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权力与信仰中心,代表了东亚和中国5000多年前史前稻作文明的最高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2年4月,良渚遗址管委会启动“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建设,聚焦大遗址“发掘-保护-研究-利用”全生命周期,对应建设空间管治、网格智治、价值共享、“文物+”四大场景,以科技赋能,持续提升良渚遗址保护利用能级。
文物+场景 文物展示管理
文物+场景 良渚博物院三维网站
在空间管治场景中,开启“主动服务+刚性约束”的严监管模式。聚焦文物前置审批关键环节,推动良渚遗址空间信息与国土空间一张图多层数据融合,协助各级建设审批部门落实良渚遗址空间管控要求,运用三维呈现技术,将项目信息与规划管控要求智能化对比碰撞,自动生成综合分析结果。同时,通过科技监测手段,如卫星遥感图斑智能对比分析、无人机前置探头搭载热红外设备、视频画面AI识别技术,加强建设项目常态化监管,在移动端实现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
在网格智治场景中,建立“全面覆盖+重点突破”的强保护机制。首创“遗址监管网格”,划出文物网格124个、巡查点位686个,落实“遗址网格+行政网格”全域双重保护、多方联动监管,目前累计巡查量超35.2万人次,巡查轨迹长度达331.4万公里。基于9个部门、700余万条数据,建立盗掘盗挖、本体病害、自然环境等6大风险评估模型,借助无人机、周界雷达、热成像、微振动光纤、5G布控球等物联感知设备,在视频影像上叠加AI识别算法,建立多源事件分级分类实时预警机制,实现全天候多维度守护文物安全。建立遗址数字孪生模型,实时监测相关数据,仿真模拟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不断检验遗址本体封闭环境高湿保护技术成效,攻关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难题。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平台对风险事件进行“一键派单”,全流程跟踪、督办、评价。目前已有效处置152件预警事件,风险主动预警准确率达95%以上,从中提炼出的越界识别、工程车辆识别、建筑材料识别、施工场地识别、地类识别、振动识别、雷达跟踪等文物安全应用组件适配各遗址地场景变化进行复制推广。
主驾驶舱
网格智治场景-南城墙遗址数字孪生模型
专业技术人员正在对老虎岭遗址本体进行系统性保护研究工作
在价值研究场景中,汇集“层次明晰+快速链接”的全种类资源。梳理46万余条数据,建立石器、玉器等10大专题数据库通过AI神经网络技术,整合地理信息与文物资源,打造可视化知识图谱,目前形成6个层级、3589个主干节点、28976个分支节点,实现研究资源逻辑关联、高效搜索。
在“文物+”智慧场景中,促进“线上线下+共用共享”的多元化融合。开发良渚博物院三维网站、迭代升级遗址公园智慧景区小程序,让文物加上旅游、创意、展示,从线下到云端不断拓宽大遗址活化路径。
“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试运行以来,获2022年度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浙江省改革突破奖提名奖等系列肯定,推动形成了“功能共用、协同共治、研究共享、生态共创”的文物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智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