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地区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近代海上中医更是引领行业发展。本文通过对上海地区中医药文化遗址遗迹的调查研究,在回溯历史场景、分析遗址遗迹现状基础上,提出对其的保护、研究和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分析
经调查研究,发现上海地区中医药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政策有待完善和变通
文物保护政策经历了由宏观导向向具体可操作的转变。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指导下,文物工作逐渐形成发改委、建交委、规划资源委、城市管理委等多条线沟通协作,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比较完备的层级管理机制。
198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保护法》)颁布。2003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公布。之后,与时俱进地屡次修订。不管是《保护法》还是《实施条例》,紧随第一章“总则”的第二章始终是“不可移动文物”,可见国家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重视。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这都标志着国家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推进。与之相应,上海相继出台条例,如:2014年的《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2017年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2020年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以及2019年的《浦东新区关于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
然而,在现有政策下,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一,经费问题。不可移动文物的维修保护需要足够的资金保障,尤其是古建筑的整修,所需资金投入较大。事实上,上海各个区每年用于文保的经费一般在100万左右,街镇一般不超过5万,有的街镇没有这项财政预算,遇到用钱,需要特别申请,从而导致对不少挂牌建筑物的保护并不理想。其二,私产问题。政策规定,属于私产的挂牌建筑维修,一般采取个人、街镇、区政府按比例出资的办法,遇到个人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出资的情况,政府一方只能做一些防止建筑物坍塌的基本修缮。其三,军产问题。属于军产的不可移动文物虽然不是每个区都有,但一旦涉及军产,按规定,文保单位(点)属于部队资产的,应由部队出资维护。
(二)“不可移动文物”的中医药文化历史价值有待挖掘补充
2017年,上海市文物局公布了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共有3435处列于其中。据研究,101处与中医药相关。然而,在申请挂牌的支撑材料中,大部分没有提及与中医药的关系,即便有文字表述也只限于文物命名或一笔带过的介绍。因此,大部分基层文保人员不能从名单中准确标识出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不可移动文物;社会公众通过文博、文旅相关的微信公众号了解不可移动文物背后的历史渊源时,也仅能获知建造年代、结构特征、业主姓名等有限信息。其主要原因是,不可移动文物在申报时一般从建筑本身的品质出发来加以认定,很少从建筑所关联的行业、人物事件和行业、人物事件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历史文化沉淀来考量。显然,有必要挖掘和补充不可移动文物的中医药文化历史价值,因其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中医药文化的宣传等,都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新挖掘的中医药文化遗址遗迹有待确认文保身份
经过调研,共发掘“上海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之外的中医药文化遗址遗迹91处。相比已经挂牌、有身份的不可移动文物,这91处遗址遗迹的处境要“艰难”得多,随时都有坍塌、被拆除、被随意改建的可能,需要尽快组织力量进行论证,对确实有价值的给予文保身份,挂牌保护,否则一旦被随意改建,就失去了不可移动文物的价值。
【案例1】位于青浦区白鹤镇塘湾村陈岳112号后面、青龙港边上的陈莲舫故居。砖木结构,清代民居,仅剩最后一进。房屋年久失修,部分屋面有很大漏洞,木梁、椽子显露在外,若不加修葺,很容易彻底坍塌。据陈氏二十三世后人陈先生介绍,其堂姐从这里搬走十多年了,的确没有能力修缮老屋,两个堂哥都在外地,自然不会来修老屋。根据现有政策,即便挂牌成为文保单位(点),维修也需要业主按比例出资,若陈氏后人没有能力或意愿,到时候也只能搁置。然而,这处御医故居却具有修缮保护价值。陈莲舫(约1840—1914年)是陈氏世医第十九代,祖居青龙(今青浦区白鹤镇),后随行医的祖父、父亲迁居朱家角镇,之后又在上海三家院(又名珊家园,今凤阳路上,已拆除)居住开业。《赐锦堂日记》记有其在京为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治病,在御药房内审查方药、定期值班等。陈莲舫在上海中医界颇有影响力,主张中医革新,曾与李平书等发起创立医学会、上海医务总会,亲自带徒授课、指定教本,并任上海广仁堂医务总裁、各善堂施诊所董事等。陈氏医学绵延二十二代,陈莲舫胞弟陈秉钟、陈秉鑫是青龙地区名医;子陈承浚(胞弟之子)、孙陈范我、侄孙陈家谟亦从医。一方面上海御医故居属稀缺资源,另一方面不仅陈莲舫白鹤镇故居处于坍塌境地,同样没有挂牌的陈氏朱家角故居由外人居住。只有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珍藏的陈氏医桌、处方、插屏等物件,还在诉说着陈氏世医的悠久历史和御医荣耀。
【案例2】黄浦区北京西路146号、142弄2—6号、温州路30号张氏(张骧云)内科故居以及黄浦区北京西路94号(楼上)、长沙路口朱氏妇科医寓。两处房屋属于同一街区,2021年初已人去楼空,面临动迁。张氏、朱氏在上海中医界很有名气。张镜人、朱南孙均获评“国医大师”,其学术影响力延续至今。张氏为上海本土的中医世家,自明代起医学传承十四代,名医辈出,医德高尚,家风优良。如,一句在上海滩妇孺皆知的“得了伤寒,去找张聋”(聋是上海方言,意为聋子,张骧云中年时因病耳聋),足以证明张氏第九代传人张骧云(1855—1925年)在诊治伤寒方面享有的盛誉。如今,张氏内科已被认定为上海市非遗项目。张氏家族中尚有在世长辈,也有张氏族人写下的回忆前辈在故居设诊行医和与族人共同生活场景的文字,更有已出版的《海上名医——张氏中医世家》《海上名医——张元鼎流派研究》等图录专著,能够为老建筑的历史价值评估提供很好的素材支撑,也为修缮工作提供参考。近年来,经多方呼吁,张氏、朱氏住宅所在的街区已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风貌保护街坊,两处故居有望保留,为进一步研究张氏内科、朱氏妇科乃至海派中医的传承发展提供有力物证。
【案例3】位于静安区北京西路605弄王家沙花苑内的、原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旧址。上海新中国医学院筹建于1935年冬,由朱氏妇科朱南山及其哲嗣朱小南创办,是民国时期三所著名的中医院校之一(其他两所学校建筑已经拆除)。原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建筑为西式三层联排小洋楼,改建后外立面已彻底改变,只能根据其西侧两栋同一风格的房子和学院老照片想像建筑原来的模样。这处建筑由于未被挂牌保护,现在是丹麦运动品牌MUMMEL公司的办公场所。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