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考古丨山西洪洞西冯堡清代墓地缠足女性的骨骼损伤和关节疾病研究,揭示缠足现象对古代女性社会生活的影响

字号:T|T
2023-10-22 10:08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一  引  言
缠足行为作为一种人为改变足部原始形态并在中国古代妇女中长期流行的社会实践,始于古代人民对女性阴柔、纤弱的畸形审美的追求。在女性个体骨骼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时,通过裹脚布的束缚使得双足持续性受到外部施加的压力,使骨骼发育变形,最终形成典型的缠足畸形。随着以男性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将“小脚”作为审视女性美的标准以及封建礼教的日益严格化,缠足的道德意义不断被强化,最终发展成为封建男权社会控制女性的工具。

历史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实物资料表明,北宋时已然出现缠足习俗,南宋时女性缠足的现象逐渐增多,明清时期女性的缠足风气已到达鼎盛之势。清军入关后,自康熙至光绪多朝曾多次颁布禁止缠足的诏令,但缠足习俗在汉族地区已根深蒂固,未得到人们的响应。直到解放战争(1945-1949年)期间,缠足习俗才终于在中国废止。

此前由于考古遗址出土的缠足骨骼样本很少,国内外学者便利用X射线、CT影像、运动影像、骨密度测试等现代医学技术,对北京、云南、山东、陕西等地区当代在世缠足女性的缠足类型、足部骨骼形变特征、足底压力分布、步态变化以及骨密度变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其中,段文江、秦为径、郭祥以及Cummings等人发现缠足女性个体中存在关节脱位、足部骨关节炎的病变,并且认为这些疾病的出现与缠足女性足部应力变化相关;同时推测骨密度的下降以及步态的改变增大了缠足女性跌倒受伤的风险。但具体的病变影响以及与正常女性之间的对比分析尚未进一步开展。

随着考古遗址出土人骨材料的不断丰富,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天津等地也都发现有比较明确的缠足足骨遗存。从研究现状来看,人类学研究者对其研究也集中在足部骨骼形态特征、下肢骨骼粗壮度以及个体行为能力等方面。与对当代缠足女性的研究一样,研究者在榆次明清墓葬、杨官寨墓地、薛村墓地以及桃花园墓地中均发现患有肢骨、椎骨关节疾病的缠足女性个体,并结合缠足行为推测这些病变可能与缠足后骨骼受到的非正常外力作用有关,但同样并未对其骨骼疾病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西冯堡墓地(36°16′N,111°42′E)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镇西冯堡村西的一片台地之上,东北望霍山,东南有洪安涧河。共发掘清理墓葬145座,多为竖穴土坑墓道的洞室墓。从墓葬所处地层、排列布局、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形制、种类及组合等情况来看,整个墓地从清早期一直沿用至清晚期。该墓地共发掘出土194例个体人骨,保存情况较为完好。经鉴定,共有女性个体93例,既有缠足女性,又有未缠足女性。在对该批女性人骨材料进行形态观察时发现,部分个体肢骨、椎骨存在骨质增生、关节融合、变形以及骨折等病理现象。因此,在对西冯堡墓地清代缠足女性人群进行了形态学、生物力学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旨在通过对缠足与未缠足女性可能与缠足行为相关的骨骼疾病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由此窥探缠足这一文化陋习对西冯堡墓地清代女性造成的身体损伤情况,深入理解缠足现象对古代女性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  研究材料

本文的研究材料为西冯堡墓地出土的93例清代女性个体骨骼遗存。对缠足与未缠足女性的区分,首先要对所有女性个体的足部骨骼进行直接的形态观察。根据Zhang Yan等人对现代缠足女性个体的影像学研究,以及侯侃、赵永生、Elizabeth Berger等人对古代遗址中出土缠足女性足部骨骼的形态学研究结果,区分足骨形态正常与异常个体:缠足女性足部骨骼更加纤细,骨骼尺寸更小;足舟骨结节处出现明显的钩状突起,楔骨近端与远端关节面因外力扭拗而向外侧倾斜变形;跖骨和趾骨长度变短,骨干部位极其纤细。而后通过对较完整的足部骨骼的拼合与复原,对比足骨变形与正常个体之间足底长度以及足弓形态的差异,进一步明确缠足女性与未缠足女性个体的划分。首先,对所有女性个体的足部骨骼进行直接的形态观察,区分足骨形态正常与异常个体;而后,通过对较完整的足部骨骼的拼合与复原,以及此前学者对考古遗址出土缠足个体的骨骼研究,进一步明确缠足女性与未缠足女性个体的划分。

 

结果显示,共发现有缠足女性74例,未缠足女性19例。性别、年龄鉴定参考了邵象清和Jane E. Buikstra提出的鉴定标准。基于已发表的缠足女性人骨研究成果可知,通过缠裹持续性地对个体足部施加外力压迫,其步态、体态、足部骨骼形态、肢骨的骨骼肌肉系统发达程度以及生物力学属性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选择的样本可能由于机械负荷作用引发的骨骼损伤和关节疾病,主要包含骨骼损伤、肢骨上大小关节以及椎骨的骨性关节炎。

三  古病理观察方法及结果

3.1 骨骼损伤

骨骼损伤,是指在各种致伤因素的作用下骨骼发生的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在不利的负载或环境条件下,骨骼损伤涉及活骨或关节的变形、脱位、创伤、骨折等,致伤因素通常包括直接外力、间接外力、累积性劳损以及骨骼疾病。骨折是目前报道最多的骨骼损伤类型,是由急性创伤、持续性压力或其他疾病造成的骨骼部分或全部破碎。根据不同的损伤机制可以将骨折划为横断骨折、斜向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青枝骨折、嵌入骨折、撕脱骨折、压缩性骨折等8种。将个体生前遭受的骨折作为累积病理进行观察,可用于评估个体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可变风险,并且解决群体中个体间的风险异质性。

本文主要依据Charlotte Roberts and Keith Manchester、Donald J. Ortner、Nancy C. Lovell等人所使用的骨骼损伤现象描述和诊断的标准,对西冯堡墓地女性骨骼遗存中的骨骼损伤的形状、位置、类型、愈合状况、炎症性反应等情况进行观察统计。根据鉴定和统计结果,西冯堡墓地女性个体中仅发现6例骨折案例,主要为线性骨折(图1:a-f)和压缩性骨折(图1:g-h)。

图片

图1 西冯堡墓地缠足女性骨骼损伤

Fig.1 Skeletal injuries among footbinding females in the Xifengbu cemetery

a. M75(2),左侧胫骨远端(前侧面)the oblique fracture occurred in the left distal tibia (Front view);b. 腓骨近端(外侧面)proximal fibula (Lateral view);c. 斜向骨折及其构成的对冲伤(红色方框内为骨折断裂处)the contrecoup injury of the footbinding female M75(2) (the red squares indicate fracture sites);d. M118(2),左右侧胫骨对比(前侧面)the comparison of left and right tibia of the footbinding females M118(2) (Front view);e-f. 右侧胫骨近端斜向骨折(红色圆圈内为骨折断裂部位并发生移位骨化)(前侧面 - 背侧面)the oblique fracture occurred in the right proximal tibia (the red circle indicates the fracture site and the exostosis) (Front-Dorsal views); g. M12(2),第7胸椎压缩性骨折(右侧面)the 7th thoractic vertebrae compression fracture of footbinding females(Right side);h. M118(1),第6胸椎压缩性骨折(右侧面)the 6th thoractic vertebrae compression fracture of footbinding females(Right side)

 

由表可知,缠足女性中有3例个体发生生前骨折,占全部缠足女性的4.05%,发生部位位于胸椎和下肢长骨,总计创伤数为5处。在发现的所有6例骨折案例中,这一创伤比例高达83.33%;存在骨骼损伤的缠足女性中,有2例个体同时存在肢骨线性骨折和椎骨的压缩性骨折。未缠足女性中仅有1例个体生前发生了右侧股骨颈骨折,占全部未缠足女性的5.26%。

3.2 关节疾病

 

骨性关节炎是软骨细胞失去维持和恢复关节软骨的能力的结果,可分为原发性(由于关节的日常磨损)和继发性(由于其他身体疾病、创伤等)两种。该疾病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机械负荷、关节创伤、营养状况、吸烟等。骨性关节炎最常发生在手、脚、膝关节和脊柱部位,这些部位承担着大部分的身体活动,但也可以发展在任何滑膜关节。

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骨性关节炎可以分为上肢骨骨性关节炎、下肢骨骨性关节炎和脊柱退行性病变。根据Tony Waldron对肢骨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描述,出现以下两种及以上现象可定为罹患骨性关节炎:关节表面多孔、新骨生成、象牙化、周缘骨赘增生以及关节轮廓变形。参考Richard H. Steckel、Tony Waldron等人对肢骨骨性关节炎的分级,并结合所研究样本的实际情况,本文对肢骨骨性关节炎建立了以下分级标准:

1级:关节周缘略微向外突出,但没有形成明显的周缘骨赘,关节表面有少量新骨生成;

2级:周缘骨赘增生扩大但未超过3mm,关节表面开始出现孔洞,没有发生象牙化;

3级:周缘骨赘增生大于3mm,关节表面出现大量孔洞并出现象牙化侵蚀;

4级:关节融合,严重变形。

参照上述标准,按关节部位统计西冯堡清代缠足与未缠足女性发生肢骨骨性关节炎的情况,发病个体不同关节部位的患病程度以分级计分;同一关节部位多处骨骼呈现出的骨性关节炎特征,根据最严重的骨骼表现进行计分。后利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的方法对本文两个群体之间的患病率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因患病率差异性分析时,存在样本量小于40以及理论频数小于5的情况,此时使用Fisher精确检验更为准确。此外,反映患病程度的“平均计分”项目本质是患病等级的量化体现,实质为非参数变量,因此采用非参数检验来比较分析缠足与未缠足女性间的患病程度差异,主要检验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3.2.1 上肢骨的骨性关节炎

表1  西冯堡墓地女性上肢骨骨性关节炎统计

Tab.1 Upper limb bones osteoarthritis statistics of female residents in Xifengbu cemetery (n,%)

图片

西冯堡女性上肢骨的骨性关节炎多见于肘关节;手腕骨也是骨关节炎常见的发病部位,其严重程度与手功能障碍有关。西冯堡墓地女性上肢骨骨性关节炎的具体统计信息见表1。女性中发现28例个体存在上肢骨骨性关节炎,占全部女性总数的30.11%;其中缠足女性22例、未缠足女性6例,其出现率分别占各自群体总数的29.73%和31.58%,未缠足女性上肢长骨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要高于缠足女性,但患病率上并未体现出显著差异(P=1.000>0.05)。手、腕部患有骨性关节炎的女性个体分别为6例和3例,其中缠足者分别为3例和1例、未缠足者分别为3例和2例。各年龄段患病女性数量及其在发病女性总数中的比例显示,青年期个体2例(7.14%),壮年期个体7例(25.00%),中年期个体9例(32.14%),老年期个体4例(14.29%)。从患病程度来看,缠足女性在肘关节和左侧腕关节的患病程度与未缠足女性群体基本相当,在右侧和双侧腕关节以及手部关节的患病等级上略大于未缠足女性;但在上肢骨各关节部位骨关节炎患病程度的差异性对比中,两个群组之间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表2)。

 

表2  西冯堡墓地清代女性上肢骨骨性关节炎患病程度统计

Tab.2  Statistics of the severity of upper limb bones osteoarthritis in the Qing Dynasty females of the Xifengbu cemetery

图片

3.2.2 下肢骨的骨性关节炎

下肢骨骨关节炎发病部位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足部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承担着个体主要的承重任务,骨性关节炎在这两个部位也很常见。不同于髋关节和膝关节常见的退行性病变,踝关节部位的关节炎多由创伤引起。而足部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多与个体生前的行为方式、韧带软组织损伤以及儿童生长发育有关。

患下肢骨骨性关节炎的女性共计27例,占全部女性总数的29.03%;其中缠足女性24例、未缠足女性3例,患病者分别占各自群体总数的32.43%和15.79%,缠足女性下肢长骨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高于未缠足女性,但并无显著性差异(P=0.256>0.05)。由各年龄段患病女性数量及其在发病女性总数中的统计比例可以看出,下肢骨患骨性关节炎的女性个体主要集中在老年期(n=7;26.90%)、中年期(n=6;22.10%)及壮年期(n=4;14.80%)。表3、表4所反映的缠足与未缠足女性不同关节部位的患病率和患病程度表明,下肢长骨中膝关节的患病率及患病程度最为严重,并且右侧发病率以及严重程度要高于左侧。排除样本量大小的影响,缠足女性膝关节的患病程度要重于未缠足女性。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在该墓地女性人群中发现较少,仅4例个体,其中缠足女性3例、未缠足女性1例,这可能与女性个体胫、腓骨远端以及距骨的保存状况不好有关(表3,表4)。

表3  西冯堡墓地女性下肢骨骨性关节炎统计

Tab.3  Lower limb bones osteoarthritis statistics of females in Xifengbu cemetery (n)

图片

表4  西冯堡墓地女性下肢骨骨性关节炎患病程度统计

Tab.4  Osteoarthritis statistics of lower limb bones of females in Xifengbu cemetery

图片

 

该批清代缠足女性中有20例个体的足部骨骼存在骨性关节炎的病症;未缠足女性个体中有2例个体生前患有骨性关节炎。由于足部骨骼更难以保存,排除女性个体足部骨骼保存状况这一因素,在各自群体中的发病比例上,缠足女性(27.03%)要比未缠足女性(10.53%)高的多;缠足女性患者的年龄结构分布较为均匀,未缠足女性受个体数量及足骨保存状况的限制,仅发现1例青年患者和1例年龄不明确的成年患者;在关节炎的部位分布上,跗跖关节和跖间关节部位关节炎的出现率最高,其次为跗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距跟舟关节,距跟关节、跟骰关节和跖间关节处也有少量发现;大多数个体足部多处关节同时发现有骨性关节炎;在发病侧别上,大部分个体表现为右侧较左侧严重。足骨中发现的骨赘增生和关节变形,提示了关节表面的应力增加以及关节发育不良(图2:a)。缠足女性的足部骨骼中还发现有骨关节融合的病例(图2:b-d)。

图片

图2 足骨骨关节炎

Fig.2 Osteoarthritis in the foot

a. M41(1) 左侧第1跖骨远端外侧关节面(外侧面观)The distal lateral articular surface of the left 1st metatarsal of footbinding women M41(1)(Lateral view);b. M24 右侧第3跖骨和外侧楔骨融合(内侧面观)Fusion of left 3rd metatarsal and the 3rd cuneiform in a foot-binding women M24(Medial view);c. M41(1) 双侧第2、第3跖骨融合(背侧面观)Fusion of the 2nd and 3rd metatarsal in a footbinding woman M41(1)(Dorsal view);d. M50(2) 双侧跟骨与距骨融合(内侧面观)Fusion of talus and calcaneus in a footbinding woman M50(2)(Medial view)。红色方框内为近端外侧关节面周缘骨赘,红色虚线表示融合部位 The red rectangle indicates the marginal osteophyte on the lateral articular surface of the left 1st metatarsal,the dotted line indicates the fusion site.

 

缠足与未缠足女性下肢骨性关节炎的整体患病率及患病程度的均值对比检验结果显示,两个群体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表4)。

3.2.3 脊柱的退行性病变

椎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主要的病征为椎体周缘骨赘增生,它与椎体边缘韧带骨膜下的出血、机化和钙化相关。笔者依据Snodgrass、Vander Merwe、侯侃提出的分级记录标准,对西冯堡墓地93例女性的椎体周缘骨赘进行了分级统计(C1-C7为第1-7节颈椎,T1-T12为第1-12节胸椎,L1-L5为第1-5节腰椎),分别计算缠足女性与未缠足女性每节椎骨周缘骨赘的例数、周缘骨赘程度分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患病率以及平均计分;同时分别统计各椎段的椎骨患病率和平均计分,以对比不同椎骨类型之间的差异。椎骨患病率的计算参考Hukuda等人的方法,患病率Pv=(nx/nv)×100%;式中,nx为存在病变的椎骨数,nv为该类椎骨发现的总数(表5)。此外,计算缠足女性与未缠足女性椎骨退行性病变的个体患病率。为增强数据统计结果的准确性,未保存有椎骨的女性个体则不记入本次统计中;个体得以保存的椎骨中发现存在椎体周缘骨赘的,即记为患病个体。计算方法为,患病率Pi=(ni/n)×100%;式中,ni为患病个体数,n为受检个体总数。

表5  西冯堡墓地女性各椎段周缘骨赘患病情况统计

Tab.5 Statistics of vertebral marginal osteophyte of females in Xifengbu cemetery

图片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本次西冯堡墓地中椎骨得以保存的个体共计70例,其中缠足女性55例、未缠足女性15例。在这些个体中,罹患椎体周缘骨赘增生的缠足女性患者有43例,个体患病率为78.18%;未缠足女性患者10例,个体患病率为66.67%。个体患病率的Fisher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女性群体之间并未存在显著性差异(P=0.497>0.05)。从具体椎体来看,缠足女性的C1-C2、C5和L1-L5椎体周缘骨赘患病程度最为严重,而C1、C6-C7、L1-L5是未缠足女性椎体周缘骨赘患病程度最重的部位。

年龄作为椎骨退行性病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研究时也需考虑其中。分别对缠足与未缠足女性群体中五个年龄段(未成年、青年、壮年、中年和老年)上患有椎体周缘骨赘和未患病人数进行Fisher精确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群体中,各年龄段上的椎体周缘骨赘患病比例并未形成显著性差异。进而可知,西冯堡墓地缠足女性的个体患病率和各椎段椎体周缘骨赘患病率均高于未缠足女性;其中缠足女性颈椎的患病率最低,而未缠足女性上段胸椎的患病率最低;两组女性腰椎的患病率均最高。从椎体的患病程度来看,颈椎和腰椎是所有女性患病最严重的部位,而缠足女性颈椎和上段胸椎的患病程度要比正常女性重。对两组女性群体各椎段的患病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未发现两个群体之间存在有显著差异,说明并不存在缠足女性或未缠足女性病情相对更为严重或轻微的情况(表6)。

表6  西冯堡墓地女性椎骨患病人数的年龄分布及差异度分析

Tab.6 Dem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diseased women Xifengbu cemetery and the difference test (n)

图片

此外,在西冯堡墓地女性骨骼中发现1例缠足女性个体有变形性脊椎关节强硬症状,同样属于脊椎退化性疾病。该疾病的病变早期会累及椎骨前外侧缘,即纤维环嵌入部位。随着纤维地撕裂,环隙减小,髓核失去束缚进而导致椎间盘突出;进一步的应力迫使前纵韧带向上拉起,随后骨赘以桥接的方式连接椎间盘间隙。编号为M20(2)的缠足女性个体(50±岁),其第4、5腰椎以及第1骶椎间椎间盘突出,增生骨赘沿椎体环周缘及环隙发生融合;同时因椎间盘突出导致第4、5节腰椎向背侧倾斜。

四  讨论和结语

基于上文对西冯堡墓地女性骨骼创伤和关节疾病的记录与统计,我们对该批清代缠足女性与未缠足女性的健康状况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也对缠足行为对女性身体健康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与未缠足女性相比,缠足女性个体在下肢骨骨性关节炎上有更高的发生率及患病程度。这与缠足对足部机理运行、运动模式等方面的改变有关。足底组织和踝关节在承重和维持平衡方面是高度特化的,跟腱向上的拉力和足底跖筋膜向前的拉力对维持机体平衡发挥了关键作用。缠足过程中的裹瘦和裹弯阶段会使女性足部前端仅剩大脚趾,受力面积减小;同时足弓被迫抬高,足长缩短,足底跖筋膜受到向内向后的推力进而缩短,跟腱拉长。这种足部生理结构的改变迫使跟行足型缠足女性在站立和行走时,随着跖筋膜向后拉力及跟腱向上拉力的增大,而后足和前足底承受压力升高,力量集中在跟骨结节和第一跖骨基底部,特别是前足底压力值显著增大。这有别于正常女性足底压力分布均匀的状态(足部的压力主要分布在脚趾、跗骨后区以及足中部)。因此,缠足可能会进一步诱发趾骨痛、足底筋膜炎等疾病。缩短的足长和隆起的足弓使得前足与中足部位产生了两个方向相对、由下向上挤压的力,同时将跖骨拗至足心的过程破坏了足横弓,使跗骨和跖骨基底部持续受到由内、外侧向足中轴部的压力。长时间持续施加的外力会压迫这一区域的神经及血管,导致血运不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骨组织坏死。由此,前足和中足部位的距跟舟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跗骨间关节以及跖间关节间空隙变小,关节囊发生病理性松弛,足部关节产生关节炎。同时,足弓破坏导致身体重力通过踝关节传导至足底的通路被阻断,重力集中在踝关节及距跟关节处。身体自身重力外加缠足行为对足部施加的持续挤压力共同作用,破坏关节囊及其周围的韧带,诱发踝关节及距跟关节骨性关节炎。

足部结构的变化导致缠足女性步态改变,其在迈步时使用膝关节和髋关节作为缓冲器以弥补足弓缓冲作用的消失;同时,对西冯堡墓地下肢功能状态的研究表明,缠足女性肢骨的整体形态和粗壮度弱于墓地未缠足女性,骨骼肌肉系统不发达。此外,膝关节与髋关节在缠足女性运动中承担了更多的支撑力,同时下肢骨骨折的错位愈合导致其肢骨受力结构的失衡,诸多因素综合,进一步加重了缠足女性下肢骨骨性关节炎相对患病程度。

西冯堡墓地女性椎骨椎体周缘骨赘的患病程度分布情况表现出腰椎患病情况最严重、其次为颈椎、胸椎患病最轻的规律,这一情况与椎骨的活动度有关。由于胸廓结构由肋椎关节与肋骨构成,这种结构可以分散应力负荷,因此胸椎椎间盘的承重就会减轻,相应地其椎体周缘骨赘的患病情况就较轻。而颈椎和腰椎都是活动度比较大的椎骨,其周围没有能分散负荷的骨骼结构,在颈椎和腰椎进行弯曲时还会增加应力负荷,因此这两段椎骨周缘骨赘的患病情况会较严重。

对于普通平民家庭而言,经济价值的考量使得这些家庭对于缠足女性的选择过程本质上变为对女性自身劳动能力及其创造家庭经济收益能力的评估。在中国农村传统的耕织经济背景下,女性创造经济价值的途径一般包括家务劳动、田间劳作以及家庭纺织。结合民族学调查的结果可知,对于平民阶层的未缠足女性而言,下肢的自由灵活使得她们在日常家庭生活之外还要分担一部分重体力的劳动生产工作。

对处于平民阶层的缠足女性,不依赖于足部的劳动形式的发展与繁荣,为缠足女性创造了更多的劳动机会与经济价值,也为她们得到社会认可和家庭接纳提供了机会。明代后期到清代中期,随着自给性棉纺织业需求的提升以及纺织品在北方地区价格的持续走高,北方棉纺织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交易都有了相当的发展。特别是在清代,陕西、山西两省形成了区域性棉纺中心,与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女性普遍缠足的现象相吻合。同时根据民族学和文献实物资料调查显示,普通家庭中的缠足女性也会尽力到田间做一些辛苦的重体力劳动。由此可以推测,在西冯堡墓地埋葬的平民家族中,未缠足女性粗壮的下肢和上肢使她们具有更好的劳动能力,可以承担家族中的重体力劳动,如做饭、打扫院落乃至耕种。而缠足女性由于下肢力学性能的减少以及由此带来的行动不便,更多地利用上肢进行纺织或女红等工作,增加自身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会承担家庭中一部分重体力劳动。这也可以解释缠足与未缠足女性在上肢骨、下肢骨以及椎骨的骨性关节炎患病程度上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区别。

在以男性为主导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除了各自从事体力劳动所带来的关节疾病之外,未缠足女性既可以避免因缠足带来的终生的身体疼痛和行动不便,也可以降低因缠足造成的足部发炎感染或并发症等增加的死亡风险。对西冯堡墓地缠足女性与未缠足女性骨骼损伤和关节疾病的初步研究,不仅揭示了这种带有性别偏见的习俗对于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也丰富了我们对缠足习俗及其在中国古代对女性身体、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的认识;同时,缠足女性与未缠足女性的共存及其患病程度的对比结果也暗示了无论缠足与否,在以男性为主导的中国封建社会经济阶层中平民阶层女性的悲惨生活。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