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至民国时期景德镇瓷行的运行与性质

字号:T|T
2023-11-02 17:11 来源:中国文物报

清至民国时期景德镇花园里4号瓷行旧址

景德镇瓷行兴起于明代,鼎盛于清至民国时期,结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它是外地瓷商在景德镇采购瓷器的经纪人或代理商,主要为外地瓷商提供瓷器质检、包装和运输等方面服务,对景德镇瓷器内外销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瓷行的运行状况

 

外地瓷商初来景德镇对当地的陶瓷行业不甚了解,因此,就将瓷器质检、包装和发运等业务交由瓷行办理。当时,这三大服务行业与瓷行互不隶属,外地瓷商需要时则通过瓷行来跨行请工,并支付一定数额的工酬。

质检、包装和发运虽然各司其业,各有分工,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质检

这是景德镇瓷器销售中重要工种之一,主要负责对瓷行购进的瓷器进行质量上的检验和数量上的核对。其操作流程依次如下:一是按品种检验产品质量等级,杜绝以次充优,发现次品立即更换。二是先按筒口归类,再按规定的数量码齐,重叠成柱状,然后有序地平放地下,以待包装。三是用纸包装精瓷。即先以宜黄纸和表芯纸垫于两瓷之间碗心处,再用牛皮纸(或江连纸)包装瓷器外表。四是在瓷件外先卷满稻草衣或稻草绳,再用蔑条在瓷件外围扎成网格状进行加固,以防瓷器在远途运输中破损。五是在每柱瓷件挂上“徽子”。“徽子”即为写有瓷商牌号、货物名称、质量等级和货物数量的三角形小白布条,是外地瓷商验货的重要凭证。六是核查货物数量。七是请散子店(或箩竹)挑运货物去码头装船。

质检员按“三天一套”的最低计工标准收取工酬,不满三天的也得按三天计费,这是约定俗成的行规,任何人不得违反。质检员有文化,能写会算,是当年的人才,因而受人尊敬。

包装

图片

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包装(即“茭草”)

俗称“茭草”,初为以稻草和竹篾为材料对瓷器包扎的一个工种,后来由于包装工增多,便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茭草行”。至1930年,景德镇茭草行激增至140多家,包装工达2000多人,在当地形成一股较强的势力。茭草行是为瓷行进行瓷器包装的服务性行业,自然跟瓷行有着密切的人员联系和生意往来,并且保持着良好的宾主关系。一般在瓷行前堂进行。包装时,质检员先查验瓷器质量,再将整好筒口的瓷器平放在铺有稻草的地上。接着,茭草工骑坐在长条形的茭草凳上开始包装。它以凳为单位,每50支草为一条凳,每一条凳需2名茭草工,其中,“上手”打草结和包瓷器,“下手”卷草兼“打络子”。一条凳既是计算工量的单位,又是结算工酬的凭据。

发运

图片

民国时期景德镇昌江水运

瓷行接到外地瓷商的发运通知后,便派管事去联络和洽谈瓷器的挑运和民船运输等业务。瓷器的数量、价格以及发运的时间、地点一旦确定下来,船行便告诉船帮的货船停靠码头。发运的当天,散子店(或箩行)挑运工将瓷行内的瓷器挑到指定的码头装船。船主和质检员在船上核对瓷器数量,再结算各方的相关费用。其收费方式是以担为单位、按路程的长短来议价的。

景德镇瓷行的性质

从相关文献资料看,景德镇瓷行不等同于其他种类的商行,凸显其时代的规模性、地域性和约定俗成性,形成了独特的景德镇商贸文化。

规模性

清至民国时期,随着制瓷业的兴旺和外地瓷行的云集,景德镇瓷行迅速发展,至民国后期已攀升至 76家,位列全国第一。它们均分布在热闹非凡的大街小巷中。为了站稳脚跟、发家致富,瓷行便联合瓷商和外地瓷庄成立“全国旅景瓷商联合会”,至新中国成立前,景德镇从事瓷器贸易的全国各地陶瓷商帮达25个。其经销区域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和欧美诸国。

地域性

景德镇瓷行是一种以地缘(或血缘)为纽带、以同籍的外地瓷商为服务对象的瓷器贸易商行,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瓷行老板在店员构成上一般雇用其同乡(或亲戚)负责行内重要的业务或工种;在交易方式上,瓷行老板和外地瓷商多为同乡人,瓷行老板坐庄经营,招揽同乡瓷商生意,而外地瓷商在景德镇采办瓷器货物几乎都交由同乡人开设的瓷行办理;在行帮组建上,景德镇各籍瓷商帮会必须由同籍的瓷行、瓷商加入,如籍贯为辽宁的瓷行、瓷商能加入“辽宁帮”,却不可参加同处东北一地的“关东帮”,形成了森严的地域性壁垒;在产品种类和销售市场上,景德镇瓷商帮会也有严格的规定,如籍贯为安徽的桐城帮一般只能销售脱胎灰可器,其销售市场仅限于云南、贵州、广东和香港,否则会受到帮会的严处。

约定俗成性

图片

清至民国时期景德镇三闾庙码头遗址

随着瓷行在景德镇的兴盛,一些规范和促进景德镇瓷器贸易发展的行规也不断增多。景德镇瓷行方面的行规内容丰富,除极少数有官方文献记载的外,绝大多数为约定俗成、心口相传的行为规范(俗称“行规”),如“宾主制”“写换票”和“解围裙”“下码头”等。

历史上,景德镇瓷行以外地瓷商为服务对象,以瓷器的质检、包装和发运为服务内容,以各种行规为运行保障,通过船行和船帮将精美的景德镇瓷器运出昌江,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为打通景德镇与外界的商贸渠道、促进景德镇瓷器的内外贸易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