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
策展人论坛发言摘编
考古研究成果的博物馆展示与活化
庞雅妮 | 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
为展示活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研究成果,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彩陶、玉器、冶金三重视角策划了“早期中国”系列展览,以系统解读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伟大进程,“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展是该系列展览的第二部。
凝练展览主题是“玉韫·九州”展策划的第一步。“玉韫·九州”展凝练的主题是:以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末期玉器在各区域文化中的兴衰及其互动,探讨这一时期玉器在不同区域助推和强化神权、军权和王权的不同文明起源发展模式,呈现以玉为代表的各种文化元素在不断向中原汇聚的过程中,经由“藏礼于器”“以器载道”,使得玉器所承载的思想观念不仅有力推动了各区域文明的一体化进程,而且逐渐成为影响深远的中华礼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定展览叙事重点是展览策划的第二步。经过反复研讨,展览确定了三大叙事重点。其中第一大重点是展现史前玉器在不同文化区的发生发展及互动交流。通过选取东北、东南、海岱、陇右、两湖、三秦六个玉文化区域,按时间轴梳理每个区域玉器及玉文化从早到晚的发展变化,并从空间上分析以玉器为代表的各区域文化之间的互动,从而构建起关于中国史前玉文化的总体概貌。第二大重点是分析史前玉器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对文明起源发展模式的独特推动力。基于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展览选取了红山、良渚、陶寺、石峁四个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的典型文化,进行区域文明起源模式分析。第三大重点是探讨史前玉器在中华传统礼制文明起源和发展中的奠基性作用。通过分析史前时期人们如何将敬天、崇祖、尊王的意蕴深植于玉器的器形或纹饰中,从而使其成为最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并藉由“以器载道”规范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运转秩序,并奠定了后世礼制文明的深厚基础。
构建展览叙事文本是展览策划的第三步。为了勾连展览的三大叙事重点,展览规划了三个单元“技术·流变”“区域·文明”“玉礼·中国”,通过不同的章节,阐释玉器的概念和制作工艺,勾勒玉器在不同区域的分布传承及玉器在不同时空下的交流互动;分别从遗址所体现的社会复杂化以及玉器在社会复杂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两个层面上,分析红山、良渚、陶寺、石峁四个文化不同的文明发展道路和模式;展示史前玉器所蕴含的敬天、崇祖、尊王这“礼之三本”的深厚基础。
确定展示体例是展览策划的第四步。我们创新性地构建了“一轴(文物展示中心轴)、一线(内容辅展线)、一区(互动体验区)”的展示体例,以充分展示展览的宏大主题和丰富内容。同时,为了更大范围向更多受众传播分享中华文明起源研究重大学术成果,展览伊始就规划了立体化的“1+N”传播手段,形成展览多样化的传播模式。
对话大河文明奏响互鉴乐章
郭春媛 | 郑州博物馆副馆长
郑州博物馆“大河文明展”以大河流域诞生的四大文明古国为主题,汇聚境内外18家文博单位收藏的203件(套)文物,是国内首次将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文明遗存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物汇聚一堂,讲述世界主要大河流域孕育出的璀璨文明,是一次高度自觉的人类文明史对话。
展览以大河流域文明的诞生、发展、演变为主线,讲述大河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及不同文明的演变路径,它们各自承载的不同历史与文化,其中的兴盛与衰败、连续与断裂,足以引发观众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入思考。通过不同区域文明的发展历程,凝练出以“尚和合、求大同”为精神特质的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繁荣兴盛的文化基因。
展览没有分别介绍四大文明古国,而是归纳总结出文明的共性,将其放在全球视角进行解读。内容设计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孕育”,描绘了生活在大河流域的先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共生,所创造的原生文明。第二部分“塑造”,以陶器和农业为主题,展示人类在与大河共处的过程中所激发的黏土创造和农耕文明。第三部分“城与国”,集中讲述四大文明古国辉煌灿烂的历史。第四部分“发展·共生”,展示中华文明通过陆地或海洋所搭建起的互鉴之路,深刻揭示了兼容并蓄、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兴盛的重要特质,发展与共生成为永恒话题。
展览形式设计以奔流的大河作为主要元素,蓝色主基调贯穿始终。序厅主展标配合星空光纤灯、水纹投影灯,描绘出河水由远及近流淌而来的意象。展厅局部复原代表性建筑场景,与文物交相呼应并自然过渡到下一部分。综合调度展厅灯光,运用多种展示方式,最大限度呈现展品艺术效果和纹饰细节;设置多媒体触控屏、投影等设备,深化大河主题,延伸展览内涵。
为达到良好的展示和教育效果,配套推出公益讲座、社会教育、志愿讲解、线上观展、海报接力、印章打卡、精美文创等活动,使展览内涵得以深化拓展。从展览开幕起就与观众持续保持高频互动,热度不减。开展半月冲上了“中博热搜榜”“博物馆十大热搜展览推介”。
截至5月3日,展览已接待观众15.6万人次,“五一”假期接待观众4.6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1.3万人次,青少年观众占比30%。各类宣传报道87篇,直播2场,观看人数近13万人次,展览配套文创产品近50种,针对展览设计的纪念票及集章活动吸引万余人参加。
从“何以”中国到何以“中国”
施磊 |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文博馆员
2022年1月26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故宫博物院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全国30家文博机构共同参与的“何以中国”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展览将中华文明的起源、传承与发展比拟于江河之水的源、流、汇意象,策展角度新颖,内容立意深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宁,万事以平,品物以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智勇谦厚的性格以及蓬勃不息、一往无前的发展,都借由水的文化象征一一展现。
展览以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为目标,既包含通史教育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又兼顾文化研究的学术深度和艺术高度,力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强支撑。
源:多元一体的文明起源。“源”,水脉之开端,文明之初生。中华文明长河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经历了由细微而澎湃、从多元至一体的漫长过程。先民们参悟天地、顺应自然,利用万物规律发展生业、建立秩序,中华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独特的人文风尚由是发轫。展览呈现的种种物证,追溯了华夏大地上人们生产劳作、哲学思考和制度创造的悠久历史,其早期成果至今仍对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和精神动力。
流:延绵不绝的文明交融。流,集多源之水,浤浤汩汩,腾涌不息。展览探寻不断变化、丰富的中华文明之“流”贯穿古往今来、连通四海内外的演进过程,解读数千载延绵不断的民族交融、文明互鉴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深刻地影响中国物质文化的发展与精神风貌的塑造。
汇:兼收并蓄的文明成就。汇,拢万流于一处,成百川之渊薮。凭借海纳江河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中华文明最终汇成崇民本以固金瓯、惠民生以格万物、聚民智以成典籍的浩荡洪流。由人民创造、人民享有、人民传承的精神、技艺与经典,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专家点评
吴志跃 | 福建博物院原院长
策展人的三个主要职能:首先是策展的构思者。比如,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许多策展人都做了很好的结合和表达。其次是策展的组织者。比如,我们曾经办过的“华人华侨展”,用三年时间在全世界寻找了400个故事。再次是策展的管理者。策展人从头到尾要把展览的每一部分、每一层次,每一阶段进行修正、改变、提升,以求最终的呈现效果。刚才听了几位策展人的介绍,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展览理念新。这充分体现了展览的原创性,有高度、有深度且博物馆的味道很浓烈,尤其是不抄袭、不拼凑、不复制。同时,符合我们今天的主题,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用博物馆人的语言实现其表达,感染观众,传递我们的情怀。
二是叙事节奏好。怎么讲好世界故事、亚洲故事、中国故事和展览故事,是博物馆人的基本功,我们既要按照展览国际惯例,又要结合中国特色、结合展览的主打手段、辅助手段、延伸手段,打造一个视觉效果上的主题文化艺术节目。比如,海报接力活动、“何以中国”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结合,展览的传播效果大大提高。
三是情感共鸣强。现在不少年轻人认为,生活中的玉器第一功能是护身符,走进博物馆,我们会用展览告诉他们“敬天、崇祖、尊王”等,让他们了解了玉的历史、功能、价值,玉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展览具有教育和启迪的作用,从而让青少年看懂一些东西,留下一些东西,带回去一些东西。这样的理念,离不开策展人的用心努力。
四是艺术审美高。一个展览做完之后,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是来看一个节目,但从策展人的角度来说,从文字管理、图形管理、色彩管理、动线管理、照明管理等都需要做很多功课。刚才的展览提到了埃及,我们做埃及展览时要表达什么,除了历史文化,最终还需要我们在艺术审美上进行把关。
当然,在这里我也提出一个希望,就是如何把一个很好的展览的策展理念用短暂的时间,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给博物馆的同行和社会各界人士,从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说,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近年来,我们国家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和建党百年举办了一系列活动,而且都是大型主题展览,这足以证明,展览已走进我们的政治表达、历史表达、文化表达、艺术表达的舞台中央。因此,策展和策展人的工作任重道远,必将成为各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感谢大家为此付出的努力,我们将共同努力,与策展人一道鼎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