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孔子博物馆陆续开展了孔府档案散档的整理工作,“顺兴号”钱票正是其中的重要发现之一。目前发现的“顺兴号”钱票数量巨大、形制多样,笔者在初步整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对“顺兴号”钱票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其历史进行考证。
孔府,又名“衍圣公府”或“圣府”,是孔子后裔嫡长子孙的衙署与住宅。衍圣公为孔子后裔嫡长子孙世袭封号,宋仁宗至和二年,孔子四十六世孙孔宗愿被封为“衍圣公”, 此封号沿袭宋、金、元、明、清,至 1935 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止。明清时期衍圣公或为正一品官阶、或为正二品官阶服一品官秩,享有很大 的特权,可向朝廷专折奏事,因而保留了大量表笺奏章、来往公文、礼乐典籍等。同时, 衍圣公居住的孔府前半部分作为衙署,下设“六厅”,用以管理孔庙祭祀、祭田及孔府家族各种事务,因而又留存了大量谱牒、地契、账簿等历史档案。以上这些资料构成了现藏于孔子博物馆的孔府档案。
孔府档案全称为“孔子世家明清文书档案”,记录了自明嘉靖年间直至民国孔府的各项活动,反映了政治、经济、府务等各方面情况,是我国数量最多、时代最久的私家档案, 对于研究中国明清史、特别是经济史具有重要价值。现孔府档案成卷档案有 9000 余卷, 25 万余件,另有大量散档尚未整理。
孔府档案可分为七大部分,即宫廷、朝廷政治文书类, 祀典类,袭封类,宗族类,林庙管理、属员类,田产、租税、财务类,庶务、诉讼类。衍圣公府下设六厅,其中“管勾厅专管土地租税、催征粮草,下设管勾衙门、屯管、 甲首、小甲(小甲亦称头目)、总甲。”[1] 管勾衙门是衍圣公府设在外省、外县负责收缴祭田租税的收租机构,专管收租银,勾销账册,衙门内有管勾官,为正六品官。租银收齐后,装箱装车,管勾官派人押送车辆,运到顺兴号院内,交纳勾账后,由内库房收入保存。内库房属于衍圣公府的金库保管和收支机构,负责管理孔府的金银收入、保管和支出。
目前存有顺兴号遗迹,位于孔府东路。孔府东路,又称“东学东路”,“东学东路的建筑, 前半部分多是孔府掌管对外经济业务的庭院,如钱庄、收银库等。最前面现存‘顺兴号’ 大门 3 间”[2],从雕刻造型及建筑风格上看,均为明末或清初建筑。
衍圣公府的兴衰与清王朝的盛衰息息相关。康雍乾时期国家稳定、经济发展,清王朝走向鼎盛,衍圣公的权势也随着皇帝待其优渥达到顶峰;清嘉庆以后特别是近代以来,清王朝迅速衰落,封建社会走向穷途末路,衍圣公府也走向衰弱,权威逐渐丧失,反映在祭田租税收缴上就是外省外县无法正常收缴。“到清代晚期纸币渐多,又有硬币出现,收租银的粮房、管事人员渐渐没事可干。
由于外地租银收不上来,衍圣公府就出‘顺兴号’钱票,现在还有保存的清代光绪年间的‘顺兴号’钱票。”[3] 孔子博物馆新近发现的应该就是这批清代光绪年间的“顺兴号”钱票。另有记载“道光以后,据说:孔府‘没单做过生意, 但确在光绪时开过钱店—顺兴店……在这个店里出票子,有五百的、一吊的,这种票子可以流行好几县。’”[4] 清末顺兴号钱票的发行,即是其无法收缴租税的无奈之举,也是挽救衍圣公府衰落的尝试,另一个侧面也加剧了对佃户的经济剥削,引起佃户抗租抗差的斗争,导致衍圣公府进一步走向没落。
顺兴号钱票在曲阜及周边地区发行流通,代替实际货币,对衍圣公府而言,也是一种敛财手段,由此引起地方士绅不满,下面仅具孔府档案记录的一例予以实证。
1948 年曲阜解放后,孔府档案作为孔府旧藏的一部分并入曲阜县古代文物保管委员会。顺兴号钱票作为孔府档案,混置其中。目前出版的资料仅见孔繁银《衍圣公府见闻》,在其书中描述有“常使用的‘顺兴号’钱票是用蓝色印刷再填写墨笔文字钱数,盖有专用红色印章,一张票来回几次,就有几次签字,红印章也刻‘天官赐福’的,也有顺兴号,每到春节和寿庆喜事,就印刷红色钱票。”[6] 除此以外未见其他记载。孔子博物馆前身为孔府文物档案馆,继承了孔府千百年来积累的文物旧藏,孔府档案亦在其中。近年笔者在整理孔府档案散档时发现了大量顺兴号钱票,目前仅做了小部分整 理,据钱票的形制、版式、纸质等,可分为三类。
第Ⅰ类:形制为长方形,本色厚皮纸,单面印刷,竖排,长 248、宽 92mm。票面主色调为蓝色和红色,背面无版式,一般都书写有文字或盖有印章,为钱票在流通过程中依 次签字画押。根据正面版式又可分为两型。
A 型:票面四周为内外纹饰带,内为梅花、玉兰、牡丹、蔷薇、石榴、荷花、海棠、桂花、 菊花、芙蓉、茶花、腊梅不同花卉纹饰,外为微雕全篇滕王阁序并诗,有装饰、防伪的作用;票面正中上部为楷书“顺興號”;票面中部表明面值“憑票取京錢 ××”;左侧为序 号“收 × 字 ××× 號 認票不認人”;右侧为时间“光緒 ×× 年 ×× 月 ×× 日”;票面中上部楷书“顺興號”与票面中部以带状蓝地梅花纹饰隔开,中有“曲阜縣城裡”五字;以上部分为蓝色印制。票面最上部为福禄寿三星图版;“憑票取”位置为财神手持“顺興號” 榜书图版,“錢”字偏下位置为蓝色“收销”印章,序号位置从上到下依次排有半个篆书 印文“小□謹□”、树叶型“顺興號”画押、半个篆书印文“長□子孫”,“光緒 ×× 年” 位置为展开式榜书钤印干支年号,已见有“癸卯”“乙巳”年,时间偏下位置为长方形上下两行楷书“車門內路西公府外庫發”钤印,印文四周环绕回纹,印章外上部另有“□□ 門裡”字,以上为红色印制。票面钱数、序号、具体时间为黑色手写。票面另有流通过程中手写签字或名章。
B 型:票面四周为锦地纹。票面正中上部为楷书“顺興號”;票面中部标明面值“憑帖取 京錢 ××”,“ ”字为九七合文;左侧为序号“× 字第 ××× 認票不認原人”;右侧为时间“光 緒 ×× 年 ×× 月 ×× 日”;日期最下方有“票” 一字;票面中上 部楷书“顺興號” 与票面中部以锦地纹隔开,中间双圆圈分别圈出 “曲”“邑”两字;以上部分为蓝色印制,其中 “憑帖取 ”为 黑色印制。票面最上部图版为两童子,一立一坐, 左侧有“顺興號” 牌记;中部“錢” 字偏下位置为蓝色“收销”印章, 序号位置从上到 下依次排有半个篆书印章“小□ 图 1 图 212 謹□”、树叶型“顺興號”画押、半个篆书印章“長□子孫”、篆书印章“山水會中人”, “光緒 ×× 年”位置为展开式榜书印章“乙巳” 年号,时间偏下位置为两行楷书“車門內路西 公府外庫發”印章,印文四周环绕回纹,印章 外上部另有“□□門裡”字,以上为红色印制。票面钱数、序号、具体时间为黑色手写。
第Ⅰ类在已发现整理的钱票中,数量最大, 保存状况较差。钱票正反两面有大量书写文字, 多为日期和人名,反映了该类型钱票流通使用 频繁,因此也磨损严重。“長□子孫”印章全文应为长宜子孙。票面蓝色“收销”印章应为 钱票已被顺兴号收回之标识。票面时间为光绪癸卯年、乙巳年,表明这批钱票的使用时间为光绪二十九(1903)、三十一年(1905),与 上文孔府档案记载的状告衍圣公孔令贻时间接近,其票面“車門內路西公府外庫發”印章也 与档案所说“缘本爵府顺兴外库与钱店往还开用期帖系属常情”的事实相符。这一类钱票采用蓝红双色套印技术,票面内容丰富,印制精美,A 型外圈全篇“滕王阁 序并诗”更是雕刻难度大,可见顺兴号钱票为防伪采用了复杂的印制技术。该类型应属于顺兴号钱票的标准样式。
第Ⅱ类:形制同为长方形,单面印刷,竖排,长198、宽 92mm。该钱票最大特点在于采用大红色纸印刷,正与孔繁银描述的“顺兴号,每到春节和寿庆喜事,就印刷红色钱票” 相符,表明该种钱票为衍圣公府喜庆之用。
该类钱票版式与Ⅰ类 B 型相近,票面四周亦为锦地纹。票面正中上部为楷书“顺興”;票面中部表明面值“寄存京錢 ×××”;左侧为序号“喜字第 ××× 號”;右侧为时间“光 緒 ×× 年 ×× 月 ×× 日”;日期最下方有“条”一字;票面中上部楷书“顺興”与票 面中部以上下双横线隔开,横线中间有“曲邑車門裡路西”;票面序号下部为半个印章, 与Ⅰ类“山水会中人”印章一致,右侧时间“光緒 ×× 年”位置为既有手写、也有展开式榜书印章,年号目前已发现的有“乙未”(光绪二十一年)、“丙申”(光绪二十二年)、 “丁酉”(光绪二十三年)、“戊戌”(光绪二十四年),均为黑色印制。票面书写钱数位置有模糊长方形印章,钱票左侧另有“收销”印章。票面钱数、序号、具体时间为黑色手写。少部分背面还有微雕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俯察品类之”107 字印章,印文四周环绕简化线条八仙人物:左侧三人,自上而下为吕洞宾、张果老、何仙姑;右侧三人, 自上而下为蓝采和、曹国舅、韩湘子;上为铁拐李、下为汉钟离。已发现的此类钱票保存完好,票面干净整洁,无流通类书写痕迹。票面序号“喜字第 ×× 號”,且已发现的该类不同年份的钱票在具体时间上均为十二月廿九日或卅日,面值较小,仅有“伍佰文”一种,均印证了该钱票为过年喜庆之用。该类型钱票作为喜钱之用, 或因缺乏流通渠道,故崭新如前,且整理发现数量极少,也可印证其并未在市面流通。
第Ⅲ类:形制为长条形,长宽大小不一。仅盖有数枚红色印章,票面钱数、序号、具 体时间均为黑色手写,书写内容在排版上与第Ⅰ、Ⅱ类相似。根据钱票印章可分为两型。
A 型:长 240、宽 89mm。盖有“顺興號”“顺興字號”钤印。最左侧序号与钱票有 竖向折痕,序号位置盖有“顺興號”钤印,票面与折痕处盖有“□記□號”“顺興號”骑 缝章。票面书写钱数位置有方形“顺興字號”钤印,并圈出钱数。右下角有长方形“顺興 字號”印章,印文四周环绕回纹。该型的“顺興號”钤印为树叶形,与第Ⅰ类钱票相同。时间目前发现的仅有“庚子”(光绪二十六年)一种。
B 型:长 260、宽 72mm。无明显顺兴号标识。笔者仅就其上印章的“长宜子孙”、 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俯察品类之”,分别与第Ⅰ、Ⅱ类同文印章相同,判断其为 “顺兴号”。该型在票面内容体例与 A 型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折痕和骑缝章。其中王羲之兰 亭序印章位于 票面上方,“长 宜子孙”在票面钱数位置, 另有“经手过 目”“ 砚 □” 钤印。时间为 光绪二十二年 。
第Ⅲ类严 格意义讲并不具备钱票的版 式,从纸张形式上看更像是 字据凭条,不 过因其票面内容序号、票面币值、时间与第Ⅰ、Ⅱ类钱票相似,且票面钤印在第Ⅰ、Ⅱ类钱票上均有使用,故暂归入钱票。这些钱票的数量相对较少,票面基本没有流通过程中产生的签字画押等文字信息,保存程度也较好,因此流通范围可能并不大。
顺兴号钱票作为衍圣公府开设的顺兴钱店发行的私家票据,在曲阜及其它县流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地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同时也是清末衍圣公府没落的重要证据之一。
目前整理发现的顺兴号钱票时间跨度上从光绪二十一年到光绪三十一年,与文献中光绪年间衍圣公府发行顺兴号钱票的史实相符。从钱票的内容上,时间较早者(第Ⅱ、Ⅲ类) 已具备钱票的功用,唯其版式形制尚不能完全称为钱票;而第Ⅰ类是标准的钱票形制,于光绪二十九至三十一年间大量发行,并在孔府田产所在省县范围内流通,从其现存数量、 票面信息上均可说明其流通广泛、使用频繁。本文现仅就钱票所呈现的文物历史信息做简要分析,而对于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经济信息,有待进一步发掘研究。
注释 :
[1] 孔繁银 :《衍圣公府见闻》,齐鲁书社,1992 年,第 82 页。
[2] 《东方圣城曲阜》编写组编 :《东方圣城曲阜》,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66 页。
[3] 同 [1],第 98 页。
[4] 何龄修、刘重日等著:《封建贵族大地主的典型—孔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第 357 页。
[5] 山东大学历史系 :《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第三编第三册,齐鲁书社,1981 年,第 124-128 页。
[6] 同 [1],第 9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