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西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的龙虎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被称为中国道教文化圣地。2010年8月1日,龙虎山与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共同以“中国丹霞”名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来到鹰潭龙虎山,沿着泸溪河顺流而下,会发现两岸的千尺绝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有的洞穴口钉木桩,有的则是用木板封住,洞穴星罗棋布、星星点点、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数以百计,这些洞穴正是千百年来令人连连称奇的高崖墓葬。大众熟知墓葬形式有火葬、土葬、水葬等,而鹰潭龙虎山的崖墓则是我国多种葬法中一种最古老、最特别的墓葬形式。
龙虎山与泸溪河
宋代晁补之(1053年—1110年)在《鸡肋集》中记载:“出游龙虎山,舟中望仙岩,壁立千仞者不可上,其高处穴中往往如稛仓棺椁云,盖仙人所居也。”明代徐学谟(1521年—1593年)在《游仙岩记》有更为细致、具体的记述:“出贵溪龙虎山一里,明日始游仙岩扁木横列,差若具齿,或启或闭,或整或坠,数以时变。农家欲以验岁者,曰仙仓岩。自仙仓岩而下者为酒瓮岩,有陶罂散贮岩中。岩头若古冢,囊一棺而暴其半者,为仙棺岩,棺白色,材如今人所用。他岩棺尤累累,有规形而锐者。”查阅《龙虎山志》和《贵溪县志》及其他地方文献,亦有记载。如清同治《安仁县志》卷四记:“碣石峰,在县南七十里与仙岩相近,平地屹立,高逼云霄,山腰有岩窦,中有机车、杵臼之类,特可望而不可即云。”龙虎山洞穴已存在了千年之久,封住洞穴口的木板随着时间风化掉落,洞穴的秘密露出端倪,洞穴棺木逐渐进入人们视野。
为揭开龙虎山崖墓的神秘面纱,1978年江西省博物馆考古队与贵溪县文化馆合作,选择龙虎山悬棺最为集中的仙水岩区作为突破口。考古队请来当地训练有素的药农悬索荡入洞穴。当药农进入洞穴后,只见洞内有厚厚的灰尘,棺木放在洞中央,横向洞口。揭开棺盖,棺内人骨保存完整,头骨旁留有头发,尸骨下垫有竹席。洞穴内有制作精致的木剑、釉汁莹润的青瓷杯、碗,以及制作规整、火候较高的印纹硬陶瓮,此外还有黑色光泽的陶罐,朱红色夹砂三足陶鼎,编织精细的竹篮、竹盆,雕花髹漆的木杯、扁鼓的小木鼓,以及印花丝绢、经纬线分明的麻布、苎布。药农除棺木外,将坛坛罐罐、杂什物件统统装入麻袋,用绳索将麻袋放下至考古队接应的船上。从药农采集的陶器器型、花纹、质地等初步判断仙水岩崖墓年代约为春秋战国时代。
为全面认识崖墓的形制、结构及文化性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79年江西省博物馆考古队对崖墓进行了科学发掘,这是中国悬棺葬区第一次大规模的科考活动。虽已过去40余年,仍是至今崖葬考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悬棺葬的研究。经探索考古队最终决定用大竹筏船,再搭建钢架,攀爬云梯进入洞穴。令人失望的是大部分洞穴情况并不如人意,不少墓葬在数百年甚至千年前就已被盗。考古队员们正垂头丧气时,站在高架上的队员发现一处十分隐蔽的洞穴,也正是这个洞穴的发现,使此次考古发掘有了重大收获。该洞穴发现随葬品36件,明显分三类摆置。第一类为仿青铜器造型的黑衣磨光陶,放置于崖洞内壁边缘;第二类为制作精致的仿金属木质手工业工具和兵器;第三类是纺织工具。该洞穴是此次发掘中最小的一个,其随葬品约占发掘清理总数的六分之一,可以想象,如果其他崖墓洞穴不被盗,那么葬品可能达上千件。据考古资料记录,此次清理的14座崖墓中,共发现各式独木棺37具,人骨架16具,出土陶瓷器、竹木器、乐器、骨器、纺织品、纺织工具等文物220件,其中织机构件成为考古中国先秦纺织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仙水岩崖墓悬棺
龙虎山崖墓群集中分布在泸溪河仙水岩的诸峰和相邻2公里的余江白塔河的雄咀石、螺丝岭、保驾峰、香炉峰等峭壁山峰,每处约有10座以上的墓葬,形成了龙虎山崖墓群。先民们利用绝壁有穴的地势,按其洞穴规模大小,以血缘关系来安葬,分别实行单葬或群葬。依照山涧地势,由自然分离的山势间隔成若干大家族合族而葬的墓地,表明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同族共葬的习俗在这里继续留存。
崖墓年代的判定是弄清墓主人的首要问题,龙虎山崖墓出土的棺木和典型陶器群是断定墓葬年代最好的证据。根据C14测年显示,龙虎山崖墓群早期应为春秋中期,晚期应为战国早期,测定年代与随葬陶器断代基本相符或一致。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说明当时我国东南、华南广大地区大都为古越人活动区域。龙虎山区古属贵溪县管辖,唐代以前贵溪县属余干县所辖。余干按《太平御览·州郡部》引韦昭汉书注:“干越,今余干(汗县)之别名”。汉以前余干辖地包括现今弋阳、横峰、贵溪、余江、德兴、南城等县的大部分地域。由此可判断龙虎山崖墓悬棺的主人应为百越部落干越人。有专家通过查阅古籍获悉干越人有断发文身和将蛇作为图腾崇拜的习俗,如《史记·周本纪》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者。”这种断发文身习俗在以往的考古资料中未有例证,但在龙虎山崖墓的考古发掘中有所发现。M2四号棺木中的死者为一中年男性,其骨架保存完好,在其头骨右侧有一束长5厘米的头发,一端齐整。这束头发约是死者安息时剪下,尔后有意识地放入棺木内,置于长约8厘米的方形绢布上,这也成为干越人断发的真实反映。
此外,龙虎山崖墓出土的一件最大几何印纹硬陶罐,通体拍印清晰的米筛纹,似蛇身麟片状,以麟片画面为器物底纹,然后在其肩部另堆塑曲状泥条,泥条满布密集麟片,曲状泥条一头大,一头小,大端塑出圆孔,似蛇眼。全器高大,在其显赫部位突出蛇形堆塑,由于其堆塑没有器耳功能,故视为崇尚蛇图腾神器。这些考古发现进一步印证了龙虎山崖墓悬棺的主人应为百越部落干越人。
龙虎山为武夷山的余脉,居住在这一带的先民曾选择悬崖峭壁上的洞穴作为安葬先人的墓穴。这些洞穴下临深渊,上接星斗,有人迹所不至,猿猱不能攀的特点,高岩上的自然洞穴向阳、干燥又通风,棺木易长久保存。悬棺葬区的先民们生活在奇峰耸立的山区,他们世代把高耸云霄的大山视为生活的依托,崇拜为“天神上帝”,对它产生了崇敬的心理,向往它,并企望自己也能和天神居住其间,故死后安葬于高不可攀的悬崖绝壁的洞穴之中。
但在距今近3000年前,古人如何将这些笨重的棺木放进葬位高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悬崖洞穴之中呢?1987年6月开始,同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的悬棺葬研究小组进行了仿古吊棺模拟试验。研究小组经过两年精心准备,选择龙虎山仙水岩作为仿古模拟吊棺试验场。仿古模拟吊棺试验共邀五位药农参与,其中四位药农先绕山登上水岩顶部,将一根一端系着滑轮的粗大绳索从山顶垂下,将滑轮定在洞穴上方;再用另一根绳索穿过滑轮,一头落于棺木,另一头连着绞车落下,牵引的绳索到位后,两位药农相继从山顶缒下荡入洞内;紧接着绞车开始转动,随着绞车盘绳圈的增加,提前用船运抵洞穴下部的棺木离船徐徐上升,当上升到与洞口位置齐平时,在洞口迎候的两位药农用绳索稳稳地将棺木牵引入洞,并妥善安置。仿古吊棺试验成功,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
虽然仿古吊棺研究试验被广泛认可,但也尚存争议,有学者认为,因地形及方式方法不同等因素,仿古吊棺试验并不能完全模拟出甚至代替古代的方法。且悬棺葬涉及的文化内涵丰富且复杂,包括葬俗起源、葬地选择、族群社会组织结构、墓室结构、随葬品组合、葬区经济形态、葬区文化生活、葬俗流向等等。为广开思路,进一步破解悬棺葬吊棺之谜,在仿古吊棺模拟试验后,龙虎山风景旅游管理局悬赏邀请海内外有识之士参与破解,但至今还未有其他更令人信服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