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原状陈列发展历程研究

字号:T|T
2023-06-16 16:28 来源:博物院杂志

      自故宫博物院建院之初,对于“保存原状,公开原状”就尤为重视,但后因文物南迁,故宫原状遭到破坏。1949年后为恢复原状陈列,故宫博物院逐渐尝试通过复原宫殿更早时期的“陈设风格”,来反映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宫廷生活场景和文化氛围。20世纪80年代以后,其原状陈列逐渐向科学性陈列、多角度利用发展,更加注重原状的“真实性”,并逐步探索原状与专题展览结合、搬迁原状陈列、制作原状虚拟场景等多种利用模式,极大地拓展了原状陈列的内涵。本文结合故宫博物院院藏档案及相关研究,详细梳理了故宫博物院原状陈列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每个阶段具体的价值与影响,以期对未来原状陈列工作有所借鉴。

     原状陈列是故宫博物院极具特色的一种展览类型,主要反映了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帝后活动的历史面貌。古代宫殿室内的原状能完整保存的不多,现在所看到的原状陈列大多是经过专家考证后恢复的。故宫博物院从最初的保存原状,到风格性复原陈列,再到科学性复原陈列,虽都被称作原状陈列,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使用了不同的方式与方法。

     目前,故宫博物院原状陈列的研究大部分是参与过陈列的人员对工作过程的纪实,还有一部分是基于陈设档案与明清生活方式的梳理,说明陈设蕴含的思想理念。对于不同时期的宫廷原状陈列理念,学者多有涉及,但陈列方式的变迁却很少有人关注。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厘清原状陈列实践的具体发展脉络,对未来陈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1原状的保存与破坏

    1924年北京事变后,北洋政府将溥仪驱出清宫内廷,组织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逐渐理清故宫的情况,逐步推动皇宫向博物馆转变。1925年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是“鉴于形势之孤危,非急急成立博物院使速成公开之局,无以杜觊觎之心”。因此,最初故宫博物院的原状陈列是在文物点查过程中仓促开展的,并无明确的指导思想,只简单保存了溥仪出宫时的原状(图1)。许多屋宇只能隔着玻璃往里看,有的窗台上摆满了各式外国玩具(图2)。

图片

图1  储秀宫南窗炕几上之饼干匣及残余苹果

(陈万里摄)

图片

       图2  翊坤宫体和殿东屋南窗之一部

  (陈万里摄)

原状能被保存下来,并非偶然。当时故宫文化遗产的点查与保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清宫物件规则》中对点查工作几近严苛,点查登录簿上的记载页被刊印公开发售,以取信于国人。因此原状得以较为完整地被保留下来,这也奠定了故宫博物院原状陈列方式的基础。

当时人们对于“保存原状”其实是遵循一定原则的,是展览计划中重要的一部分。《1929年故宫博物院工作报告》中关于“参观情形”的描述表现出当时的展览经营策略:“本院参观,向分三路。中路有乾清、交泰、坤宁各宫殿,为宫中主要之地。并附设各类古物陈列室,以点缀其间。西路为清代帝后燕居处,足以表现宫中生活状态。亦一有趣味之地点。外东路,系清高宗为太上皇时颐养处,又有关于文献各种陈列品,可以研究史料。”由此可见,此时原状陈列是帝后居住的原貌或宫廷礼制的原状,主要集中在西路,用以表现宫中生活状态。

九一八事变之后,故宫博物院决议将文物南迁,以免文物罹于浩劫。当时由于三馆同时装箱,原状陈列中的展品也被一并打包,汇编了文物装箱清册。但是清册主要是为了清点文物数量,并没有标注文物的位置信息。可见,文物南迁改变了宫殿内的展品和展品原始位置,部分文物因此流失、损坏,很多宫殿内不再保持原状。

综上,在那个博物馆理论和陈列体系并不健全的年代,人们对原状陈列的概念并不明晰,但是对于保存帝后居住的原状和宫廷礼制的原貌是具有共识的。然而,文物南迁打破了“保存原状”的展陈模式,故宫博物院的原状陈列不得不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2风格性复原陈列与复原工作的停滞

1949年后,在全国文化艺术工作逐步开展的大背景下,故宫博物院开始整理、改革工作。1951年初成立陈列部,统一管理全院的陈列展览工作,并汇集专家对陈列计划进行探讨,将故宫博物院定位为“陈列历代美术及美术工艺品的综合性博物院”,计划形成“时代综合陈列、复原陈列、专门陈列相结合”的展陈模式,原状陈列也逐渐步入“风格性复原陈列”阶段。所谓“风格”,是在历史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对每个历史阶段形式和肌体细部的总结;而“风格性复原陈列”则是通过查找相关史证,大体恢复出当时陈设的形式与风格,以此来反映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场景和文化氛围。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群众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作用,内西路仍以原状陈列为主。但由于文物南迁,加之书籍档案中对陈设特征、位置信息的记载并非十分准确,恢复之前的原状陈列具有一定难度。因此,陈列人员只能根据各个地点的不同情况,查找史料并尝试恢复某些地点更早时期的“风格”,或时间比较长久的历史面貌。

1959年故宫博物院提出了“宫廷史迹陈列”的概念,后又成立宫廷历史部专门致力于明清宫廷文物的相关工作。宫殿原状陈列与宫廷文物陈列一起被纳入“宫廷史迹陈列”体系中。至此,故宫博物院对于原状陈设的认识与复原陈列的方法均趋于成熟。

那时,“复原陈列”的布置主要是先查阅现场原状、照片,对有关书籍、档案进行研究,再将参考对象进行“风格性”地呈现,既能反映当时的真实,又能让观众容易理解。原状陈列目的调整为“反映清代帝后的政治生活、物质生活、文化生活”,陈列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也有意识地选择代表性的历史面貌(表1),而并非单纯地反映客观真实。据描述,当时从太和殿到坤宁宫,故宫中路的原状陈列基本上都是按照这种思路和方法进行布置的(图3)。

图片

表1  1960年原状陈列情况

图片

图3  坤宁宫原状陈列情况(上图为1900—1930年间拍摄,下图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复原陈列后样貌)

     由于故宫面积很大,“宫廷史迹陈列”要从观众的时间、精力与院内的人力设备做通盘考虑,制定出全面规划,逐步实施。至1962年,“宫廷历史原状陈列”已经整理出宫殿七处,遗迹两处;“宫廷历史复原陈列”已经布置完成七处;“宫廷历史文物陈列”已经布置两处。1964年《故宫博物院参观路线图》展示出当时的原状陈列仍集中在中路及内西路地区(图4),一方面由于人力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所有陈列不能同时开放;另一方面也说明从对宫殿历史文物进行摸底开始,直至复原陈列的完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实现。

图片

图4  1964年故宫博物院参观路线图

     从1949年至1966年,故宫博物院一直对被破坏的原状进行恢复,并着手对宫廷史迹部分加以整理。正当原状陈列工作开始蓬勃发展时,陈列展出由于历史原因被迫停止。直到1971年7月恢复开放之前,才迅速完成了部分的宫廷原状陈列工作。此后的工作重点便放在陈列说明的修改上,导致20世纪70年代前期的原状陈列并无大的发展(表2)。

图片

表2  1977年陈列展览统计表(宫廷原状部分)

     “风格性复原陈列”的方式虽然有一定局限性,但其指导思想及方向是基本正确的,同时也建立起一套复原陈列的具体办法。

3科学性原状陈列与多角度利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博物馆学有了长足的发展,《革命纪念馆工作试行条例》对原状陈列的实施也有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故宫博物院对陈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尊重历史渊源,加强科学研究,遵循历史和艺术发展史的规律,恢复实事求是的传统,开始充实提高现有的原状陈列,逐渐朝着科学性陈列,多角度利用的方向发展。

     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力求恢复原貌上。一方面,在复原陈列前开始组织更加充分的论证;另一方面,对原状陈列概念和工作方法提出更高要求,开始探讨更科学的陈列方式。要分清原状恢复与陈列两者间的实质性差别,原状复原要有严谨的前期考证、研究工作为前提,否则只可算为原状式陈列。

     这一时期,故宫博物院更加重视原状陈列中文物的科技保护研究,通过古建筑修缮创造更好的展陈环境;逐步探索集仪器分析检测、文物病虫害调查和治理、文物保护效果评估及古建筑构件的保护研究、文物的保护研究、室内外环境监测及监控研究为一体的科学性原状陈列机制。这对探索如何更好地保留文物的真实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故宫博物院原状陈列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开始思考如何加强对原状陈列的利用,以此来不断拓展故宫文化遗产的内涵,并由此逐步探索出以下三种主要模式。

1复原陈列与专题展览结合的模式

     在过去对原状陈设进行普遍调查、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陈列研究开始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尝试以原状陈列与专题展览相结合的方式,搭建起更加贴近观众观赏习惯的、立体的、宫廷文化景观,以此来揭示原状背后蕴涵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

2打包、搬迁原状陈列以临展方式展出

     当原状陈列可以被整体或局部打包,在不同博物馆、不同主题的展览中展示时,能够营造出更具代入感的环境氛围,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物之间的关联。2015年的“走进养心殿——大清的家国天下”,就是这种展示方式的代表(图5)。

图片

图5  打包、搬迁原状陈列(上图为故宫博物院养心殿复原陈列,下图为南京博物院“走进养心殿——大清的家国天下”展览)

3利用数字手段制作原状陈列的虚拟现实场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故宫博物院提出新的发展规划,开始尝试虚拟现实设备和展示技术,开发制作古建、文物三维模型,研究建立三维模型素材数据库和文物、古建数据库,为系统深入的文化展示和数据保存应用奠定基础。把原状陈列制作成虚拟现实场景的数字化展品,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参观;对于难以还原的空间提供了虚拟复原方案,拓展了原状陈列的可能性。2015年端门数字馆的“数字宫廷原状”部分(图6),以沉浸感的交互手段,为观众提供更为丰富有趣的体验。

图片

图6 三希堂数字宫廷原状

    与“风格性复原陈列”不同,现在的原状陈列更注重“真实性”和“可利用性”。科学性陈列与多角度利用的趋势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原状,更全面地记录原状数据,并且极大拓展了原状陈列的内涵,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原状背后的故事。

4结    语

      纵观故宫博物院原状陈列的整个发展历程,从原状的保存到风格性复原陈列,再到科学性原状陈列,原状陈列作为故宫博物院极具特色的展览类型,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不断的更新。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保存原状,公开原状”更多的是一种抗争手段,此时的保护手段就是“点查”,以防丢失。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复原有代表性的历史面貌”主要为了适应群众的需要和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复原陈列中,将历史材料去粗取精,再融入大量艺术成分来进行陈列。20世纪80年代以后,原状陈列逐渐变为“系统性工程”,在复原陈列的过程中极大程度地保留文物的真实性成为关注重点,原状数据采集、保存、利用都被纳入原状陈列的范畴,原状陈列开始逐步发展成为立体化的宫廷文化景观。

故宫博物院的原状陈列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变迁,展现出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一代又一代工作者致力于完善对故宫各宫殿原状情况的考察,通过对现有原状陈列及保存情况的理解,形成了不同的原状陈列方案,这对陈列工作及宫廷历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即持续关注历史原状,从原状陈设与原状数据中发掘文化脉络,利用原状陈列凸显自身独特性,持续发掘原状价值,保护、传承原状中所蕴藏的精神内涵。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