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节考略

字号:T|T
2023-10-19 11:24 来源:博物馆中国

《说文》:“旄,幢也。”清段玉裁注“以犛牛尾注旗杆,故谓此旗为旄。”《说文》:“犛,西南夷长髦牛也。”段玉裁注:“古西南夷之地,皆产旄牛。”又《说文》:“氂,犛牛尾也。”段注“犛牛之尾名氂,以氂为幢曰旄”。据《说文》对旄的释义,古代制作旄的材料应是产于西南地区的牦牛尾。段注以为旄是以牦牛尾为饰的旗,《说文》释幢亦为“旌旗之属”。其实,在汉魏时期的文献中,幢也指长杆或竹竿而言,并非专指旗。《后汉书·舆服志》:“鸾旗者,编羽旄列系幢旁”,蔡邕《独断》则说:“编羽毛引系橦旁”。晋葛洪《抱朴子·辨问》:“使之跳丸弄剑,逾锋抽狭,履垣登幢,擿盘缘案。”幢、橦皆是指长杆、竹竿而言。明于此则知旄就是以牦牛尾为饰的长杆或竹竿。在文献记载中,旄象征权力、权威。《尚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旄象征军事指挥权;《诗·小雅·出车》:“建彼旄矣”,孔颖达《毛诗注疏》:“建立彼旄于戎车之上。”同样是军权的象征;《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旄”,孔颖达疏“谓之干旄者,以注旄于干首……载旄於竿头,如今之幢,亦有旒也。”此旄则是权威的象征。

除杆首以牦牛尾为饰的旄之外,还有用羽毛为饰的旄。《说文》段玉裁注:“或用羽,或用犛牛尾,或兼用二者。”《左传·定公四年》:“晋人假羽旄于郑,郑人与之。”《左传·襄公十四年》:“范宣子假羽旄于齐而弗归,齐人始贰。”以晋在春秋列国中的地位尚无羽旄,足见彼时羽旄是很罕见的。

汉画像石中屡见旄的形象。山东滕州出土的讲经人物、车骑出行画像石,有三骑马人物执旄。旄首编织成网状,下垂旒;

图片

图 1 讲经人物车骑出行画像石,1958 年山东滕州市桑村镇西户口村出土,滕州市博物馆藏

江苏睢宁县博物馆收藏的凤鸟楼阁人物画像石,下列刻一排五人,后四人执旄,形制与前者同;成都羊子山汉墓出土的车骑出行画像石,在队列的后端有两个骑马执旄者;安徽宿州出土的建宁四年宴乐纺织画像石所刻之拜谒图,也有两个执旄者。河南唐河电厂汉墓出土的出行图画像石,前有执戟、执弓、骑马执戟和执剑武士,其后随执旄者,旄首似以羽毛制成,执旄者后随戴胜贵妇和侍从(图2)。

图片

图 2 出行画像石,1973 年河南南阳唐河电厂汉墓出土,南阳汉画馆藏

旄节则是在旄首下再串数层牛旄或羽旄。《史记·秦始皇本纪》:“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唐张守节正义:“旄节者,编毛为之,以象竹节”。《汉书·高帝纪》:“封皇帝符节”,颜师古注“节,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因以为名,则是象竹而非竹。”《后汉书·光武纪上》:“十月,持节北度河。”李贤注:“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眊三重。”

汉画像石和北朝壁画中,屡见旄节的形象。从图像观察,彼时旄节有两节、三节和六节的不同。河南南阳刘洼汉墓出土的门吏画像石,执两节旄节;四川南溪一号石棺上的拜谒画像,前行者亦执两节旄节;安徽宿州出土的熹平三年河伯出行、宴乐、纺织画像石所刻之出行图,有两人执两节旄节;南阳草店汉墓出土的门吏画像石,执三节旄节;南阳刘洼汉墓所出之二桃杀三士画像石,左一人所执亦为三节旄节(图3)。

图片

图 3 二桃杀三士画像石,1986 年河南南阳刘洼汉墓出土,南阳汉画馆藏

因汉画像石只注重轮廓的写实而忽略细部的描绘,大多数画像难以分清其制作材料是牛毛还是羽毛。最迟到北朝时期,旄节的制作已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木盘和丝毛替代了牛毛或羽毛。河北磁县北齐高洋墓壁画所绘的卤簿图中,东西两壁各有六人执旄节。旄节皆黑色长杆,其上串三组六个黄褐色、淡黄色、白色的圆盘,每两个圆盘为一组,每组下层圆盘的周边,下垂朱红色的丝毛状旒。

图片

图 4 北齐高洋墓壁画,1989 年河北磁县湾漳村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新唐书·舆服志》:“节,悬画木盘三,相去数寸,隅垂赤麻。”其形与北齐高洋墓壁画相近。

北宋时期,始有金节的记录。《宋史·仪卫志六》:“金节,隋制也。黑漆竿上施圆盘,周缀红丝拂八层,黄绣龙袋笼之。王公以下皆有节,制同金节。”圆盘大约是以铜铸造再鎏金制成。至明代尚有这类形制的节,《明会典》卷一四八载明大驾卤簿中有:“节十二对……贯铜钱十二……用贴金,其铜钱文‘天下太平’”,这种形制显然是从前代的旄节演变而来。

旄节在古代的文化功能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高等贵族出行的仪仗。据文献记载,历代大驾卤簿不尽相同,阵列多寡不一,名物也有出入。刘歆《西京杂记》载汉“大驾骑乘数”:“节十六,左八右八”;《晋书·舆服志》载晋大驾卤簿中有“幢、麾各一骑”;《新唐书·仪卫志》载唐大驾卤簿中,有幢、黄麾、绛麾、五色氅;《宋史·仪卫志》载宋大驾卤簿中除“金节十二”外,还有各种幢、麾、纛、氅。《宋史·仪卫志六》说:“幢制如节而五层,韬以袋,绣四神,随方色,朱漆柄”;纛:“盖旄头之遗象,制同旗,无文采”;“绛麾如幢,止三层,紫罗囊蒙之”;“氅,本缉鸟毛为之”。可知这些不同名号的仪仗都是从旄和旄节派生而来。

二是执行皇帝的命令、主持军务或出使异域时所执的信物。《史记·孝武本纪》:“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张释之冯唐列传》:“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酷吏列传》:“乃使光禄大夫范昆、诸辅都尉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汉书·苏武传》:“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新唐书·杨汝士传》:“开成初,由兵部侍郎为东川节度使。时嗣复镇西川,乃族昆弟,对拥旄节,世荣其门。”

三是区分官秩等级高低和权力大小的。汉代以后的文献和碑志类文物中,习见“使持节”“持节”“假节”“假节钺”等名号,不同的名号被赋予不同的权力。《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

宋代以后,旄节逐渐失去了权威的光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通过贿赂和不当途径取得旄节。《宋史·儒林三》:“勿使赂宦者而得旄节”;《宋史·外戚中》:“御史中丞韩绛奏,端懿无功,不当得旄节”,说明彼时旄节的使用和管理已经出现问题,致使旄节光环尽失,最后沦为仪仗摆设。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