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平平无奇”的泥娃娃,宋朝孩子都爱它

字号:T|T
2022-11-17 19:02 来源:文物陕西
 

 

 

你现在看见的这些头像,来自繁华风雅的宋朝,支撑着他们的架子已经腐朽,20个差不多大小约5、6厘米的头像或庄严、或调皮,面部刻画精巧细腻,他们有一个欢乐的名字——磨喝乐。

 

据考证,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唯一成套的北宋时期“磨喝乐”变体泥玩具。

图片

 

图片

 

宋朝网红手办

 

“磨喝乐”又称“摩睺罗”或“罗睺罗”。其音为梵文音译。本是宋元时代供奉牛郎、织女的一种土泥偶人。

 

图片

磨喝乐 | 图 西北大学博物馆

 

磨喝乐满足了人们对童子灵气和智慧的想象,端正细腻、嗔眉笑眼、斗巧争奇,到宋代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且家喻户晓的崇拜偶像。难怪宋朝人夸奖小孩的时候会说:“长得跟磨喝乐一样”!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两宋时期,每年的七夕节,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用磨喝乐来供奉牛郎织女,借此来实现“乞巧”和多子多福的愿望。

 

图片

 

以宋朝为背景的电视剧《梦华录》中有一集,女主赵盼儿打趣男主顾千帆:“难不成还送你个磨喝乐玩玩” ?可见此玩具当时的热度。这些玩具内容有动物、人物、花树等,极富神秘与神话色彩。

 

图片

 

西安黄土所做

 

西北大学博物馆馆藏的“磨喝乐”玩具,还得从2002年西安市西大街马路拓宽改造说起。

 

2002年8月,在西安市西大街马路拓宽改造过程中,在广济街南一工地发现了一口直径约1.2米的古井,在距地表约8米深的古井中出土了一组共计20件低温焙烧的泥玩偶及陶模,名叫磨喝乐。

 

此批发现,18件为头像雕塑,包括仕女、小官吏、猴头像、神王像、土地神像等,1件莲花火焰浮雕,1件为制作男头像的陶范。

 

图片

陶范 | 图 西北大学博物馆

 

此前发现的宋元陶瓷及泥塑多为完整人形或动物,极少有这种头部单独出现,因此这批泥塑成为美术界、考古界关注的话题。

 

西北大学博物馆文物专家贾麦明介绍:西大街在宋代应该是制作磨喝乐玩具的工厂,做好以后通过批发运送到全国各地,是用地地道道的西安黄土做的。

 

“它底下有个孔,一插就可以把它拿起来,宋代的时候都是给它穿上衣服,像卖糖葫芦一样插在上面,小孩来了拿着宋代那个大观通宝,买上一个玩。玩这个要特别小心,这是用泥做的,容易破碎。”

 

图片

童子泥偶磨喝乐(右上)

 

在西北大学还藏有一件完整身形的童子泥偶磨喝乐,泥质红陶,高8厘米,圆脸,两只手和双脚均被布袋束住,一是防止手指抠坏自己的脸皮,另外还可防长大得内外八字脚。小童为了挣开包裹,张着大嘴,脸色通红,形象逼真。

 

流风所至,宋朝孩子很喜欢模仿“磨喝乐”的造型。“磨喝乐”之于宋朝儿童的地位,就如芭比娃娃之于今日的孩子。

 

图片

 

丝路交流见证

 

可以说,七夕乞巧节就是宋朝的“玩具节”,这一天,各种奇巧的小玩具都会上市,从李嵩的《市担婴戏图》(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上就可以看出。

 

图片

《市担婴戏图》 | 图 网络

 

据研究玩具史的清华大学王连海教授对《市担婴戏图》的观察,图中货郎贩卖的小商品,除了日用杂货与时蔬酒果之外,最多的便是儿童玩具,“可辨识者有如下诸种:小鸟、鸟笼、拨浪鼓、小竹篓、香包、不倒翁、泥人、纸旗、小壶、铃铛、竹笛、面具、小灯笼等等。”

 

在南宋画家李嵩制作《货郎图》,图中挑夫老头后筐的第四层就能看到“磨喝乐”。

 

宋代的西安,虽然不是首都,但无论是永兴军路(北宋西安称谓)时期,还是京兆府路(南宋和元称谓)时期,这里依然是丝路重镇,是贯通中国西部和东部重要纽带,更是民族融合的核心区域,磨喝乐之所以在这里被唯一成套发现,也说明两宋时期的西安,依然在中华大地上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而磨喝乐本身,作为佛教世俗化和中国传统民间信仰融合的典型例证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中外交流的重要见证。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