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突出特色 推动博物馆古籍活起来

字号:T|T
2023-10-17 16:16 来源:博物馆中国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古代文献典籍卷帙浩繁。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印发《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统筹部署古籍工作,古籍工作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博物馆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殿堂和涵养精神文化的家园,是推动古籍事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由于受限于思想认识、经费投入、人员力量等,博物馆古籍工作还存在较大困难。本文拟结合湖北省专题调研,从博物馆角度,对如何抓住机遇,突出特色,系统谋划推动古籍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基本情况

湖北博物馆众多,古籍资源丰富。湖北省现有收藏古籍的博物馆 90家,占全省博物馆总数(236家)的38.1%,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家(湖北省博物馆、浠水县博物馆)。古籍总量达155632册,占全省博物馆藏品总量6.2%,仅次于陶瓷、金属、玉石等传统优势类别,是湖北博物馆重要的荆楚特色文物资源。

总体看,湖北博物馆古籍具有五个突出特点:一是分布广泛。覆盖除神农架以外的16个市州65个县(市、区),市州覆盖率94.1%,县(市、区)覆盖率63.1%,数量最多的市州依次为武汉、黄冈、十堰、宜昌和恩施等。二是藏量集中。主要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浠水县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天门市博物馆、鄂州市博物馆等。超过5000册 5家,总量135070册,占比86.8%;5000~1000册4家,总量8502册,占比5.5%;1000册以下81家,总量12060册,仅占比7.7%。三是价值突出。共有善本16944册,占比12.6%,其中湖北省博物馆8631册,浠水县博物馆3096册。从时代看,最为珍贵的宋元刻本81册。四是类型多样。共有写本、刻本、稿抄本、活字本、石印本、铅印本、影印本7种版本类型,其中以影印本最多,刻本、铅印本为次,写本最少。五是特色鲜明。包括诗文集、族谱、方志、名人名藏、乡邦文献等,以诗文集、族谱、名人名藏最多,荆楚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如湖北省博物馆藏清人诗文集、清代湖北方志、杨守敬手稿手札等。

 

工作现状

一是硬件条件有效改善。古籍文物历经数百年乃至千年,材质脆弱,对保存环境等条件要求较高。经对藏量300册以上的20家博物馆调研,已全部配备库房监控报警系统和管理制度;18家配置书柜、书盒、函套等装具;19家书库配备防虫杀虫措施;18家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0家实现恒温恒湿控制;10家书库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其中7家书库单独设置。

二是人员力量逐步增强。目前藏量300册以上的20家博物馆古籍工作人员共58人。从数量上看,平均每家博物馆2至3人。从学历上看,本科及其以上学历40人,占比69.0%。从职称上看,高级职称12人,占比20.7%。从从业时间看,10年以上31人,占比53.4%。其中湖北省博物馆现有古籍工作人员12人,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6人,所学专业包括化学、材料学、生物学、历史文献学等。

三是保护利用初见成效。从修复保护看,由于年代久远,古籍存在老化、酸化、残缺、霉变、虫蠹等问题,亟需修复保护。湖北省博物馆、浠水县博物馆、鄂州市博物馆和天门市博物馆等古籍最为丰富的4家收藏单位积极开展修复,累计修复古籍718册,其中湖北省博物馆修复630册,占总量的87.8%。从数字化保护看,湖北省博物馆、浠水县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院、鄂州市博物馆、钟祥市博物馆5家已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从研究出版看,湖北省博物馆和浠水县博物馆两家已开展古籍整理影印出版,共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从宣传展示看,湖北省博物馆、浠水县博物馆等6家已举办古籍专题展览及开展其他宣传推广工作。

基本情况

思想认识尚未到位。对古籍在中华文明中的独特作用以及古籍作为博物馆特色藏品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绝大多数博物馆对古籍工作配套的软硬件投入长期停留在较低水平,保障条件落后。在博物馆日常工作中,客观存在对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关注度不平衡的现象。在传世文物中,相较于金玉器、瓷器、书画等门类,古籍由于研究门槛高,展示利用难度大而成为冷门,受重视程度更低,绝大部分被迫处于“闭锁深闺”的状态。

工作体系有待建构。在现行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中,古籍工作无疑是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势领域。图书馆将古籍作为具有特殊价值的“图书”而加以保护和利用,系统构建了古籍保护利用体系,并成为古籍保护利用的主阵地,而在将古籍作为“文物”看待的博物馆里,关于古籍保护利用专门的规范、制度匮乏。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博物馆与图书馆虽然都在开展古籍工作,但却各自为战。

能力水平亟待提升。古籍工作专业性较强,需具备多种学科知识和长期的实践积累,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除湖北省博物馆外,全省其他博物馆当前的人才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远不能满足古籍工作实际需求,高层次研究型人才更是匮乏。

相关思考

一是提高认识,抓住难得机遇。古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三大发明——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有机统一的结合体,突出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性。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应科学调整工作思路,将保护与利用并重,抓住当前重大的历史机遇,正确认识古籍在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挖掘和传播古籍的时代价值,将古籍从“闭锁深闺”的状态中解放出来,重点着力解决小众文物藏品突出的利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滋养百姓,发挥其赓续中华文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独特作用。

二是统筹规划,构建制度体系。古籍形制、材质特殊,修复工艺繁琐,每年修复量十分有限。即使修复,亦不便展览展示与研究阅读。建议以《湖北省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近期(2022-2023)具体落实措施和中长期工作计划》为依据,统筹制订全省博物馆古籍保护利用工作中长期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探索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适时建立分级分类保护利用制度,引导统筹推进古籍工作,逐步探索形成高效管用的博物馆古籍保护利用工作体系。

三是示范引领,构建发展格局。湖北省博物馆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古籍7万多册,古籍工作居于全省博物馆“头雁”地位。应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激发“群雁活力”。支持湖北省博物馆申报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指导浠水县博物馆建设全省首家县级古籍特色馆,并以之为契机,合作共建浠水、鄂州、荆州、天门4家古籍保护工作站。以工作站为节点,开展修复工作,推出古籍特展,培养古籍人才,推动研究出版,开发古籍文创,在短期内迅速形成以湖北省博物馆为核心、4家古籍保护工作站为补充的“一主四翼”古籍工作骨架,从中长期谋划打造“1+4+N”模式,构建头雁引领、骨干支撑、省域覆盖、荆楚特色突出的全省博物馆古籍事业发展新格局。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