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首页
本馆简介
文博动态
文物保护
博物馆活动
信息公开
陈列宣教
政策法规
考古遗址保护展示 | 磐石市红石砬子遗址考古发掘与展示
字号:
T
|
T
2023-12-10 18:46 来源:文博中国
红石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位于磐石市区西侧20公里处,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至2023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开展了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在红石砬子山脉及周边发现房址、地窨子、战斗工事等各类遗迹3300余处,确认此前文献记载的八家沟、生财沟等遗址是以红石砬子为核心的抗联根据地遗址组成部分。遗址内出土陶、铁、铜、瓷、琉璃等各类材质遗物,器类以武器、农具、生活用具为主,反映了抗联根据地具有生产生活、武装斗争的特征,为研究东北抗联史和夯实十四年抗战史实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材料,该遗址群是目前发现的体量最大、内涵最为丰富的东北抗联遗址群。
部分出土遗物
房址F3(南北向)
展示解说牌
遗址台阶步道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联遗址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物质载体。红石砬子遗址考古工作是国内首次主动、科学、系统的对抗联遗址开展的考古工作,考古发现真实再现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生动呈现伟大抗联精神,是全国革命文物工作的积极探索。
为了发挥革命文物的社会教育意义,2023年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在考古发掘过程中采用诸多方法对遗址进行展示:一是考古发掘现场对公众开放,设计参观路线及指示牌,由公众考古小组引导、讲解。二是采用全新的MR数字化技术,创新遗址展示手段。三是与传统纸媒及新媒体进行合作,利用九一八、八一五等特殊时间节点,开设专栏、推送宣传文章,扩大社会影响力。四是结合抗联历史文献及考古工作,制作考古成果展览,在省内外流动巡展。五是成立半开放的考古工作站,搭建全省抗联文物保护技术平台。
目前,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保护利用成效已初步显现:一是红色教育成果突出,省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党校等团体相继参观学习,遗址由考古发掘队员义务讲解,开放至今已经接待近千场,日流量最大可达千人。二是完成贴合遗址风貌的参观设施及展示标语系统的搭建,形成红石砬子遗址特色展示系统,增强了遗址的可读性,成为磐石红色旅游打卡地。三是采用MR数字化技术,对各类遗迹进行三维建模复原,在佩戴专用设备后可进行推门、点击、拾取等互动动作,配合语音讲解,真实再现东北抗联密营的形制特点以及抗联战士生产生活影像。四是结合磐石抗日斗争史实制作考古发掘成果展览“黑土地·红石魂”,在伪满皇宫博物院、延安革命纪念馆等省内外博物馆进行流动巡展,累计观展人数逾40万人,并与中国军事革命博物馆、西柏坡纪念馆等多家文博机构达成展览合作意向。五是共建红石砬子遗址考古工作站,以半开放形式透过玻璃将文物保护工作向观众呈现,达到公众考古宣传作用,为吉林省内其他遗址今后的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出土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遗址展示等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工地现场学生团体参观
考古工作站铁器保护
红石砬子遗址考古发掘与展示项目的实施,总结出一套关于抗联遗址的考古工作方法,为后续吉林省乃至于整个东北地区抗联遗址考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案例。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了解项目进展及东北抗联历史史实,发挥了革命文物的历史教育意义。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宣传,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2023考古进行时——第一季 吉林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考古纪实”、《军迷行天下》“探秘红石砬子密营”播出后反响强烈;新华社《密营深处念忠魂》《九一八 在抗联密营中回望历史》等稿件,总浏览量超200万。
首页
|
本馆简介
|
文博动态
|
文物保护
|
博物馆活动
|
信息公开
|
陈列宣教
|
政策法规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