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 | 在展览中对话——杭州博物馆“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评

字号:T|T
2022-11-22 11:22 来源:源流工作室
观看,是展览与受众之间最为传统和主流的沟通形式。无论知识背景和价值倾向,有所“看”之后必有所“感”。当我们想要去反思和推介一场展览之时,这种“感”都是不可忽视的。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希望有一千个观展者,便有一千篇宣扬着自我独立视角的观展文章。

观展82期丨评论

 

展览地点

杭州博物馆南馆二楼、三楼临展厅

展览时间

2022年8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

展览单元

二楼:引子,“行在”:边界与规模、南宫、北市,“再现”临安城,“山水间”:山、河、湖、海。

三楼:士大夫、商品经济、美学、都市生活、国际影响力、“再想象”临安城、文献区

 

图片

图 | “行在山水间”展览海报

主编推荐语:以考古文物为基础来展示一个地方的历史发展脉络,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地方博物馆应尽的使命。“行在山水间”初看起来似乎也是在这样的定位初衷下所生成的一场展览。但是,细看起来,却又不尽然。它不全以说理或展示文物为唯一目的,而是选择了以这座城市最核心的要素入手,带观众一步步解构又重构关于城市的真实与想象。那么,具体来说,如何来做呢?观众又是否“看懂”了呢?本周观展将同时推送两篇文章,一篇是与策展人的对话,一篇是一名观众眼中所做出的独立评论。什么被展现了,什么又被看到了,展览世界的有趣或许也正在于这种开放性。

 
2022827日,“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下称“行在山水间”展)展览在杭州博物馆南馆开展,此次展览由杭州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策展,以近40年南宋临安城考古发现为主线,展出青铜器、书画、金银器、陶瓷器等文物311套(1080件),展示800余年前南宋杭州城的城市风貌与社会风情。
“行在山水间”展共有“临安城的历史与再现”与“临安城的历史与再想象”两个展厅,分别位于展馆的二楼和三楼。
 

图片

 
图 | “临安城的历史与再现”展厅的导览示意图(图片来自杭州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图片

图 | 展厅二楼的入口,同样可作为该展厅的出口
 
 
与大多数历史类展览常用的“黑盒子”式的展陈手法不同,二楼的“临安城的历史与再现”展厅采用了美术馆常用的“白立方”式的手段,将文物、图文展板、三维模型等展示媒介置于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展示空间中。展厅“双入口”的设计打破了以往单向、封闭的策展空间,观众不必循规蹈矩,遵循既定的展线参观游览,理解、解读与阐释的权力重新回落至观众手中  

 

图 | 展览以浙江图书馆藏刻本《咸淳临安志》卷二十六散页这一珍贵文物为引子,奠定展览基调,调动起观众的观展情绪。《咸淳临安志》是南宋地方志中的佳作,展出页为宋版书页之一,记述於潜县山川,涉及山的方位、来历、景观等。

展厅二楼梳理了近40年来南宋临安城的考古发现成果,展示城墙与城门、周边城址、皇城、礼制建筑、中央官署、街道与厢坊、府宅与官署及公共设施等重要遗迹,介绍临安城的城市布局与功能划分,揭示依托山、湖、河、海建立并发展的临安城作为典型山水城市的特点,“再现”南宋视野下临安城的历史风貌。展览运用多种展示手段对学术性研究成果予以通俗化阐释,并通过生动、可视化的陈列语言传达给观众。例如,通过三维模型展示中山中路御街遗址、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等考古现场的全貌,并辅以展示内容与制作说明进行详细介绍;运用数字沙盘与投影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南宋临安城内外山水、城市建筑与公共设施的整体布局。同时,展览中穿插展示的口述史材料也为讲述临安城的考古发现故事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叙述视角,临安城考古发掘亲历者的介绍也进一步向观众传递了南宋临安城的价值信息。

图片

图 | “中山中路御街遗址”三维模型
图 | 数字沙盘媒体装置·南宋临安城展项:综合运用沙盘模型、投影与视频解读的方式为观众介绍南宋临安城的整体布局,视频内容与投影模型一一对应,900年前的临安城与今天的杭州城在此“相遇”,观众得以在古与今的对话中寻找今天的自己在南宋临安城中的位置。

 

图片

图 | 展览通过口述采访的方式为观众介绍临安城考古发现故事,提供过程性的叙述视角。观众可以戴上一旁的耳机倾听访谈音频,并配合屏幕上的字幕进行理解。这一处设计为公众了解考古学提供了有趣的传播渠道,有助于推动相关的公众考古教育。

 

图片

图 | 抄本《舆地纪胜》二百卷:展览设置了一处相对独立的空间展出抄本《舆地纪胜》二百卷,展墙上的装饰为艺术化表达后的古籍文献中的页面内容,这一设计为单调沉闷的展示空间注入了新鲜的元素。

 

图片

图 | 展览中的每一处展品旁均附有相对应的二维码,“一物一码”的设计使得观众在线上也能够了解展品的详细信息,实现了文物信息在云端的储存与传播。

 

 

图片

图 | “临安城的历史与再想象”展厅的导览示意图(图片来自杭州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三楼的“临安城的历史与再想象”展厅则从士大夫、美学、商品经济、世俗生活与海外贸易等宋韵文化的亮点出发,结合现代艺术创作呈现今天对于临安城中人的生活图景与内心世界的“再想象”。除了丰富的物载信息外,展览也突出展现了考古文物的美学价值及其反映的时人精神历史文物与当代摄影作品在展陈空间中的并置,促成了过去与现在的对话,引导观众将800多年前的临安城与如今的杭州城联系起来,给予观众理解历史的多种可能性。与“临安城的历史与再现”展厅明亮的色调不同,该展厅采用了暗色调,一“明”一“暗”的对比增强了空间的冲突感与视觉效果,观众得以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将回望过去的思绪拉回至对当下现实的沉思。展厅墙面展示的理学观点、戏文诗词及临安城中的店铺名称为整体的展示空间增添了沉浸式的戏剧感,既发挥了传播展品内涵的作用,同时也为观众想象南宋临安城的市井生活与文化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图片

图 | 布满戏文诗词的展墙装饰

图片

图 | 多媒体动画查询长卷·西湖清趣图:该展项为动态版的《西湖清趣图》,图上标注有包含城门、园林、宗教、水利等在内的45处景物,观众可上前点击查询。

 

图片

图 | “湖山胜览·山水钱塘”系列七:当观众进入该摄影作品所在的空间后,灯光渐渐亮起,当代杭州城的山水图景便呈现在观众眼前。

图片

图 | 酱釉罐套装瓷器:“南海一号”沉船出水文物,由外部的酱釉罐和内部若干小型瓷器组成,这组文物直观地展示了适用于瓷器运输的“套装法”这一包装方式。此外,在灯光的烘托之下,器物本身的美学意蕴也得到了充分地展现。

 

“山水”是展览名称中的“题眼”,“行在山水间”一语双关,既点明南宋临安城作为山水城市的突出特点,同时又暗含观众参观展览便是在“再现”与“再想象”的临安城中行走的意涵。展览在实现临安城的“再现”与“再想象”的过程中运用了开放对话的展览策划理念。具体而言,展览意在促成策展人与观众、观众与自己等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
在实体空间中,策展人与观众之间的对话依赖于文物、图文展板、互动装置等媒介。进入展厅后,观众可以通过入口处的“策展说”了解展览的大体内容与策展人传递的价值观念。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由于非面对面式交流存在的时间差带来的“误解”。值得关注的是,展览展出了大量建筑构件,如瓦当、鸱吻、脊兽装饰等。在展示层面,展览借助文物与展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白描的方式勾勒出临安城中的一角建筑。相较写实的复原,局部的白描为观众的联想与想象提供了更具开放性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策展人对于考古文物的诠释主要发挥其作为对话的工具与媒介的作用。同样地,“临安城的历史与再想象”展厅并没有运用场景复原等具象化的呈现方式,而是将想象的素材提供给观众,观众可以藉由这些散点式的信息自主构建其脑海中的“临安城”。

图片

图 | 策展说:两位策展人分别阐述文化视野、历史与考古视野下的杭州与临安城,一方面铺垫展览背景,简单梳理临安城的历史沿革及重要考古发现,另一方面介绍展览的展陈逻辑及讨论的核心问题:“我们发现了什么?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如何理解这座‘城’?”

 

图片

图 | 展览通过通俗易懂的陈列语言介绍了建筑构件的功能及其位置关系,使得物载信息以可视化与显性化的方式传达给观众。

 

图片

图 | 展览以极富视觉冲击力的矩阵的方式呈现临安城中酒楼、茶肆的名称,意在将其作为“引子”激发观众想象临安城内热闹非凡的市井生活。

较之于策展人与观众之间的对话,观众与自己的对话尚未在国内展览策划领域受到足够的重视。“行在山水间”展策划团队在20226月开展了展览的前置性调查,旨在了解观众对于南宋临安城的既有认知情况、兴趣点与认知需求等。调查结果显示,观众对于社会生活、历史发展及考古发掘情况等主题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展览内容也以观众认知需求为导向,侧重于呈现临安城的考古发掘成果与社会生活面貌。在前文述及的数字沙盘媒体装置中,观众也能够寻得如今的自己在旧时临安城中的所处位置,在展览中获得一定的归属感,实现个人的意义建构。此外,在展示材质的选用上,展览也有意通过镜面材料投射和复制展览空间与观众的个体形象,形成视觉焦点,进而引发观众对于展览内容与自身关系的思考。

图片

图 | 南宋临安城特展前置性观众调查问卷第4题至第9题数据分析结果。“南宋临安城特展前置性观众调查问卷”、“南宋临安城特展前置性观众调查结果”(点击查看)

 

图片

图 | 镜面材质的运用增强了展厅设计的当代感,更为重要的是,镜面的反射通过物理的手段将观众投射于展览之中,观众得以在展览中看到自己。此时,观众既是观看的主体,同时也成为了展示空间中“被观看”的客体。这一设计有助于激发观众的内心审视,联想其与杭州这座城的关系与故事,在自我对话中生成深度的情感体验。

 

尽管展览极力促成策展人与观众之间的平等对话,但是在具体内容的呈现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尤以考古遗址的解读与阐释方面最为突出,显示出一组矛盾:究竟展览文本是考古文物的注脚,还是在用考古文物为展览文本作证——即展览中实物的主体地位是否受到撼动?展览是否真正实现了策展人所言的“可读性”?
 
不可否认,“临安城的历史与再现”展厅的展示内容十分详实,足见策展团队耗费的心力。然而,展板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说明显然超出了一般观众接收与理解信息的能力。尽管展览通过朱批等方式为观众选取展示内容中的重点,但由于展厅面积有限、展线回旋,海量的信息是否会导致观众的疲累,引发“博物馆疲劳”呢?除了信息过载的问题外,展览集中运用考古学语言介绍考古遗址,仅为观众提供了遗址简介、平面图、发掘照片等近乎发掘简报式的图文内容,未经解码与阐释的内容并不具备“易理解性”。试问又有多少观众具备解码考古学语言的能力,能够通过相关的图文信息获知遗址反映的南宋社会历史背景呢?在论文式的展览文本书写方式下,图文资料成为了展示场中的主角,实物的主体地位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失语的状态。这是展览留给观众的一大遗憾。
 

图片

图 | 展览介绍了临安城周边窑址的概况、窑炉遗迹、出土器物、价值意义等考古学原生信息,阐释视角较为单一,说明文字专业性强,并未紧扣展览主题呈现遗址信息,观众难以获知制瓷业之于南宋临安城的重要意义。

 

与前一展厅相比,“临安城的历史与再想象”展厅的展出信息较少,且多数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予以呈现,重在引发观众自身的思考与体悟。观众在参观完指向性明确的前一展厅后,进入自由且发散的展示空间,二者之间的反差是否会导致观众的不适应与思维混乱呢?观众又能否厘清并正确认知两个展厅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再现”的临安城的基础上构建自身对于临安城的想象呢?总而言之,展览的传播效果与观众认知情况仍有待进一步检验与探究。
 
值得提及的是,策展团队在提升观众观展体验方面做了诸多努力,展览中的多处细节反映了策划团队的用心与细致。杭州博物馆的北馆与南馆内部相通,若观众从北馆入馆,可顺着导引路牌的指示,一步步回到南宋,在指引下“遇见”南宋时期的临安城。同时,导引路牌上设置的问题也为展览内容埋下了伏笔,观众可以带着问题观展,并试着寻找答案。与展览相配套的导览手册也十分精致,手册正面与背面的字体相互替换,暗指观众既可“正读”,也可“倒读”,可以自行选择观展顺序。
图片
 
图片
 
图 | 馆内放置的导引路牌,其上内容不仅为观众指明方向、提示所在位置与“临安城”的距离,同时也设置了与展览内容相关的引导式问题。
图片
 
图片
图 | 导览手册的正面与背
总的来看,“行在山水间”展是一个兼具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展览,在阐述历史的同时也注重引发观众的思考,形式设计方面也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为考古展的策划书写了另一种可能性。讲好城市故事是一座城市博物馆的使命、责任与担当,透过“行在山水间”展,我们能够看到杭州博物馆实现这一目标的雄心壮志。  
博物馆连接着过去、当下与未来,连接着人与物、人与人。历史知识的传播并不是展览的最终目的,启发观众从展览延伸至现实生活,在观看之中重新理解杭州这座城市、在观看之外重新思考人与城市的关系,才是这类城市主题展览的主旨所在。
讲好城市故事不是轻飘飘的一句口号,城市与我们日夜相伴,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不仅是博物馆人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作为个体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