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更好体现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根据《中国文物保护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文物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我们注意到《意见》对价值的表述侧重点与《准则》有所区别,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区别,二是科学价值与科技价值的区别,三是社会价值与时代价值的区别。
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发展七十年来,对文物价值的认知一直存在着动态发展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愈发显现,文物保护利用的要求愈加提高,其价值认知也有了新的变化与侧重。探索其内在逻辑,辨析其认知的前后变化,是未来更好开展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的前提。
新时代对文物活化利用的新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明确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新时代的要求下,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切为了人民的发展思想更加突出。新时代,是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是更具有人民性、民族性、世界性的时代。
文化自信在现阶段被不断强调,它是国家砥砺前行的根本,是民族繁荣复兴的保障。文物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文化积淀与传播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是先人创造并遗留下来的文化成就与人类瑰宝,是民族文明延续、生生不息的内在脉络,是新时代创新创造的动力源泉。
我们珍惜保护文物,然而文物绝不是仅供陈列的摆设,也不是僵死的化石,新时代背景下,让文物活起来,要更加以人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历史的认知需求;要更加能够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色彩。在此语境下,文物价值认知便产生了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变化与发展。
从艺术价值到审美价值:大众主体参与的突出强调
《准则》中对艺术价值的解读是指文物古迹作为人类艺术创作、审美趣味、特定时代的典型风格的实物见证的价值。它体现出来的是文物本体所反映的时代艺术风格、工艺技术水平等,也包含里面凝结的古代艺术大师、劳动者的美学智慧与实践经验。在艺术价值的评估中,我们可以追溯一件青铜器的纹饰象征,也可以挖掘一座清代官式建筑的设计巧思。总而言之,艺术价值更强调凝结于文物自身的价值属性,是不受所处环境和鉴赏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客观价值评述。
审美价值,在《新编美学辞典》中的解释为审美对象能够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引起主体审美感受的某种属性。审美作为一个动词,可以理解为是人所进行的一切欣赏美的活动。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客体(文物)对作为主体的人产生了美学意义和心理效能,进而产生了审美价值。由此可以看出《意见》对审美价值的提出,将作为主体的人拉入了对价值认知与感受中,构成了人与文物之间的主客观关系。
相较于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更加强调大众作为主体参与者的地位,强调人民群众在文物的欣赏、体验、认知中的参与性。文物价值评估从之前的仅侧重客体评价到兼顾主体与客体评价的转变,是一种更加以人为本、注重人性的转向。在新时代强调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坚持文物惠及大众,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思考,是文物活化利用的方向。文物价值展现不应是束之高阁、曲高和寡,而是融入当代、融入生活、融入普通人的心中。因此,审美的视角就是广大群众的视角,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让人民感受我们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从古老文化中汲取养分与力量,从而激发其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这也是对我们文物活化利用的新要求。
从科学价值到科技价值:技术成果落地的活化实现
科学与科技,两者联系密切但又有所区别。前者重点解决理论问题,是人类探索、研究和理解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后者侧重解决实际问题,是采用一定手段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践问题中去。因而文物的科学价值就其本义来说,侧重于文物自身所内涵的科学原理和理论知识,而科技价值除包括科学内涵外,还应包括技术的实践与落地。
《准则》中科学价值的解释是指文物古迹作为人类的创造性和科学技术成果本身或创造过程的实物见证的价值。实际上,这个解释已经将其内涵拓展至科技,既包括了文物本身所蕴含的古人创造发明的科学理论,也包括了通过文物体现出来的工艺技术及实践落地。《意见》中以科技价值的方式表述,更是强调了对文物价值中技术层面的研究发掘与保护利用,在反映文物所处时代科学技术水平、展现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活化利用所承载的技艺,以创新的形式实现文物科技价值的落地转化。
新时代的科技革命正在加快推进,科技竞争在世界舞台不断上演。如果说大国重器在国际科技竞赛的出色表现是我们新时代发展的保障,那么对文物所蕴含的古代科技的传承就是我们新时代发展的底气。万里长城所呈现的浩大气魄,都江堰与大运河所体现的治水智慧,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所呈现的科学构造,都是古代先辈智慧的结晶,是科技精神传承中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做好科学技术的继承与发扬,全面推动文物技术成果落地,通过活化利用,实现推陈出新。比如,我们可以借助传统木构建筑技术推动新式木构技艺的发展;同样,我们也可以研究新型材料使沉寂在文物中的营造技术产生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活态发展。通过强调科技价值中理论与实践的并重,挖掘深藏于文物中的科学技术,使之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从社会价值到时代价值:文物保护视角的拓展提升
社会价值包含了记忆、情感、教育等内容,在《准则》中的解读是指文物古迹在知识的记录和传播、文化精神的传承、社会凝聚力的产生等方面所具有的社会效益和价值。文物有其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蕴含着社会变迁,见证着政权更迭,记录着思想沉淀、美德传统和人文精神。
时代价值的提出则是突显了价值认知的时代性,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文物利用工作的新期待和新展望。社会价值着眼于客观的视角,关注于文物所带来的知识传播性和社会共识性,而时代价值则是基于时间序列,立足于时代发展进程的视角对社会综合价值进行评价,它除了包含社会价值的内涵外,还强调文物的当下价值,且更富积极向上的内涵。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转折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疫情挑战重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深刻复杂。在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下,以社会价值认知为基础,凸显文物利用的时代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文物的时代价值要求我们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更加彰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站在时代的潮头,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对文物进行新时代的价值解读与阐释,推陈出新,探索新的文物保护利用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让文物从幕后走向台前,从过去走向未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逐步创造文物交流、文化互鉴、文明共存的共同体,探索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的新模式。
结语:从静态保护到活化利用的侧重转变
《意见》中对价值表述侧重点的转变,让我们看到新时代思想下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对人作为文化参与主体的强调,对文物科技落地实现的重视,对时代视角国际站位的提升,同时也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静态的文物保护利用即将成为过去,文物保护不再是单调的修缮与收藏,它将带着历史的声音与温度,走向人民群众,走向世界舞台。以创新方式对文物进行活化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融入生活,服务人民。我们要努力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让文物成为联系的纽带,串联起几千年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我们要努力连接世界上不同地区、民族和人群,通过文物活化利用与交流,贡献出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思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