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纪念馆是以科学家为展示对象,以科学家生平事迹、精神品质、学术思想等为展示内容的人物类纪念馆重要子类。科学家纪念馆基本陈列涉及大量科学技术内容,技术指标要求更高、技术迭代周期更短。因而经过长周期运营后,通过选择性改造的形式,及时引入博物馆基本陈列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将最具馆藏代表性和陈列语言阐释力的藏品充实到基本陈列中,同时替换或淘汰部分展示功能弱化乃至丧失,以及陈列承载力不够的展品,既是科学家纪念馆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公众文化需求、提升公众参观体验、更好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外在动因。
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同步驱动,科学家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受专业标准、行业规范、政治原则等多重因素影响,应以陈列内容、展示手段之量变促陈列品质、展示效果之质变,在改陈大纲、展品遴选、陈列语言、视听文本四个方面共同发力,既在内容设计上做到改头换面,也在形式设计上做到耳目一新,实现以改造促质量提升、以改造促功能拓展、以改造促事业发展的初衷。
脚本是陈列的基础,大纲是陈列的母本,展品是陈列的生命。陈列语言是否通畅,根源在大纲,而大纲逻辑是否清晰,关键在脚本。从根本上讲,展品是实现“脚本→大纲→陈列”三者线性转化的物化形式与物质形态。一般而言,基本陈列改造包括颠覆性改造(俗称“大改”)和修复性改造(俗称“小改”)两种形式。前者主要依托原始建筑空间,在保持展示地址和展示对象不变的前提下,对陈列内容进行颠覆性调整,即从脚本、大纲到展品等进行二次创作与重新组合,属于宏观、整体改造。后者则在保持基本陈列整体框架、原始样貌基本不变前提下,对内容进行细节性调整,属于微观、局部改造。
无论原始陈列,还是改造后的陈列,均应准确反映展示对象生平轨迹、社会活动、精神品质等各方面真实样貌,即最大限度发挥陈列对人物的还原功能,实现从物到人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逆向转化。所谓见物见人见精神,见物在先,人故物在;见人其次,物中有人;精神永在,睹物思人。对此,颠覆性改造虽然无论工作难度还是工作量都比修复性改造要大,但就改造效果而言,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究其原因,在于颠覆性改造存在一个基本前提,即整体推翻原始陈列,从而在源头上摆脱原始框架和体系对内容设计人员在思想意识和工作方法上的羁绊与束缚。反观修复性改陈,同样地,一个基本前提是保持原始陈列的整体框架不变,只在局部对展品进行有限调整。如果内容设计人员前期未参与原始陈列脚本与大纲编研工作,或内容设计能力存在欠缺,此类改陈往往很容易出现移花接木、前后脱节、东拼西凑现象,导致展品逻辑杂乱无章、陈列叙事不知所云、人物镜像支离破碎。
无论哪一行业,质量线即生命线。展品质量选择与控制是基本陈列改造取得成功的关键,没有质量保障的改陈难免出现本末倒置与资源浪费。
博物馆展品以馆藏(藏品)为基础,走出“深闺”、直面公众、服务社会,属于最具代表性、最能“说话”的亮点馆藏。与一般商品不同的是,无论展品还是藏品,因其在本质上具有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唯一性,并非基于“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而是基于以物为中心的知识揭示,因而其质量保障更多来自参与基本陈列改造的内容设计人员的研究、甄别与遴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文本形式,对其进行质量评估与测量。
毫无疑问,展品质量与展览品质存在正相关,只有将“亮点”最突出(视觉效果好)、“看点”最多(内容承载力强)、最能呼应观众认知与需求(社会认可度高)的展品呈现在观众面前,基本陈列改造才有可靠的质量保障。就科学家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而言,哪些馆藏承载的“科学叙事”信息量、社会教育价值量最大,哪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最多且最具代表性,哪些展品最能赢得观众的价值认可与情感认同,以怎样的文本描述展品最能触及观众的灵魂、激发观众的观展热情,关乎基本陈列改造成败得失,是内容设计人员在其尚处于“纸面阶段”即需思考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
陈列语言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形特性和对基本陈列逻辑关系与展品整体走向进行深层建构的演绎功能。陈列语言是一种揭示陈列内容、勾连展品逻辑的工作方法,清晰的陈列语言往往体现在展品之间的起承转合与相互关照上,犹如一根无形的线,串联起了陈列的主体框架。
科学家纪念馆陈列语言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生平叙事。生平是对人物生命轨迹的文本归纳,是人物事迹和精神呈现的基础。科学家生平叙事既有其他先进人物生平叙事的一般特征,也有体现其职业特色与人物个性的个体特性。这种个体特性包括其所从事职业的专业性,以及其在学术成长、专业造诣、学术思想等方面无人能及的独特性。二是科学叙事。需以科学家为主体,以科学家参与的重大科技活动为客体,以科学家在重大科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做出的贡献及社会影响为陈列语言输出形式,实现陈列的信息传达与价值传输目标相一致。三是精神叙事。包括科学家纪念馆在内的任何人物类纪念馆,相比以物为展示对象的博物馆而言,精神叙事是其主要社会功能。科学家纪念馆在基本陈列改造过程中,要严密组织、有效利用、充分发挥陈列语言“谋篇布局”中的作用,深入揭示人物事迹的先进性、人物精神的崇高性、人物价值的示范性,引领观众敬仰榜样、见贤思齐,将观展过程中获得的陈列知识及其对人物形象的个体建构内化为自我激励的精神动能,做到设计初衷与陈列主题的呼应、与观众认知的契合。
效能原则是检视科学家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实际效果的终极尺度,是实现基本陈列改造提质升级目标的唯一标准。这种尺度和标准物化于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外化于基本陈列实现信息传达的视听文本,内化为观众对陈列的反馈与响应。展品是策展人和观众之间信息互通的桥梁。好的陈列无需依赖讲解员讲解,而是首先能让展品“说话”,接受观众的欣赏与评说。而让展品“能说会道”的根本要求首先在于展品品质,自带“能量”的展品无需信息铺陈,此“物”无声胜有声,自能赢得观众的积极响应;其次,具有简练精当的文本阐释,以说明的形式对展品进行内涵析出。
实践中,集视觉美感、信息呈现与叙事功能于一身,真正能够“自主发热”的展品少之又少,不具有普及性和可复制性,因而文字说明成为与展品相呼应的标准配置。说明是展品的“商标”,在不同的编研人员笔下呈现不同的样貌。好的展品说明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很强穿透力,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干净利落中渗透万语千言;差的展品说明拖泥带水、松松垮垮,有的甚至离谱跑调、顾左右而言他。
白纸黑字笔头功,作为展品阐释者和信息输出者,执笔人员应对展品心怀敬畏,在文本选择与创作过程中千锤百炼、精敲细打,不放过任何一个文字上通过自我否定、自我修正使展品信息臻于至善的机会,尽最大限度和可能将基本陈列可能的“文字故障”消除在纸面。这对整个博物馆行业而言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必修课,是文博从业人员一项基本技能要求。
钱学森图书馆作为国家级科学家纪念馆,连续三年蝉联上海市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指数高校博物馆榜首,在上海乃至全国高校博物馆和人物类纪念馆中具有很高影响力和很强代表性。目前,结合开馆以来在藏品征集、社会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积累与经验总结,坚持科学家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的底层逻辑,正在对馆内“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基本陈列进行整体改造,争取以全新改陈面貌和最佳展示效果回馈社会的支持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