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科普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字号:T|T
2022-10-12 08:52 来源:文物之声
每一粒种子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希望,每一份希望都会点亮孩子们心中的梦想,每一个梦想都有实现它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博物馆将为他们助力。怀着这样的初心,山东博物馆在“种质先行,守护生态安全,助力美丽山东建设”的大背景下,联合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推出了“粒程——林草种质资源科普展”。
博物馆青少年科普教育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探索:对青少年科普教育与成人科普教育进行初步区分,在博物馆展览的布展设计与讲解教育工作上,将成年人展区和讲解词与青少年明确区分开来,更符合青少年的兴趣点以及提高青少年的认知能力;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细化青少年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在策划博物馆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时充分考虑不同年纪青少年的认知能力,策划不同的、与之相匹配的科普教育活动,不同年龄段接受的科普教育活动也不同,这更有利于青少年吸收科学知识。
在博物馆学习探索过程中,青少年的身心可以得到放松,整个学习探索的过程是主动的,更是一种娱乐和学习相结合的,在探索的同时也能学习到科学知识。
博物馆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能够在教育中不断强化学生的科学普及意识,增强科学普及的效果,也能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信心,进而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粒程——林草种质资源科普展”以“种质为媒、科普为魂、文化奠基”为目标,通过开展科普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融合活动,从而推动林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研究。我们以此活动为契机,以博物馆为载体,以种质科普资源内容为支撑,开发集“学”“娱”“游”为一体的科普展览,让孩子们在了解种质资源的同时,增加科普知识,激发对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
一、注重展教结合,在展览中说科学、讲故事
博物馆作为沉浸式的教育基地,是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触感体验的绝佳地,博物馆开发教育活动时,应该体现“展即为教、教引出展”的教育理念,让青少年与展览的距离越来越近。“粒程——林草种质资源科普展”是首次尝试打破传统展览的目标人群,针对青少年所做的科普展。从场馆流线和藏品特性出发,将展览和展线作为教育平台,把科学知识等内容由单一的文字输出转变为双向互动体验,利用好博物馆的自然环境,让青少年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更易理解其中的科学精神和思想。
展览展出200多件各形各色、形态万千的植物和种子标本,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带领青少年探寻种子传奇的生命力。通过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从而推动林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研究。
二、从青少年需求出发,实现博物馆知识与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展览内容设计上,主要将种质资源专业知识与种子标本知识相结合,语言风格尽可能通俗易懂,便于青少年从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形式设计包括标本触摸、活动体验、视频教学等。通过这种科普沉浸式的展览,更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专注力和科学文化自信,增强其学习成就感。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设置分众化的讲解教育服务。低龄段学生专注培养他们在玩耍中学习科学知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高年级学生则更多偏向抽象化知识的体验与迁移。
展览融入了多感官学习以及沉浸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个环节属于吸引阶段,通过“触摸”种子与植物标本,激发青少年对于种质资源的兴趣,进而探究自然科学的成因。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中,青少年可以与种子零距离接触,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如何破土而出,如何成熟,如何繁衍生息……这些问题出发,探究一粒种子的生命历程。在与种子零距离接触过程中,激发青少年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从而增强青少年对于林草种质资源的保护。展览从种子的类型、繁育等多种角度,展示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种子。同时展览中尽量挑选颜色、外形具有典型性和特征性的标本,以便于青少年能够近距离通过观察或触摸,从视觉上、触觉上主动获取信息,根据已有的知识,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趣味互动,延长学习专注力——情境学习。博物馆具有开放的实际情景,是对学校教育缺乏实际情境的补充。在博物馆情境内,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借助教育材料,利用原有知识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吸收学习新知识。在博物馆提供的科学文化和固有自然资源的背景下,运用互动式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使学习具有课外的延伸性与扩展性。对高年级的学生,还要从提高他们归纳和总结能力的角度出发,并选择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关性的自然资源标本,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发现和总结规律,从记忆、理解单个文物背后的知识,到总体知识的总结归纳,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自我认知,最终激发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作为课程资源促进馆校合作,实现青少年科普教育的价值延伸
加强博物馆与学校之间双向的交流与合作,能够促使双方更好地发挥各自特有的职能,形成差异性互补,对博物馆综合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对学校基础学科知识进行充实和完善,对在校学生拓展学习环境,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馆校合作过程中,博物馆和学校分别扮演着“供给方”和“消费者”的角色。博物馆有实物资源,学校有教学经验,二者应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这一共同目标通力协作、双向联动。博物馆开发的青少年科普教育项目应以需求为导向,应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和学校教学的需要,还应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且该活动在馆内、馆外均可实施,有效衔接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需求。学校也应将博物馆的展览资源与活动策划、课程设置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构建起青少年运用博物馆学习科学知识的长效机制。双方要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功能,进行资源共享和资源互补,共同研发科普教育产品,实施科普教育活动,这样青少年科普教育效果才会逐渐显著,同时增强青少年学习自然科普知识的信心和决心。
山东博物馆选定“粒程——林草种质资源科普展”延伸教育活动走进校园,结合馆藏种质资源和学校科普学科内容,以展厅内容为主线,对标中小学科学、地理、生物等学科教材,围绕植物资源、生态环保等主题进行课程开发,强调科学性、知识性、探究性、互动性、趣味性。在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式、难易程度上进行分众化实施,形成逐层递进的分段科普课程体系。
“粒程——林草种质资源科普展”教育活动受到了济南市中小学师生的欢迎,自8月23日开展以来,参与活动的青少年60余场次,共计1200余人。一位带队老师在活动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博物馆里的教育和在学校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这种教育是沉浸式的、是青少年自主汲取知识的过程,在这里学习知识,我的学生们很快乐、很主动”。一位参与活动的小学生说:“参观了山东博物馆的科普展览,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种子方面的知识,还在参观的过程中和大哥哥们合作,解决了展览中很多设计的问题,很有意思”。
山东博物馆参照青少年心理特征及学习规律,开发出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多元化互动教育活动与展览,即展教一体化。通过展厅、知识问答、互动体验,运用动态示范的展览模式,让青少年广泛参与其中,将丰富的博物馆科学知识融入互动环节,从而让青少年在轻松快乐的环境当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