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如火如荼,博物馆的数量与质量都得到极大提升。截至2022 年底,全国博物馆备案数量 6183 家,免费开放博物馆5605家,全国76%的县市区建有博物馆,平均每 22 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数量众多的中小博物馆正是这庞大数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中小博物馆,一般是指市县级的博物馆。这类博物馆与中央或省级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不同,一般面积有限、规模不大、人员较少,技术力量也相对薄弱,其业务活动也主要是面向本市、县和地区的观众。
大多市县级的中小博物馆以地名命名,以本地区的历史文物作为陈列主题,上自远古下至近代展示各时期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社会生活,常见通史性展示模式,少有专题组织陈列。这种陈列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展柜中放置一些出土或传世的历朝文物,常见陶器、青铜器、瓷器、钱币等,再配以相应解说图版和多媒体装置。这种陈展形式往往会导致地方性历史文化特征淹没在内容庞杂的通史叙述中,展示内容的个性无法显现,由此造成了各地历史陈列“千馆一面”的现象。即使在开馆或开展当日受到观众关注,但是这种热闹不久便会沉寂,最后还是会沦落为“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境地。
如何能够让中小博物馆的展览保持热度,如何避免其陷入“千馆一面”的窠臼中,笔者认为增加“非遗”民俗在中小博物馆展览中的比重是值得探索的路径。
中小博物馆陈展发展困境
内容雷同
从藏品征集和收藏来看,长期以来博物馆在藏品征集上受“藏珍”这种固有观念的影响很深,在征集和展出时考虑较多的是物品所具有的一般意义上的收藏价值,而不是它们作为反映地区历史文化见证的特殊价值。而且与省级以上大型博物馆相比,中小博物馆在藏品征集和收藏上并无显著优势。不仅总体收藏数量少,具有代表性特质的数量更少,最重要的是藏品缺乏特色和个性,同质化严重。
从陈列展示来看,博物馆也更重视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藏品,期望观众能够看到“珍品”,过度重视藏品的审美价值,忽视文物反映人们生产与日常生活方面的重要性。
以上观念使得展品在支撑一般地方历史类展览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内在关联。而以此资源策划专题性展览时,则可能更加匮乏无法成展。中小博物馆的藏品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较难避免展示的雷同。
形式单一
在中小博物馆,由于人才匮乏,自身难以完成陈列设计工作,所以大多交由专门从事展览设计的公司。但设计公司良莠不齐,业务能力出众的公司报价高,在当前陈展管理制度中的招投标环节中并不占优势;而有些公司报价不高,但无法保证专业设计。有的设计师不明白文物陈列语言,更甚者看不懂陈列大纲,自然陈列效果较差。在具体实施阶段,大多数设计公司会参考优秀展览案例,争相模仿“样板模式”,虽然优秀案例自有其可取之处,但展览内容、地方文化有异,未必适合套用,这无疑是一种偷懒的做法;或者把过往同类型客户设计图直接搬运“模板”套在新客户身上,追求“快速、高效”地完成工作,同样也暴露出行业管理的乱象。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人才缺失、资金不足、管理不严等因素,但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妥善解决的,需要自上而下地给予倾斜政策。
南京博物院非遗馆“老茶馆”图:南京博物院网站
“非遗”在中小博物馆展览中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遗展示在博物馆中并不陌生。有些博物馆重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展示,在展览体系上也能做到内在统一。但是有些博物馆不展示非遗内容,或因主题不符,或更重视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未能展出非遗的风采。非遗的展示对于中小博物馆展览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契机,非遗的地域性重在展现当地的生活文化,对于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来说并不是必要的展示内容,即便展示也很难同时做到广度和深度的平衡,这就避免了和大型博物馆的优势进行竞争;另外,非遗的展示研究受“藏珍”观念影响较轻,注重收集、保留其完整活态过程,所以无须刻意征集“珍品”“孤品”,降低了藏品征集难度。
成都博物馆“影舞万象中国皮影展”数字化展示——皮影戏点播台 图:成都博物馆网站
“非遗”文化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座博物馆往往是一个地区的缩影,集中概括地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沿革与社会风情,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今天的博物馆已然成为特定社区或群体进行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载体。由于中小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当地观众,这种区域身份的认同就变得格外重要。观众期待看到的不只是先民过往被记录和书写的历史,更想通过回顾过去、追寻记忆,看见现在、理解当代社会,找到自身与时代的关联,进而思考未来。这要求博物馆展示从古至今具有传承性、活态性的内容,能够激发当地民众的归属感和文化身份认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非物质的属性,更多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非遗拥有的这种特性,能够引导观众关注当代人的相关事件,关注当下。
找准自身定位,突出地方特色
“地方性”是非遗和中小博物馆共同的特性,这也是与大型博物馆明显的不同之处。大型博物馆的定位决定了在展示时更加注重大范围区域历史沿革的连续性、文化生活的完整性,较少针对某一相对较小的区域或手工艺、人物进行深入挖掘并展示,与本地观众和外来观众都具有一定的距离感。而中小博物馆展览、研究一般根植于本土文化,不需追求大而全,只要详尽地把独有特色和风格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即可。这样的话,观众更容易产生一种亲切感,因为它所展示的内容是在这一地区的时代变迁、文化传统等,这也是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特色”才是中小博物馆保持生命力的源泉。
丰富展览形式,强化博物馆教育职能
中小博物馆作为当地的基础教育场所,其展陈成为人、场所与物之间互动的产物。受到“新博物馆学”思潮的影响,博物馆开始走进社区,关怀大众。常见的博物馆陈列以静态的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以文字、图片、辅助展品以及多媒体等方式为辅,整体环境缺乏活力,观众看得久难免会感觉枯燥。非遗的展示方式可以通过场景还原、真实再现等能调动多种感官的方式呈现,相对来说更加丰富,更富有动态活力,非遗展示一般以展演和非遗体验为主,与观众互动性较高,有助于提高观众的关注度,丰富观众体验。由此,展示形式从“静”转为“动”,展示内容由“物质”向“精神”嬗变,从而转向传统技艺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内部环境与展示内容相融合,开放性与交互性相契合的展示理念。
开发文创产品,提高造血能力
文化往往能通过商品得到广泛而有效的传播,而在消费时代,商品的文化传播能力更是大为增强。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大多是提取本馆文物的要素开发多种衍生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可以被打造为具有设计感和艺术性的文创产品。如广西开展市场化运营,建立广西传统工艺博物馆,集收藏、展示、创新、设计、制作、销售、传习培训为一体,增强自身造血能力,还能在市场环境中加强宣传与教育。湖北省博物馆推出“云裳羽衣”手游,将编钟音乐融入其中,拓展了文化的传播渠道。中小博物馆如能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研发适合现代生活、吸引消费者的新产品,也能促进年轻一代对传统工艺历史与价值的理解。
目前,我国对大型博物馆的建设已基本完备,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将逐渐从大型综合类博物馆转向中小型专题类博物馆。提高人均拥有博物馆指数势必依靠星罗棋布的中小博物馆发展,这也为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中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在内容策划、形式设计等方面缺乏优势,但仍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努力打破局限,增加“非 遗”展示内容,注重数字虚拟载体和实体类记忆承载物相结合,挖掘自身特色,找准地方定位,办成专家叫好、观众叫座的精彩展览。同时博物馆对“非遗”的保存和展示使其在博物馆的依托下保持自我更新能力,维持其活态性,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的延续切实发挥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