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物修复学学科内容的几点思考

字号:T|T
2022-09-05 10:17 来源:文物之声
考古学在历史学框架下,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科体系相对成熟、稳定。但是文物保护与修复相关专业的设置与学科发展相对缓慢,至今没有明晰自己的学科定位。全国虽然有20多所高校设立了文物保护或修复相关专业或研究所,但人才培养定位单一,面向一线文保修复岗位人才培养较少,对文物保护修复师和文物保护科学家培养思路与界定模糊。笔者认为文物修复学是根据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史的特征来认识文物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根据材料学方法识别与评价文物材料病害,根据文物修复工艺学实践掌握修复技法,根据现代文物保护理念确定并执行修复方案的新型交叉学科。
 
文物修复学的核心内容
 
文物修复学专业的内核-价值评估
价值评估是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中一项基础的概念,文物保护修复的第一步便是挖掘文物的价值。文物的价值内容包括文物的历史、艺术及科技价值的挖掘与评估。文物的价值挖掘与评估是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先决条件,对文物历史价值的研究离不开考古学及历史学的学科支撑,对文物艺术价值的研究离不开工艺美术史和艺术史的学科支撑,另外对文化遗产科技价值的认知则需要科技史与科技考古学科的支撑,而后才能开展材料层面的病害诊断,方案设计,及修复方案实施,评估修复效果。
文物修复学专业的内核-材料学
材料与价值是文物的两个纬度,价值作为文物精神的一个方面,是传承、保护的核心内容;材料作为文物的物质载体,同样需要保护与保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延长其有效寿命,延缓其劣化,是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文物的材料学涉及文物材料学与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应用到的材料学问题,文物材料学则属于古代材料研究范畴,与文物科技价值认知有相通之处,需要开展科技史与科技考古、工艺美术史等研究与调查;文物保护修复材料学则需要开展材料工艺与材料发展史,材料研发,材料耐候性,材料相适性研究。
从以上两点可知,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与人才培养离不开史学与应用史学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学习,或者说以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历史学为核心知识的史学,以科技史,科技考古、技术艺术史、工艺美术史、各类材料学史为核心知识的应用史学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专业的核心知识,是该专业需掌握的必要知识与能力。
文物修复专业的内核-文物病害调查与诊断学
在掌握文物相关历史学、化学、美学、材料学等基本知识与能力后,需要根据文物病害调查规范与方法对文物病害现状进行认知与评估。首先依据“不改变文物原状”与“最小干预”原则,优先采用直接观察法识别病害种类,将文物置于适当的光线条件下进行目视检查,对直接观察无法判定的病害,视文物的具体情况,进一步采用实验分析方法判定、识别病害种类,绘制病害图,记录病害分布位置。根据文物特点和仪器类型,应优先选用无损分析设备对文物病害进行识别。对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及无损分析方法识别的病害,根据文物的具体情况并按照相关规定,采用取样分析的方法确定。病害分析内容不仅包括病害的识别、测量,还需要确定病害的性质,将其分为稳定性病害、活动性病害及可诱发性病害,经过以上调查与诊断,综合得出该文物的健康综合情况,为下一步的修复方案提供支撑。
文物修复专业的内核-文物修复工艺学
文物修复工艺学不仅包括传统文物修复技艺内涵与价值的挖掘、研究与传承:如传承人传承脉络调查、技艺发展史调查,修复工艺的选料、工具与流程调查,及相关的文献搜集整理等内容。
在现代文物保护修复理念下,传统文物修复技术还应该面临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科学化。以传统文物修复工艺实地调查为基础、以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科学化分析手段, 并利用现代科学原理、科技理念进行工艺解释, 揭示传统技术与工艺的科学内涵,实现技术的不断优化与提升,从口传身授到科学定性、定量,实现将工匠的传统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进而全面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工艺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建立一套规范化的传统工艺科学化体系的目的。
如本文作者在编写《金属文物修复工艺学》教材时,内容涉及:美术基础、刻花、翻模与塑型、打磨抛光作旧、钣金钳工、焊接粘接、传统工艺与案例、工具制作等八个章节。努力推动金属文物修复技术的进步。
除此之外,文物修复工艺学还包括相关学科工艺的引进与改进,比如1963年至1966年采用了重力挡墙“挡”、梁柱“支顶”和清除危岩“刷”的工程措施,加固莫高窟岩壁,是我国第一次与岩土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相结合实施的重大工程,对以后我国石窟寺保护工程具有示范作用。
另外,最具挑战的是根据文物特性、需求开展文物保护修复装备、工艺的自主研发,如自20世纪80年代起钟世航、黄克忠、李宏松等人根据砂岩文物风化无损探测问题,自主研发了微电极测深装备。如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关于出土饱水简牍修复技术,首都博物馆研发的生物揭展技术均是利用地质学、化学、生物学相关学科背景提升文物修复技术装备水平的典范。
文物修复专业的内核-修复伦理
文物修复学是由知识(历史、艺术史、科学),能力(保存科学、匠人艺能),科学思维与保护修复伦理三部分构成。日常,我们总把文物修复当成一门技术科学,实则文物修复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决策科学。文物修复方案的制定、决策及执行有许多因素决定,如经费数量,材料稀缺,文化异同,保护原则,保护修复伦理等。在文物的价值评估学、文物病害诊断学、文物修复工艺学基础上,文物修复学的学科分支还应该包括文物修复伦理学。在《奈良真实性文件》《曲阜宣言》《北京文件》中都强调了中国木构建筑遗产的特殊性,在中西方开展古陶瓷,古书画,青铜器等保护修复工作时暴露的理念差异与冲突,充分表明基于中国文化特点的修复伦理学构建的必要性。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则提出:文物保护修复需建立在文物真实性与完整性基础上,保护修复过程中,要遵守最低限度干预、保护文化传统、使用恰当保护修复技术、防灾减灾等原则。可见,文物修复并不是简单的科学与技术的叠加,而涉及文化与意识形态,涉及行业伦理。只有在行业伦理指导下,依照程序,才可正确的开展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
 
文物修复与文物保护的异同
前面论述了文物修复的概念,这里不再赘述。狭义上的文物保护指的是研究文物在内外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对抗自然力对文物的破坏,延缓文物的劣变,延长文物的寿命,使其尽可能长久的发挥作用。在西方文物保护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需要理工科学术背景的科学,在中国也同样如此,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招生则以理科学生为主。文物修复则有较大差异,在西方多以美术或艺术学院开设文物修复专业,采取本硕连读模式,兼顾多个学科的知识与能力;中国的文物修复专业则刚刚起步,设置在艺术学或历史学下面为主。
根据前面的描述可知,在西方文保界,文物修复师需掌握一定科学知识,能独立或与文保科学家合作进行材料修复、工艺选取等工作,以修复实践为主;文物保护科学家的研究课题与修复师面临的实际问题息息相关,他们从事文物保护基础研究,如材料病变老化机理,保护材料与工艺研发等,同时也对文物进行科学分析,然后与包括修复师、艺术史家在内的博物馆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合作,确定文物修复的测试、评估和最终方案。无疑文物保护科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而文物修复则更倾向于历史学与艺术学的学科延伸。
 
文物修复学学科发展前景
文物修复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以继承总结传统文物修复技艺为核心 ,吸收引进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技术 ,逐渐发展完善形成自己特有的科学体系。文物修复学需要采用多种学科的方法研究并解决如何修复好文物的诸多难题,要求我们把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和自然科学技术、历史学、艺术学知识结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在文物保护及修复伦理和理念下,进行不断的实践及验证,最终用于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当中。在2015年开展的文博系统首次关于全国文物修复人员的调研中,参与调查的533家文博单位中,92%的单位认为文物修复人员配备不足。另外由于高等院校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培养质量与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严重滞后了文物保护行业的发展。着力围绕文物保护与修复高等教育领域开展学科理念,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探索与研究,形成文物修复学、文物保护技术、文物预防性保护等多个跨学科专业或课程群。加强文博行业和文物保护与修复相关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努力解决目前人才队伍在整体上数量明显不足的状况,提升我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教育水平的提高。
文物修复学人才培养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市场,在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强多学科在文物修复学教学中的作用、融合,聚焦文化遗产,以新理念、新模式、新学科探索培养文物修复学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突破行业高端人才紧缺的重要途径。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