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保密那些事儿|军事情报有多重要?这些经典案例告诉你

字号:T|T
2023-10-23 09:32 来源:保密观
古往今来,情报一直是兵家必争的重要资源。战场上,作战双方情报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着各自战略部署和军事行动的成败,是决定战争局势变化的关键因素。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因情报制胜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对于做好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军事情报工作,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汉武帝反击匈奴:情报支撑战略决策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继位初期,地处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匈奴是汉朝的心头大患。匈奴作战勇猛、善于突袭,时常派兵侵扰汉朝边境,对当地百姓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威胁。公元前129年,面对匈奴铁骑再一次南下挑衅,汉武帝决定分派四路大军全面反击,但除了名将卫青率领的一路大军略有斩获外,其余三路皆以失败告终。

汉朝将领在对战争失利的反思中认识到,情报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由于缺乏准确有效的情报,汉军往往在出击前对敌人的兵力、装备不了解,甚至连自身和敌人的具体方位都难以确定,因此很难作出科学的作战计划和行动部署。好在情况出现了转机。

 

其实,早在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曾公开招募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希望在寻找联合抗击匈奴的部落势力的同时,进一步掌握西域情况。最终,张骞克服重重困难,历时13年终于为汉朝带回宝贵的西域地图和丰富的敌军情报。自此,胜利的天平开始向汉朝倾斜。

张骞塑像

 

公元前123年,卫青率六路大军两次进攻匈奴,张骞利用沙漠行军经验和掌握的地理知识,为部队行军布阵、安营扎寨提供意见方案,对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后,汉朝又先后发动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极大地削弱了匈奴的军事实力,加强和巩固了边防建设,促进了与中亚、西亚各国的友好往来。这其中,张骞提供的地图和情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史记》高度评价张骞“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盛赞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具有“凿空”之功。

 

宋朝重视保密:情报保障军事安全
宋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朝代,但由于长期坚持重文轻武的国策,军事发展相对落后,经常受到周边辽、金、西夏等政权的侵犯威胁。强敌环伺的复杂环境下,情报保密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据史书描述,宋代君臣在商讨国家重大事务时,往往都有一定的保密要求,至于军事领域的保密措施就更加严格。

首先,宋朝高度重视军事部署保密。据《武经总要》记载,宋朝法律规定,统帅将领等重要军事任命的诏书要由皇帝指派专人负责起草,军中号令传令官由主将心腹担任,粮草储藏等后勤供应有严密的保卫措施,刀剑、战马等武器装备禁止外传,兵马器械的使用都要履行审批手续。

图片

《武经总要》

 

其次,宋朝注重运用通信密码技术。据《翠微先生北征录》等史料记载,宋军军令传达使用专门的信符和传令文牒,并指定专人监督管理信符的启用和封藏,以防军情被窃或伪造。宋军还善于使用暗语隐瞒作战意图,甚至用诗文做“密文”来传递军情,密码通常只被将领掌握,因此即使传递人员被俘也不会造成泄密。

 

此外,宋朝严厉打击泄密人员。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对于擅自与敌军传递信件、被敌国收买拉拢等行为,主犯一律处以极刑,并视情况给检举者奖励。实践证明,如此严密细致的保密管理对于保障宋朝军事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军事实力较弱的宋朝能在激烈的军事斗争中存续300余年与此有着重要关系。
万历朝鲜战争:情报决定行动成功
锦衣卫是明朝创设的军政特务机构,主要从事对官吏军民的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服务巩固皇权统治。但据《宣祖实录》等史书记载,历史上的锦衣卫也曾承担打探军情、策反敌将等职能,甚至在一些战役中有过突出的情报贡献。
1592年,刚刚结束战乱、完成统一的日本突然派兵入侵朝鲜,企图以朝鲜为跳板,对中国国土有所图谋。朝鲜因兵力孱弱在战场上连遭惨败,被迫向宗主国中国求援,万历皇帝收到消息后决定发兵援朝,史称万历朝鲜战争。
受朝鲜不实情报误导,早期入朝明军严重低估了日军数量和武器装备,加之粮草供应不足,导致初战不利,折损众多将士。于是,明朝调整策略,在全国调集4万精兵准备开赴前线。然而在大军集结之时,明军对敌情的掌握仍然较少。如果不能在有限时间内进一步掌握实际战况,必将影响明军后续军事安排。
紧要关头,锦衣卫临危受命,迅速深入朝鲜、日本等地搜集军情,在很短时间内摸清了日军行军路线、兵力配置以及作战特点等重要情报,甚至连对方粮草给养地点都有详细记录。锦衣卫将搜集到的日本情报整理成书籍《倭情备览》,该书成为明军将领必读日本情报书,时任明军总指挥杨镐也常备此书,甚至将此书送给朝鲜官员,助其了解日本国情。
图片
明朝《出警入跸图》中的锦衣卫
 
待4万大军正式向朝鲜进发时,明军已通过锦衣卫精心编织的巨大情报网,对战场对手有了充分了解,这为日后两国通力协作、痛击日军,最终取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情报信息保障。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