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樯阵马,笔力扛鼎——王铎书法艺术展”在河南博物院展出已有月余,眼看暑假收官,参观者依然络绎不绝,许多书法爱好者不远几千里风尘而来,只为一睹“北王”的真迹。8月18日这天,来到展厅的一位特殊观众,不为慕名,只为重逢——
“时隔几十年,我们又见面了……”
展柜前,78岁的河南博物院退休职工张玉玲,在王铎行书条轴《奉景翁诗》前驻足凝目,这件经她亲手修复过的文物,安静地陈列在展柜中,一如40年前刚被唤醒时的模样。
时光回到1965年,21岁的张玉玲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在当时还被称作河南省博物馆的陈列部门,这个年轻勤快的姑娘承担起了陈列布展时的各种“打下手”工作,也就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了字画装裱。
“当时那种条件,可比现在差远了,哪有什么专门的字画修复专业呀。”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的工作环境,张玉玲感慨万千。由于博物馆条件有限,最初她跟随一位开封的装裱师傅做学徒,工作中张玉玲表现出超强的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馆内上下都觉得她就是干这一行的好料儿,不久她先后被送往北京荣宝斋、安徽等地学习装裱修复技术,专职从事古字画装裱修复工作。
文物修复师作为直接接触文物并对文物采取处理措施的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其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文物的安全。“装裱古字画是装裱工作中难度最大的工作之一。当接到古旧字画揭裱任务后,我们首先要认真审视和了解作品的年代、原料的质感、书画风格以及色彩等实际情况,并做好拍照、记录等工作,然后再进行洗画、揭背、补残、全色和装裱。全色和补残时,要根据原作品的不同年代,不同流派,不同书画家的各自法度、风格和内容选定合适的材料,特别要注重修复材料的材质、纹路、光泽度等方面会直接影响修复效果。”张玉玲说。
提到字画修复,这位退休20余年的老人依然能够说得头头是道,“当涉及书画艺术甚至考古学上的问题时,要了解原画的‘画意’,使修复的作品与原画浑然一体,充分达到原作品的艺术效果,否则就会‘全色于画而无色,全色于画而无骨’”。
正是由于这样严谨的工作作风,张玉玲成了河南博物院第一代书画文物修复专家,也成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装裱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眼下正在河南博物院展出的“王铎书法艺术展”并非第一次和公众见面。40年前的1982年,河南博物院就举办了一次书法大展——“王铎中日联展”,其中不乏王铎的书法精品,其代表作《奉景翁诗》也在展览清单中,该作品收藏在新乡市博物馆,但由于破损,一直无缘对外展出。新乡市博物馆也想以展览的机会,借助外部力量修复好这件文物。当工作人员将装有文物的箱子打开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幅高一丈有余,宽三尺多的“巨幅”绢本上,光大小窟窿就有二三百个,以前修补过的地方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有些字几乎完全失去了原形,根本无法判断其本来面目,整件文物残破不堪,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一团废纸。
“过去我们碰到这样‘一级品’的文物,往往会拿到北京请专人装裱,但当时单位经济条件有限,我们没有这么多资金,时间上也来不及,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了!”张玉玲回忆说。
破损得如此严重,而距离开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这幅字真的可以修复完好如期对外展出吗?即便是从事了十几年的专业工作,张玉玲也忍不住在心里暗自打鼓。
作为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最具有挑战的工作之一,修复《奉景翁诗》的很多细节张玉玲都历历在目。她清楚地记得40年前的那个8月,身患支气管炎的她带着甘岚、苏琳两位徒弟在闷热的工作间里,没日没夜地忙活了两个多月。
洗画池不够大,文物只能叠着泡进去清洗,没有相机拍摄记录,就用原照底片以幻灯片的形式打印出来,每处笔画反复思考后再对照着细细临摹。反复实验修复材料,改进修复技术,最大程度地恢复原字的本色……就这样,一个洗画池、一把棕刷还有一些极其简单的修补工具以及不固定的修复场地,陪伴她创造了这个“修复奇迹”。展出之际,她修复的这幅作品获得了业内人士高度认可,同时也为她在古字画装裱修复领域赢得了声望。
从1965年到1999年,张玉玲在职期间完成了近千件珍贵文物的修复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她还和河南辉县书画装裱新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生产出中国第一台书画装裱机,并先后在国内博览会上斩获各类大奖。
除了自身不断精益求精、提高文物修复技能外,张玉玲还致力于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弘扬。她将自己关于文物修复和文物保护领域的所学、所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使得这项技艺代代相传。传承至今,河南博物院从事此项工作的已经有四代修复师,该院“古字画装裱修复”团队的专业技术人员也由原来的3人,扩大到了现在的9人。在业务方面,除了常规的书画修复外,还增加了古籍、拓片、证书、票证等纸质文物的修复工作。在保护手段上,每一代修复师,又都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注重传统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为每件文物建立修复档案,使得这项技艺不断与时俱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该团队在完成院里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上,还承担起了河南省文博单位的文保技术支持和帮扶工作。为了在技术和材料应用上保持国际水平,团队还经常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意大利、日本、法国的专业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从事文物修复工作30多年,张玉玲累计培训学员百余人,这些学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大多已是业务骨干。经他们的传授指导,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才也逐步成长起来。
在河南博物院新近发出的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培训名单中,杨开迪的名字赫然在列。她,就是张玉玲老人的孙女。兜兜转转,当年老人待过的修复台前,站上了孙女瘦瘦小小的身影。
开迪从小由奶奶亲手带大,耳濡目染之下,她比常人更早接触到文物修复的世界,并发自心底对这项工作产生了兴趣,心生向往。大学毕业后,杨开迪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河南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她的职业生涯开始与古字画相伴。
聊起自己从事了一生的事业,老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们要对得起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啊,所以在工作中,我都是带着一颗敬畏的心去修复作品。修复工作是一项去旧换新、修旧如旧,延长文物寿命、挽救文化遗产的光荣事业。择一事而终一生,能从事这样的工作,我感到无比自豪!这辈子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