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教育活动评估实践研究——以“海难逃生”亲子活动为例

字号:T|T
2023-06-07 10:28 来源:博物院

       博物馆作为公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增强博物馆的教育影响力和实效,理应开展观众研究,对博物馆教育活动进行评估。本研究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中海博”)“海难逃生”亲子活动为例,运用小测验法、问卷调查法,辅以观察法,对青少年参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学习效果和感受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与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一. 评估内容和方法
      “海难逃生”活动主要面向5—10岁学龄段的亲子家庭(1大1小),单场活动招募10组以内家庭,时长约为1.5小时,主要内容框架如表1所示。

图片

表1 “海难逃生”亲子教育活动内容

       本研究运用小测验法和问卷调查法,辅以观察法。亲子家庭为通过中海博官微提前预约的散客;活动讲解员为中海博资深教育工作者,为保证不同场次内容的同一性,活动均由同一位讲解员实施;评估团队由中海博教育研发人员组成,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前提下观察亲子家庭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活动结束后,评估团队向儿童发放纸质测试卷和调查问卷,并请家长线上填写提交专门针对家长的调查问卷。

此次评估为形成性评估,共回收117份儿童测试卷和调查问卷,117份家长问卷,儿童年龄均在5—10岁之间,其中男孩79人,女孩38人。

二. 评估结果与分析
(一) 观众喜好度和满意度

       经评估结果分析,儿童和家长对活动的喜好度和满意度总体较高。86%的儿童表示喜欢该活动,98%的家长表示对该活动满意,87%的儿童表示还想参加中海博举办的教育活动,85%的家长表示一定还会带孩子来参加中海博的活动。可见,此次活动给儿童和家长留下了较好的体验印象。

      研究发现,儿童对活动各个环节的喜好存在差异(图1)。其中,手工制作环节是家长协助儿童用彩泥设计制作出海想要携带的救生用品,以儿童为中心;互动讲解则以讲解员讲解为主;救生衣穿戴挑战是在讲解员的讲解指导下,学习如何正确穿戴救生衣。可见,儿童更喜爱可以发挥自主创造力的动手活动。

图片

图1 儿童对各个活动环节的喜好

       在展区印象上,儿童印象最深的为中央大厅福船展区(图2)。不同展区恰好使用了不同的展陈方式,中央大厅的福船是一艘可以下水的实体船,体量庞大给人以震撼之感;航海模拟器则是借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驾驶舱环境;航海与港口馆和应急救生设备展区则多为图文和小型实物展品。可见,大体量的实物类和虚拟情境模拟类展品,相较于图文和小型实物展品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

图片

图2 儿童对不同展区的印象

通过问卷发现,儿童和家长对其他主题教育活动的感兴趣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图3)。家长往往希望孩子多参与各种主题的教育活动,因此在选择总量上远高于儿童,而儿童的喜好则更为鲜明。此外,家长和儿童的喜好存在一定偏差,家长票选最高的主题为“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最少的为“探秘海军发展史”,而儿童票选最高的则为“探秘海军发展史”,“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最少。可见,在教育产品选择方面,家长未能准确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和喜好。

图片

图3 儿童和家长对其他主题教育活动的

感兴趣程度

(二) 儿童学习效果 

经对儿童测试卷的统计分析,平均分为74.12,总体学习效果良好。

01知识、技能与情感认知效果的评估

       从航海知识掌握的情况看(图4),儿童对大多数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情况良好,唯有“航海钟”环节得分明显较低,笔者认为是展品陈列方式不够合理导致。此处未能处理好展品与灯光的关系,使得儿童上前围看展品时,展品恰好处于阴影中,影响了儿童的观看和识别效果;展台位置高于低龄儿童的身高,导致5—6岁的儿童无法从正常视角观看到展品的全貌。另外,用图文和小型实物展品的环节,学习效果不如运用大体量实物展示的环节。可见,展品的陈列方式在影响儿童关注度的同时,也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效果。

图片

图4 活动相关知识点学习效果

       从技能方面掌握情况看,此活动中需要掌握的技能主要是救生衣穿戴挑战和手工制作。其中,大多数年龄较大的儿童在救生衣穿戴环节都能有效掌握,而5—6岁的儿童则需讲解员或家长协助,特别是打水手结时。在手工制作环节,儿童均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基本都能完成3个以上救生用品的制作,并能在交流与分享环节介绍自己的作品。动手能力较强的儿童会充分发挥创造力,制作出船舶、救生艇、潜艇等航海相关物品(图5)。

图片
图片

图5 儿童手工作品

从活动对儿童情感、态度的影响看,81%的儿童表示活动后想了解更多航海相关的知识,说明此次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强了大多数儿童对航海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索的好奇心。

02儿童个体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儿童的年龄、感兴趣程度以及先前经验都对活动的学习效果具有一定影响。其中,年龄与学习效果成正比(图6)。5—6岁儿童的平均分值只有50.81,明显低于其他年龄儿童的分值。这是由于学龄前儿童识字能力较差,在认知水平方面也还未发育健全,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和学习能力较弱。可见,该活动的受众范围需做一定调整。

图片

图6 儿童年龄对活动学习效果的影响

       儿童对航海、海洋的感兴趣程度以及先前经验也会影响活动的学习效果(图7、图8)。对航海、海洋感兴趣的儿童取得的分值明显高于对航海、海洋态度一般或不感兴趣的儿童;来馆三次及以上的儿童取得分值高于来馆一次和两次的儿童。

图片

图7 儿童感兴趣程度对活动学习效果的影响

图片

图8 儿童先前经验对活动学习效果的影响

(三) 家长参与情况及对活动的建议

      纵观活动全过程家长参与情况,唯有在手工制作环节家长与儿童有沟通协作,这也是双方对话最多的环节。其他环节中讲解员和儿童是参与主体,家长则多为旁观和辅助。因此,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未形成亲子共同参与的良好状态,对亲子亲密关系的促进作用较小。

      根据家长对此次教育活动的建议,互动、动手、实操等关键词被多次提及(图9)。家长建议活动过程中增加互动环节与动手实操,增加教育活动场次,引入多媒体教育内容,建议参观路线优化,减少路线变换,相对集中方便管理。馆方教育策划人员应充分考虑观众的建议并对活动方案进行针对性修改,不仅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和喜好,也容易在公众中形成品牌效应,增强观众黏性。

图片

图9 家长对教育活动建议的词频图
 

三. 根据评估结果

改进活动的建议

      根据对以上评估结果的分析,笔者尝试从引导家长深度参与、活动分众精细化、加强展品陈列儿童友好性、活动流程动线优化四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一) 引导家长深度参与形成三方参与互动模式

      构建以儿童为中心、“讲解员–儿童–家长”三方主体共同参与的互动型活动模式,引导家长深度参与活动全过程。充分利用讲解员善于沟通的优势,使其成为亲子之间、家庭之间对话与合作的促进者,从而起到增进亲子协作、改善亲密关系的目的。从社会互动层面促进儿童科学推理、语言表达、动手实践等能力的发展。同时,评估结果帮助家长进一步加深对儿童学习过程的掌握和了解,进而在后续教育产品选择时也能更为准确地把握儿童的喜好和兴趣。

(二) 活动分众精细化科学制定活动计划

       鉴于5—6岁儿童在此活动中的学习效果均不理想,建议将该活动的受众群体调整为7—10岁。并构建“以观众为中心”的分众教育活动体系,面向5—6岁儿童重新开展低幼、简化版“海难逃生”活动,面向7岁以上的青少年则可在馆内开展海难实况模拟演习。

      通过教育活动前置性评估,科学制定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计划安排表。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教育活动的高需求量,适当增加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教育活动场次。

      此外,观众对教育文创产品的消费意愿和承受力也需通过前置性评估来获取,方能制定出符合其预期和消费能力的价格体系。

(三) 加强展品陈列儿童友好性举办儿童专场展览

      当前大多数博物馆的展览,不管是文物说明牌,还是展柜高度与边角设计等,都不太适合儿童群体参观。笔者认为,应在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展品的特点进行陈列设计。

      此外,建议博物馆举办专为儿童设计的科普展览,应采用大体量实体展品、虚拟情境模拟、互动体验展项等吸引儿童注意力和兴趣,并通过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人性化展陈设计,提升儿童观展效果和体验感。目前,中海博设有专门的儿童活动中心,可将该区域打造成兼具展览和教育活动功能的空间,展览相关配套活动可集中在此区域进行,方便活动中对儿童安全的管理。

(四) 优化活动流程动线避免博物馆学习疲劳

      该活动过多的路线变化与密集的知识点,对儿童来说很容易造成身体疲劳,影响学习效果。建议充分考虑不同受众的知识接受度与心理特征,根据观众的感兴趣程度优化活动内容和时长,合理规划参观路线与活动流程。

四. 结    语

      前期调研、设计开发、测试改进、实施、评估,形成了教育活动全流程的闭环。评估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既是教育活动的结束,也是教育活动精进提升的开始。评估结果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内容设计、博物馆展陈设计、观众服务供给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数据反馈,有助于博物馆各项工作的改进和提升。

      本研究对中海博“海难逃生”亲子活动进行评估,发现儿童的喜好度和家长满意度较高;儿童的年龄、感兴趣程度、先前经验、展品陈列等因素都会对儿童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并根据评估分析结果提出引导家长深度参与、活动分众精细化、加强展品陈列儿童友好性、活动流程动线优化等建议。

      此次评估实践是中海博首次开展的教育活动评估,给予教育策划人员深度思考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机会。笔者期望以此次评估为起点,将评估纳入博物馆教育活动的日常环节中,常态化审视博物馆教育的效果,真正建立起“以观众为中心”的教育服务意识和工作机制。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