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蜀 | 民国古籍整理出版工艺杂谈 · 石印

字号:T|T
2022-10-18 12:22 来源:古籍保护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

清末民初,西方先进的印刷工艺,石印、铜版、珂罗版、铅印等传入中国后,极大地推动了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古籍整理出版当然也不例外,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照相印刷可以原样影印古籍,效率大大超过影刻;还能通过割裱方式,将古籍的部头缩小二至九倍,因此书价大幅降低。 

铅活字排印,基本上取代了雕版印刷,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也降低了成本。 

照相制版结合石版、铜版、珂罗 版印刷的影印技术,解决了金石书画类古籍的复制出版难题。照相印刷术发明前,古代的金石碑拓、法帖,只能依靠传拓及雕版覆刻的方式印刷、流通,效率极低。并且,层次丰富的绘画、墨迹,根本无法印行,限制了此类作品的传播,乃至大量原作失传。 

综上,印刷工艺的进步和多样化,丰富了古籍整理图书的品种,大幅降低了书价,提高了图书销量,满足了更多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因此,我们总结那段历史的时候,不但要了解出版了哪些书,也要了解那些书是用何种印刷工艺印制的,效果如何;同一种古籍采用不同的印刷工艺印制有什么差别,等等。了解这些情况后,我们在选用、研究民国古籍整理图书 时,就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并且还能对我们今后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再有,普通古籍和民国图书书目,如果能够详细注明图书的印刷方式,就会极大提高书目的使用价值。以往的一些书目虽有标记,但多数仅标注“铅印”“石印”或“影印”“排印”,不但缺失较多,还有不少差错。要想解决上述问题,编目者需要学习 一点基本的印刷知识,提高对不同印刷工艺的鉴别能力。多年来,笔者将古籍整理出版与印刷技术相结合进行 研究,获益匪浅。

图片
 
图片
石印

石印系平面印刷:在石质印版上,图文与空白部分几乎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有别于传统的雕版印刷和铅印,后二者为凸印,图文高出印版的空白处。石印的原理是,图文部分由脂肪性墨料构成,具有亲墨斥水性;非图文部分的石版正好相反,亲水斥墨。印刷时,磨辊给印版上墨,只有图文能够沾墨,然后转印到纸张上,完成 印刷。

石印自清末从西方传入中国,至民国初年的三十年间,在古籍整理出版图书中占据着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份额。民国时期虽然铅印、珂罗版、铜版等印刷工艺,尤其是铅印的占比迅速增长,但因古籍影印的盛行,石印在古籍整理出版业务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注意的是,清末民国时期出版的石印图书,有两种不同的制版工艺:一种是“写版”,另一种为照相制版,二者的工艺和版面效果相差很大。 

写版石印

所谓写版,就是用脂肪性墨料,直接在石版上书写文字或绘制图画,制成印版印刷。这种直接写版的方式因操作不便等原因,很快就被“转写法”取代了。转写法是将图文写绘到特制转写纸上,再将图文转移至石版上制成印版。写版石印图书的叶面特点是,书写痕迹明显,墨色偏重,字体不规范,经常有一字笔画挤占相邻字空间的现象,与雕版、铅活字等印刷品截然不同。

图片

扫叶山房写版石印《评注昭明文选》

写版石印属于“排印”体系,即对原书内容重新录入文字、排版,性质与铅印相同。写版石印依靠几位写手便可完成制版工序,无须繁复的排版设备,后期印刷又与照相石印通用,成本低于铅印,因此深受欢迎。那一时期翻印的许多古代文史经典著作,乃至教材等图书,都乐于使用写版石印工艺。例如上海扫叶山房在其民国六年(1917)印行的《扫叶山房书目》中,凡未标明“影印”二字的石印书,均为写版,总数不下300种。民国十五年(1926),扫叶山房便一次推出《四体大字典》(二十四册)、《太平广记》(五百卷四十册)、《五朝小说大观》(四十册)、《汉魏六朝百三名家全集》(四十八册)四部大书,全部为写版石印。世界书局民国十二年(1923)印行的《广注四部精华》(收书125部,三十册),也为写版石印。其他大小出版机构,亦用此工艺翻印了大量古籍。

图片

世界书局写版石印《老子道德经精华》

但写版图书版面不美观,效率低,不适合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就此而言,远不如铅印。因此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出版企业,对写版石印不屑一顾,均大力发展铅排印刷。规模化后的铅印成本大幅下降,到了20世纪40年代,写版石印便淡出了历史舞台。

图片

育文书局写版石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照相石印

照相石印,就是影印古籍的印刷方式。初期的照相石印,是将古籍底本摄制阴文湿片,复制到特制胶纸,再转写于石版,制成印版。所谓阴文湿片,就是图文部分是透明的,图文以外部分全黑不透光。将阴文湿片覆在胶纸墨料面曝光(亦称晒 版),然后水洗。图文部分的墨料经光照之后,便固化在纸上;未见光处的墨料即脱落不存。最后再把转印纸上的图文墨料压印到石版上,制成印版。此法的缺点是,转印图像的分辨率降低,容易丢失笔画的细节。“至民国九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始用直接照相石印法,不用胶纸,以阴文直接落样于亚铅版,出品既精而速。”(贺圣鼐《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印刷术》,转引自《中国出版史料初编》)当然,亚铅版是敷了墨料的,相当于之前的转写纸。

上面提到的“亚铅版”,俗称铅皮、铅片,正规场合称之为金属版。金属版与石版印刷的原理相同,机器构造略有差别。金属版印制图书的质量略高于石版,故商务印书馆的图书宣传广告或牌记中,经常强调用金属版印刷,著名的《百衲本二十四史》《四部丛刊》续编、三编,都是用金属版印制的。金属版还有一个优点,即便于保存,这对需要重印图书来说,格外重要。《张元济日记》1919年8月8日记载:“《四部丛刊》将来可销售之书预备单印,须从石版上再留铅皮。并托告鲍君,多买铅皮。”张元济1918年10月3日,写给傅增湘的信中谈到《百衲本资治通鉴》时谓:“《衲鉴》印成。预算彼时当可得三百部,留一百部备销。现均留铅片,如须再版,亦甚便也。”(《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81页)金属版虽然 优点不少,但直至 20世纪30年代中期,石版机在石印中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印刷业提到“石印”时,多半都包含了金属版,不作区分。

清末民国时期的古籍整理图书,经常在书名页或版权页等处标注“石印”二字,我们可根据页面字体等特点,判定为写印或影印本。但很多相关书目著录时,也有在书名后标记“石印”者,不看原书难以断定是否为影印书。如果编目时注明一下,会给使用者提供极大的便利。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