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和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合作主办的第四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近日在云南昆明举办,来自博物馆、高校等机构的百余位中外学者以“博物馆、文化遗产与家国情怀”为主题进行了研讨,思考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对个体、家庭与国家的精神性价值。
两天的研讨会内容丰富,由“青年看见中国”——第三届青年策展人项目终评以及10个专题论坛组成。“博物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博物馆、文化遗产与家国天下情怀”两个专题,探讨了博物馆与人类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厚植家国情况中的重要角色。而“回望与展望:民族博物馆、博物馆人类学的发展与知识生产”“文明互鉴中的博物馆:美育与文明交流”“面向美好生活:疗愈、社会关怀与可及性”“讲故事的策略:叙事、阐释与知识的变迁”“文化地理与空间策略:地方、空间与身体”“博物馆数字化:数字应用、传播与赋权”“遗产振兴的路径:地方、乡村、遗址”“环境、空间共生与城市遗产的功能”8个专题,分别触及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前沿地带和热点问题,促进了学术与实操的相触。
“青年看见中国”——第三届青年策展人项目终评
研讨会开幕式后,首先举办了“青年看见中国”——第三届青年策展人终评活动,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波士顿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机构的10个入围项目发布了策展计划,由全体参会学者组成评审团现场评审。
青年策展人项目是中国民族博物馆于2018年开启的常设项目,两年举办一届。中国民族博物馆(联合相关机构)对每个项目资助田野调查经费1万元,以资鼓励青年学人在中华大地上开展富有深度的专题性田野调查与实地调研,激发青年学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通过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鼓励他们潜心钻研、厚积薄发,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
本届项目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与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合作举办,自开展以来备受社会关注并引发热烈讨论,终评活动的直播吸引了近7万人线上观看。青年策展人的主题单元体现了当前青年学子对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热切关注与深刻思考,特别单元关注海淀区的文化景观、环境保护与人民现代生活等议题。广州美术学院青年教师陈丹和波士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候选人辛桐合作策展作品《潮汕物语:关于定着与流动的风物线索》通过“水”“土”“人”“神”四个角度,串联起潮汕地区神圣与世俗交错的空间,展现一代代潮汕人以乡土为根,在世界与地方之间流动的生命历程;呈现了对乡土社会真切的情感、扎实的田野与新颖灵动的策展思路,获得优胜奖第一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朱峒樾的策展作品《生活在冰箱:改革开放后的家用电器与私人生活》,立足北京市海淀区,展现了中国家庭在存储习惯中所折射的历史、当下与未来,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它是历史记忆与社会发展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化”反映,凭借独特的视角、艺术与博物馆陈列相结合的策展思路获得优胜奖第二名。泉州师范学院蔡颖的申报项目《偶见人间有嘉礼:当代泉州偶戏的仪式变迁和文化生态》,以泉州提线木偶剧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串联起中国与世界偶戏交流互鉴的经历,以及仪式戏剧的遗产化过程;展现了对相关遗产事项的扎实田野基础、操作性强、完整精巧的策展思考,获得优胜奖第三名。中国民族博物馆联合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将在明年对获得优胜的策展方案进行转化落地,以展览、研讨等形式将研究成果向社会与公众展示,为青年学人提供知识转化、智识创造与服务社会的博物馆路径。
主题聚焦“共同体”与文明交流互鉴
10 月 28 日下午的四组论坛,围绕博物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作用与责任、人类学的家国天下情怀与博物馆人类学发展历程、博物馆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主题展开。
作为论坛的开场,第一组讨论学者从博物馆展览策划中的叙事角度出发,探讨博物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博物馆展览如何运用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让观众感受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如何通过地方视角、区域性视角或互动的视角描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并阐释一体国家的形成?艺术展览如何服务于基层民众的共同体意识塑造?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学者与高校研究者就此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指出,在展览阐释中,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明格局,有利于深化人们对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理解,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
第二组讨论“博物馆、文化遗产与家国天下情怀”从两个方向探讨博物馆中家国情怀的体现。一方面,在人类学学科发展中,学者的家国情怀使人类学走向中国化路径,促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形成,并至今影响民族博物馆的展陈思想。另一方面,博物馆展览与历史叙事中,家庭、日常生活与祖先记忆往往从不同角度呼应着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回望民族博物馆与博物馆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展望当前与未来知识生产是第三组讨论的核心议题。学者们指出,早期人类学与中国博物馆建设源自文化救国的理念,而自 20 世纪早期开始,各种民族题材的展览就重视将区域历史与“现代”进行联系,或将民间美术融入美育体系。与会学者还从文明互鉴角度对我国博物馆人类学的学术出版提出了发展建议。
博物馆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角色日益重要,第四组从符号、艺术人类学与物质文化研究的多元角度就此议题进行讨论。学者或分析中西方在符号与美学方面的共通性,或以他山之石为交流奠基,丰富视野。博物馆在当前已经成为文明交流的重要平台。民族学收藏展示为促进各国间彼此了解提供了物质基础,美育与博物馆理论也将在交流中实现共赢。
“美好生活”与地方实践、乡村振兴
10月29日的论坛围绕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前沿地带和热点问题展开,同时召开的博物馆人类学与地方实践分论坛从文化空间与文化传承、各类文化遗产的表征等方面,围绕博物馆人类学的地方实践进行了交流与研讨,实现了高校与各地方博物馆的多方联动。
第五组以“面向美好生活:疗愈、社会关怀与可及性”为主题,直接回应了本年度博物馆日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学者们提出博物馆中与创伤、文化认同和社会正义相关的展品可以成为艺术治疗的灵感来源和治疗工具,而艺术疗愈活动可以助力建立展品与人的链接,助力促进建立社区联系感和归属感。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博物馆也引领了公共教育的方向,为特殊人群提供公共教育空间,为大众提供参与遗产保护的机会。
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各民族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情趣是开展社会教育的途径,更是让观众、让世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了解的重要方式。第六组讨论以“讲故事的策略:叙事、阐释与知识的变迁”为主题,探讨博物馆如何利用其丰富的藏品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大家聚焦博物馆叙事的相关理论与具体案例,探讨在博物馆语境下的策展框架与实现策略,并分析培养公众的审美能力,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品味、传达中国好声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
博物馆空间营造近年来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博物馆如何运用空间策略提升感官体验,成为公众了解众多文化的窗口和桥梁?这是第七组论坛“文化地理与空间策略:地方、空间与身体”的核心议题。学者们聚焦“身体”“地方”“共生”等主题,探讨博物馆的空间叙事如何具体服务于展览叙事与观众身体感知。
博物馆数字化已经成为全新的文化保存、传播方式,并直接影响到文化的接受度。第八组在探讨博物馆典藏的发展路径与创新应用时,大家分别从数字典藏工作的早期实践、文化数据库建设、虚拟现实技术的博物馆运用为高校教育提供的契机等展开讨论,该组的发言为博物馆对传统的创新、继承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路径。
博物馆如何助力城市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第九组与第十组的讨论以此为核心展开。学者们从知识生产、理论探源与实践落地等层面展开讨论,认为当代城市空间是历史时代累积的产物,又是不同社群与个人居住与生活的地方,在城市里博物馆发挥着公共文化空间的作用,通过展览策划与相应的遗产记忆策略,助益展现区域文化,调和多元社会。而在乡村,乡村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工业遗产博物馆等多种文化保存形式将为其注入活力,重塑社区感,为乡村与地方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