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 家猫的驯化历程

字号:T|T
2023-08-09 16:39 来源:大众考古
图片

塞浦路斯岛人类与猫的墓葬

 

图片

猫的起源与驯化

图片

 

对动植物的驯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复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家猫作为一种常见的宠物,自古以来深受人类喜爱,尽管猫的驯化历史相对来说较短,但在家畜驯养史中却占据重要地位。

 

今天的家猫所有品种都是野猫(Felis silvestris)这个单一种的后代,但至今仍无法判断究竟是哪一野猫种群进化成为今天的驯养种,于是研究者提出不同假说,认为野猫因受到人类干预而逐渐向家猫演变并逐渐在人类精神世界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过程,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证据。

 

图片

塞浦路斯岛

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岛与亚洲大陆相隔60—80公里。2004年,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维涅和同事宣称在此发现人类将猫驯化为宠物的最早证据。在塞浦路斯岛基罗基蒂娅和希罗罗坎博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中,他们在一座墓葬旁发现了一只葬于墓主身旁的猫。遗址为岛上较早的人类居所,可追溯到公元前9500年左右。猫的墓穴呈椭圆形,猫的骨骼除腰椎、骶骨、盆骨、尾骨外,其余骨架完整。墓葬填土与人类墓葬一致,头均向西,与人类的摆放方式也一致。由于这只猫的盆骨部位缺失,性别无法确定。墓葬中埋有贝壳、磨光的石头和少量装饰品。

 

这只猫四肢的长度比历史上和现在的家猫要长得多,如肱骨最长为119.5毫米,比红海海岸库塞尔记载的较大的雄性罗马家猫的肱骨还要长,超过了已知欧洲家猫的最大长度。虽然肱骨尺寸是否能够作为判断家、野猫的标准还存在一定争议,但塞浦路斯岛墓葬出土的猫骨骼与现代家猫存在一定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图片

古埃及

结合早期埃及艺术中的猫和约公元前4000年的猫骨骼遗骸,大多数学者认为目前的家猫可能是在古埃及驯养的。

 

古埃及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猫图案小护身符能到公元前2300年,最早的家庭中猫形象出现在公元前1950年左右。贝尼哈桑(Bani Hasan)的巴凯特三世(Baket III)墓的一幅画描绘了猫与鼠对峙。公元前15世纪中叶,底比斯陵墓中家养猫的形象变得越来越普遍,而且此时的猫很可能已经被驯化,通常被描绘成坐在墓主妻子的椅子下,在吃鱼、啃骨头或与其他家庭宠物玩耍。此时埃及家庭中猫的存在极为普遍。猫艺术化的第一个迹象可追溯到公元前1350年,以图特摩斯王子石灰石石棺上精心雕刻的猫为代表。

 

图片

埃及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王子石棺上的猫形雕刻

 

猫在古埃及备受推崇,甚至被奉为神灵。尽管猫捕捉啮齿类动物的能力增加了它们的价值,但古埃及人更喜欢将猫作为祭品和家庭宠物饲养,很少考虑其实际的功用。制作动物木乃伊是古埃及的一项传统,埃及的动物木乃伊可分为4类:宠物、受尊敬的神、食物和还愿祭。后埃及时期(公元前664—前332年,第26—31王朝),古埃及人将大量猫制成木乃伊。多数情况下把猫制成木乃伊不仅因为猫生前作为主人的伴侣,死后依旧希望长久陪伴,更多的是猫木乃伊可以传递心愿,作为沟通人神的媒介。埃及各地数以百万计的猫木乃伊被供奉并埋葬在巴斯特圣地,齐维克和利希滕贝格对还愿祭猫木乃伊进行X射线照相显示,大多数猫都是非自然死亡,主要原因是脊柱脱位或颅骨骨折。为满足还愿祭的需求,古埃及人建了养猫场,饲养大量猫咪。

 

图片

亚洲地区

印度河河谷是东方最早驯化猫的地区,但目前考古证据不多。印度河流域哈拉帕遗址(约公元前2500—前2100年)出土过猫的遗骸和一只猫的脚印。距今2000年左右的梵文作品提到人们在家中饲养猫。印度人敬仰象征母爱的送子女神Shashthi,她的坐骑是一只黑猫,也被认为是送子女神本尊的化身,出现在送子祈福、关爱幼童的故事设定里,甚至每个印度家庭都有喂养猫的义务。

图片

印度神话中猫的形象

 

中国文献中最早记载猫的是《诗经·大雅·韩奕》,其曰“有熊有罴,有猫有虎”,这个猫是家猫还是野猫不得而知,但将猫与虎一道归入野兽之列,证实其地位非同一般。《礼记·郊特牲》记载:“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此时猫的功用已有明确说明,且猫被奉为“蜡祭八神”中的猫神。《诗经》中也有“有猫有虎,猫食田鼠”的记载。

 

陕西华县泉护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过猫科动物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它们生前食用过大量的C4类植物,与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相似,表明其食物来源多为人类的食物残渣,或许还捕食啮齿类动物。遗址中还发现啮齿类动物通向谷物储藏坑的洞穴。由此可知,驯化是人与动物之间一种互相满足需要的共生行为,即猫在人类居住区扮演着啮齿类动物捕食者的角色,保护村庄中储存的谷物免受威胁,而人类的食物也对猫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学者对泉护村遗址猫科的肱骨及髂骨样本进行测量,并与欧洲家猫、野猫标本分别进行对比,所得结果符合欧洲家猫的数据范围。

 

北京大葆台一号汉墓北回廊陶鼎和陶瓮内出土过猫骨,推测这些猫为墓主生前豢养的宠物。汉长安城城墙西南角出土有“家猫”骨骼,可能也是先民饲养的宠物,又因它与其他作为餐厨垃圾的动物骨骼共出,“家猫”又被归入“肉食资源”之中。不过,大葆台汉墓猫骨分散出土可能与墓葬遭受盗扰有关。

 

目前发现的中国承载猫文化最早的实物为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彩绘猫纹漆盘,它是盛食之盘,盘内铭文“君幸食”即劝君进食。盘内黑漆地上绘三猫一龟,周围以朱漆和灰绿二色绘云纹,内部圆心处绘有一只俯卧地上的猫,回首翘尾、憨态可掬,外围同心圆环中也绘有与中心呈三点对称环绕的三组猫。盘中每只猫均朱漆单线勾勒,内涂灰绿色漆,朱漆绘耳、须、口、眼、爪、牙和柔毛,画面特别突出了猫大睁的双眼和长尾巴以及龟的长颈,形象颇为生动。我国古代文化中龟是长寿的代名词,被视为祥瑞,与龙、凤、麟并称“四灵”,反映出古人希望延年益寿的美好心愿。

图片

彩绘猫纹漆盘,口径 27.8 厘米,高 6.2 厘米(湖南博物院藏)

 

 

图片

多学科论证家猫谱系

图片

 

学者们对现存猫科动物进行系统发育关系的形态学研究、分子研究和现代线粒体DNA研究,结果表明现存猫的37个物种可分为7个主要的系统发育类群或谱系,说明家猫的独立起源中心有7处,其中是否存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目前仍不得而知。

图片

 

图片

词源学

美国生物学家比德尔1977年在The CAT:History,Biology,and Behavior一书中提出词源学上的证据佐证猫起源于北非或西亚。英语单词“cat”、法语单词“chat”、德语单词“Katze”、西班牙语单词“Gato”、拉丁语单词“Cattus”和现代阿拉伯语单词“Guttah”,似乎都源自埃及努比亚王朝的单词“Kadiz”,意为猫。同样英语中的“Puss”和“Pussy”,以及罗马尼亚语中的“Pisicca”一词被认为来自“Pasht”,这是古埃及月亮女神巴斯特的名字。

 

图片

遗传学

根据最新的遗传学研究,牛津大学德里斯科尔等学者在Genetic applications in wild felids中认为猫的驯化起源于近东地区,母本是5种不同的中东山猫,约在1万年前被驯化。当地居民将驯化的家猫用于贸易、交换等。现在阿拉伯半岛人迹罕至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在遗传学方面十分类似家猫的山猫。

 

图片

系统发育学

猫科(Felidae)是食肉目中肉食性最强的一科,猫科至少可以分成3个亚科或谱系:家猫谱系、豹谱系和虎猫谱系。家猫谱系包括7个猫科物种,其中人们最为熟悉的当数家猫(Feliscatus)。化石证据表明家猫谱系的整个进化历史是以形态相似的小型猫类出现为特征的。

 

2007年,家猫被定为野生斑猫的驯化型亚种。2017年,国际自然联盟(IUCN)接受国际动物名命名委员会(ICZN)的提案,将家猫这一亚种升格为种,这足以证明在系统发育学方面,家猫是由人工驯化培育而来,且正式成为独立物种。

 

图片

生物学

生物学家认为,过去的猫并不像其他被驯化的家畜那样完全依靠人类生活,而是保留自己独立生存的技能,之所以会如此,与猫善于独居有关,因此猫即便被驯养,也并未丧失狩猎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人类为得到血统纯正、外表美观、性格温驯亲人的家猫,通过回交、杂交等手段进行定向选育,从而不断产生新的品种,是否具有野外独立生存和狩猎能力并不在繁殖的考虑范围内。在这种模式下,如今的绝大部分家猫都不具备野外生存和狩猎能力。

 

图片

猫的驯化及其原因

图片

 

一般来说,人类对动物的驯化是因为它们身上有奶、肉、毛皮、劳力可供使用,或者是因为它们可以对人类及其家畜起到保护作用。随着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定居成为农业人群主要生活模式,人类在定居地需要储存粮食和种子,因此需要固定的窖穴等设施,由此也吸引来啮齿类动物。考古学家在以色列发现的人类最早的野生谷物窖藏(约1万年前)中,就能找到来自南亚次大陆的啮齿类动物残留物。这些家鼠在野外不敌本地的野生鼠类,而当它们把巢穴建入人类居所后,却发展壮大起来。鼠类的泛滥对粮食储藏造成严重威胁,猫可以捕捉鼠类,保护粮仓不受侵害,这一能力提高了猫科动物的利用价值,并为它们提供一个更为持久的生态位。

 

生物学家瑟普尔在Behavioral associations with breed,coat type,and eye color in single-breed cats 一文中认为人类在动物驯化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因为人类习惯于捕捉和驯服野生动物,并将其作为宠物饲养。这种宠物饲养在自给自足的狩猎社会中非常普遍。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瓦因等学者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塞浦路斯岛,与墓主同穴埋葬猫的做法强烈暗示这一原始的人猫关系是基于情感需要,不仅仅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鼠最初生活栖息在山野,猫藏身于丛林之中,随着人类农业的产生与定居生活的选择,鼠与猫与时俱进地建立了与人类的新型关系。

 

当古动物学家掌握足够多的证据证明动物的外观形态发生一些变化,如面部改变和牙齿的尺寸减小或缩短时,通常会使用“驯化”一词,用来定义动物在遗传层面上发生的较为彻底的改变。然而变化初期,即人类干预介入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动物可能不会出现形态上的改变,因此使用“驯服”一词来描述家猫的早期历史,表示其不存在明显的形态变化,可能更为贴切。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指出:“猫在许多情形下必须自谋生活和懂得逃避各种危险,但由于使猫交配是困难的,人在实行有计划的选择方面便毫无成就,而在实行无计划选择方面,也很少有成就。”家猫一旦脱离人的饲养,便会很快恢复其原始祖先的性状、肤色和习性并重新成为野猫。波兰托伦哥白尼大学动物考古学家玛格达莱娜·克拉伊卡兹指出,猫的驯化方式是一个复杂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可能是村庄中存在的垃圾堆和储存的谷物吸引了诸如鼠类的啮齿类动物,进而吸引当地的野猫进行捕食。野猫的这种生存式的捕猎行为帮助人类消灭鼠害,因此人类开始给猫提供食物和住所,使其保护居住地的谷物不受啮齿类动物破坏。综上,猫的驯化是一种自我选择的行为,这种互惠互利的伴生关系促成了人类与猫的和谐。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