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 伟大的东方古代奇迹 吴哥古窟

字号:T|T
2023-03-01 16:23 来源:大众考古
图片

吴哥窟伟大的东方古代奇迹 吴哥古窟

文 图 / 陈仲丹

 

古代柬埔寨最为强盛的时期是9—14世纪高棉王国统治时期,王国定都吴哥,因而又称吴哥王朝。吴哥王朝鼎盛时,统治疆域囊括中南半岛很大一部分,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尤其是吴哥古窟,更是人类古代文明的灿烂瑰宝,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尼的婆罗浮屠一起,被称为“东方四大奇观”。

 

吴哥王朝的各代国王为得到神的庇护,即位后都致力于修建新的寺庙。高棉人接受了来自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模仿印度人用石块修建寺庙。他们对这两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常在同一座寺庙中对不同的宗教内涵都有表现。这些宗教建筑严格遵循有关世界中心的布局,根据四个主要方位确定朝向,正面和主要的入口要面向代表生命之源的东方,而主要的塔庙则象征着世界的中心和众神的居所。

 

古城与圣寺

 

吴哥古窟位于洞里萨湖北岸,1861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来柬埔寨采集动植物标本,在丛林中搜寻时,透过茂密的古树枝叶,不经意间见到了一幅绮丽的图景:五座高耸的石塔,像一朵莲花朝天开放。穆奥慨叹道:“面对这伟大的人类奇迹,我们只有羡慕和崇敬地默视着它,无法找出任何言辞来赞美这座宏伟的建筑。世界上再没有别的建筑可以和它媲美了。”这个宏大而壮丽的塔庙建筑群就是吴哥古窟,它被遗忘在密林中已有400多年。

图片

塞隆多据亨利·穆奥素描绘制的吴哥窟

 

今天遗存在吴哥的古迹包括吴哥城(大吴哥)和吴哥窟(小吴哥)两部分,吴哥窟坐落在吴哥城的东南。吴哥城是国王和百姓居住的都城,城内也有不少宗教建筑。吴哥城呈正方形,城墙每边长3公里,全部用石块砌成,城池十分坚固。全城共有5座城门,每座城门都有一尊20米高的神像,四面雕有面带微笑的神的头像,分别代表慈、悲、喜、舍。这种神像是柬埔寨独有的艺术品,兼有印度教和佛教神像的特征,象征神明保佑的祥和安宁。城门两侧各放置一头石象,象有3个头,牙齿着地,鼻子在莲花中卷来卷去,十分生动逼真。城内只有神的住处才用石头建造,王宫是用木头搭建的,容易损毁,现在已无遗迹可寻。

 

城内还有几座寺庙遗址,最有名的是佛教庙宇巴云寺,建在吴哥城中心。巴云寺正中是一座涂金的圆形宝塔,高出地面45米,塔内供奉一尊大佛像。周围有几十座小塔,每座小塔的四边都刻有微笑的头像,众星拱月般地围绕着大佛像。据说这些头像采用的是当时高棉国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与其说这是一座庙,不如说是一组巨大而精美的雕刻群像。

图片

巴云寺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保存得比较完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窟寺,12世纪高棉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在位时兴建,为印度教主神毗湿奴建造,高棉国王自认他们是毗湿奴在人间的化身,1220年耶跋摩七世时才完工,建造时间近90年。它既是一座庙宇,也是苏利耶跋摩二世的陵墓。柬埔寨的塔普遍采用金刚宝座式样,就是在3层或5层的台基上建造五座塔,中央一座较大,有65米高,四周各一座小塔,构成传说中的宇宙中心须弥山。吴哥寺布局宏伟、结构匀称、设计庄重、装饰精细,建筑材料用的全是砂石,砂石分为粗细两种,粗砂岩用来垒墙,细砂岩用作建长廊,以便在上面刻出精美的浮雕。

 

图片

苏利耶跋摩二世

石窟寺平面为方形,四周有2道石墙,外围有1条护城河。进入石窟寺先要走过一座横跨护城河的宽阔石桥,桥两侧的护栏上各雕有一个七头蛇形水神,七对眼睛的蛇头呈扇形分布。过了桥就是吴哥窟正门,有一个用大石块垒成的门廊,门廊正中3个门洞,上有石塔,塔上刻满各种人物造型和动物形象。来访者穿过门廊后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广场,这是当年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广场中间有条长500米的中央大道笔直地通往内围墙。中央大道高出广场地面1米多,用巨大的石板铺成,大道两边各有一方水池,盛开的莲花点缀着水中的塔影。

图片

吴哥窟中央大道

顺着这条大道向前就一步步走向主体建筑—吴哥五塔。塔建在三层的台基上,在塔体四周和石柱、门楼上刻有许多仙女和莲花蓓蕾形装饰物。从台基第二层平台到第三层平台仅有六级台阶,却有13米高,呈70°倾斜,十分狭窄陡峭。建造这样不便攀爬的台阶有其意图,让人们在攀越而上时必须小心翼翼手脚并用,几乎是五体投地伏在台阶上爬行,自然就会产生诚惶诚恐的敬畏心理。第三层平台中央耸立着最高的主塔,与第二层平台上4个低些的塔组成吴哥五塔。现在柬埔寨的国旗和国徽上都有这个标志性的五塔图案。五塔的塔基看起来稳重厚实,塔身显得飘逸空灵,自下而上越来越细,高耸的塔尖直刺苍穹,给人一种神圣、庄严的心理感受。这五座塔还通过长方形的过厅和柱廊连在一起,在总体上形成“田”字形布局。

图片

吴哥窟中心石塔

 

吴哥寺建筑上的奇特之处还体现在整座建筑没有用灰浆粘合,全靠一块块平整的巨石排列叠加在一起,中间没有缝隙。建筑内部有完备的排水系统,柬埔寨属于热带气候区,雨季降水量大,为了保证大量雨水迅速排入护城河或寺内蓄水池中,建造者在寺庙各部分都设置了明暗相通、纵横交错的排水管道。这套排水系统把雨水引到寺内4个大蓄水池中,可以供香客在朝拜前洗浴洁身。吴哥寺的建筑凝结着高棉人民的智慧,它既有紧凑的建筑群,又有宽敞的庭院,紧疏相间,错落参差;它规模宏大,但比例却和谐协调;它设计简洁明快,却又庄严大方。整个建筑群的设计安排都是为了突出主要建筑物—中心的五座宝塔。从远处眺望,有清晰的轮廓;在近处细看,画面精美,给人以清新、舒朗、愉悦的感受。

 

浮雕留丽影

 

除了建筑雄伟外,吴哥窟中大量浮雕也十分精妙。五塔周围的底层平台上环绕着长800米、高2米的精美浮雕回廊。从柱子、窗棂到栏杆、廊顶都布满了浮雕,题材不少出自古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如猴王哈努曼率众猴与魔鬼作战等。

图片

搅乳海浮雕

东墙上雕有“搅乳海”的传说,这是古印度神话中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神和魔鬼为取得乳海海底的长生不老药而定下盟约,乳海中央的马拉达山上盘着一条巨蟒,魔鬼拉住巨蟒的一头,众神抓住另一头,你拉我扯,山旋转起来搅动了乳海,当山快崩倒时,毗湿奴变成一只硕大无比的乌龟,用硬壳顶住了这座山。在大山旋转、乳海翻腾时,各种奇异的宝贝从海里翻了出来,毗湿奴未来的妻子奈克希米从海水的泡沫中诞生了,长生不老药也出来了。但就在这时,魔鬼破坏了盟约,企图偷取灵药,于是毗湿奴同他们展开搏斗,最后战胜魔鬼,带着长生不老灵药凯旋而归。这一切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在石壁上。

 

浮雕中还描绘有激烈的战争场景,如表现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亲自率领军民打败入侵者的史事。当时高棉王国遭占族人侵略,为保卫家国,高棉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相关的浮雕风格写实、严峻,与描绘神话故事的浪漫气息大为不同。水战在金边湖上进行,双方军队乘着多桨的战船互相厮杀,受伤的士兵倒挂在船边被鳄鱼追咬,湖底堆积着双方阵亡士兵的尸体。陆战也同样惨烈,高棉国王骑着战象手持标枪指挥战斗。入侵者用残酷的手段对待被俘的高棉人,把他们吊在空中,用矛刺进他们的身体,然后又投入水中。

 

浮雕中也有描绘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内容,如渔夫捕鱼、农民耕作,甚至有斗鸡、斗猪图。最为有趣的是一幅杂耍图,图中有乐队,还有各种杂耍—摔跤的、走绳索的、躺着用脚蹬车轮的、耍猴的,还有观众坐在大伞下观看表演。浮雕中还有正在跳舞的女子形象,最受喜爱的是高棉舞蹈女神爱斯帕拉。人物都面带特殊的微笑,微翘的嘴唇、轻垂的眼睑、扁平的鼻子、宽坦的前额和长长的耳朵,让人觉得既神秘又富有魅力。这种独特的笑容被称为“吴哥的微笑”。

图片

带有神秘微笑的四面神像

 

周达观笔下的吴哥

 

古代曾有中国人访问过吴哥,并将吴哥窟的情况介绍到中国,这就是元代外交官周达观。1295年,元王朝派使团访问真腊(今柬埔寨),周达观作为随员随使臣同行,2月从温州乘船出发,7月到达真腊,停留了整整一年。在真腊居留期间,周达观以吴哥为中心进行了游览,广泛接触当地居民,了解各方面情况。回国后,他根据亲身见闻写了《真腊风土记》,全面介绍了柬埔寨的民风国情。尽管当时真腊的国力已有所衰退,但书中描写的国王出行的排场仍然相当豪华,国王因陀罗跋摩三世“凡出时诸军马拥其前,旗帜鼓乐踵其后。宫女三五百,花布花髻,手执巨烛,自成一队,虽白日亦照烛。又有宫女,皆执内中金银器皿及文饰之具,制度迥别,不知其何所用……又有牛车、马车,皆以金为饰。其诸臣僚国戚,皆骑象在前。远望红凉伞,不计其数……其后则是国主,立于象上,手持宝剑。象之牙亦以金套之。打销金白凉伞,凡二十余柄,其伞柄皆金为之。其四周拥簇之象甚多,又有军马护之。若游近处,止用金轿子,皆以宫女抬之。大凡出入,必迎小金塔,金佛在其前,观者皆当跪地顶礼,名为三罢”。

图片

女神浮雕

 

《真腊风土记》在“城郭”和“宫室”两部分对吴哥城和吴哥窟做了如实的记录。书中提到,城墙用石块垒成,高约二丈。城门外有大石桥跨越在护城河上,桥上有54个面目狰狞的神兽,手上各执一条大蛇,大蛇的首尾相连成为石桥的栏杆。吴哥城中心的巴云寺,“有金塔一座,旁有石塔二十余座,石屋百余间,东向有金桥一所。金狮子二枚,列于桥之左右。金佛八身,列于石屋之下”。这里所说的“金塔”和“石塔”是巴云寺台基上的中心大佛塔和排列在四周的石塔,中心佛塔的表面原有金箔,故称“金塔”,“金狮子”也是如此。巴云寺北面是木构建筑的王宫,今已不见影迹,要靠周达观的记载才能有所了解,“国宫在金塔、金桥之北,近门周围可五六里。其正室之瓦以铅为之,余皆土瓦黄色。桥柱甚巨,皆雕画佛形。屋头壮观,修廊复道。突兀参差,稍有规模。其莅事处有金窗棂、左右方柱,上有镜约有四五十面,列于窗之旁”。书中对吴哥寺也有描述,“在南门外一里许,周围可十里,石屋数百间”。城东两里外有一个人工开凿的东巴莱湖,称为“东池”,池中“有石塔、石屋,塔之中有卧佛一身,脐中常有水流出”。今天这个湖已干涸,卧佛的脐中也流不出水了。

 

1431年,暹罗(今泰国)入侵吴哥,在暹罗人的军事打击下,高棉王国都城迁到了金边,吴哥被废弃,从此湮没在森林中,直到400多年后才被人发现。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