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三好答卷” 构建“三大体系” 奋力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

字号:T|T
2022-12-22 09:25 来源:文物之声

革命文物作为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辉历史,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工作,作出了“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推动革命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守正创新,多措并举,答好“三好答卷”,构建“三大体系”,奋力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保护好为前提,突出“四个强化”,构建革命文物立体化保护体系

保护好革命文物就是保护历史见证,是做好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根本前提。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革命文物,突出“四个强化”,推动“联点联片”,实现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全覆盖、立体化保护。

一是强化依法保护。市级层面专门出台《重庆市红岩革命旧址保护区管理办法》和《重庆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规定》法规政策,科学编制全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规划3个,划定文物保护红线。

二是强化集中保护。统筹推进、策划实施红岩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工程,覆盖重庆20个区县的85处革命文物。坚持把所属54处文物点串联成线、联点成片,整体打造以红岩嘴、曾家岩、虎头岩为主的“红色三岩”革命旧址群,集中打造以渣滓洞、白公馆、烈士墓为主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群,着力构建“点线群”的文物保护新格局。

三是强化本体保护。坚持遵循文物建筑修旧如旧原则,尽量采用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同时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创新结合,修缮文物本体30余处,最大限度确保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四是强化周边保护。开展文物保护核心区近600亩土地的确权工作,明确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范围;核定文物遗址开放区域的最大承载量,减轻文物保护压力;拆除文物旧址周边的破旧房屋40余处,进一步改善文物保护环境。

图片

整体修缮保护后的《新华日报》总馆旧址

坚持以管理好为基础,实行“分级分类”,着力构建革命文物系统化管理体系

管理好革命文物就是延续历史根脉,是做好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基础条件。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实施“分区分类分级”精细化保管,为革命文物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推动实现可移动文物征集研究、抢救预防、保护修复一体化、系统化管理。

一是实施分区分库保管。针对现有10.6万件/套馆藏藏品实际情况,开展分区域、分库房的规范化保管,主要设立文物保管区、藏品保管区,文物保管区包括纸质库房、器物库房、纺织品库房等,藏品保管区包括准藏室、图书库房、复制品库房、代用品库房、资料库房、档案库房等6个,同时完善库房新风系统、恒温恒湿系统、低氧杀虫系统,进一步优化文物管理微环境,安排专人进行管理。

二是实施分类分级保管。全面加强纸质类馆藏文物修复管理,创新结合古籍修复技术、书画装裱技术和新型丝网加固修复技术,突破双面文字纸质文物修复难题,采用针线加固法对出现破裂、残缺、糟朽等病害的纺织品文物进行保护修复,1个修复项目获评“2021年度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着力强化纺织品、瓷器、木器、金属器等多质地类型文物日常管理;针对3891件/套珍贵可移动文物,实行分级分柜专业化管理,采用低温防爆冷光源,使用囊匣、RP袋、无酸纸袋等装具进行多重保护管理。同时,完善文物常态化巡查机制,加大巡查频次和力度,建立巡查管理台账。

三是实施数字档案保管。让科技为革命文物管理赋能,建立“文物数字档案”,对平面类文物进行高精度扫描,对实物类文物实行360°环拍,建立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文物3D高清数据库,对革命文物本体进行精细化三维测绘、纹理采集及3D虚拟漫游模型制作,实现720°实景采集和全景漫游。对上万条的口述历史图片、音像史料等进行数字储存,建成媒资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红村云”平台,建立由馆藏、人物等6个子库组成的文物数据库,切实提高文物保管的信息化水平。

坚持以运用好为目的,推动“共建共融”,着力构建革命文物多元化传承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运用好革命文物就是传承红色基因,是做好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最终目的。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用活革命文物,推动协同创新,促进共建共融,强化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革命文物多元化传承体系。

一是深挖文物资源,推动展示传播。坚持正确的党史观和唯物史观,深入挖掘每一件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出版《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文物精粹》;针对南方特殊气候条件和易破损的文物建筑结构,开展“近现代砖木文物建筑营造技术与保护”等课题研究;强化红岩革命文物承载的红岩精神研究,推动红岩精神纳入首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让收藏于库房里的文物活起来,推出珍藏革命文献特展等精品展,打造红岩主题的城市文化客厅。让文物插上科技的“翅膀”,制作革命旧址纪录片《渣滓洞》;推出更多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的服务,打造《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让越来越多的人触摸到有温度的革命文化;研发《新华日报》等数字文创产品。承办“文物映耀百年征程”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

二是盘活文物资源,推动共享共融。“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立足自身优势,盘活文物资源,推动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发展,聚智聚力让文物“出圈”;参与发起成立全国革命文物展示联盟、全国红色基因传承平台;与40余家单位开展文物保护传承、资源挖掘利用等方面的合作共融,共建红岩精神研究中心,争创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联办“重庆革命遗址掠影展”“中国革命精神联展(1921-1949)”;联动打造“红色三岩”革命旧址的红色主题公园,着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红色文化新地标。

三是用好文物资源,推动育人铸魂。着力把丰富独特的革命文物资源转化为优质生动的教育资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革命旧址区扎实开展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等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创新开展“红岩诗抄”“寻找红岩发声人”等特色活动上百场,年均接待观众600万人次。推动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与青少年教育、党员干部教育紧密融合,建成红岩干部学院,把文物旧址变成28个现场教学点,每年培训上万党员干部;着力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红岩沉浸式研学营地,每年培训青少年上万人次;创新开展“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特色思政课,推动文物故事进校园、进学校,让革命文物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