辄数以亿计,高科技声光电喧宾夺主,似乎博物馆展陈已经很难再回到“寒酸”“清贫”的时代,离开资金、高科技的支持,能否办好展览成为疑问。辽宁省博物馆“青花清韵——元青花瓷器展”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稀有样本。策展人通过扎实的学术研究,缜密的逻辑架构,不厌其烦的细节调整,从观众的同理心出发,以有限的文物资源、资金支持,打造了一个展览“小而精”,知识“广而博”,观众黏度高的精品展。博物馆展陈成败的根本从来都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展陈背后肯下功夫的博物馆人。“青花清韵”展最后,策展人原创诗写道:“同风共贯造宏器,白浮蓝染叙盛时。我有嘉宾鼓笙瑟,契阔谈讌还有期。”我们确实希望,能再见到、能经常见到这样的好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