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传子承 黎族骨簪非遗技艺与传承

字号:T|T
2022-09-02 23:18 来源:博物馆中国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世居民族,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三亚市、五指山市、东方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等9个市县。根据生活地区、习俗、服饰等差异,黎族被分为哈、杞、润、美孚、赛等5个方言。“黎”是他称,始于唐末固定于宋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黎族人民在海南这片热土上薪火相传,创造了绚丽多姿、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黎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技艺种类众多,其中黎族双面绣和骨器雕刻技艺是黎族润方言民间工艺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润方言主要聚居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黎族骨雕是一种以动物骨骼作为载体的雕刻艺术,以牛骨、鹿骨等为原料进行雕刻和磨制所形成的如骨簪、骨梳、骨叉、牛角号、火药桶等骨质器物。黎族骨簪是黎族润方言优秀传统文化中绽放出的一朵绚丽奇葩,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同黎族织锦一样,逐步成为文化海南的元素符号。

源远流长的使用历史

……

历史文献对黎族使用骨器和髻发习俗有明确记载。汉代《汉书·地理志》记载:“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首衣……兵则矛盾,木弓弩,竹矢,或骨为镞……”。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岭南道·琼州十三》卷一六九记载:“琼州黎人,男子则髻发,首插梳……”。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外国·海外黎蛮》卷二载:“黎装,椎髻徒跣,裸袒而腰缭吉贝。首珥银钗,或铜或锡。”直至清初,黎族骨簪才有文献记载。清人屈大钧《广东新语》卷七载“黎人”云:“当额做髻,髻有金银钯或牛骨簪。其纵插者生黎,横插者熟黎,以此为别。”

这些历史文献以片段式的文字记载了黎族男子有椎髻插梳的习俗,尽管内容不多,略述简单,却是了解和认识黎族骨簪的重要历史资料。黎族是最早开发海南岛的先民,因没有自己的文字,难以准确地记录其历史。符桂花主编的《清代黎族风俗图》中可探寻到一些相关印迹。《清代黎族风俗图》画册汇集了清代以来无名氏所绘制的《琼州海黎图》《琼黎一览图》《琼黎风俗图》等三本册页共49幅彩色绘画,是现存最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黎族社会风貌的画册。从画册中既可领略黎族“椎髻徒跣”的形象,也可清晰地看到画幅中的黎族妇女并没有插簪,有力地佐证了清代黎族男子挽髻发簪的迹象。符桂花在《海南黎族传统工艺》一书中提道:“随着男子发型的改变,黎族骨簪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图案和细致的雕工,逐渐成为黎族妇女特别是黎族润方言妇女喜爱并保留至今的珍贵头饰品。”


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

……

黎族骨簪制作技艺一般是父传子承,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笔者2017年在文物征集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征集黎族骨簪非遗传承人王启敏(已故),符明庄的代表性作品共计33件,并建立相应的骨簪藏品档案。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的田野调查,访谈了骨簪非遗传承人,梳理了骨簪的制作工艺流程和纹饰内涵。

黎族骨簪属于骨雕技艺,经选骨、洗刷、脱脂、截料、整形、磨制、钻孔雕刻、装饰染色等多道制作工艺刻制而成。骨簪制作需要以下步骤:第一,洗刷去脂。将骨头放在水中浸泡或煮透,去掉骨头中残余的易腐物。第二,截料。根据所需规格、尺寸,将骨料砍成三至四根长条状骨坯。第三,整型。把骨簪坯料制成模型,单人型或双人型。第四,磨制。各种骨器都要经过打磨加工,通体磨光。第五,钻孔雕刻。在磨光的骨坯上钻孔并通体雕刻传统花纹图案。第六,装饰或着色。用一种称作“乌烟”的植物染色剂,涂在刻好的纹饰阴刻面上,再以熔化的蜂蜡做封闭,形成黑、蓝、白相间的花纹图谱。制成的骨簪一般长15-20厘米,宽1.5-2.5厘米,厚0.7-1厘米。

图片

黎族单人头骨簪

 

图片

黎族双人头骨簪

在黎族骨簪代表性作品中,人形骨簪因外形有一侧身人头像而得名,从外观形状分为单人骨簪与双人骨簪,其结构依图谱分三段。上段为人头顶上佩戴的高帽或高盘的发结,边沿打几个小孔,系上珠串、铃铛和流苏为装饰,长度约占骨簪的1/4,上雕花草、线纹和几何纹。中段为侧脸人像,有单人头像和双人头像之分。双人头像是脖子以上分开,两个侧面人头像,两顶高帽,共同一个下身。人像突出脸部特征:浓眉厉眼,鼻如鹰钩,须似卷浪,气宇非凡。身体部分相对较小,比例与头像相当,身着盔甲,腰佩宝剑,背上背着装饰华丽的弓弩。下段约占簪长的1/2,依曲线变化而分成不同的格。每格所雕的纹样各有不同,有各种动物纹、水波纹、几何纹、圈点纹和十字纹等纹样。骨簪造型别致,植物雕刻精细,纹饰精美,内涵丰富。线雕与透雕工艺交叉运用,互为补充,艺术风格独特。

图片

单人头骨簪结构示意图

图片

双人头骨簪结构示意图

人形头簪的习俗源于人们对祖先的崇拜。传说簪上头戴官帽的人头像为古代的雷神(又称雷王),是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俗称雷公;或是一位名叫“总管三”的部落首领,他英勇善战,为百姓排忧解难,是古时黎族民间崇拜的英雄。为使子孙后代永世不忘这位英雄,民间老艺人就把这位偶像精心刻制在头簪上,以示对其时时膜拜和纪念。

黎族骨簪技艺讲究线条、构图、手法、布局等要素。以现藏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下称海南民博)的黎族骨簪省级非遗传承人作品为例,没有两支一模一样的骨簪,每位传承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审美理念来雕刻。从图谱设计形态构成和布局来看,骨簪图谱可以分作四大种类型。分别是人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人纹是骨簪纹饰的主体,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等纹饰作为辅助陪衬。

骨簪的图谱纹样从内容到展现形式都源于黎族润方言的生活习俗,堪称雕刻在发髻上的文化密码。作为一种精美的头饰,黎族润方言妇女在走亲访友、婚礼、节庆等重大活动中都会插戴骨簪,骨簪已成为黎族润方言妇女传统服饰的重要标志。值得一提的是,黎族骨簪和黎族织锦,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载体,但在骨簪和织锦图谱纹样上,均有崇拜英雄的传说遗俗,如织锦上的大力神图谱和前面所述的骨簪上的“雷神”或“总管三”的图谱,虽然反映的内容和形式都不同,但都是敬仰、赞誉和崇拜传说中的英雄,反映着黎族人民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表达着追求幸福美满、趋吉避凶的良善愿望。保护传承刻不容缓

……

白沙黎族骨器制作技艺于2005年9月入选第一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6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笔者从白沙黎族自治县相关资料获悉,目前该县仅有三名县级黎族骨雕技艺传承人,骨簪技艺保护现状不容乐观。2017年9月至11月,海南民博为夯实业务基础,加强对黎族骨簪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针对性地开展征集骨簪非遗传承人的代表性骨雕作品,以文物征集带动陈列展览、以专项调研带动民族研究,以此来呼吁全社会重视海南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从现有研究成果上看,黎族骨簪技艺图谱纹样研究虽有政府相关部门层面及学者个人学术著作涉及,但其发展轨迹、文化特征、文创产品研发等还有待进一步探究。从2021年6月黎族骨器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遗后,黎族骨簪技艺的保护传承,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以海南民博为例,已开展实施对黎族骨簪的征集和专项文化调研工作。收集梳理第一手调研材料,有助于保护黎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充实陈列展览内容,加强对黎族骨簪文化的学术研究和公众认知。下一步,海南民博将通过征集黎族骨雕传承人的代表性实物,运用视频、录音、文字记录的方式,对每件骨雕作品的形制、质地、纹样、应用等进行详细的描述,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故事,使公众进一步了解黎族骨雕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等要素信息。同时,将围绕黎族“三月三”节、海南欢乐节等重要文化节点,推出一批具有海南黎族特色、符合国内外观众欣赏取向的黎族骨簪文创产品。此外,将以博物馆为展示平台,让黎族骨簪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演示雕刻技艺、染色技艺,让观众动手体验骨簪制作过程。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