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文旅丨“非遗进景区”:非遗文化丰富场景营造,活态展示塑造沉浸体验

字号:T|T
2023-10-31 16:04 来源:沉浸城市

按:2023年2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对本地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梳理,遴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并向社会公布,为旅游发展提供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在“非遗+旅游”的融合发展中,非遗和旅游融合本身便塑造了一个文化场景。一方面,促进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关键是促进非遗展现从博物馆化、舞台化向场景化转化升级,打造非遗文化空间,提升非遗场景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对标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注入非遗元素,构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亮点,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活态展示、融合发展方式。

前 · 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区域或族群所特有的民风民俗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产和旅游资源。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与体验为主要内涵的非遗旅游蓬勃发展,是文旅融合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促进以非遗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但是,在非遗转化成为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非遗的展现往往局限于博物馆式陈列、舞台式展演等形式,也出现了真实性缺失、体验性不足、商业化过度等一系列问题。在文旅深度融合过程中,促进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关键是不断提升非遗的场景化体验。

图片

(图片:非遗文化体验馆丨来源:网络公开)

一 · 场景理论下的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

场景理论是芝加哥社会学派近年来提出的从文化、消费、空间整合的角度来解释后工业化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的理论范式。在场景理论视域下,场景是一种由消费、体验、符号、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文化意涵组成的文化空间;场景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一是特定的社区范围,二是显著的实体建筑,三是特定的人群,四是特色活动,这些要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了场景象征意义的表达;场景不仅蕴含了功能,也传递着文化和价值观,形成抽象的符号感和信息传递给不同的人群,并在无形中影响着个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基于场景理论的视角,非遗和旅游融合本身便塑造了一个文化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中,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共同营造出一种空间的符号性表达,无形中传达了一种文化价值理念,并不断激发和促进游客的体验和消费行为。因此,促进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关键是促进非遗展现从博物馆化、舞台化向场景化转化升级,打造非遗文化空间,提升非遗场景体验。

二 · 非遗文化场景营造与空间打造

(一)强化非遗场景的合法性标志

场景理论代表学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特里·克拉克教授将场景解构为合法性、真实性和戏剧性三个主维度,其中合法性指的是场景通过文化符号传达出来的某种价值理念或行为方式的合理性、合规性。文旅融合的非遗场景的打造,首要要求是保护非遗所依托的文化生态,并将非遗概念化为某种唯一性、特有性、原真性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志,强化其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合法性。

例如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打造,其以瓷窑作坊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以御窑厂等国保单位为依托,保护景德镇陶瓷文化所赖以存续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整体性,不断凝练并强化景德镇“瓷都”的文化符号标志,这便是景德镇陶瓷非遗场景作为旅游吸引物和文旅体验消费发生场所的合法性来源。因此,在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注重对非遗文化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存,强化对非遗文化符号的凝练与提升,是打造非遗文化旅游目的地合法性的基础。

(二)建构非遗场景的真实性空间

非遗自身是一种本体的真实性,非遗旅游则是一种再现的真实性。但是,在近年来很多非遗旅游项目中,出现了虚假、扭曲、过度商业化等真实性缺失问题,其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对非遗场景的真实性建构不足。反观欧洲的许多城市,街头艺人会在机场、酒吧等公共场所进行即兴表演,在菜场等生活化的场景中也时常举办小型乐队演出,这些融入真实生活空间的场景营造,让游客感受到更加真实浓郁的本土文化氛围和魅力。

图片

(图片:非遗旅游丨来源:中国旅游报)

因而,促进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其重点是利用生活化的场景来营造非遗场景的真实性空间。例如,苏州园林的昆曲表演不是在博物馆中,也不是在舞台上,而是进入了真实的文化场景——苏州园林之中,再现了《牡丹亭·游园》中“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真实场景。这种以真实空间为依托和载体进行的非遗场景建构,把非遗融入真实场景,在身临其境之中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沉浸感,使游客获得审美享受。

 

再如,展示历史民居建筑及其生活方式的露天博物馆(open museum)正在成为文旅融合的新热点。以荷兰露天博物馆为例,该博物馆占地44公顷,利用情境建构的方式将建筑物、藏品、自然环境三者有机组合起来,真实再现并还原了近代以前典型荷兰农村和小城镇的环境风貌,展现了过去几百年间农民、渔民和手工业者的生活场景。露天博物馆正是通过真实空间的打造,依托于历史原貌的再建构和生活场景的再呈现,探索出了非遗和旅游融合的新范式。

图片

(图片:荷兰露天博物馆丨来源:中国旅游报)

(三)营造非遗场景的戏剧性体验

体验是文化旅游活动的核心内涵。基于场景理论,场景的戏剧性是指一种对于故事的演绎,对于戏剧冲突的表达,是一种表现自我的方式。打造戏剧化的场景体验,往往能够营造场景的活力,增加非遗旅游的故事性、互动性、体验性和娱乐性,实现非遗文化体验的场景化升级。

以坐落在浙江嵊州的越剧小镇为例,该小镇依托以越剧为核心的非遗文化资源,打造各色剧场、大师工坊、影视娱乐基地,建设成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生态人居于一体的特色小镇。一系列丰富的体验活动提升了游客的互动感和参与感,从而深入沉浸在以越剧文化为内核的戏剧化场景之中。通过营造戏剧性场景、融入戏剧化内涵,越剧小镇将越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禀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实现了非遗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图片

(图片:浙江嵊州越剧小镇丨来源:中国旅游报)

再如陕西袁家村,充分挖掘并戏剧化再现关中非遗的特色内涵,将关中的民俗文化、传统民间艺术、民居建筑、特色美食小吃、手工作坊等融于一体。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它所呈现出的关中民俗风情、浓郁的乡村氛围、丰富的非遗再现和当地生活化的农民方言夹杂,给游客一种时空转换、令人尖叫的戏剧化场景体验,刺激文旅消费在场景中不断发生。因此,营造非遗场景的戏剧性体验是推动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 · “非遗+景区”文旅融合案例

(一)辽宁大连:非遗沉浸式体验活动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沉浸式体验活动,在大连清风小镇(闯关东)影视基地景区开展。非遗活态展示贯穿于景区内,是游客游览体验的重要环节。“四大主题区”及“五大沉浸式体验区”让市民游客在欣赏节目、观摩技艺的同时,沉浸式体验大连非遗的独特魅力。

图片

(图片:大连清风小镇影视基地景区丨来源:网络公开)

“四大主题区”分别置入景区沿途街道及空地中,并根据区域差异,设置飘旗式、牌匾式、横幅式等不同类型的项目名称展示形式,极大增强了沉浸式代入感。

“赏地方音舞”区域中,单弦牌子曲、马桥子太平鼓舞、大连新金大鼓、旅顺鞭扇舞4个非遗项目轮番上演,每个节目表演结束后,邀请现场观众上台体验八角鼓、太平鼓、大鼓、鞭、扇等,亲手触摸到各类型的鼓让观众啧啧称叹。

图片

(图片:大连清风小镇影视基地景区“赏地方音舞”区域丨来源:网络公开)

在场内主街、城墙老街、海草房老街沿途分布着“鉴大连技艺”展示台,剪纸、面塑、雕刻、轧染等多个本地优秀的手工艺类项目让人眼花缭乱,游客们一路体验不同材质不同的手工技艺。“淘本地好物”中各类特色的土特产品、精美的文创产品,让人们看见非遗在新时代的表达。

五大沉浸式体验区分为“望闻问切”“以武会友”“霓虹衣裳”“操影搭戏”“品酒听琴”,集视觉、嗅觉、听觉于一体的氛围,增强了活动沉浸式与代入感。

“望闻问切”体验区设置在“老街药铺”中,医药类非遗项目骨诊、金州得春堂中医药等等现场开诊。医生诊治、学徒熬药的场景让人们沉浸在旧时的药香中.“以武会友”体验区中设置了比武擂台,多个武术类非遗项目以门派旌旗、擂台叫阵、模拟对打等形式呈现,精彩的比武引得大家不禁纷纷拍手喝彩。“霓虹衣裳”体验区位于场内“时装店”中,旗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及其徒弟,装扮成旧时裁缝店老板和学徒,现场为观众量身、定制旗袍。店内流淌着悠扬的音乐,店外旗袍模特走秀,让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图片

(图片:大连清风小镇影视基地景区“霓虹衣裳”体验区丨来源:网络公开)

关东剧场内的“操影搭戏”,表演着复州皮影戏小型剧目,观众们纷纷举手报名,极强的参与感和新奇的皮影体验,让市民游客直呼看不够。“品酒听琴”体验区位于“关东酒馆”,酒馆掌柜和跑堂伙计开店纳客,招待市民游客大连老黄酒,金州古琴现场演奏,琴音袅袅。老酒馆内店家忙碌、客人边喝酒边听琴,好不惬意。

图片

(图片:大连清风小镇影视基地景区“品酒听琴”体验区丨来源:网络公开)

游客不仅感受景区风情,还领悟文化之美,人们以全新的方式看见非遗,非遗也展示着其时代价值。旅游的传播为非遗“活”起来开辟了新路径,使其不再是“鲜有问津”的古老技艺,而是走进人们身边,拥有了更多烟火气。

(二)北京丰台:

金秋文化旅游季之“非遗进景区”

9月29日中秋节,主题为“非遗进景区,匠心永传承”的“2023丰台金秋文化旅游季——非遗进景区”活动在丰台王佐镇南宫五洲植物乐园成功举办。活动以“非遗”+“旅游”为元素,让传承人走进景区,通过非遗项目作品展示、活态传承宣传推广、“非遗大讲堂”、国潮玩物展售等形式,将丰台优质的非遗文化资源带入旅游景区,在增加景区旅游活动文化内涵的同时,为游客提供了非遗中秋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民间手艺人制作展示了草编技艺、剪纸技艺、京派内画鼻烟壶技艺、彩塑京剧脸谱技艺、纸翻花制作技艺、大风车制作技艺、北京灯彩制作技艺、植物染技艺,以及传拓、押花等各具特色的非遗技艺,游客们现场感受了传统非遗与文旅融合的优秀成果。

图片

(图片:2023丰台金秋文化旅游季丨来源:文旅丰台)

其一,草编技艺。草编技艺是以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材料的一种传统编结手工艺,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在中国民间流传了几千年。作为人类较为古老的技艺之一,从“结绳记事”开始,编结就已成为中华先民制造实用物品的重要手段,成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用品的一个重要来源。

“非遗大讲堂”中,手艺人张帮寿老师被孩子们层层围住,他为小朋友讲了草编技艺的历史和用途,然后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对折、打结,孩子们也纷纷照着他的手法,像模像样地编起了手里的小蚂蚱。父母们纷纷表示传统技艺让孩子受益良多,不仅放下手机学习了传统技艺,更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新的认识。

其二,北京灯彩。正值中秋佳节,现场展示的宫灯作品也引来游客围观,灯彩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手艺人李志扬老师根据丰台区特色景观、建筑,现场展示了卢沟晓月主题宫灯的制作与绘制。在体验宫灯制作的同时,也能够让丰台区的孩子们了解丰台的特色文化与景观建筑之美。

图片

(图片:2023丰台金秋文化旅游季丨来源:文旅丰台)

除了非遗传承人、手艺人在景区展示精湛的手工技艺外,现场还展示了北京京绣、花丝镶嵌、大漆、扎染、蜡染等非遗产品,以及文创小狮子、文旅集章册、丰台元素旅游产品等文创产品。游客在参观和体验之余,还能将兼具颜值与文化内涵的精美非遗礼物带回家,为生活增添一抹文化色彩。

图片

(图片:2023丰台金秋文化旅游季丨来源:文旅丰台)

此次活动,不仅为游客带来了极具特色和传统文化气息的游玩体验,也推动了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宣传,为景区注入了文化底蕴,“景”上添花。

(三)陕西西安:永兴坊非遗文化特色街区

2022年,永兴坊-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入选  “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永兴坊是陕西非遗美食文化街区,也是全国首个“非遗文化”主题特色聚集区,原地为唐朝魏征府邸旧址,以关中牌坊和具有民间传统的建筑群组合形成,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古里坊式布局。

图片

(图片:永兴坊-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丨来源:西安文旅之声)

这里汇聚了陕西107县区特色美食,展示和传播老陕非遗美食、地域特色美食文化,打造了陕西特色美食街区典范。永兴坊深挖陕西文化基因,开创陕西戏曲博物馆、华县皮影剧场、非遗剧场、百戏场、108坊戏楼、原创音乐等文化展示区域,通过展示秦腔、华县皮影、华阴老腔、陕北说书、合阳提线木偶、陕西快板、陶埙吹奏等非遗演出,为游客带来一场听觉、视觉多重冲击的陕西非遗文化深度体验游。

图片

(图片:永兴坊-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丨来源:西安文旅之声)

同时,整合陕西非遗传承人,乾县麻花现场搓麻花、辣子作坊现场油泼辣子等,创意展示非遗手工技艺,通过传承人的现场制作展示,实现活态传承。

图片

(图片:永兴坊-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丨来源:西安文旅之声)

2018年,永兴坊因“摔碗酒”出名,抖音播放量达7.5亿次。同年,来自50个国家的60位时装模特到西安参加比赛,专程来永兴坊体验非遗文化。2019年,来自白俄罗斯、斯洛伐克、西班牙、匈牙利等九个国家驻华大使、官员及《世界中国》杂志社社长、媒体记者等嘉宾来到永兴坊闹元宵,体验中国民俗年味。

图片

(图片:永兴坊-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丨来源:永兴坊景区官网)

“陕北民歌”“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等陕西特色文化广受关注,随着网络传向海外,永兴坊的知名度从国内走向世界,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传统才能更好地传承。永兴坊成为旅游新坐标、让人们看到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魅力,也展现了时尚、现代、年轻、活力的大西安。

近年来,“非遗+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催生了更多独具文化意蕴的旅游产品,也创新了旅游业态。非遗文化的旅游活化是其再生产的一种有效方式。比如,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者将传统手工艺向游客展示,或游客深度参与体验手工技艺操作学习等。在创新文化旅游产品过程中,应将非遗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满足旅游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全新的沉浸式体验呈现在游客眼前,不仅提高了非遗的可见度和影响力,还为旅游注入了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内涵。活态传承是最好的保护,非遗走进景区,与旅游“双向奔赴”,不仅为景区增添了文化魅力,也让非遗项目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前来体验,在旅游的同时也参与到非遗传承和文化传播之中。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