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随着公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传承的载体,博物馆对发挥自身教育职能有了更多倾向性调整与转变。博物馆如何从一件件真实文物中,让观众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文明时空?今年暑期,江苏吴文化博物馆“文明的样子——亚欧大陆古代文物精品展”做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
该展览由吴文化博物馆、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旅顺博物馆主办,汇聚了叙利亚、阿富汗、伊朗、土耳其、意大利等国近200件(套)代表性精品文物。“我们努力把展览做成一个教育展。希望教育变成这次展览的钥匙,让学生群体通过这个展览打开文明认知的大门。”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介绍道。展览也因此特意安排在暑期档,可以提供给学生观众更多关于历史、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构建一个对于亚欧大陆文明时空的坐标轴。
展览共分三大版块,从文明的源起开始,到多样多彩的文明,再到文明的互融互鉴,非常清晰的介绍了亚欧大陆从早期到晚期各个时期各个区域的历史文化。“这个展览是从文物出发,从点到线到面,每一件展品背后有其各自的线索,当几条线索汇合串连时,可能就出现很重要的一个面。”陈曾路介绍到,展厅除了突出文物本身,在展线设计上也增加大量和地理、历史、艺术相关的信息,观众可以多维度、更立体全面地对比、认知各时期精彩的文明。
“来通杯”是一种流行于亚欧大陆上的古老饮酒器,公元前15世纪开始出现。“展览中有环地中海的,也有伊朗高原的,而且他们形制不同,有古典时期南意大利陶制的,也有比较典型古希腊样式的,还有伊朗高原古波斯的金属制来通杯,同时,在我们馆藏文物中也有元代的银槎杯,也是来通杯的变形。陕西历史博物馆非常有名的国宝兽首玛瑙杯,因为疫情没有机会借到实物,但也通过图文展示出来。”展览通过不同区域、不同形制的来通杯,来对比呼应,进而引发观众探索思考,陈曾路说:“我们是想让观众感受欧亚大陆这样一种多元多姿多彩的文明。”
“这次更多精力和费用用于策划课程和教育活动,把展览变成课程的延伸”,陈曾路说道。据了解,除了从教育角度对展陈进行特别设计外,展览配套了丰富的社教活动。邀请文博领域相关专家学者、馆长、策展人,围绕丝绸之路上的中外文化交流、犍陀罗艺术、两河流域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叙利亚文明史、古希腊神话、古希腊戏剧及文学等主题,举办了15期系列讲座;开展了“文明的想象-描摹器像”“文明的传播-易以书契”“文明的信仰-信仰缔造”“文明的仪式-以享以祀”“文明的装饰-美美与共”等研学活动,使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从不同角度,通过更深邃、更广阔地探索,寻找勾勒出自己心目中“文明的样子”。“主要还是希望通过这些互动,培养学生群体,主要是中学生们的理性认知、思考这样一种能力。我们在这块花了蛮多功夫,也是我们的初衷”,陈曾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