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鬓隔香红 玉钗头上风 ——由市博物馆《云鬓芳华——馆藏老银饰展览》说开来

字号:T|T
2023-09-07 16:52 来源:江城日报

双鬓隔香红 玉钗头上风

——由市博物馆《云鬓芳华——馆藏老银饰展览》说开来

袁庆先                 风 红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市博物馆举办的《云鬓芳华——馆藏老银饰展览》展出的头发饰品,有笄(簪)、钗、步摇、钿、扁方等。这些头发饰品做工精美,将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参观。

古代女子的主要头发饰品

       古代女子的头发饰品多种多样,除了帽、巾和假髻等之外,常见的还有笄(簪)、钗、步摇、钿、扁方和梳篦、簪花等。

       发髻高挽,云鬓斜簪。市博物馆展出的头发饰品,最先映入参观者眼帘的便是“簪”。

 

 

        “簪”最早被称作“笄”。两个字读音不同,但意符均从“竹”,是古代人用来别住绾起的头发,也用来固定弁(帽子)、冕的一种竹制“单根长针”。古时候,男女均用“笄”:男子用“笄”,是为了系冠,使之不坠落;女子用“笄”,是为了插入发髻,使之不散开。后来,“笄”逐渐演变成为女子专用的插髻发饰。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出嫁,谓之“及笄”。女子如果没有出嫁,到二十岁时,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笄”,礼后再取下。“笄礼”相当于男子的“冠礼”。“笄”还特指女子十五岁或成年。秦汉时期,“笄”开始被称作“簪”。东汉郑玄在为先秦典籍《仪礼·士冠礼》作注时指出:“笄,今之簪。”

      “钗”是在“簪”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由两股簪交叉组合而成的一种“双股长针”。

图片

       钗既可以用来绾住头发,也可以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钗的质地多为金、银、铜等。钗的使用方法有横插、竖插、斜插和倒插。使用钗的数量很随意,既可以在头发上插两支钗,左右各插一支;也可以插数支,视发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可以在云鬓两侧各插六支,合计十二支。

       “步摇”是附在簪、钗之上的一种贵重、华美的金玉首饰。

图片

图片

 

图片

       汉末,刘熙在《释名·释首饰》中解释“步摇”为:“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这里的“步”用作动词,指行走。因其上缀垂珠之饰,人动则摇曳,故名“步摇”。步摇插于女性鬓发之侧,以作装饰物,同时也有固定发髻的作用。其突出特征是,垂有流苏或坠子等金饰品。人走路时,金饰品会随之摇动。“清晨插步摇,向晚解罗衣。”南朝女诗人沈满愿在《咏步摇花》一诗中赞叹步摇道:“珠华萦翡翠,宝叶间金琼。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瑶瑛。但令云髻插,蛾眉本易成。”

“钿”是用金、银、玉、贝等制作的花朵状头饰。

图片

       钿不像簪、钗那样既有装饰作用,也有绾住头发的实用功能。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仅有装饰作用。钿的造型多为花鸟类,体积比一般的簪、钗小,没有可固定在发髻内的脚,需配合簪、钗使用,方能佩戴在头上。以碧玉制作的钿,被称为“碧钿”;用金银制作的钿,被称为“宝钿”;用翠鸟羽毛制作的钿,被称为“翠钿”;以金银为胎底并镶嵌珠宝翠饰的钿 ,被为为“花钿”。能够佩戴“花钿”的女子,多身份地位尊贵。“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长恨歌》中的句子,描写的是安史之乱后,杨贵妃在逃亡路上,发饰散落一地的凄惨景象。

     “扁方”是清末满族女子固定其特有发髻样式“两把头”的长方形发簪,又被称为“大横簪”。

图片

       “两把头”又称“旗头”或“旗发”,是满族女子的独特发型。满族女子梳“两把头”时,要用扁方衬托在下面。清代,贵族女子使用扁方,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控制发髻,使其不散落下来。扁方的材质繁多,有玉石、金银等。工匠们运用錾刻、镂空、花丝镶嵌、点翠、烧蓝等工艺,将代表吉祥的花纹装饰在扁方上,使之华贵璀璨。

       除了此次市博物馆展出的这些头发饰品之外,古代女性常见的头发饰品还有梳子、篦子和簪花等。簪花又称“插花”“戴花”,即把花朵插戴在发髻或冠帽外侧。各种材质的饰品与花朵相互映衬,呈现出别样的风景。古代,喜欢簪花的不局限于女子,在《水浒传》中,不少梁山好汉也喜欢簪花,如病关索杨雄“鬓边爱插翠芙蓉”,金枪手徐宁“锦鞍骏马紫丝缰,金翠花枝压鬓傍”……

溯源古代女子的头发饰品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用簪来固定发髻。只是那时人们制作簪的工艺比较简单,有的只是在簪的上面刻一些横、竖、斜纹,有的将簪的头部刻成球形、环形、丁字形及一些不规则的形状。殷商以后,骨质的簪出现。骨质的簪大多在头部镂刻精美的人形、鸟兽形和饕餮纹等作为装饰。秦汉时期的簪多以金玉制成,且花样日渐增多,制作工艺更加精巧。传说,一次,汉武帝经过李夫人的身旁,顺手取下她的玉簪搔头。自此,玉簪便有了“玉搔头”的称呼。“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杜甫的名句。

       古人往往“笄”“簪”互称,今人则常常将“簪”和“钗”混为一谈。钗分为两股,因其造型与树杈相似,最早被写作“叉”,后来演变为“钗”。最早的钗是用树枝、藤条和骨头制作而成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了金、玉、象牙等材质的钗。据《中国服饰简史》介绍,钗的普遍使用是西汉以后的事情。到了清代,钗的样式日渐繁多,用料也更加考究,制作工艺更加精湛。历史上流行的钗,在材质上,可分为金钗、银钗、铜钗、玉钗、琉璃钗、翡翠钗、玳瑁钗等;在式样上,可分为素钗、花钗、长钗、短钗等;在造型上,可分为蟠龙钗、鸾钗、凤钗、燕钗、蝶钗、鹦鹉钗等。

       文献中最早出现“步摇”一词,是在战国时代楚国文学家宋玉所著的《讽赋》中:“主人之女,垂珠步摇。”到了汉代,步摇更是被列入女性礼服的范畴。汉魏时期的步摇多以黄金制成,呈树枝状,且树枝的顶端各卷一个小环,上悬桃形金叶,制作非常精美。唐代时,步摇非常流行。当时的步摇多以金玉制成鸟雀形,鸟雀的口中衔一挂珠串。唐代晚期,“工匠们将步摇与花钗的形式结合,创制出来一种‘步摇花钗’,即在花钗上吊步摇”。到了宋代,“步摇花钗”演变成女性发髻两边展开的“博鬓”(一种两侧鬓发宽大的发型),一直延续至明代。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除了步摇和簪、钗之外,从魏晋开始,还流行一种头发饰品,后人称其为“钿”。钿最初是一种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膀、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颜色,剪作花、鸟、鱼、星、月等形状,粘贴于额头、两颊、嘴角、鬓边等处的装饰物。后来,人们以金银珠宝或碧玉等制作“钿”,将其附着于簪、钗上,成为一种女子独特的头发饰品。唐代贵族女子发髻上的钿,最多的达数百枚。翠鸟是一种水鸟,因背部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而得名。“翠钿”是先用金或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镶嵌在底座上。制作“翠钿”的工艺被称为“点翠”。“点翠”是我国传统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通过“点翠”工艺制作的头发饰品,色彩艳丽,富有光泽,永不褪色。

       “扁方”出现于清代。满族女子幼年时,因骑射,发式与男孩相同:前不留发,以免跃马疾驰时,头发遮住眼睛,只在脑后留有一条长辫。满族已婚女子多是绾髻,即将头发掠至头顶部,分成两把,在头顶梳成一个扁平形状的发髻,然后插上扁方、簪等饰物,再将脑后的余发处理成燕尾状,搭于后颈。这种发型被称为“一字头”或“两把头”。满族女子有戴假髻的习俗。大约在嘉庆年间,一种名为“架子头”的发髻开始出现。满族女子梳头时,在发髻内衬一个用铁丝制成的框架,把发髻垫高。到了咸丰年间,因受汉族女子的影响,满族女子的发髻越来越高,“架子头”也不断扩大,发展成为一种“高如牌楼”的假发髻。这种假发髻是用黑色绸缎制成的,上面插绢花、穗子一类的装饰物,被称为“大拉翅”。扁方是扁平的一字形,主要是为了固定“两把头”以及“大拉翅”等夸张的发髻造型,而使用的一种大簪,最长的可达40厘米以上。

       梳子究竟出现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不过,至迟在隋唐时期,已经出现了象牙梳、玉石梳以及各种金银制作的梳子。唐代女子流行梳高髻,式样非常繁复,且喜欢在发髻上插发梳作为装饰。与现代梳子单一的梳理头发的功能有别,在古人手中,梳子除了具有梳理头发的实用功能外,还有装饰的功能。

       簪花习俗在我国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在发髻上插花作为装饰。唐代女性以丰腴为美,盛行簪花习俗,常将茱萸、牡丹、梅花、杏花等插在发髻上。唐代诗人元稹的“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村中女儿争摘将,插刺头鬓相夸张”,杜牧的“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都是描写女子簪花的名句。《簪花仕女图》相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粗绢本设色画,原画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画面中,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子云髻高耸,博鬓蓬松,头上戴着各种花朵。唐宋时,扬州芍药与洛阳牡丹齐名。北宋王观在《扬州芍药谱》中写道:“扬之人与西洛无异,无贵贱皆喜戴花。”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也写道:“妇女头上戴真牡丹、芍药,或罗帛作生色花,在宋代特别流行。”

头发饰品文化的传承

      汉语言文字中有许多词汇源于头发饰品。“冠冕”是周代帝王群臣参加祭祀典礼时最贵重的礼冠。冠冕的顶部有一块长形冕板,前沿挂有若干串珠玉,名叫“冕旒”。悬挂“冕旒”意在提醒祭祀者,在祭祀活动中不看不正之物。“视而不见”即来源于此。冠冕在两侧耳朵旁各垂一颗珠玉,叫作“充耳”。“充耳”不直接塞入耳内,只是悬挂在耳边,以提醒戴冠者勿轻信谗言。“充耳不闻”即源于此。

       簪不仅是发饰的一种,还是古时候情人间的定情物,相当于现在的戒指。广西东兰一带的壮族、瑶族有春节击铜鼓祈望好年景的习俗。春节,未婚女子常用银簪连同自己的发辫一起敲击铜鼓,并将银簪作为定情物,赠送给在场的意中人。婚后,丈夫要将银簪插回妻子的头上,以祈愿夫妻俩生活幸福,白头偕老。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里的“花黄”,即花钿。人们将女中豪杰常称为“巾帼英雄”。用“巾帼”代指女性,也来源于古代的头发饰品。汉代,“巾帼”是一种女性戴的假发髻,用竹篾或金属丝为框,裱糊一层黑色的缯帛,以代替头发。使用时,将其直接戴在头顶,再用簪、钗固定。古籍中“亮遗懿巾帼妇人之饰以辱之”是说,三国时,诸葛亮为了激怒司马懿,送上“巾帼”等女性头发饰品,讥讽司马懿胆子小。

       贫苦人家的女子没有金钗、银钗。她们常用荆条制成“荆钗”,后世便以“荆钗”比喻贫穷女子。“荆钗”又被称作“拙荆”。古时候,男子在长辈面前常以“荆钗”或“拙荆”为谦辞,指代自己的妻子。有人认为,“钗”谐音“拆”,暗示“别离”。但也有人认为,钗是男女间的定情信物。钗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插入头发内的双脚,被称作“钗股”;钗股的交汇处,被称作“钗头”。钗头是钗的精华部分,主要起装饰作用,造型丰富,分龙钗、凤钗、鱼钗等。按其质地分,有金、银、铜和翡翠、玳瑁、琥珀、琉璃、珊瑚等。一般认为,铜钗贱于银钗,只有家境贫寒的女子才用铜钗。不过,因为鎏金铜钗的寓意深远,反而获得人们的喜爱。鎏金铜钗在价值上低于金钗,只是在铜钗的表面涂了一层薄薄的金液,使其成为金面铜芯。但因“铜芯”与“同心”谐音,于是成了男女相爱的信物,寓意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郭沫若认为:“遗品大率出自无名之手。”我们的先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拥有坚强的生命脉搏,经历千万年,永不衰退。市博物馆展出的这些雍容的老银饰藏品,向参观者展示了华夏民族高贵、典雅的审美情趣。这些头发饰品因为贴近生活,而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人的生活面貌。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