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军事百科全书《武备志》的最后一卷,附录着一份名为《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就是大名鼎鼎的《郑和航海图》。正是这份附录在《武备志》中的地图,为我们展现了郑和下西洋的时代壮举。
《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局部)
近代以来,对于郑和下西洋的研究层出不穷,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也为国人熟知。然而,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总有一个疑问萦绕心头——下西洋这么大的行动,为何选择宦官郑和?毕竟,明永乐年间,文臣武将、人才辈出,难道没有合适的人选代表大明出使吗?
历史问题一定要放到当时的背景下解读。在明代永乐期间,郑和是最好的人选。
为什么下西洋要派遣一位宦官呢?
永乐年间,中官或说宦官,正是外交使臣的主力人选。根据《明史》记载:“当成祖时,锐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贵。西洋则和、景弘,西域则李达,迤北则海童,而西番则率使侯显。”由此可见,宦官作为朝廷使臣出使域外,并不是郑和的专属,而是永乐时期的普遍现象。那么,明成祖朱棣为什么热衷于让宦官当使臣呢?
一切还要从洪武年间说起。关于明初的太监群体,对明史稍有了解的读者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曾立一铁牌于宫中,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这一般是作为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的证据而被反复提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朱元璋就不会使用宦官参与其他事务。对于朱元璋来说,“阉寺便习,职在扫除,供给使令,不假以兵柄则无宦寺之祸”。只要宦官不职掌军政大事,就不会对国家构成威胁。因此,早在洪武时期,宦官除了在内宫传达使令外,也向外宣谕政令、进行赏赐。而与此同时,洪武时期的官方外交机构行人司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使得宦官开始登上明代的外交舞台。
朱元璋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设立了行人司。根据洪武年间《诸司职掌》的记载,行人司有司正一员,左右司副二员,行人三百四十五员。行人司的职责是传旨、册封等事,具体包括:颁行诏敕、册封宗室、抚谕四方、征聘贤才及赏赐、慰问、赈济、军务、祭祀等事务。明代与周边国家的外交事宜,也就是所谓的“抚谕四方”,正是由其负责。但是从今天来看,如此重要的部门,其在设立时,仅仅是一个“九品衙门”,到了洪武二十七年(1394)才将行人司正的品秩升为七品,规定行人司要以进士充任,同时将人数减少到40人。显然,洪武年间,朱元璋对于外交事宜并不十分热衷,洪武十年(1377),明朝派往南洋的使节在爪哇遇害,明廷也无所作为。这也怨不得朱元璋,经过残酷的元末战争,朱元璋好不容易才统一中国,国家百废待兴,其重点还是恢复国内经济。对于周边国家,朱元璋采取的是安抚政策,为了减少朝贡带来的经济负担,甚至限制周边国家的使团规模。因此,其限制行人司的发展,也是情理之中。
《明太祖朱元璋正形象轴》。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虽然朱元璋压低了行人司的品级与规模,但外交事务的繁难是不会改变的,尤其是行人司由进士出身的官员掌管后,还有一个弊病,就是官员并不通晓外语。明代的科举,外籍进士并不多见,像洪武四年(1371)高丽人金涛得中三甲进士被委以官职的事迹只是凤毛麟角。科举选拔的官员,对于外语并不通晓,处理外交事务也就力不从心。而此时的明政权中,却有一大批“外籍”宦官。因缘际会之下,宦官开始走向明代外交舞台。
明代内宫中的宦官,部分继承自元代,其中就有各种民族的宦官,而且,洪武年间,朝鲜、安南、琉球等国更是向明廷“贡献”了大量阉人,在明军征伐四方过程中,也挑选俘虏进行阉割,充任宦官(郑和应属此列)。派遣他们作为使臣或者文官使臣的助手,也就顺理成章。洪武时期,就有多次派遣朝鲜族宦官出使朝鲜半岛的记录。
1600年前后朝鲜绘《中国图》
到了永乐时期,宦官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朱棣以靖难之役取得皇位,而靖难之役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朱棣除了兵员少、地盘少,还要面临人才少的困境。靖难之后,朱棣所封的勋爵之中,大多为洪武时期的中低层军官,位高如成国公朱能,原本只是燕山中护卫副千户(从五品)。因此,朱棣当时依靠了其麾下的宦官,参与战争。这些宦官,也不负其望,多有战功。《建文朝野彙編》曾言:
靖难初不独名将甚多,而内臣兼智勇者亦往往有之。王安即不花都,女直人;孟骥即添儿,即西番人;郑和即三保,李谦即保儿,并云南人;云翔即猛可旧,嘉禾即哈刺帖木,并胡。皆内臣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战阵,多建奇功,后皆为各监大监,出或镇边藩焉。
其中,女真人王安与王彦,作战最为勇猛,常常作为前哨出战,两人后来分别出镇宁夏、辽东。在朱棣眼中,这批忠于自己又颇具能力的宦官,已经进入了自己的“储备干部”名单,待自己即位后,必将获得重任。
朱棣即位后,纷纷将这些宦官提升为太监,掌管各种事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出使四夷,宣扬国威。除了郑和下西洋外,上述的云翔、嘉禾都是少数民族,且曾作为使臣出使瓦剌、朝鲜。而除了这些从龙之臣,郑和的副使王景弘、出使西域的侯显(藏族),都为明代的外交事务做出了贡献,尤其是侯显,作为藏族人,不仅曾跟随郑和出使西洋,还因通晓藏地语言、风俗,擅长与南亚诸国打交道,代表明廷出使尼泊尔、印度、孟加拉等南亚诸国。期间不辱使命,与南亚诸国建立邦交,又加强了中央王朝与西藏地方的联系,被称为“劳绩与郑和亚”,是与郑和齐名的外交家。
《明成祖朱棣像轴》,杨令茀摹。来源/故宫博物院
当然,明成祖以宦官作为正使出使海外,也是出于集权的需要。宦官有生理残缺,其所有的权势、荣耀均来自皇帝。在皇帝眼中,宦官是自己的“私属”,远比文官亲近,是自己的忠实奴仆,参与重要事务也是理所应当。尤其自明代以来,就有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传言,若是下西洋途中真有建文帝的消息,自然是由身为宦官的朱棣亲信郑和掌握更为稳妥。
从以上内容不难得知,以宦官作为使臣,是永乐时期的普遍现象,郑和以宦官身份下西洋是名正言顺的。
郑和家族有过到西亚的经历
在诸多太监中,为何又独独选中郑和呢?从永乐帝的角度看,以郑和作为正使下西洋,出使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东非,有以下两大优势。
郑和七下西洋图
首先,符合明代宦官出使的“地域规则”。明代宦官使臣,一般是由掌握当地情况的人担任,朝鲜半岛出身的,自然出使高丽、朝鲜;中南半岛出身的,自然出使安南;侯显是藏族人,就负责出使南亚。而下西洋的沿途多为伊斯兰教国家,因此,下西洋的正使必须了解西洋风俗,通晓西洋语言。在明成祖朱棣青睐的一众太监中,郑和是最符合条件的。根据郑和父亲墓志铭《故马公墓志铭》,可以大概了解郑和的家族信息:
公字哈只,姓马氏,世为云南昆阳州人。祖拜颜,妣马氏。父哈只,母温氏。公生而魁岸奇伟,风采凛凛可畏,不肯枉己附人。人有过,辄面斥无隐。性尤好善,遇贫困及鳏寡无依者,恒保护赒给,未尝有倦容。以故,乡党靡不称公为长者。娶温氏,有妇德。子男二人,长文铭,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
郑和父亲、祖父均有“哈只”之名,揭示了其并非普通穆斯林家庭。“哈只”,意为“巡礼人”,是只有在前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的信徒才能拥有的名号。也就是说,郑和的祖父与父亲都曾经前往麦加,郑和虽然幼年就被掳掠至南京,但对于前往西亚的旅途,仍旧有所了解,选择郑和这一了解西亚风土的宦官作为下西洋的正使,再合适不过。
其次,在笔者看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郑和能力出众。关于郑和的生平,尤其是下西洋之前的经历,正史记载并不丰富。《明史》虽然为郑和立传,但关于其下西洋前的生平,也仅有:“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寥寥三十字,其他史料亦是惜字如金,如万斯同《明史稿》言:“郑和,云南人。成祖靖难时,常以内官敢战者数人为裨将,和与焉,战数有功。及成祖正位,遂授太监,使典兵。”明末清初傅维麟所著《明书》言:“郑和,洪武中入宫。丰躯伟貌,博辩机敏。太宗即位,为司礼太监,大见宠异。”与郑和同时代的著名相士袁忠彻著有一本《古今识鉴》,记录了其对于当时人物相貌的描写。关于郑和,书中如此描述:
内侍郑和,即三保也,云南人。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法及此者极贵。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后以靖难功授内官太监。永乐欲通东南夷,上问:“以三保领兵如何?”忠彻对曰:“三保姿貌材知,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遂令统督以往,所至畏服焉。
尽管史料中对于郑和下西洋前的描述并不算多,但也基本勾勒出其形象——一个相貌堂堂、才思敏捷、功勋卓著的能臣。郑和作为云南少数民族的俘虏被送至南京宫廷中,本身就是经过选择的。当时选送俘虏为宦官的标准就包括样貌要好、人要机灵。因此,郑和本身是一个非常聪明又长得好看的人。更难得的是,其能力出众。
《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的郑和像,右坐者为郑和。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朱棣的靖难之路并不顺利,多次面临生死考验。此时作为宦官的郑和,不大可能独自领兵作战,而是如万斯同所言是作为裨将,也就是副将作战,且极有可能是朱棣营中的裨将,之所以能数次获得战功,也就必然能得到朱棣的赏识。古代作战,获得战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为将者,要有见识,有魄力,更要能以身作则,才能统领好军队。获得战功者,更是其中的翘楚。不过,关于郑和的战功,尚无定论,毕竟史籍之中并无明确记载。流传下来的《郑氏家谱首序》(郑和虽然是太监,但其兄有子,或过继给郑和,因此郑和亦有“法律意义”上的后人,明代《龙江船厂志》就有“太监郑和子孙”之语。)言郑和在“郑州之战”表现出色才被赐姓郑。但靖难之役中并无“郑州之战”,亦有学者提出“郑州之战”其实是“郑村坝之战”之误,但都没有可靠的实证。但无论如何,郑和在靖难之役的卓越表现,必定让朱棣极为满意。在被列为储备干部的诸位宦官之中,也是翘楚。
而郑和的统兵能力,在下西洋的途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宏大,无需赘言。尽管郑和船队是沿着海岸线航行,但也并不意味着航行是一帆风顺的。当时,在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聚集了大量海盗劫掠商船,对南洋航线产生了极大威胁。郑和在第一次下西洋回航途中,将其平定。根据《明实录》的记载:
初,和至旧港,遇祖义等,遣人招谕之。祖义诈降,而潜谋要劫官军。和等觉之,整兵堤备。祖义率众来劫,和出兵与战,祖义大败。杀贼党五千余人,烧贼船十艘,获其七艘,及伪铜印二颗,生擒祖义等三人。既至京师,命悉斩之。
明代《倭寇图卷》(局部),描绘了明代靠海官军抗击倭寇的历史,现藏于东京大学。来源/书格
郑和一举解决了盘踞南洋多年的海盗,不仅肃清了航道上的威胁,更使得明军声威大震。此外,郑和还多次率军平定他国叛乱,南洋、西洋诸国纷纷来朝,不仅仅是有感于大明的恩义,更是慑于大明的军威。而郑和在洪熙年间,则以南京守备太监的身份镇守南京,这也是对其军事能力的认可。
原本作为俘虏的郑和,通过靖难之役出彩表现,获得了朱棣的青睐,最终得以担任下西洋的历史使命,为后人所铭记。这既是时代给予的机遇,也是郑和自身卓越才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