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博物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担负着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为主题,直面气候和生态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在提倡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的今天,“可持续”是博物馆发挥功能的天然出发点。其收集、保存、研究和传播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通过在历史与现实、文物与公众之间搭建桥梁,博物馆让优秀传统文化被今天的人们所理解,帮助大众形成和巩固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信心。
一 · 什么是博物馆可持续
博物馆可持续指的是博物馆在长期内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的一种目标和实践。它要求博物馆在策划、运营和管理博物馆业务时,考虑到长期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并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保护文化遗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式,实现博物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博物馆可持续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博物馆在保存、保护和展示文化遗产的同时,考虑到现代社会的长期发展和未来需求,为博物馆业务的长期成功和可持续性奠定基础。同时,博物馆可持续也能够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增加博物馆的收入和资源,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2023年世界博物馆日强调博物馆可持续性,并向公众展示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博物馆通过展示其藏品和展览、推广教育和研究项目、参与社区和文化活动等方式,向公众展示其可持续性的形象,并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和学习。
(图片:2023博物馆日主题海报丨来源:网络公开)
为了实现博物馆的可持续性,需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在藏品管理方面,博物馆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藏品,包括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措施。同时,博物馆还需要对藏品进行数字化保护,以便更好地保护藏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是在展览和展示方面,博物馆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展览和展示内容,以保持其吸引力和新鲜感。应考虑展览和展示的可持续性,例如使用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等。
三是在教育和研究方面,博物馆需要发挥教育和研究的作用,为社会提供知识和教育资源。博物馆需要不断更新其教育和研究项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四是在管理和组织方面,博物馆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组织结构,以确保博物馆的运营和管理高效有序。博物馆还需要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五是在社会责任方面,博物馆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需要积极参与社区和文化活动,促进社会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总之,博物馆要实现可持续性,需要在多个方面采取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博物馆的声誉和形象,还可以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
2023世界博物馆日之前,全球各地博物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博物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和责任,这些活动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世界各地博物馆免费开放,宣传博物馆的可持续性责任,例如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宫博物馆、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博物馆、德国汉堡港艺术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参观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其二,举办可持续性主题展览,如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博物馆、加拿大多伦多美术馆等也选择在此期间举办可持续性主题展览,以宣传博物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和责任,这些展览展示了博物馆在藏品管理、展览和展示、教育和研究、管理和组织、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可持续性实践。
(图片:博物馆的可持续营造丨来源:网络公开)
其三,推出可持续性相关内容。很多博物馆在博物馆日当天推出了可持续性相关内容,例如可持续性讲座、可持续性教育课程、可持续性倡议等。这些活动旨在鼓励观众关注博物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作用,同时提高观众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其四,社交媒体宣传活动。博物馆在世界博物馆日当天通过社交媒体开展了宣传活动,发布了有关博物馆可持续性的内容和消息,得到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支持,例如,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博物馆在世界博物馆日期间通过其官方账号Instagram发布了多篇关于可持续性的文章和视频,介绍了博物馆在可持续性方面的实践和成果,并呼吁观众参与到博物馆的可持续性活动中来。有的博物馆推动环保行动,像加拿大多伦多美术馆发起了节约用电行动,通过减少照明和空调使用量等方式,降低博物馆的能源消耗,以保护环境。有的博物馆则在当天进行清理场馆、推出环保倡议、鼓励观众使用环保出行方式等行动,旨在推动观众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鼓励博物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3世界博物馆日的可持续性主题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支持,进一步推广了博物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责任和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观众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 · “可持续发展”模式下
博物馆实践案例分析
(一)浙江自然博物院
浙江自然博物院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国家一级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以“自然·生命·人”为主题,以提高公众的自然科学文化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为宗旨,着力打造自然类标本收藏研究、展示宣传、科普教育、文化交流和智性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自然博物馆。
1.立足环境生态发展,融合历史人文知识
(图片:生命·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动物映像”的展览丨来源:网络公开)
浙江自然博物院联合河南博物院,共同策划了名为“生命·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动物映像”的展览,不仅丰富了公众的文化体验,也提升了博物院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推动了自然科学与人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本次展览呈现了来自河南博物院众多珍藏的132件(组)古代文物,这些文物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材质,包括青铜、陶瓷、玉石、珐琅、象牙、丝织和砖瓦等。其中,26件展品更是荣获国家一级文物的殊荣,包括著名的“王子午”铜鼎、兽面纹铜瓿、龙虎纹镂空仪仗戈等,这些珍品不仅在艺术价值上独具特色,更是对中国古代文明和手工艺术的珍贵见证。整个展览通过展示中原地区古代人们对动物的独特视角和艺术表现形式,向观众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同时,现代动物标本的参与也勾勒出了“远古”与“当下”之间的对话,让人们深思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交织关系。这样的展览不仅丰富了人们对中原文化的认知,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与文明共生的思考。本次展览提出了“以自然视角解读人文”“探索文物背后的自然科学”“5+1 展览推广模式”等博物馆陈列新观念,展示了浙江自然博物院在创新展览内容、融合人文与自然领域的独特能力,并通过与其他博物馆的合作,借鉴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呈现出丰富多样、富有教育价值的展览内容,深受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2.公益性兼顾经营性,致力构建美好生活
浙江自然博物院引领了全国首个24小时常态化晚间开放的国有博物馆运营模式,这一创新性举措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展览的时空局限,成为实现精神共富和文旅融合的典范案例。24小时博物馆具有以下六个特点:一是博物馆昼夜都向公众开放;二是文化内容具有多样性,且突出博物馆个性特色和品牌形象;三是文化产品具有参与性和互动性;四是博物馆为青少年提供适合课外参观的时间,鼓励年轻一代参与自然教育活动;五是创新文旅融合消费模式;六是合理引入第三方资源。24小时博物馆通过多渠道的融媒体推广,将日常运营定位于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双重目标,同时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实现国有博物馆资产所有权、藏品归属权和开放运营权适度分离,从而节省运行成本,减轻财政负担。浙江自然博物院以前瞻性的展陈方式创新,巧妙地运用数字技术,实现云享海量藏品信息,同时融入了16个互动展项,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沉浸式观展。馆内“元宇宙”虚拟技术更为观众提供了超过100个展览和50多个教育视频的点播服务。这样的运营模式使得浙江自然博物院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为大众提供丰富多样的自然教育服务。
(图片:浙江自然博物院生肖特展丨网络公开)
3.坚持绿色建筑理念,创新绿色环保技术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作为湖州首个获得绿建运行二星标识的典范项目,其绿色建筑设计和环保运营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首先,该馆的绿建设计理念在建筑外形上展现出与自然的融合。通过巧妙地将建筑群顺应地势错落布局,让建筑似乎自然地生长在山坡上。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仅使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更将自然元素融入建筑本身,营造出与自然共生的氛围。这种融合不仅在视觉上给予观众美的享受,也让人们感受到建筑与自然之间紧密的联系。其次,博物馆的植物种植和绿化方面更是体现了对环境的呵护。庭院内的植物按照坡度逐步演化,展现出植物进化的历程,不仅增加了展览的科普教育价值,也让参观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变化。同时,屋顶的绿化率高达100%,大面积的太阳能集热器、佛甲草等植物的运用,使屋顶绿化不仅具有美化功能,更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样的绿化设计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空间。
此外博物馆在能源管理方面也展现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利用太阳能设备全日集中供应热水和螺杆式地源热泵等技术的运用,有效利用了可再生能源,大幅度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这样的创新和实践不仅降低了能源的消耗,也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博物馆在雨水管理方面的策略也显示出对水资源的重视和有效利用。通过雨水回收和再利用系统,将雨水用于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和水景补水等方面,减少了对自来水的使用,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这种智能性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值得在其他城市和建筑中推广应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融入绿建设计和环保运营的理念,不仅确保新建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符合环保标准,同时在日常运营中实现节能、减排。该场馆不仅在湖州乃至浙江地区树立了环保、绿色建筑的标杆,更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示范项目。其创新的绿色建筑理念和环保技术,对于推动建筑业和城市发展向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四川省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1.新展览,呈现古城古国古蜀文化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陈紧扣“古城古国古蜀文化”主题,分“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展区,每个展区下设若干展陈单元。
(图片:三星堆海报丨来源:网络公开)
新馆上新文物堪称博物馆最大亮点。除了青铜神树等1986年出土的珍贵文物移步新馆,还有近600余件文物首次和观众见面,共展出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各类文物1500余件(套),数量为原展出文物的3倍。值得仔细打量的是,有三组文物实现了“历时三千年 跨坑重聚首”。
(图片:三星堆文物丨来源:国家文物局)
第一组是青铜神坛,第二组是青铜鸟足神像,第三组是青铜骑兽顶尊人像,这三组文物采用“数字化修复演示”的展陈方式,借助修复师的手工拼对结合AI算法,通过数字化虚拟修复技术实现器物的跨坑拼接及修补复原,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原比例研究性复原的仿制品,重现文物神采。此外,新馆还融入沉浸式考古方舱场景,反映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发掘工作;采用多媒体沙盘折幕,演绎三星堆古蜀王都恢弘景象;打造沉浸式专厅“都广之野”,构建古蜀国的生态环境印象。
2.新技术,智慧博物馆初体验
在展陈区域,依托智能计算机、机电管线、特定灯具和音响设备的安装,助力数字博物馆技术更好应用,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独一无二的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同时能让观众通过VR眼镜,借助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种传感通道与虚拟世界进行自然的交互,更生动地了解文物与历史。
(图片:三星堆文物丨来源:国家文物局)
据介绍,后期运营中,新馆将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一个包含综合管理平台、智慧导览系统、智慧讲解系统、票务系统、藏品管理系统、学术资源管理系统、文物在线监测、门户及公共服务资源等在内的智慧博物馆系统,可以满足观众在学、赏、玩、动、享多方面的需求,为博物馆游览提供了更多现代化、科技化的选择。
(三)重庆自然博物馆
重庆自然博物馆作为国内较早收藏大熊猫化石、标本的自然类博物馆,其中有一具巴氏大熊猫骨架,其保存的完好度在我国十分罕见。众所周知,大熊猫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领域中的旗舰物种,也是国际交往和合作研究中的热点。但是,在这些交往和合作研究中,涉及大熊猫的“今生”多于“前世”。人们对远古大熊猫的体态特征、生存习性知之甚少。为了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大熊猫的源起和发展,重庆自然博物馆将收藏的熊猫化石和同时期的动植物标本集中展示,使大熊猫起源和演化的实物证据、知识体系更加充实、完备,最终形成一次具有创新意义的科普性特展。
1.溯源熊猫情缘与馆藏资源,启发办展思路
重庆自然博物馆不仅地处大熊猫资源丰富的巴渝地区,其与大熊猫的渊源还可以追溯到建馆初期。博物馆现有丰富的大熊猫藏品资源,例如始熊猫、小种大熊猫、武陵山大熊猫、巴氏大熊猫、现生大熊猫等多时期的熊猫藏品。同时,重庆自然博物馆还拥有丰富的古人类化石资源,例如巫山猿人臼齿、郧县人头盖骨、北京人头盖骨、和县人头骨、柳江人头骨等远古人类化石模型。结合国内外关于大熊猫物种展览现状和近年来国内逐渐流行的对比性展览设置,策展团队在策展会议上创造性构想出依托馆藏资源,将“大熊猫演化”过程完整呈现。同时,团队中的古人类学科专家提出建议,可以馆藏资源为主线,尝试将“大熊猫演化”与相对应时期的“古人类”进化过程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横向对比展示。核心展陈思路的形成是整个特展的坚实基础。
(图片:重庆自然博物馆大熊猫展览宣传图丨来源:江津文旅)
2.多方筹集展品,提升展览品质
展陈思路形成后,即进入重要的具体展览内容确定阶段。策展团队不仅需要收集资料,咨询馆内专家意见和筛选相关科研成果;也要完成制作创意企划书、敲定展览主题、编写展览大纲等工作。在此期间,策展团队组织召开了多次专家讨论会议,共同商讨展陈形式、挑选展品。筹备后期,团队组成员联合技术人员,共同制定文创产品开发项目书,围绕核心展品研发衍生产品和研学活动。在策展初期,策展团队主动联络馆外大熊猫科研机构,通过外借、复制、影像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多方筹集展品。现阶段,大多数外借展品或资料均与出借方签订完善的租借或公益租借合同,合同中约定租借时长、使用范围与方式等条款。在这一案例中,外借展品、影视影像资源主要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生命奥秘博物馆、重庆市丰都县文物管理所等机构。
(图片:熊猫主题展丨来源:网络公开)
3.应用数字技术,“复活”远古熊猫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博物馆对藏品的保护已经不再局限于保存藏品的实体,建立藏品的数据档案也同样重要。数据档案在藏品的防盗、鉴定、修复以及人类文明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中,3D数字化技术通过对实体藏品进行数字化扫描,采集高精度原始数据,在电脑中建立3D模型参数数据库,进而保存原始藏品各项重构参数和材质资料。3D数字化技术能实现对珍贵藏品的数字化处理,提高藏品的保护效果和实现关键数据保存,对灾难性数据恢复可提供实现机制。在藏品修复工程中,通过参考原始3D模型数据,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提高藏品修复的质量和精度,并缩短修复工期,降低藏品二次破损概率。
(图片:熊猫主题展丨来源:网络公开)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特展中首次运用3D数字化技术。2018年开始,重庆自然博物馆联合四川美术学院陆续完成了多个古熊猫数字复原项目工作,并借助3D打印技术实现成果转化。项目初期,技术人员对重点展品进行数字化扫描,采集原始数据,并存储为数字信息。此后,古生物专家和技术人员一起,以现生大熊猫骨架为基础,根据不同阶段的古熊猫化石特征,在比较解剖学理论的支撑下,在电脑中进行模型调整、数据修复、场景比对、缺损再建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形成古熊猫骨架的3D模型图。
在筹备特展期间,技术人员将数字化复原成果转化为古熊猫头骨和骨架水晶内雕模型、树脂模型等3D打印的实物展品。随后,策展人员将其开发成一系列形象化的、科学的展品体系。另外,策展团队联合古生物专家、艺术设计师团队,以3D模型图为基础,共同绘制古熊猫科学复原图。经过一系列数字化描绘,技术人员在3D场景中给一具具化石骨架披上了黑白皮毛,在虚拟场景中可自由变换姿势和表情。这一系列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成果转化,构成了特展中创新创意的突出亮点部分。
三 · 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未来思考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一个城市的公共文化客厅。近年来,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只此青绿》等文博节目的走红,“博物馆热”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民众热衷于走进博物馆,安静地逛一次展览,专注地听一场专业讲解,这已经成为一种新潮流、新时尚。建设一批优质的博物馆,形成体系与聚落,将会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城市建设“可持续博物馆”,首先要考虑它的“活性”,即要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去,而不是一副“高冷范儿”。
同时,鼓励应用科技赋能,提供智慧导览、数字人讲解等沉浸式新型互动体验。鼓励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博物馆数字文化产品,推出一批数字文化IP。这些都是与民众诉求、时代要求十分贴近的内容,也必将在更多的人群中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要与城市空间发展、城市功能组合协同并进,博物馆作为固化的文化、文明形态,应该介入当下城市的规划。这其实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一座博物馆的存在并不是一种点缀,而是一粒种子、一片土壤,假以时日,必然会葳蕤成林,浸润人们的生活。
最后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入博物馆的创意营造中。博物馆作为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吸收和渗透地方及社区的毛细血管,触达公众,在建立社会可持续上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博物馆的可持续转型不仅需要机构的自发意识,设定短期及长期可持续目标,也需要政策与引导与资金的帮助,更需要来自艺术从业者与公众的支持。
编者后记:当今时代博物馆在社会发挥着越来越多元的作用,在展览、教育、娱乐等多元功能的基础上,更是承担着社交、旅游、推介等更加复合化的功能,逐渐走出传统印象,成为城市新型文化空间、文旅目的地、网红打卡地。博物馆正成为城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刚刚公布的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为6565家,目前,我国已有超过30个城市启动了“博物馆之城”建设计划。而在“博物馆之城”建设中,“打造美育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空间”和“加强与周围社区和城市的互动,提升辐射力和影响力”这两点最为人们所期待。我们有理由相信,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可以为市民带来更加可持续的“文化聚合力”,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可持续的“文化辐射力”,为城市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带来可持续的“文化驱动力”。
期待未来的博物馆能够不断提质升级实现可持续的创新发展,以可沉浸、可体验、可夜游等复合新颖属性成为城市的中心机构、文化地标与创意孵化器,为进一步丰富城市文旅消费,建设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