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殿堂,是弘扬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窗口。其中,馆内文物翻译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各博物馆内文物说明牌以及导语的外文翻译成为团队的重点调研对象。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调研时,我们特别注意到其镇馆之宝青铜鸟形尊,整体呈鸟形,嘴部酷似鱼嘴,通体饰细密的羽纹,且羽纹上有规律地镶嵌绿松石,其工艺水平和铸造技术是难得的艺术精品。按古代青铜器类型划分,它本应是酒器“尊”,但该器物通体上下除鱼形嘴外,没有其他孔,只能暂定名为“鸟形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把它翻译为“Bronze Zun (wine vessel) with Bird Design”,采用加注法对“Zun”的语义空缺进行了有效补充。这样的翻译看似简单,却能有效规避文化意象转化错误,避免外国游客对文物的错误解读。除此之外,部分文物名称中的生僻字也加大了文物翻译的难度。山东博物馆在翻译带有生僻字的器物时,选择了直接翻译其用途,省去了音译,这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例如:文物“红陶圜底盉”,“圜底”即圆弧形底,“盉(hé 音禾)”是一种盛水器,既可以装水来调和酒,也可以用作盥沐的水具。山东博物馆将其译为“Round-foot Red Pottery Wine Vessel”,虽然没有与汉字一一对应,但体现了该文物“圆底”和“作为酒器”的特点,可以帮助外国游客更好理解史前时期齐鲁大地上先民的生活风貌与工艺水平。
文物翻译是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要素之一,如果博物馆利用优秀的外语译本,再辅助以一定的宣传方法,那么中国博物馆的海外影响力将更加扩大,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现代科技:提升展览效果
近年来,在科技赋能下,我国文化事业进入大规模应用现代科技的新阶段,文化创造力和活力更加迸发。博物馆的数字化升级,提高了文物研究和保护能力,丰富了文物展示和阐释的方式,让文物真正活起来,给博物馆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可能。大家一走进郑州博物馆“创世王都”展厅,就被巨大的3D全息投影屏幕深深吸引。大屏上的兽面纹铜方鼎从一侧飞入并进行360度旋转,全方位展示文物细节,以真实生动的表现力给观众带来强烈震撼的视觉冲击。据工作人员讲述,该技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三维图像,游客无需佩戴3D全息眼镜,便可多角度浏览三维立体影像。除此之外,在“豫声豫调”展厅,还放置有虚拟换装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将服装的2D图片或3D模型叠加到观众身上,再把效果在屏幕上呈现出来,实现虚拟戏服与体验者完美结合,让观众生动感受豫剧魅力。
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在手机客户端小程序上线了全景游览服务。观众扫描景区二维码,即可看到以博物馆内外景点为主要内容的小程序,游客在微信端即可畅游城墙遗址。同时,博物馆还推出了“线上含光”小程序,为观众提供有关文物的讲解,通过漫画、视频的形式让人们边走边学,大大提高了游览体验。
随着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创产品正成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博单位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源泉。
近年来,一些文博单位依托馆藏资源开发各类文创产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同时,满足人们高品质的文化消费需求。这不仅提高了博物馆的综合吸引力,还促使一些文化体验场馆一步步迈向城市文化综合体。我们通过对海外民众的问卷调查发现,63%的受访群众表示愿意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来进一步了解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文创产品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玉佩造型棒棒糖和盲盒款双连壶造型棒棒糖,利用糖果自带的光泽呈现玉佩通透莹润的质感,通过色彩的搭配点缀进行做旧处理,还原文物真实细节,造型惟妙惟肖,并且每一款棒棒糖都配有对应的文物介绍,真正做到有颜、有趣、有料。苏州博物馆则将镇馆之宝“吴王夫差剑”摇身一变,成为毛绒绒的“胖宝剑”,同时以局部机绣的方式保留了剑身铭文细节,深受年轻人喜爱。徐州博物馆推出的“运气”系列文创,取“云气”之谐音,以汉代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云气纹作为主要元素,蕴含了汉代民众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的美好期许。该系列手账、背包等一经推出,深受汉文化爱好者欢迎。而该馆运用商业模式开发文创产品,将文物元素与本土元素相结合用于服装设计研发,定位准确,理念新颖,也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博物馆承载着厚重历史,凝结着民族记忆。通过对各地博物馆的实地调研,我们各自收获了独特的感悟,对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兼容并包、历久弥新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文博文化有了更多面、更细致的认识,更加坚定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外推广的决心。未来,我们将继续到各博物馆开展调研,坚持对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访谈,深化研究,总结经验启示,为新时代文博事业的讲述方式贡献青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