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字号:T|T
2022-11-02 15:33 来源:中国文物报

      2022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公布博物馆新定义中提到:“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新定义强调包容性、社区参与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作用,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教育正在逐渐成为博物馆的核心功能。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一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国内博物馆自免费开放以来,更加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双减”之后留下的青少年“教育空白”正是博物馆应该积极填充的教育阵地。与此同时,以前的部分校外培训机构也纷纷转型,以青少年“研学游”的形式进入博物馆,有关博物馆的教育顺应社会教育趋势发展,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但同时也存在讲解不实、秩序混乱等情况。本文主要对“双减”之后社会机构(本文所讲的社会机构主要是指组织青少年学生进入博物馆研学的校外社会团体)进入到博物馆研学讲解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路径。

社会机构参与博物馆讲解的问题分析

      讲解有活力,但存在内容错误的现象。讲解是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解员是观众与文物沟通的桥梁,起着联系观众与展品的作用,进而影响到博物馆乃至一座城市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讲解工作至关重要,特别是针对青少年观众,聆听讲解是其从感官体验上升到知识获取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目前博物馆讲解方式主要有:专职讲解员、志愿者讲解员、自助讲解器、微信语音讲解等,以适合在不同场景,帮助不同受众快速有效地了解展览内容。“双减”之后,部分培训机构顺应社会教育形式快速转型,在文旅融合的大环境下积极投入到青少年研学游体验中。特色鲜明的研学主题及个性化讲解,确实给“本份”的博物馆讲解增添了不少活力和乐趣,青少年在参观的过程中增加了互动,提高了专注力。但过度追求彰显特色和个性,往往沦于追逐“噱头”,甚至将不经考证的故事性内容进行讲述,“戏说历史”甚至“歪曲史实”。对严肃历史进行调侃,有悖于博物馆讲解要符合客 观性、真实性的初衷,不利于发挥博物馆培根育苗、铸魂强基的作用。

       场馆有人气,但存在秩序不规范的现象。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围绕“物”开展工作的属性是博物馆区别于其他文化设施的核心所在,即使在线上博物馆、流动博物馆等形式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吸引公众进馆观“物”赏“物”仍然一直是各级博物馆的重要目标。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提升基本陈列的权威性、临时展览的多元化、教育活动的丰富性,但一些场馆仍存在观众量少的问题。社会机构组织青少年学生进入博物馆研学既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同时也填补了学生假日的“教育空白”,于是一拨一拨的研学团队进入博物馆,机构老师在展厅中开展各类讲解、教学、互动活动,场面热烈。但由于这些团队组织是以营利为目的,在人数设置、时间设置及教学活动设置上未必符合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往往由于人数多、纪律差,组织者对参与者不文明行为的约束较弱,容易造成展厅拥堵、环境嘈杂等问题,扰乱展厅正常秩序,严重影响观众参观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教育活动有创新,但存在不可持续的现象。顺应“双减”教育趋势,博物馆、学校和社会机构积极探索,推出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以充实青少年学生的社会教育体验,但依然存在几方面问题。一是讲解缺乏新意,基本陈列讲解内容固化,缺少延伸和拓展。讲解员重复同一讲解内容易产生疲劳感,逐渐对讲解丧失新鲜感和激情,同时,博物馆缺少持续追求、探索、创新的“专家型”讲解员。二是“馆校共建”模式逐步建立,主要以参观、巡展、比赛等形式呈现,缺乏长期、深入的教学设计,以主办方组织参加为主,缺乏学生自主参与。三是社会机构组织青少年进入博物馆研学,短期内具有探索性的实践意义,但在缺乏规范和引导的情况下进行,往往形式大于内容,研学质量堪忧,学生被动参与,缺少主动性,研学游市场很难持续健康发展。

新形势下对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思考

      “双减”政策落地后,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多元化的教育成为可能。博物馆相对于其他文化机构有其独特的优势,如真实的藏品、体系化的布展思路、多元的展陈主题、专业的工作人员、相对充裕的展陈互动场地、较为丰富的数字化展品资源和相关研究成果等,可以满足教学、休闲、亲子等不同目的,适于围绕不同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博物馆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青少年教育的社会需求、博物馆教育发展方向及自身的资源优势,厘清相互关系,制定教育规划。从地方文化特色、场馆陈列特色出发,对教育目标和形式进行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科学规划,特别是数量最多的中小型博物馆,要摆脱以往教育活动以“跟风复制”为主的模式,避免陷入“有活动,没市场”的尴尬局面。学习借鉴学校教育的规划模式,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段施教,与乡土教育相结合进行系统性教育,总体形成“一馆一策”的教育方案。在远期规划的指导之下,进行博物馆教育品牌化建设,打造“策划-实施-评价-改进”的闭环运行机制,以促进教育品质的不断提升。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讲解员秉持严肃的历史态度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前提和基础,但强调博物馆讲解应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并非主张放弃对精彩讲述的追求。因此,讲解员因人施讲的讲解方法要不断创新:一是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提高学术研究和掌握学术观点的能力,成为一名“专家型”讲解员,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文物及文物背后的故事;二是分析研究青少年学生群体的特点,他们充满好奇心和行动力,并且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博物馆有很大的兴趣,讲解员可以将解说词与学生学习的内容紧密结合,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而不是一味地找“噱头”、编故事;三是将常规的参观讲解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基于以上三点,可以探索将讲解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需要打破展厅陈列的局限,避免单一地看“物”说话和菜单式地依次介绍陈列文物,需要结合每次讲解的主题,让文物及展品为讲解所用,能够见物、见人、见历史,如此才能常讲常新,这也是其他讲解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优势。

      自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后,“研学游”便日渐升温,“双减”政策实施对博物馆研学游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成了许多青少年学生的假期标配,但短期内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为确保博物馆教育的质量,有关部门严格规范社会机构参与博物馆讲解。国家文物局官网2018年8月1日刊发的《社会机构组织博物馆研学旅行应规范管理提升质量》一文中表示:“对于部分社会机构、个人以‘博物馆游学’之名,开展粗放的、只游不学、走马观花、名不副实的‘研学旅行’活动,损害中小学生利益的行为,表示坚决反对。另外,国家文物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博物馆研学旅行相关标准,丰富研学旅行课程体系,不断提升研学旅行质量。”2022年8月1日,北京市文物局印发《关于规范博物馆讲解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社会团体及个人在博物馆内开展讲解服务需经过考核培训等,叫停“戏说历史”等不文明社会讲解行为。从长远发展看,更重要的是疏导,合理引导社会机构有序开展研学和讲解。博物馆、学校、社会机构三方要积极探索合作模式,推动馆校共建、馆企共建的多元化教育体系建设。博物馆为学校教育提供学习场地,为社会机构组织研学提供公共资源,作为乡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社区互动参与的便捷性,从教育和体验的视角来设计博物馆教学课程,以区别学校教育的严肃性和以往博物馆自行设计课程缺乏科学性,真正体现博物馆第二课堂寓教于乐的特质。

      从长远看,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需求将持续存在和扩大,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应当结合社会需求、博物馆发展理念,要重新审视当下及今后博物馆教育的方向和实践,促成博物馆、学校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多方共赢局面。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