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随着科技和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现象在艺术创作中越来越普遍。沉浸式艺术的优点和特性十分明显,对于博物馆美术教育而言可利用价值高。其新颖的展示方式能够很好地吸引观众,其互动性与可再创作的特性要求观众全身心投入,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接受,从参与者转化为再创作者。其色彩、光影、音效或空间运用可以提升观众的审美修养。
相较于以往的美术教育而言,沉浸式艺术在博物馆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流淌”于展场之内,使认知学习隐于潜移默化之中。因此,如果能在博物馆美术教育中利用好沉浸式艺术的优势,可以对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感知产生深刻的影响,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摘 · 要
“沉浸”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提出的,指当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当前的情境活动,忽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因素,从而达到一种忘我的沉浸状态。沉浸的理念可运用在多个领域,在艺术领域中的发展尤为瞩目。随着沉浸式艺术的兴起和发展,开始追溯沉浸式艺术最早的作品形态与表达方式,同时也在利用新型科技手段不断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色彩丰富且能吸引观者注意的艺术作品。
沉浸式艺术体验主要依靠环境氛围的营造,通过声、光、电等介质,追求极致的视觉效果,结合听觉与其他感官体验,营造出符合情境构思的、具有强烈沉浸感与交互性的情境,由此激发观众的感官体验,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融入并参与到作品中。沉浸式艺术元素的使用效果常常可以用“炫酷”形容,因而这类作品的观众接受度比较高。
一 · 什么是沉浸式艺术?
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推动沉浸式业态与城市公共空间、特色小镇等相结合。开发沉浸式旅游演艺、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提升旅游演艺、线下娱乐的数字化水平。”《意见》提出,引导和支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支持文化文物单位、景区景点等运用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发沉浸式旅游演艺、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等。
《意见》的出台为方兴未艾的沉浸式业态提供了政策支持,也让业界对行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当今“90后”“00后”对互联网生活的形影不离,线上互动方式虽然满足了年轻人对于娱乐诉求的便利与效率,然而线上却始终无法带来身临其境的、全方位的刺激体验。
(一)界定范围与其特点
沉浸式艺术利用声、光、电、影音视频媒介等元素,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营造出有别于现实的虚拟主题艺术空间。沉浸式艺术一般对视听效果的要求较高,致力于让观众更加关注眼前营造出的“幻境”,忽视时间的流逝与现实世界的干扰,全身心浸润在艺术作品中,从而与作品、艺术家产生情感共鸣。
(图片: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
丨来源:黑弓BLACKBOW)
在大部分的沉浸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光影的投射对视觉产生的“视觉欺骗”(视错觉)程度会对场景空间的营造和观众的体验造成直接影响。沉浸式艺术属于视觉艺术,视觉冲击带来的感官震撼引发心理认同,色彩和光影营造的氛围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沉浸式艺术的特点在于其作为新媒介艺术,作品本身同样具备媒介的特性,如传播性、复制性、互动性、虚拟性等。在艺术表达上,沉浸式艺术的特点有沉浸性、戏剧性、多元素运用、多感知联合、观众参与互动和再创作等。这些在博物馆美术教育中是独特的优势,能让观众充满新鲜感与好奇心。
(图片:《Blooming》作者Jackie丨来源:网络公开)
(二)沉浸式艺术的溯源与发展
有学者认为,西方早期的沉浸式艺术将绘画、雕塑、音乐等作为载体,营造戏剧般的艺术体验。1849年,德国音乐家瓦格纳在著作《艺术与革命》中使用了“总体艺术”一词描述综合了各种艺术形式的整体艺术作品,包括音乐、戏剧、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其晚年的歌剧实验更是将观众直接置于舞台环绕的中央,开创了沉浸式艺术的先河。
(图片:涂鸦自然:迷失、沉浸于重生-红色名录丨来源:TeamLab)
从表现形式看,总体艺术或可被视为早期的沉浸式艺术。魏佳提出,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对于沉浸的理解主要来源于文字、绘画、音乐等传统艺术,如文字的“感同身受”、绘画的“身临其境”、音乐的“绕梁三日”等。由于中西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差异,人们对二者的沉浸式艺术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共通点,即早期的沉浸式艺术多是将由单一个体组成的综合艺术作为媒介,依靠局部的营造塑造整体的沉浸式体验。
(组图:《滑梯水果园》丨来源:TeamLab)
现代沉浸式艺术的发展中,数字媒体的创新是必要前提之一,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是当前艺术创作的趋势之一。如果说前人创作沉浸式艺术的方式是使用综合绘画、雕塑、建筑等“工具”,现在艺术家创作沉浸式艺术的“工具”则是以VR(虚拟现实)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媒介。因科技的进步,创作工具已经从传统的艺术媒介转化为新型艺术媒介。至此,虚拟现实在沉浸式艺术中并非扮演交互应用的角色,而是对艺术构成元素中综合媒介的延续。
(图片:Organic Neuron《夜光丛林》丨来源:GeeksArt)
因此,科技在沉浸式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并不影响作品的性质,反而能为作品锦上添花,获得更好的效果。从沉浸式艺术的溯源与发展看,其在教育过程中的运用方式更多是利用对整体环境的塑造使观众感同身受,以达到创作与教育目的。通过视觉画面的音效呈现与特效控制形成的艺术空间,沉浸式艺术能在博物馆美术教育过程中展示出不同于“桌面”绘画与“架上”绘画的优势。
(三)色彩在沉浸式艺术中的运用
沉浸式艺术的创作需要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以营造出创作者预期的艺术效果。色彩的合理运用能在第一时间吸引观众,进而让观众更好地融入氛围、忘却现实,沉浸在虚拟现实中。深度的艺术感知体验体现在生理、心理等方面,色彩引发的情感沉浸可以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色彩心理学虽未成为正式的心理学分支,但仍受到很多人的认可。
(组图:沉浸式彩色亚克力装置丨来源:阿拉丁精选)
基于文化环境的不同,色彩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色彩具有心理情感的表征效果,色彩的心理情感体验和色彩本身的明度、色相等存在直接关系。人们产生的感受主要来源于心理,在视觉表现方面,对于色彩的冷暖、轻重的感知也主要受到心理的影响,进而影响视觉器官。
(图片:Parallel Perspectives沉浸艺术展丨来源:阿拉丁精选)
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着喜庆、热情等,白色则代表着沉寂、寡淡等。在沉浸式艺术中,对于色彩的运用不仅要考虑到色彩学的运用,而且要考虑到色彩心理学的运用。沉浸式艺术作品对色彩的合理运用在营造良好展示环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深化观众对色彩的感知与理解,提高观众对艺术作品色彩的审美素养。感受艺术作品中色彩对作品和观众带来的影响,学习如何合理地运用色彩,才能获得最佳美育效果。这种方式比“桌面”美育和“架上”美育更生动形象,也更能培养人们的色彩观察力和感知力。
《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通过文化、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以全新视角对经典传世国宝《千里江山图》进行了数字化转译、视觉化传达与场景化呈现。视听触综合感官体验与多元交互项目充分结合在地文化,打造出一派颇具重庆城市文化特色的沉浸式东方美学意境。游览其间,观众将穿行在一幕幕循序展开的光影幻境之中,真正走进画作描绘的世界,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瑰宝的底蕴与魅力。让更多观众体验到高新科技赋予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此次沉浸艺术展,让大家发现华夏之美,历史之美。
(图片:《画境万千》丨
来源:《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
(图片:《丹青剧场》丨
来源:《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
(图片:《绘境空间》丨
来源:《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在泰特现代美术馆展出的沉浸式作品《气象计划》现场,利用暖色系的颜色营造出如阳光般温暖的氛围,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更有观众直接躺在展厅内,享受这与众不同的“阳光浴”,缓解观展带来的疲惫,感受浓厚的艺术氛围。
(图片:《气象计划》现场丨来源:理论研究)
余德耀美术馆在2015年展出沉浸式作品《雨屋》后,结合展览作品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教育活动。如:“雨中幻想”雨伞涂鸦工作坊让观众利用彩色马克笔在透明的雨伞上涂鸦,收获属于雨天的“彩虹”;而后又开展了“彩色雨里,我们打伞而过”的美术教育活动,让观众体验雨、感知雨,然后创造雨,提出了以彩色雨滴创作的奇思妙想,并择期展出创作者的作品。《雨屋》的展示空间整体偏向于暗色调,通过感应装置实现的“雨”也是透明无色的。但从美术教育成果看,观众感知《雨屋》后创作的作品是大不相同的,其中以彩色居多。艺术作品对观众的感染力是有限的,但借助美术教育的途径和再创作的方式,作品的感染力与传播度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图片:《雨屋》展示空间丨来源:理论研究)
在教育活动后,余德耀美术馆选择将观众作品在美术馆展出,希望借助这些作品使观众感受艺术的魅力。
二 · 博物馆美术教育与沉浸式教学
以观众为中心是当代博物馆、美术馆发展的核心理念,以观众为中心开展美术教育,才能发挥其文化力量,影响和改变个体乃至社会。《新世纪的博物馆》指出:“收藏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博物馆的美术教育与学校教育明显不同,艺术品是美术馆与学习者交流沟通的主要媒介,博物馆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依靠展品实现的。
(图片: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丨来源:网易新闻)
沉浸式教学的理念认为,在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过程中,调动其多感官的体验,使其完全投入情境,达到一种沉浸的状态,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提高学生教育接受能力、促进美术传播的目的。沉浸式艺术的出现为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以沉浸式艺术为美术教育载体,对观众开展以展品为核心的沉浸式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取得最优的美术教育成果。
三 · 沉浸式艺术对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影响
(一)沉浸式+艺术+教学:
为博物馆美术教育提供新思路
伴随着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技术辅助开展博物馆美术教育似乎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媒介,试图寻找更好的教学途径。在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多媒体的应用、沉浸式艺术的发展为博物馆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沉浸式艺术参与博物馆美术教育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使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更快捷有效。
传统的展厅多以静态陈列的方式为主,不仅单一无趣,大部分人还看不懂,随着人们对多层次、多元化生活的需求,各大展馆也在努力构建平等化,多元与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就需要展馆能通过创新的传播方式主动去吸引观众,不然展馆内容做得再好,但展陈方式枯燥无味,也没几个人能看得懂,最终导致展馆文化无法传递出去。
(图片:高科技展览陈列丨来源:搜狐新闻)
目前多媒体展厅是各类展馆展览展示发展的主要方向,依托于多媒体设备及数字化技术的展示手段,常用的展示手段有VR、AR、环幕投影、互动投影、球幕投影、折幕、全息成像、虚拟驾驶、大屏幕拼接、电子沙盘、电子翻书、触控导览等,而这些展示手法需要专业的技术和创新的思想来共同实现。等参观者到了博物馆,通过多媒体技术结合运用对文物的进行展示描述,能够让参观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极大地丰富参观者的观感体验,增强对展馆的文化印象。
(图片:高科技展览陈列丨来源:搜狐新闻)
(二)沉浸艺术体现博物馆关系美学与接受美学
关系美学与接受美学在博物馆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是符合博物馆以观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沉浸式艺术的互动参与性为观众提供了参与二次创作的可能,很多沉浸式艺术并不是单向被动输出的,而是与观众存在双向选择。艺术家在创作时便将与观众互动的可能性列入考虑的范围,对于作品本身与博物馆美术教育而言,因互动性的有效增强,作品、美术教育与观众之间建立起稳固的联系,形成观众个人的教育网络系统。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博物馆行业迅猛发展,为此,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十大精品展”,从陈列的内容设计、艺术设计、社会教育、公共服务、宣传推广、项目管理、文化产品发展、社会反响等方面,来引导博物馆创新展览内容和展示方式。博物馆展陈受到社会发展、审美、教育、信息传播等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将展陈定位、内容表述、视觉效果呈现、功能实现等这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将展览内容完美呈现给观众。
(图片:科技沉浸式博物馆丨来源:搜狐新闻)
沉浸式艺术能有效引导观众的审美和创作,更加注重个体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从中汲取的经验。再次,沉浸式艺术的多元素运用能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群体,有效扩大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受众面,充分发挥好其文化职能,提高参观者的审美感受力和艺术品理解力。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艺术,能有效让观众沉浸其中,引发他们的共鸣,加深他们对博物馆展览与教育的印象。
(三)发挥博物馆社会文化与教育风向标作用
不少研究沉浸式艺术的学者提出,随着近年来沉浸式艺术的快速发展与流行,部分作品为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开始迎合观众推出一些过分强调感官体验、具有庸俗色彩与肤浅艺术思想的作品。博物馆作为文化与艺术的风向标,应坚守艺术底线,推出优秀的作品,开展相应的美术教育活动,引导艺术创作向上发展,将对个体观众的美术教育转化为对社会美育的引导,为教育赋能。
(图片:东阳市博物馆丨来源:网络公开)
近年来,国家在不断强化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对展览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很多博物馆在展览中,开始运用更多的展示手段和互动模式,将历史文化和高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观众的需求。未来,博物馆将更加深入地融入当代生活,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观众将不仅仅是展览的看客,还会成为展陈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分享者。
(图片:六朝博物馆临展厅丨来源:网易)
编者后记
沉浸式艺术的发展从具体的构成到科技创造的虚拟现实,深度体现了当代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艺术创作的关注点从物到人。沉浸式艺术进入博物馆、美术馆以来,除了产生了全新的展示方式,也为博物馆、美术馆的美术教育带来了启示,提供了发展思路与素材。
由沉浸式艺术结合博物馆美术教育形成的沉浸式教学氛围,能有效挖掘出作品与观众的潜力,当观众化身为再创作者时,作品即是教育本身。沉浸式艺术有着独特的优点,其发展为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启示,对其合理运用将会为博物馆美术教育提供更行之有效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