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假期,各地博物馆是分外地火爆,预约常常是秒空,博物馆内是人头攒动,堪比闹市。久违的烟火气令人感动,也让人们对于拥挤的人群有着前所未有的容忍度。作为一名研究者,也作为一名观众,有必要结合自己的体验,做一点思考。未雨绸缪,思考我们如何能够做得更好,思考博物馆如何更好地服务观众,希望能够从中提炼出来一些理论性的认识,为更多的地方参考。
展览不是赛宝,是研究,是创新,是阐释
假期中,跟随着热潮,我也参观了一些博物馆,有两家博物馆,我是激赏的,一家是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另一家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前者本身就位于风景绝佳的杭州湘湖风景区里,后者位于大名鼎鼎的二里头遗址边上。两家博物馆的展览之所以好,因为展览把既有的研究融入进去了,内容深入,展陈方式丰富。二里头博物馆甚至在展览的最后列上了长长的参考文献,这完全是在以做研究的态度布展,非常值得肯定。跨湖桥则是利用那里出土有机遗存保存完整的优势,结合多学科研究的成果,详细介绍了史前生活的方方面面。展览形式也很多样,仿佛一首主题反复呈现的交响乐。除了实物,还有图片、文字、影像等。围绕主题,有沿着时间轴线的比较,有不同地区的比较,甚至拓展到全球范围内的比较。尤为难得的是对主题的深化,在独木舟的展示区,观众可以看到复原的实验结果,其加工过程如何,航运能力怎样,都是一目了然。
好的展览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许多时候,需要展览人能够出人意料,别出心裁。一味地呈现宏大主题,让人如同总是在吃饕餮大餐,容易腻味。展览可以打开脑洞,创新主题,把不同题材组合在一起。文物可能还是那些文物,但是展览所表达的内容已经改变。新主题还会唤醒沉睡在文物库房中的其他文物,于是那些看起来不那么珍贵、甚至还称不上文物的物品都有了展示的机会。这样的主题往往需要展览人不仅仅只是关注自己有什么文物,还需要关注当今时代的关注点。在展览创意上,我们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抽象的如时间、空间,具体的如衣食住行,无不可以单独成为展览的主题。一个地方、一段历史、一个人(甚至是平凡的人)、一种工艺、一个独特的视角……也都是可以登上展览的舞台的。相比于那些宏大的主题,这些主题对观众往往有更好的亲和力。
从阐释的角度来看展览,我们习以为常的展览的形式可能是要被解构的。以戏剧参与的形式让观众沉浸在建筑文物之中,是不是一种有效的展览呢?以咖啡馆的形式让观众为文物展览所环绕,让古代文化与现代生活无缝对接,也可以是展览。以虚拟现实的形式让观众穿越到古代,同样是展览。类似之,电影、游戏、图片、模型、文创阐释、微信公众号等,除了可以作为展览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化身为创新的阐释。阐释意味着沟通古今,意味着从今天的角度去重新解读,就像我们今天再去读《论语》《红楼梦》一样。没有阐释,观众大多数时候其实很难理解文物、理解展览、理解参观与自己的关系。阐释意味着文物不是死的,不是与我们的生活彻底分隔开来的,它们可以参与到现代生活中来。我们珍惜文物,不是为了让它们永远沉睡在仓库之中,不见天日,而是让它们成为当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好古代文化遗产,才是更好地继承。
展览的核心目的在于建立关联
把一件器物摆在玻璃橱柜中,只留一个标牌显示其名称、年代,甚至都不提出土地点,可以想见观众将会如何迷茫。即便说这是一件镇馆之宝,大家充其量只是觉得这件东西好看而已,仍然不知其所以然。一件器物就像片段的文本,如果不能将其放在关联背景中来阅读,就很少有人能够读懂它的内容,更无从评价其意义。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单独有一个展厅,排队的人众多。人们之所以特别感兴趣,更多因为他们对此已经有一些了解,用过“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知道越王勾践的故事。关联就是吸引力,关联越多,吸引力越强,理解也就越透彻。展览围绕勾践剑的若干个问题展开,它是怎么从越国到楚地的?为什么出土于一个职位并不是很高的官吏墓中?为什么勾践剑两千多年仍不生锈?如此等等。展览把历史关联与科学分析结合起来,就这样一件器物,就办成了一个无比火爆的展览。
抓住关联,一件器物就可以办展览;相反,没有关联,一堆器物,也办不成一个像样的展览。关联来自哪里呢?就来自研究。这也就是说,没有研究,其实是没有展览的!对于策展人与布展人而言,他们前期需要系统地整理既有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时空与主题上拓展,丰富展览的维度与形式。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展览并没有在这些方面下功夫,还仅仅局限在展览器物上。尽管有不少珍贵、稀有的文物,但是这些器物背后的关联没有被揭示出来,文物成了墙面的装饰,观众只能一眼扫过。众多文物构成的是一篇完全被打乱的文字,大家读不懂其中的内容。关联性,这是展览的灵魂。展览中之所以做场景复原,之所以引经据典,之所以做科学分析,还要附上显示文物出土原始状态的照片,都是为了呈现关联。一件文物好,究竟好在哪里?珍贵,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不能假定观众能够自动了解,不能假定观众都会自己去搜集信息来做进一步的了解。某种意义上,展览人需要运用多方面的证据进行论证为什么这件文物值得展示。其实,展览人在选择文物时都是有许多考虑的,可惜他们没有把其中重要的信息告诉大家。
在考古学上,寻找与构建关联是理解物质遗存的基本途径,而关联本身至少有三个层次。首先是物质遗存的时空关联,金石学的弊端就是过于关注器物本身,而忽视其时空关联,从而导致它与现代考古学失之交臂。次之是具有普遍性的关联,即带有原理性的关联,自然科学属性属于这样的关联,它们具有较好的古今一致性与跨文化的统一性。生物学层面的人类属性存在这样的关联,部分宏观的人类行为中也有这样的特征。最后是特定的关联,与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相关的,与人类的能动性联系在一起的,这类关联不具有普适性,比如鼎这样的器物,它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其意义也是特殊的,所以只能放在特定关联中理解。也正是在特殊关联中,能够把古代与当今的中国文化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关联,我们就无法理解物质遗存。
展览为了让观众理解文物,就需要体现出上述三层的关联。也正是这种理论方法的一致性,把考古学与博物馆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不能理解这一点,就很可能认为两者是没有什么相关性的两个领域。所谓氛围的塑造、各种空间的利用、多样的表达形式,无不是为了体现文物所存在的三层关联性。然而,如果没有深入的考古学研究,这些关联性是不会自己呈现出来的。展览人如果不能把握这些关联,展览也就失去了科学基础与人文意义。目前,我们的展览在体现关联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需要考古与博物馆两个领域努力合作。仅仅把文物摆在展柜或展台上只是展览的第一步,展览人必须想到文物的关联性在哪里,如何更好地体现它们。
展览需要以人为本
展览是给人看的,严格地说,这句话不完全对,因为好的展览并不只依赖“看”,还需要调动人的其他感受器官,触动人的心弦,陶冶人的情操,还要上升到人的精神层面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注意到,让人感动的往往是氛围,电影、电视或视频节目塑造的正是氛围。展览要想动人,同样需要氛围的建设。氛围不仅仅存在于室内,同样存在于室外,最好两者能够结合起来,对于考古遗址公园来说尤其如此。在考古遗址公园的博物馆里看展览,展览的内容如果能够在室外空间以某种形式重现,那么观众的印象就会深刻许多。西安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有缩微景区,重现大明宫兴盛时期的样貌;这里还有部分框架复原的建筑展示。再比如盘龙城、二里头等遗址对古代建筑基址做了部分复原,显示出残垣断壁的模样。当然,并不是每个考古遗址公园都有这样的条件,实际上,氛围的塑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展牌、一块残碑、一处具有相应文化元素的休息区,都有助于氛围的烘托。如果偌大的考古遗址公园,在中心展示区之外,只有一些草地、树木,然后就是冗长的商业区,那么氛围就会大打折扣。
对于一些展览而言,氛围似乎就是调暗灯光。当然,对于文物保护而言,这有必要,但是氛围不能止于灯光,重建的景观、各种象征语言的运用,乃至于声音的加入,都是可以考虑的。因为观众参观是理性与感性同时参与的行为,面对文物的直接体验是观众来参观展览的首要目的,否则他们完全可以去看电视、看书或是听听自媒体的讲解。体验是个体性的,但它首先还是人的。现代博物馆的体验基本都是围绕“看”来构建的,其实完全可以增加更多的体验途径,如触摸复制品,南京博物院的展览中就有这样的环节。目前一些成功的展览,都很关注如何去拓展观众的体验,让观众有类似于身临其境的感觉。当代的虚拟仿真、实验技术、显微技术等都足以让观众比亲手摩挲文物还要更细致地体验到。真正的身临其境肯定不可能达到的,但这可以作为展览追求的一个目标,作为衡量展览的一个标准存在。
经常参观博物馆的人肯定有个体验,那就是逛博物馆是个体力活。我一直对此怀着一份自责,是不是因为我对展览不感兴趣?但疲惫是真实的,观察一些展览之后,我有了一点体会。并非展览不好,而是展览的节奏有问题。苏州博物馆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每个展览主题的规模都不大,展览之间间以别样的景致,如小竹林、紫藤架、假山、流瀑等。再好的东西看多了也会产生视觉疲劳、审美疲劳,连续的行走之后必定会有身体的疲劳,所以展览应该注意节奏的把控,在一个焦点之后,应该给观众一点休息的空间。当前的博物馆一个比一个气派,一个比一个更大。大而无当是应该避免的,这个“当”的核心就是节奏,最终要实现的还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需要,避免人的不需要。的确,在当前人潮汹涌的博物馆中,要实现以人为本是非常困难的,资源不足成为难以突破的刚性约束。此时,人员的引导、安抚就变得格外重要,香港的博物馆,就其设施而言,并不比内地更好,有一点很值得学习,那就是特别注意志愿者的引导服务。人流过高时需要有适当控制,在服务等待的观众方面可以借鉴餐饮领域的等待服务,“海底捞”是优秀的代表,它有不少的创新,让顾客能够容忍等待。
博物馆应该无所不在
“我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这是一句颇为浪漫的话,表明博物馆已然是当代生活的潮流。回到几十年前,没有人敢想象博物馆的人流会让大型的购物中心相形见绌、羡慕不已。我在想,为什么不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呢?大型的购物中心往往设施完善,适合超大的人流。如今的购物中心为了吸引人流,往往都会引入众多的餐饮品牌。殊不知人们已经从满足简单的口腹之欲上升到精神层面上。稍加改造的话,购物中心完全可以与博物馆结合起来。天津的做法是众多博物馆集中在一起,旁边再建一座大型的购物中心,但这样的大手笔并不适合每一个地方。在电商的冲击下,现有的购物中心都面临着客源减少的问题,把一些博物馆的展览放在购物中心,既可以缓解博物馆所面临的人流压力,也可以为购物中心带来人流,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博物馆并不必定需要豪华别致的建筑,博物馆的宗旨是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实现这一目的的形式完全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把展览放在公园里,人们在公园散步的时候,可以不经意地与某个展览邂逅。可以放在繁忙的地铁角落,用展览让人们把匆匆的脚步慢下来。可以放在学校的走廊中,让学生随时可以得到熏陶……乃至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博物馆,收藏与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培养自己优秀的个性。人人的博物馆,我想应该是一个美好社会的特征。博物馆是一种欣赏生活的理念,应该无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