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展示传播 打造精品展览(下)

字号:T|T
2022-09-14 17:55 来源:文物之声
 

观众眼中的荆楚文化

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  万全文

图片

图片

“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荆楚文化与楚文化概念不同,意指湖北本地发生的文化现象。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传承弘扬荆楚文化,把概念变成能够感知的展览。

湖北省博物馆老馆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展厅面积不足1.3万平方米,多为专题展,展出馆藏文物及考古新发现的能力有限。新馆建成后,馆内整体面积达11.4万平方米,包括南馆、办公楼、文保中心及观众服务中心,展厅面积达3.6万平方米,目前有六个展览。“曾侯乙”“楚国八百年”“越王勾践剑特展”“梁庄王珍藏”,现重新充实调整。另有“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天籁——湖北早期出土乐器”把荆楚文化很好地体现出来。老馆展出了湖北古代文明、湖北近代风云、荆楚百年英杰、古代瓷器珍品等,全面展示馆藏文物及考古发掘研究成果。

“楚国八百年”在原有“楚文化”展基础上进行扩充,补充了九连墩、四方塘等遗址出土的重要文物,充分展示考古成果及楚国的历史文化、衣食住行等。展览分为四部分,共有两个展厅,一个展厅展现历史发展过程,另一个展厅展现文化及艺术科技方面的成就。越王勾践剑展厅只展出了一件文物,以该文物为中心设计了圆形展区,周边通过版面和多媒体来讲文物相关故事。“曾侯乙”以墓主人视角展示,以人为本,体现了曾侯乙时代的衣食住行。“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为组合文物展,以六个单元揭开“曾随之谜”,为观众打破考古神秘的概念。

梁庄王墓原是藩王墓,此墓保存完整,每件文物都非常精美。第一单元讲述梁庄王其人、其事,进一步解读梁庄王。第二单元从女性角度展示魏妃的生活,展现宫廷艺术之美。第三单元以郑和下西洋为时代背景,介绍明初朝贡体系的初建。“天籁——湖北早期出土乐器”以三个单元展示湖北特色,展厅设计还了盲道、盲人展区及多媒体应用。


 

 

“24小时博物馆”策划的实践与反思

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长  严洪明

图片

图片

6月9日,浙江自然博物院的“24小时博物馆”对外开放迎客,迅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放两个月来,观众逾6.5万人次。

近年来,浙江自然博物院(简称“自博院”)经常接到观众咨询晚间博物馆是否开放的电话,自博院周边社区的部分民众也希望晚间休闲时可以到博物馆看看。尤其是教育“双减”后,中小学生下午放学后,博物馆已停止入馆了。如何尽力满足游客、市民、学生的参观需求?

自博院经分析和思考,把杭州馆西面沿街的门面房单独切出,建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新空间,这样可以不受闭馆影响,单独开放至24时,双休日也可24小时开放。因面积小、开放成本低,能够可持续运营,于是“24小时博物馆”应运而生。

“24小时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以虚实相结合的形式,展出实物标本300余件(计划每季度更新约50件),数字媒体展示的运用,呈现大量藏品信息,打破了传统展馆的时空限制。其中,设置了1个元宇宙剧场,1个适合家庭饲养的鬃狮晰活体景箱展示。展线穿插互动展项16个,配套多元研学活动,以及文创、阅读和咖啡等,打造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的文化新空间,观众在这里可以获得全新的参与式体验。

“24小时博物馆”展览主题的遴选与提炼耗费了许多心思。经过选题研讨和整体构思,以认识身边的动物、植物和矿物为主题,展览内容既与百姓生活密切关联,也与中小学教材的《自然》《科学》《地理》等对接。比如:通过鱼类的实物标本和数字媒体,展示钱塘江约130种、西湖约50种、西溪湿地约56种、千岛湖约114种鱼类。观众通过图版、实物、多媒体查询及互动装置,对杭州地区鱼类资源有了系统和清晰的认知。同样,植物、矿物也分为几个门类,从知识科普(实物标本和图版信息)、互动学习(物理互动和媒体互动)和数字延申(链接藏品数据库、线上展览、视频)等三个方面来展现。此外,在博物馆入口处设置了浙江出土的2支恐龙骨架场景,采用AR技术虚拟展现恐龙的肌肉、皮肤、打斗和出土数据等,把自博院对恐爪龙类恐龙足迹速度分析的最新科研成果进行展示。

“24小时博物馆”虽只有310平方米,但展览传播信息量大,是自博院用活资源、自我加压、便利民众的一项探索与尝试,打破了博物馆长期以来“早九晚五”的运营模式,助力了教育“双减”,为所在社区发展夜间经济凝聚了人气。


 

 

换一种方式打开 传统文化可以更美丽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  辛礼学

图片
图片
“做海:南海渔家文化展”以出海、祭海、耕海、更路、渔歌、我的祖宗海为展示提纲,通过近300件渔民生产生活工具,利用“分拆图例”与“互动参与”的展示方式,再现海南渔民在这片海域上世代耕耘的生产智慧与向海而生的无畏精神。
为让展览更好看、好玩、有趣,以“科普、研究、交互”的策划理念推动设计的创新,策展团队将非遗的题材属性转换为研究性的功能解剖图示,以小见大,以“分拆图例”的一个个装置设计,从细微入手,从陆上到海上、从出海到站峙(驻岛),直观清晰地呈现海岛渔民的生存状况。
一是空间留白手法的应用。在应用化场景中,大面积留白,用艺术的“雅致”承载民俗文化的“俗”,通过色彩点缀、艺术装置、拆分图例等方式,做到雅俗共赏。
二是“升维”空间。以创新的“镜箱”收纳这些海洋图片,再以“俯瞰”的方式,窥探经过四面镜像后的广袤无垠、瑰丽的海底世界。突破了图片的二维化,变得更“立体”。而将带有设问的版式随着内容板块的分区吊挂空中,既能起到内容分区的提示和引导作用,又以提问的语句强化内容的要点。
三是功用性的“图示”。选择四肢可随意设定动作的木模人替代常规的人像雕塑,将渔夫形象符号化,突出附着在其身边的展品,直观明了地展示展品的功能用途。
四是物理互动增强科普性。展览中设置了手摇动画、翻海龟等参与展项,引导观众观展的主动性。
五是展览配套的文创产品开发及图录制作。结合渔家文化中的“打渔为生,耕海为荣”,渔家娃娃系列文创应运而生,其形象设计创意源于南海渔民的日常生活与捕捞作业,通过俏皮可爱但又不失文化内涵的南海渔民形象,传达了海边人们不辞辛劳又安居乐业的乐观主义精神,带领大家走近南海,感受当地的人文气息。
此外,还结合展览推出互动立体书。书中巧妙地添加了形式各异的互动机关和小游戏,增加趣味性的同时,让读者体会南海渔民的智慧。

 

 

新时代博物馆展览策展的高度和传播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  谢丹

图片

图片
 

新时代博物馆需策划高品质的展览,展示中华文明优秀成果,打造展览的IP价值,延伸展览的深度和广度,服务国家大局,赋能经济社会,共享美好生活。近年来,四川博物院在策划和传播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创展览方面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长江青铜·一曲熔铸于文物的长江之歌

为讲好长江故事,致敬中国考古百年,四川博物院策划推出“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诠释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焕发了文物的时代价值,是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的开篇巨作。参展文博单位多达48家,精选珍贵文物51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多达209件(套),涵盖了长江上中下游多个地区的文物重器。

今年5月至8月,该展览以“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为题在福建博物院开启了巡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成宣传营销推广矩阵,观者如潮、盛况空前。

竞出东方·一场全民健身的古代运动会

在“将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大力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的背景下,2012年四川博物院开始策划“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配合重大赛事在主办城市已巡展10站,提出了“跨界合作、多馆联合、依托赛事、持续巡展”的策展理念,以赛事为契机,持续传播体育文化。

今年7月为配合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和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四川博物院从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中获得灵感,以“竞出东方”为主题,集结了19个省市50家文博单位350件(套)珍贵文物,通过展示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体育文物,让观众感受古代全民健身的乐趣,体悟华夏民族千帆竞发、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四川博物院提出“传统体育文化复兴工程”的概念,以体育文物的巡展带动体育文物的研究和传统体育的展演与互动体验,使传统体育活态化,助力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将中华传统体育作为一张国家的文化名片走向世界,提升中华传统体育的国际影响力。


 

 

行业博物馆如何策划出精品展览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陈列与信息部部长  王瑞

图片

图片

在倡导文化自信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行业博物馆的发展建设早已超越了为行业服务的范畴,成为展示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行业博物馆需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本行业文化阵地作用,找到既有博物馆专业方向又符合本行业发展需要的特色博物馆发展之路。

一是找准定位、发挥特色。行业博物馆要提高对行业文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加快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建设步伐,打造核心竞争力和观众吸引力。不仅需要加强行业研究与加快研究成果运用,还要将行业特色与文化内涵深度挖掘并展示给公众。既要符合博物馆学特点,又要具有自身文化特色,才能在本行业的发展大局中起到展示和宣传的助力作用。

二是注重学术、注重研究。与综合性博物馆相比,行业博物馆专业性更强,不仅要加强学术研究,还要在主题和内容定位上关注行业的历史文化,更要在反映行业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表现行业文化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博物馆时代感和亲和力,贴近观众的现实生活。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要保证展览的数量。一方面通过展览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另一方面通过持续发声,扩大自身影响力。

三是关注时事、服务公众。行业博物馆应关注时代和社会发展,注重对展览主题和文化意义的阐释,注重展览给观众带来的精神能量,所提供的展览和活动应重视观众的情感、体验、探索和求知欲;利用多媒体交互设计,多样化、互动化、立体化展现展览内容,实现观众的参与和互动,增强吸引力,提升展示效果;为观众带来人性化的参观体验与服务,与公众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等;在服务行业特殊人群的基础上,更强调公众服务功能。

四是政府支持、协会帮扶。行业博物馆要努力融入行业发展大局,发挥自己应有之力,在发展中寻求行业扶持和国家支持,并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前我国行业博物馆还普遍存在资金少、文物少、专业人员少的现状。做展览不容易,做精品更难。在现行的展览评价体系中,行业博物馆的展览难以脱颖而出。应通过一些定向的扶植政策,如展览专项资金扶持等特别举措,激励行业博物馆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到精品展览策划中。

只有将行业文化、博物馆建设、观众需求、社会支撑以及政府支持有机结合,行业博物馆才能通过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探寻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


 

 

新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发展应坚持“五管齐下”

重庆市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  雷学刚

图片

图片

如何打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的精品展览,不仅是博物馆人在新时代创新陈列展览内容、形式、方法的重要课题,更是丰富完善博物馆陈列展览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凝聚中国力量、展示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行动。我们从“策划的原创性、主题的鲜明性、结构的逻辑性、展示的体验性、传播的系列性”五个维度,探索新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创新发展。

一是凸显策划的原创性。陈列展览质量的高低,策划起着统领作用。展览团队的搭建,展览的背景、初衷、基调,展览结构、展线流向、主题提炼、展览造价等的管理和调配,都要由策展人从源头把控,这也是展览原创性的有力彰显。

二是凸显主题的鲜明性。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展览馆等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主阵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课堂。因此,其展览主题不能模糊不清,必须旗帜鲜明、开门见山、开宗明义。

三是凸显结构的逻辑性。结构科学、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是衡量一个展览质量高低和展览故事是否吸引人的重要标志。结构科学是指陈列展览的篇章布局要合理。逻辑严密,是指整个展览的序厅、单元、尾声三个层面要发挥前后呼应的作用。

四是凸显展示的体验性。沉浸式、互动性、参与性、观赏性、启迪性的实现,最直接的举措就是体验。为强化体验感,在展览策划中灯光、展柜、声频音控、场景复原等的充分运用不仅有效克服观众观看展览的枯燥乏味,而且增强了观众主动提问、建言献策的积极性。

五是凸显传播的系列性。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通过组建一个项目执行团队、举办一个媒体通报会、举办一个开幕式、举办一个研讨会等“十个一”系列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展览的传播力以及学术科研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还针对展览开发了系列文创产品,策划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举办数字展览,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


 

 

科研:展览策划的原动力

山西青铜博物馆馆长  梁育军

图片

图片

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强调:“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要实现文物的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关键在“挖掘价值”,也就是在学术研究上狠下功夫。

我以山西青铜博物馆的“吉金光华”基本陈列为例,谈谈科研成果是如何引领并贯穿整个展览策划的。

首先,“吉金光华”基本陈列从思路确立到文本创作,是对几十年来山西田野考古工作和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总结,也是对青铜文化和山西的文物资源特色的深度认知。其次,展览凝聚了国内顶级青铜研究专家,著名历史、文化和艺术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策展团队从抓特色、定思路和展亮点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抓特色。对山西青铜文物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从采矿、冶炼到铸造再到完备的生产体系;青铜器品类丰富且序列完整,涵盖了从青铜文明的发生、发展、繁荣到转变的各阶段;打击文物犯罪追缴的青铜文物,也极大地丰富了展品资源。

定思路。中国青铜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是展览策划中的要点和难点。为了保证展览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邀请了行业顶级专家参与展览思路论证和文本大纲创作,并广泛采纳社会各界意见。最终形成三个实物展示专题和两个互动教育专题。通过多维度视角,讲述青铜文明在中国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展亮点。展览如何展示其风格和特色?主要是明确亮点并进行充分展示。策展团队总结的亮点如:及时吸纳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关注青铜器展示类型,提高文物利用率,以自然科学知识丰富展览的外延,将文物故事活化主题等。

科研始终是展览策划的核心和动力,只有将科研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地贴近大众、贴近社会,让文物活起来。


 

 

新时代博物馆多重视角下的展览体系架构

南京博物院陈列部副主任  田甜

图片

图片
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旅融合等多重背景下,新时代博物馆的展览体系如何架构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简称“中运博”)为例,从文化传播、观众体验和文旅融合三个视角进行论述,以期为新时代博物馆的展览策划提供思考和借鉴。
文化传播视角:文化遗产价值的全面性阐释
中运博以南京博物院策展团队为核心,进行展览策划与实施、过程管理和效果把控。借鉴其“一院六馆”差异化视角的策展经验,以14个展示空间,从历史、人文、非遗等角度对大运河主题进行全面阐释。
博物馆的文化和信息传播虽然是有计划、成体系的,但预期目标和参观效果之间并非完全一致。这要求展览体系架构从展品的内容组织到展板的信息形式设计,都要考虑观众的认知水平和接收方式,确保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形成有效的文化传播链。
观众体验视角:新时代博物馆参观的多元体验
中运博的展览体系架构立足于观众体验视角,14个展示空间主题鲜明、风格迥异、展示手段丰富且充满趣味。如“运河湿地寻趣”是专为儿童打造的自然生态类体验展,“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谜踪”是专为青少年打造的密室逃脱类互动解谜体验项目,“河之恋”是为年轻人和时尚文化爱好者打造的数字多媒体沉浸式体验展。
为确保参观流线设计契合展览体系架构,中运博在规划之初就同步统筹展览策划与博物馆空间规划、展线设计的关系,充分利用建筑的空间特色和参观流线,在流线变换中又注重节奏感,给观众带来视觉审美和知识传播的惊喜。
文旅融合视角:国家文化公园休闲服务的创新尝试
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南京博物院将其打造为满足观众参观需求的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场所。为此,在策展阶段就考虑到观众参观的差异化需求,在文化阐释方面涉及地域的均衡性,在展示手段上兼顾年龄的多样性。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不仅是展览空间,还是文化空间、旅游空间、休闲空间以及购物空间。中运博呈现的综合文化休闲空间,为来自各地的观众提供集展览、学习、活动、剧场、文创、餐饮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守正与创新——新时期博物馆陈列工作的思考

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  董理

图片
图片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尤其是陈列展览工作快速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整体发展不平衡、理论研究不成熟、行业规范不完善、新时期展览标准不规范等问题,经深入分析,这些问题都与守正创新息息相关。

在策展工作中,尤其是在“创新性”展览的策划实践中还存在选题策划、展览定位等高度、广度、深度不够,策划理念和风格定位不准确,展览的释展性、融合度不足等问题,这都与策划设计人员的“守正”不足有关。
在创新过程中,一些展览在追求“国际范”的同时,“中国风”表现不足;在运用多媒体、新媒体进行表现时,把握不好“科学与适度”的原则,往往导致主题不突出、内容不清楚、特色不鲜明等。此外,还有一些新建博物馆存在展览缺乏展品的问题。如能深入发掘文物内涵、历史背景、相关人物、事件、文明成果和文物、展览主题的价值、特点等,不仅可以做到用有限展品有力支撑展览,往往还会起到丰富展品内涵、价值、特点等的效果。
对于工艺、材料等方面,要继承发扬、传承研究和合理运用,避免千展一面,应做到千展千面、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目前,在一些展览中运用的多媒体手段和表现效果,已经出现同质化趋势,应引起业界的重视。
然而,近年来,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延续已出现“丢失”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对于好的做法,应广泛推广。
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往往要“破”才能“立”。与传统做法分离,实际是一种“冒险的”实验,走前人未走过的路,创新既艰难又辛苦,而成果往往要经过一个时期之后才可见。对此,建议全行业全社会多鼓励和褒奖。
总之,在新时期展览工作中,守正才能创新,创新还需守正,夯实基础与勠力创新有机结合,是从根本上解决新时期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的关键。
 

 

 

广东省博物馆策展实践与探索

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示中心主任  白芳

图片
​​
图片
近年来,广东省博物馆在努力追求展览的品质与创新的同时,在展览策划方面主要围绕加强顶层设计谋篇布局,以及充分激活策展人的主观能动性两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在顶层设计方面,主要是通过展览的品牌化、系列化确保展览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形成粤博临展的特色和风格。同时,注重加强策展人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为充分激发策展人的活力提供健康良性的环境氛围。

策展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保障展览创意创新的源泉所在,策展人自主地选择感兴趣的展览选题、话题与课题,并组建策展团队,带领策展团队一起实现策展的理念、目标和宗旨,为观众奉献最有诚意的、不断有突破有创新的高品质展览。

新时代的展览要求策展人不能仅仅满足于学术研究的深度和专精,还应同时具备文本思维和空间思维两种思维能力,将文本叙事与空间叙事有机结合才能够打造出立体多元的叙事情境,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情与共鸣。此外,在文旅融合、科技赋能的当下,科技与艺术相结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也是当下策展人关注的一个敏感话题,跨界合作、取长补短、互利共赢,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更好地应对新时代展览创新发展的挑战是每一位策展人努力的方向。


 

 

做好展览评论,推动展览实践活动

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  吴阗

图片
图片
新时代,伴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展览实践活动更是如火如荼。然而,由于参观者的学识、修养和造诣不同,从展览中感受到的冲击和感染自然各有不同。

展览评论或展览批评是在鉴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历史学、博物馆学、哲学、美学以及艺术理论,对陈列展览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作出判断与评价,为人们提供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知识。展览评论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是从专家、学者角度出发的。

展览评论主要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展开。笔者认为,展览内容设计的底层,有三大基本矛盾。第一个矛盾是展览目的与内容之间的矛盾,又叫“主题论”。即通过展览想要达到的目的或想要说明的问题,和展览内容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想说什么”和“能说什么”之间的矛盾。第二个矛盾是展览内容体系的编排与具体内容之间的矛盾,又叫“结构论”。内容架构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和排他性,而具体展览内容往往与内容体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第三个矛盾是展览内容与观众要求之间的矛盾,又叫“目的论”,即展览内容的表达与观众参观目的与期待之间的矛盾。展览想说的与观众想看的存在距离。

陈列展览内容设计的任务是解决三大矛盾的过程,展陈内容的评论或批评也同样如此。

在形式设计方面的评论或批评,也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文物核心论”。文物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文物展品也是陈列展览的核心;因此,形式设计要全方位体现文物的核心地位。第二是“人本论”。通过了解观众需求,提供优质的参观体验,从而实现展览和观众之间的共鸣。第三是“和谐论”。形式设计要力求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展品与展示方式的统一;策展工作与观展活动的统一;最重要的是实现“以物为本” 与“以人为本”的统一。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