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博物馆夜间开放的中国实践与发展趋向
字号:T|T
2023-11-21 11:44 来源:东南文化
内容提要:博物馆夜间开放是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业态。我国博物馆夜间开放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和兴起期三个发展阶段。夜间开放有利于博物馆优化观众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社会影响、加强合作交流、提升服务效能等,但也面临安全、资金、人力、设施、内容等多重困境。因此,未来博物馆夜间开放,可在宏观层面为文化资源转化注入新动能,在中观层面为公众参与夜间活动营造新环境,在微观层面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探索新经验。通过系列组合措施,构建“三位一体”文化治理机制,从而实现博物馆夜间开放“规范化—常态化—精品化”递进式发展路径。
在大力推进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夜间开放应运而生。夜间开放让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为他们提供新的休闲空间和更丰富的文化形态,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文化获得感;同时,也为观众营造夜间文旅消费的新场域,促进文化资源的有效增殖。1997年德国柏林首次举办“博物馆之夜”(LangeNachtderMuseen)活动,博物馆夜游随之在欧洲兴起,世界四大博物馆均已形成常态化夜间开放制度,国内外诸多博物馆跟进。关于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定义,有学者认为是博物馆在白天正常参观时间(9:00—17:00)之后对公众开放的行为,其形式包括延长开放时间和举办专题活动[1];也有学者认为博物馆“夜场”与“日场”相对,是博物馆晚间对外开放的一种称谓[2]。本文将博物馆夜间开放界定为:博物馆从17:00到次日8:00间向公众开放、以满足公众休闲娱乐为目的、以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和定期常态开放为主要形式的夜间运营模式;博物馆夜间开放主要有三种活动类型,即文化节日型、延长时间型、专项活动型[3]。
国内学界对博物馆夜间开放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其现状、形式、问题、措施进行归纳和阐述[4];二是探讨博物馆是否适合夜间开放,并非所有文博机构都适合夜间开放[5],应根据观众的实际需求决定[6],需求旺盛的博物馆可先行尝试[7];三是论及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功能和意义,夜间开放应围绕社会教育开展,借以强化博物馆的教育功能[8],或者以休闲娱乐为导向,提供与白天不同的体验[9]。当代博物馆宜以人的需求和体验为中心,创新服务和产品形态[10]。本文拟集中探讨如下问题:如何客观认知中国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发展历程,科学评价其发展的动力与阻力,进而提出优化策略,促进博物馆通过丰富的文化服务与合理的经营活动进一步“活起来”,助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发展脉络与政策环境
2000年以来,我国博物馆开始尝试延长时间、举办夜间活动等开放方式,大致经历萌芽期、探索期、兴起期三个发展阶段。在文化政策的引领下,博物馆正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与公众贴近,持续释放夜间经济的新活力。
(一)从自发到自觉:
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实践历程
第一阶段是萌芽期(2000—2009年),零星散落,自由生长。北京和华东地区的博物馆首先尝试夜场活动。2000年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首次开放夜瞻园,延时至20:30[11];故宫博物院从2005年起每逢中秋节举办“太和邀月”活动;2005年浙江温州博物馆尝试开放延时至22:00;2007年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借“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之机举办夜游活动,次年宁波博物馆(今宁波博物院)举办夜间开馆酒会。这一阶段,博物馆各种夜间开放形式初现雏形,呈零散自发状态。
第二阶段是探索期(2009—2019年),延伸服务,以文惠民。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全面推行,2009年以来我国博物馆进行了更加积极的夜间开放探索,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延长时间型的开放制度逐步形成。如2011年四川博物院作为首家将夜间开放制度化的博物馆,在每月第一个周六18:30—20:30延时免费参观;2013年西安源浩华藏博物馆宣布全年夜间开放[12];2017年成都市属博物馆的闭馆时间推迟2~3小时,夜间开放制度逐步完善。博物馆还从简单延时向满足观众更多需求转变,增设重要特展夜场,如201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将特展“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开放延时至20:00,首次根据展览实际需求开设夜场,据统计,当日16:00后接待的观众数占全天的24%。二是文化节日型的开放活动不断探索新形式和突出新主题。博物馆在重要节假日延时开放,如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自2009年起在春节期间举办“成都金沙太阳节”,延时开放至23:00,打造博物馆里的文化年;201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上海全市博物馆共同开展“博物馆之夜”活动;2016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苏州博物馆举办“吴中风雅·夜苏博”活动,观众在夜色中品鉴文物、聆听古琴演奏。三是专项活动型的开放活动形式更为丰富。多家博物馆举办夜宿活动,如2009年北京自然博物馆举办“与恐龙同眠”夜宿活动,2016年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仲夏夜之梦”首届夜游活动。
第三阶段是兴起期(2019年至今),集群常态,多彩绽放。2019年博物馆夜间开放加速发展,以故宫博物院在元宵节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为标志。此阶段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延长时间型从零散开放发展为集群化开放。如上海市14家博物馆于2019年7—9月每周五晚上延时开放;广州市属8家博物馆从2019年8月起每周五—周日及重要节日延时至21:00;武汉市科技馆、江汉关博物馆等4家场馆在8月17日—10月31日,每周末和重要节日延时至21:00。全国多地博物馆在2019年暑期统一开放夜场,业界人士表示此举是2008年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文博界又一次主动变革[13]。二是文化节日型在节日选择上更为多元、地域上更为普及。更多博物馆选择在七夕节、重阳节等非主要节日举办活动,地域上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城市深入。如2021年兰州市博物馆在春节期间推出“博物馆之夜·大明风华”活动,江西九江市博物馆于国庆节期间开启夜间模式。三是专项活动型通过技术赋能,打造出沉浸式、互动式夜间场域。如2020年8月15日武汉自然博物馆举行“大河之歌·动物狂欢节”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将梦幻长江、4D电影体验项目与夜游结合,增强观众的互动体验感;2021年河南博物院推出“元宵奇妙夜”,将科技与传统艺术融合,观众可跟随“唐宫小姐姐”穿越不同的夜间场域,体验具有中国亮点的“博物馆之夜”。
(二)从活化到融合:
博物馆夜间开放的政策导向
从文博视域看,博物馆夜间开放旨在“让文物活起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推动休闲生活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博物馆夜间开放契合了当代人的生活节奏,有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公众生活。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合理利用文物资源,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促进文物旅游融合发展”。博物馆夜间开放是“大文创”,有利于发挥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让文物在夜间“活起来”。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如2020年4月吉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鼓励博物馆文创产品参与城市‘夜经济’流通”,推动搭建文博产品与夜间经济的沟通桥梁。
从产业视域看,博物馆夜间开放重在繁荣夜间经济。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对夜间经济的扶持力度,为博物馆夜间开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生态。在中央层面,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41号)强调:“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同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紧密结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2020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文旅产业发〔2020〕71号)要求:“发展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鼓励博物馆、美术馆延时开放或优化开放时间。”2021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旅公共发〔2021〕21号)提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强错时开放、延时开放,鼓励开展夜间服务。”一系列顶层设计出于对我国夜间经济历史与现实的考量,激发出博物馆夜间开放的有利要素和潜力。在地方层面,2019年7月北京市文物局率先出台专项政策《关于倡导博物馆夜间开放、助力繁荣夜间经济的通知》,鼓励“全市博物馆选择适当时间延时开放或开设博物馆夜场”。上海、江苏、广东等15个省/市以及广州、哈尔滨、成都、南京等十余座城市均出台了夜间经济政策,明确鼓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延时开放,涌现出诸多亮点,如北京将夜场开放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山西探索开通文化艺术场馆的夜间旅游巴士,甘肃对延时博物馆执行分段电价,哈尔滨打造100处夜间文鉴艺廊,成都打造10处夜间文鉴艺廊和亲子乐园,南京实施“夜之金陵”品牌等,均为博物馆夜间开放进一步创新开放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了文旅融合和夜间经济的发展。
二、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内生动力与多重困境
上文从外部视角梳理了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发展脉络与政策环境。接下来本文将视角转向内部,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夜间开放情况的实地调研和文献爬梳,采用扎根理论,从供给侧探析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动力机制和面临的实际困难。
(一)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设计
扎根理论(GroundTheory)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以解释某种特定现象的理论构架为目的,适用于微观的、以行动为导向的社会互动过程的研究[14]。博物馆夜间开放作为快速发展的新事物和影响广泛的新现象,其研究与该方法的适用性相契合。
在资料选择方面,综合考虑博物馆类型、代表性、人流量等因素,笔者调研了南京博物院、武汉自然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于2016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首次开放夜场,举办“舞动一座博物院”主题活动,截至2022年,已连续七年上演“南博奇妙夜”。武汉自然博物馆从2018年起连续五年开展主题夜游和夜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四川博物院自2011年起,在每月第一个周六延时开放,是博物馆常态化夜间开放的先行者。笔者釆用结构化深度访谈搜集原始文本,访谈提纲包括基本情况、夜游实践、积极影响、问题困难等四个方面。通过对上述三家博物馆管理、策展和服务人员的访谈,共录音286分钟,转录字数2.7万字;同时,遵循“穷尽资料”原则,适当选取部分网络文本作为补充资料,涵盖18篇媒体报道,共计1.5万字,以达到扎根理论研究所需的信息饱和。
本文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对文本资料进行编码。首先,在开放式登录阶段,对原始文本进行拆解,获得108个实体短语,从中提炼出22个积极影响、18个问题阻滞方面的初始范畴。其次,对初始范畴进行轴心登录,形成二级主范畴,使各“轴心”之间的内在逻辑更为清晰。最后,将多个轴心聚类,进行选择式登录,形成一级核心范畴。最终形成博物馆夜间开放的积极影响和问题阻滞:积极影响包含观众构成、经济效益、形象影响、合作交流、提升自我五个核心范畴,问题阻滞包含安全隐患、资金匮乏、人力短缺、设施滞后、创新不足五个核心范畴。
(二)自我赋能:
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内生动力
内生发展是指借助本地资源自我赋能,以获得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15]。内生发展作用于文化向度时,通过借助文化资源自我赋能,实现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本良性转化,为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优化观众结构,增强博物馆的吸引力。夜间开放有利于激发公众参与文化生活的深度、广度和多样性,增加观众人数。如2019年上海试点夜间开放的14家博物馆在1个月内共接待6万多名观众。夜间开放能吸引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群体,使观众结构发生变化[16],如武汉自然博物馆的夜宿活动主要吸引本地亲子群体参加,四川博物院常态化夜间开放吸引旅行团前来参观。夜间活动还能提高重复访问率[17],增强观众黏性;延时开放后观众停留时间有所延长,个人体验的价值感受更高[18]。二是增加部分收入,拓宽博物馆的经费渠道。观众人数及结构的优化为博物馆带来门票、广告、夜宿等新的造血机遇。武汉自然博物馆2020年举办夜宿活动,一场可创收4万元左右;上海玻璃博物馆刚开馆时年门票收入仅20万元,在深挖夜间开放模式后,年收益超2000万元,显现出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的强劲动力。三是扩大社会影响,优化博物馆的公共形象。武汉自然博物馆为抗疫英模亲子家庭、部队官兵和家属开辟了夜宿的绿色通道,彰显出人文温度;南京博物院与江苏交通广播网进行直播合作,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夜间开放活动的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3.8亿,新媒体平台播放量达6.3亿,提高了南京博物院的社会影响力,树立了亲切有趣、与时俱进的形象。四是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博物馆协同创新。博物馆夜间开放需要各部门配合,有助于建立博物馆内部的沟通协作机制,同时促进博物馆与表演类、创意类等机构的合作。如四川博物院联合外部教育、研学、艺术培训等机构组织沙龙,武汉自然博物馆邀请武汉艺术院团进行夜间歌舞表演,均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内部和外部交流网络与合作机制。五是提升服务效能,增强博物馆履职能力。一方面夜间开放有助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公众夜间文化需求;另一方面
夜间开放延伸了博物馆有限的物理空间,如每逢节假日博物馆观众量暴增,观众参观体验不佳,而夜场有利于观众分流,提升观展体验。
(三)管理失灵:
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多重困境
博物馆夜间开放毕竟是近二十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近几年在一定范围内蓬勃开展,发展还不成熟,也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管理失灵”。一是安全隐患凸显。夜晚相对于白天更易发生盗窃、损坏文物等安全问题,如武汉自然博物馆的大部分展品是动物标本,缺少围栏和保护柜,夜间易被观众随意触摸。夜间维护观众安全更具挑战,尤其是夜宿活动中,观众的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增加了安保难度,同时夜间安全防范措施也需周密部署。二是运营资金匮乏。绝大部分博物馆都没有夜间开放的专门预算。如四川博物院第一年开放夜场依靠馆内资金,运转较为困难,后向省财政申请延时补贴,没有商业赞助;武汉自然博物馆(实行差额拨款,自负盈亏)在2018年自筹经费开展夜间活动,2019年申请教育部研学实践教育项目经费用于开展夜间活动,2020年开启夜宿模式,整晚运营费用较高,造成额外的资金压力。三是人力资源短缺。延时开放导致工作量加重,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在2019年首次夜间开放时,有七百余名员工在岗,部分员工当天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我国公共文化参与形式多为表层的享有型参与,缺乏深入的建设型参与,公众极少以捐赠者、建言者、创意者等身份参与,多元文化治理模式尚未形成;博物馆内部也缺乏从事夜间开放策划和管理的专业人员和创意人才。四是基础设施滞后。夜间开放所需的场地设备与白天略有不同,大部分博物馆在设计之初未充分考虑,现有设施难以满足较大型夜间活动的需求;不同主题的活动都需重新采购服装、道具、宣传等物料,既要补设施的短板,又需更多的花费。五是内容创新不足。由于受到资金、场地、创意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博物馆夜间开放在内容创新方面较为欠缺,目前以展览延时、传统文化表演、“光影秀”、夜宿等方式为主,活动趋于同质化,难以满足公众对博物馆之夜“有趣”“有特色”“沉浸式”等的期待。
三、文化治理视域下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发展路径
新时代新征程中,推进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全民创造活力、提高文化生产力,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主体在参与文化活动和实施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关系[19]。基于对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外部观照与内部解析,构建政府、博物馆和社会相统一的“三位一体”文化治理机制,将有利于推进博物馆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合理配置财力、人力、物力资源,促进夜间开放的可持续发展。
(一)宏观把控:
为文化资源转化注入新动能
在政策设计上从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以完善政策体系助力标准化。一方面完善夜间开放基本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提倡直接资助与间接支持并行:给予博物馆延时开放补助或夜间活动专项补贴,探索完善“奖代补”模式、财税激励模式等途径;同时考虑通过税收优惠吸纳更多社会资金。另一方面制定夜间开放服务规范,包括硬件设施(光照、消防安防、夜游标识等)、服务内容(票务、活动等)、服务保障(服务、安保等)和服务评价(满意度)等方面,鼓励因地制宜制定标准。二是以合理规划试点推动均等化。目前博物馆夜间开放试点集中于一线城市的中心区域,如2019年夏季上海试点选择在资源丰富、夜间经济成熟、公交发达的田子坊和人民广场开展,周边人口结构以中青年群体为主,文化素养较高。但城郊、二线及以下城市、乡村以及偏远文化遗址博物馆等尚未触及,离公共文化均等化的目标甚远。当然,均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逐步多元推进。三是借多元组织力量推进社会化。从主要依靠政府的单一主体管理拓展到多元主体治理,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协会团体、基层群众等参与文化治理的作用。国外部分国家的夜间开放活动以“协会型”“社会型”模式开展,吸引多元力量参与,如英国博物馆夜间活动的官方机构(Mu⁃seumAtNight,MAN)[20]、美国的“纽约夜生活”办公室(OfficeofNightlife)、日本的“夜间经济议员联盟”(NighttimeEconomyParliamentaryLeague)等均以协会型模式开展夜间活动;在奥地利,博物馆之夜由奥地利广播集团(ÖsterreichischerRundfunk)等大型媒体组织负责发起[21]。我国可尝试建立协会型、理事会型夜间开放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和资本参与管理。四是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加强数字化。目前我国博物馆夜间开放信息较为分散,具有区域局限性,不利于扩大受众范围和信息获取途径。欧洲各国搭建了国家性或区域性平台,将博物馆夜间开放的信息进行整合,如俄罗斯圣彼得堡博物馆之夜网站(https://www.art⁃night.ru)、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之夜网站(http://museumnacht.amsterdam)等。我国政府或相关协会宜牵头建立区域性博物馆联盟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等,以网络平台助力博物馆夜间开放的数字化发展。
(二)中观协调:
为公众参与夜间活动营造新环境
博物馆可从优化管理入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强管理,规范安保机制。博物馆夜间开放应强化全过程安全管理。活动前配备夜间设施,增设夜间照明,合理规划夜间游道,制定安全风险预案,强化夜间意外事故的疏散演练;活动中提高夜场的安保系数,向观众明确夜游秩序;活动后进行安全排查,对不符合夜间安全的因素及时调整。二是促进协同,优化人员配置。激活和发挥公众在文化治理中的主体作用[22]。博物馆对内应凝聚人心,建立物质和精神激励机制,比如保障夜间加班补贴,评选“最美文博夜游人”“最佳夜游策划项目”等。对外宜灵活用人,可通过“博物馆之友”聚集志愿者分担工作。如德国博物馆教育活动由员工负责策划,自由职业者负责实施并按劳付酬,可招募在校学生、文博爱好者作为人力补充;武汉自然博物馆通过业务外包、借用外脑外力,与武汉教育电视台、武汉儿童剧团合作,弥补专业技术力量的不足。三是融合技术,助燃夜游空间。博物馆宜尝试夜间开放与科技的协同增值[23],如利用声影技术为夜游场景赋能,营造与白天不同的声光效果,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2021年河南博物院推出“元宵奇妙夜”,利用5G、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等技术“激活”文物,将歌舞、戏曲、武术等艺术形式串联起来,让观众充分体验博物馆的夜间魅力。四是优化服务,落实门票惠政。针对常态化夜间开放且无专题活动的博物馆,建议继续免费开放以扩大受众;若提供夜间活动,可适当收取门票,目前观众对博物馆夜间活动的接受价格集中在300元内[24]。也可推出夜间联票,如2019年在奥地利全境735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中,博物馆均实行一票制,观众可畅游所有夜场。我国可在“博物馆参观护照”基础上,继续探索年票模式、联营模式等。
(三)微观提升:
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探索新经验
博物馆可从内容、服务和形式等方面创新夜间开放。一是内容创新。探索多元的夜间活动项目:(1)优质观展,通过控制观众数量、营造安静环境来提高夜展的品质;(2)设置文博游戏,增强观众与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寓教于乐;(3)艺术品鉴,开展花道、茶道、书画等夜间美育活动;(4)表演观赏,包括电影放映、文艺活动(小型戏剧、音乐会、读书会)、光影灯会和时尚走秀等形式;(5)休闲活动,涵盖夜宿、夜巡、专项主题、晚会聚餐、手工体验、品鉴活动等;(6)亲子互动,倡导高质量的家庭夜游。二是服务创新。探索博物馆“分众化”服务:为少年儿童举办趣味或亲子活动,如成都博物馆在每周五和周六18:30—20:30举行“周末儿童博物馆”活动,年龄较大的孩子可参与漆器、蜀锦织造等手工体验,年龄较小的孩子可参与皮影互动、展厅探秘等活动;为青年群体提供密室逃脱、探险寻宝等形式,如湖南博物院推出实景解谜游戏“马王堆符文之谜”,深受年轻人欢迎;为中年群体开展深度观展和讲座等,如四川“名人大讲堂”系列活动不定期在全省各公共文化馆内巡回举办。三是形式创新。通过资源融合、跨界合作的方式进一步发展博物馆创意旅游[25]:(1)“博物馆+综艺”,英国大英博物馆(TheBritishMuseum)与英国广播公司儿童频道(CBBC)联合制作游戏节目“遗产:博物馆的维护者”(Heritage:KeepersoftheMuseum),旨在鼓励儿童探索夜间博物馆[26];(2)“博物馆+音乐会”,哈尔滨建筑艺术馆利用独特的拱形穹顶结构建筑空间,推出纯声乐形式的古典音乐会;(3)“博物馆+年会”,小众博物馆可承接企业年会、慈善晚宴等社会活动,营造独特的会议环境和文化符号。
四、结语
博物馆是展现地方历史文化和城市气质的公共服务窗口,也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重要平台。博物馆夜间开放是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业态。我国博物馆夜间开放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和兴起期三个发展阶段,主要有延长时间型、文化节日型、专项活动型三种类型。当前受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博物馆夜间开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夜间开放为博物馆带来良好效应,如优化观众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社会影响、加强合作交流、提升服务效能等。同时,博物馆夜间开放也面临安全、资金、人力、设施、内容等多重困境。2022年8月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通过的博物馆新定义强调“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27]。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国博物馆宜把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的综合政策机遇,进一步拓展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笔者建议从三个层面着手:宏观层面为文化资源转换注入新动能,中观层面为公众参与夜间活动营造新环境,微观层面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探索新经验。通过系列组合措施,构建“三位一体”文化治理机制,以期实现博物馆夜间开放“规范化—常态化—精品化”递进式发展路径,为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博物馆夜间开放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探讨。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强调“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夜间开放有利于馆藏文物的价值挖掘和有效利用,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有益探索。新征程上,博物馆夜间开放宜朝着更多元、更专业、更科学的方向蓬勃发展,着重把握三个趋向。一是自觉性。夜间开放应是博物馆的理性选择,而不是外部的刚性约束。在政策层面,可以有更多的宽容和鼓励,而不必过多限制和要求,可根据各地、各馆的实际情况,理性灵活地制定政策。二是特色化。夜间开放应是博物馆的自主探索,而不是既定的普遍模式。在实践层面,博物馆可根据自身藏品和馆舍特色尝试有吸引力的夜间开放形式,可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而不必拘泥于定式。三是参与式。夜间开放应是多主体的建设治理,而不是单向的服务延伸。在社会层面,多种力量的广泛深入参与是夜间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充分考虑不同主体的文化需求,整合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多元治理的良性发展格局[28]。在生动实践的基础之上,博物馆可全面总结提炼、多维剖析比较、深入反思推演,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博物馆夜间开放的相关理论,为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和文化产业学的发展添砖加瓦。
[1]黄洋、廖一洁:《国内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实践、问题及思考》,《东南文化》2017年第1期。
[2]陈履生:《博物馆之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227页。
[3]肖波、黄晶莹:《简论博物馆夜游的文化逻辑与实践模式》,《中国博物馆》2022年第1期。
[4]步雁:《博物馆夜间开放模式的尝试与探索》,《文物世界》2014年第6期。
[5]卜琳、赵淑梅:《试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夜游龙门”为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4期。
[6]于奇赫:《博物馆是否应该夜间开放》,《中国美术》2019年第6期。
[7]成英文:《分类施策推动博物馆夜游》,《中国旅游报》2019年11月1日第3版。
[8]徐卓恺:《国内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实践、问题及思考》,《科技传播》2017年第9期。
[9]孟砥:《夜间延时开放对革命类博物馆的现实意义探究》,《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2期。
[10]龚舒、肖波:《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供给的渊源与动力》,胡惠林、李炎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28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318页。
[11]马素萍、金佳悦:《关于国内博物馆夜游发展的思考》,《人文天下》2020年第18期。
[12]李维群:《全国首家夜间开放博物馆在西安开馆》,《收藏》2013年第13期。
[13]闻白:《博物馆如何开启奇妙之夜》,《人民日报》2019年8月24日第5版。
[14]〔美〕朱丽叶·M.科宾、安塞尔姆·L.施特劳斯著,朱光明译:《质性研究的基础: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46页。
[15]蒋昕、傅才武:《公共文化服务促进乡村文旅融合内生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宁波“一人一艺”乡村计划为例》,《江汉论坛》2020年第2期。
[16]V.Gordin,M.Dedova.CulturalInnovationsandConsu⁃merBehaviour:TheCaseofMuseumNight.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mentCases,2011,38(10):32-40.
[17]H.Easson,A.Leask.After-HoursEventsattheNationalMuseumofScotland:AProductforAttracting,EngagingandRetainingNewMuseumAudiences.CurrentIssuesinTourism,2020,23(11):1343-1356.
[18]B.S.Frey,L.Steiner.PayasYouGo:ANewProposalforMuseumPricing.CREMAWorkingPaperSeries,2010:24-33.
[19]祁述裕:《推动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与善治的转变》,《人民论坛》2014年第11期。
[20]N.Stockman.AnIinternationalCultureofLates.WinstonChurchillMemorialTrust&Culture24,2018:10.
[21]H.Constanze,G.Siwy.Die“ORF-LangeNachtderMu⁃seen”inWien.2019:114.
[22]周婧景:《博物馆治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博物馆》2015年第3期。
[23]杨毅、陈秋宁、张琳:《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中的创新模式及革新进路》,《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第13期。
[24]范文静:《北京博物馆夜游需求分析与发展建议》,《可持续发展》2020年第10期。
[25]向勇:《创意旅游:地方创生视野下的文旅融合》,《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11期。
[26]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27]《被赋予新定义的博物馆——以人为中心与城市相融与时代偕行》,《中国文化报》2022年9月2日第3版。
[28]肖波、宁蓝玉:《中国文化治理研究三十年:理论、政策与实践》,《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